濫好人凌雲徹,被如懿坑了

2021-02-08 滿倉大兄弟

《如懿傳》裡的凌雲徹,人生本來可以不這樣悲催。情場失敗、婚姻失敗、職場失敗——偶然的次數多了,就要探究必然。

是什麼導致了凌雲徹的悲劇人生?在這個過程裡,他又錯過了哪些破解的機會?

衛嬿婉跟凌雲徹要銀子

衛嬿婉剛一出場,我們就能看出凌雲徹根本玩不過她。衛嬿婉每句話都是有鋪墊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要錢。凌雲徹對衛嬿婉的心機毫不設防,傾囊而出,男友力爆棚。

其實凌雲徹對宮女時的衛嬿婉怎麼犯傻,大家都能理解,畢竟是初戀。甚至包括後來衛嬿婉吃回頭草,凌雲徹大度接納,這都正常。凌雲徹雖然玩不過衛嬿婉,但他至少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表現出了清醒的頭腦——當衛嬿婉成為答應之後,儘管幾次勾引,但凌雲徹再沒有過越禮之舉。如今看來,凌雲徹雖然在衛嬿婉的身上付出了最多的傷心,但這卻是他整個人生裡,頭腦最清醒的時候。

凌雲徹的頭腦發昏,是從他結婚時開始的。

洞房之夜凌雲徹被媳婦降伏

凌雲徹自稱出身下五旗,可他的媳婦茂倩出身鑲藍旗。八旗裡面最低的就是鑲藍,凌雲徹的出身不可能更低了。論品級,茂倩的父親是筆帖式,其實就是從事文書翻譯工作的普通公務員,而凌雲徹是二品御前侍衛。茂倩他爹就算活著,級別也比凌雲徹低得多。

無論從哪個角度講,茂倩也沒有資格在洞房之夜就說,以後家裡的錢和事都歸她管了,可她偏偏就做到了。凌雲徹在皇帝面前謙稱「自己配不上那位格格」,結果這句客套話連皇帝都沒信,凌雲徹自己竟然信了。

如果愛一個人,那麼妥協很正常。凌雲徹很討厭茂倩,然後他還要在誰當家這件事上妥協,只能說明凌雲徹認為好男不跟女鬥,認為自己是君子而對方是婦人。可凌雲徹畢竟是武將,聽到茂倩如此大言不慚,難道不應該本能地反問一句「憑啥?」

凌雲徹對新婚妻子感到不滿

凌雲徹對著茂倩做出了「憑啥」的表情,卻沒有把那兩個字說出來。這裡要再強調一遍,御前侍衛不是紫禁城保安,而是武官。武官再有修養,起碼的脾氣你也得有吧。否則你怎麼帶兵打仗,難道要靠眼神兒殺敵?

對於茂倩這種人,凌雲徹可以有三種選擇:一是用身份壓制。前面說過了,茂倩拼啥也拼不過凌雲徹,再加上男尊女卑的大環境,我讓你當家你才能當,但我現在不高興,你就給我老實兒待著。

第二是用計除之。凌雲徹可以學不會宮鬥,可他總該看過兵書吧。你可是高級武官啊,平時看不看業務方面的書?如果你熟讀兵書,婚後這些年你媳婦那個熊樣,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如果你不鑽研業務,那你連衛嬿婉都趕不上,你是空有凌雲志,難怪衛嬿婉要甩你。

第三就是等哪天皇上心情還行的時候,直接跟皇上提離婚。但這需要事先準備材料,列她個十大罪狀,用皇帝之手除掉後院隱患。

後來也證明了,皇帝指婚並不是不能離。皇帝一看你兩口子都鬧成這樣了,算了也別過了,離吧。早這麼幹多好。可是凌雲徹哪一條都沒選。他選擇了迴避矛盾。這就是他悲劇的開始。

凌雲徹月下看鞋

洞房之夜,凌雲徹月下看鞋。儘管這件事後來在皇帝面前得到了澄清,靴子是惢心做的。可是這件事,我要站在茂倩一邊。

凌雲徹作為茂倩的丈夫,對妻子有任何不滿卻又不當面說出來,然後偷偷摸摸藏了別的女人送你的東西,還上鎖!哪個妻子能忍啊?所以凌雲徹越不搭理茂倩,茂倩就越容易多想。這能怪誰啊,坑不都是你自己挖的嗎?

對於這雙靴子,凌雲徹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供起來。妻子若問,凌雲徹就說這是我當年奉旨暗中保護嫻妃娘娘,然後嫻妃娘娘賞我的。這句話裡兩個關鍵詞要加粗:一是奉旨,二是賞。

茂倩看到一對玉如意

凌雲徹這麼說,性質就變成了職務行為。結婚當天,茂倩看到一對玉如意。凌雲徹說這是皇后賞的,茂倩還挺高興,事後也沒多想。那皇后跟嫻妃不都是如懿嘛,為啥如意能供起來,靴子就要藏起來,你不還是心裡有鬼嘛。那你還能怪你媳婦多想嗎?

如果一個女人經常跟別人吐槽自己的老公,這個女人肯定情商不高,茂倩就是這樣的人。但同時,她老公也很可能是真有問題,凌雲徹就是這樣的人。他一方面迴避家庭矛盾,另一方面又授人以柄。他不僅在家裡拎不清,在單位也一樣。

凌雲徹跟李玉串供

凌雲徹調查八阿哥墜馬事件,發現了兩顆可疑的銀針。在與李玉的私聊時,凌雲徹借李玉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們倆的邏輯是這樣的:因為五阿哥在場,所以愉妃洗不清干係,所以皇后也會惹得一身髒水,所以無論如何不能把皇后扯進來,所以找個替罪羊草草結案算了。

這個邏輯,首先是對五阿哥甚至愉妃都進行了有罪推定,再加上金玉妍母子都站在皇后的對立面,所以讓他們吃個啞巴虧也好。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麼愉妃和五阿哥就都是歹毒之人,那麼他們將來會不會為了奪儲,對皇后和嫡皇子下手?凌雲徹是不是應該先把這件事密報給如懿,聽聽她的意見再說?

行,就算偵破手段落後,破不了案,你們又都是皇后心腹,把事壓下,可以理解,但你為啥要把這些東西藏家裡?

茂倩發現神秘馬鞍

凌雲徹不僅沒有把可能給如懿招禍的問題馬鞍及時銷毀,反倒讓趙九霄幫他偷回家裡藏了起來。這又是什麼邏輯?

藏就藏唄,你還不痛痛快快的,還要跟趙九霄先喝頓小酒,等到茂倩發現了神秘包裹之後才支支吾吾,然後才想起來藏。你這是生怕別人發現不了啊。席間,趙九霄還提醒過他小心引火燒身,可是凌雲徹讓他別管。

所以你看,從婚姻到工作,凌雲徹的腦子始終是漿糊。不僅智商不夠,還喜歡大包大攬。如懿被這樣的一個男人默默地愛著,真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所以,海蘭提出「為保姐姐清白應該除掉凌雲徹」,這也不能怪海蘭太狠心。

再就是凌雲徹說夢話的事。如懿那邊一遇到事,你這邊就說夢話。一連三次,夢話比例假來得還準時。當然,夢是不受控的。凌雲徹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環境裡,導致了他的性格扭曲,因此夜有所夢。可這一切,又是誰賦予他的呢?

是如懿的一次不智之舉。

如懿提出讓凌雲徹去當御前侍衛

在如懿對凌雲徹做的所有事裡,讓他去當御前侍衛,是最失策的一件事。在如懿看來,御前侍衛是侍衛生涯的巔峰,自己似乎只能幫到這了。可是你也不想想,凌雲徹在養心殿門口站崗,衛嬿婉在屋裡跟皇帝嘿嘿嘿,凌雲徹想死的心都有啊!這還不算,凌雲徹還要目送自己的初戀情人被人扛進養心殿侍寢。我的天,這哪是抬舉,這是酷刑啊!

如懿當時還告誡凌雲徹,去了御前就要忘了御前的那個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去了冷宮,你忘了冷宮外的那個人了嗎?自己都做不到還要求別人。

凌雲徹內心承受暴擊

如懿真想幫凌雲徹的話,可以找機會送他出宮,當一個真正的將領。治療失戀的兩種方法:要麼找到替代品,要麼離開傷心地。《延禧攻略》裡跟凌雲徹同一工種的富察傅恆和海蘭察,最後都是用這樣的方式治癒失戀的。

可凌雲徹是既沒有替代品,又離不開傷心地,反倒還要雪上加霜——這是凌雲徹性格扭曲的關鍵成因。既然離不開傷心地,就只能找替代品了。媳婦很討厭,於是凌雲徹就盯上如懿了唄。所以如懿你自己說,你和凌雲徹走到現在這步,賴誰?

【關注滿倉大兄弟,就等於找到了500多篇深度劇評】

相關焦點

  • 凌雲徹拒絕魏嬿婉,愛上如懿,看完這細節,網友:難怪
    《如懿傳》播出後,在皇上和如懿以及眾妃之間的爾虞我詐,鬥來鬥去的襯託下,侍衛凌雲徹和如懿、魏嬿婉的感情線變得更加帶感,凌雲徹兩次因為魏嬿婉失戀,
  • 《如懿傳》:陷害如懿,凌雲徹慘死,魏嬿婉逆天改命她後悔過嗎?
    《如懿傳》凌雲徹和魏嬿婉本是青梅竹馬。最初魏嬿婉當宮女的時候,她沒有一天不想著早早嫁給凌雲徹,但是經歷了種種折磨,她明白凌雲徹對自己是好,就像黑暗裡最微弱的一道光,根本照亮不了她的人生。凌雲徹可以養活她過上富裕日子,可她的額娘跟弟弟吸血蟲一樣不停吸食她的血液。她額娘看不起魏燕婉、凌雲徹,因為他們的身份都是奴才,就算凌雲徹做了貼身侍衛、近身侍衛,在她額娘眼裡還是奴才,頂多比以前給的錢多,窟窿還是永遠填不完的。魏嬿婉愛過凌雲徹,但是這個愛比起她對榮華富貴的愛,比起她對自己的愛,實在太微不足道了。
  • 如懿傳:魏嬿婉那麼狠毒為何最終還是放不下凌雲徹?如懿早已知曉
    如懿傳:魏嬿婉那麼狠毒為何最終還是放不下凌雲徹?如懿早已知曉如懿傳中的魏嬿婉最開始的時候也只是辛者庫中一名小小的宮女,後來又因為凌雲徹認識了如懿,並且幫助如懿做了很多事情,那麼魏嬿婉自然也是沾了很多光呢,都知道最開始的時候魏嬿婉和凌雲徹是青梅竹馬,或許還能走到一起的!但是魏嬿婉這個人太不知足了!
  • 《如懿傳》海蘭其實不是好人;對皇帝失望;她對如懿超越了姐妹情
    《如懿傳》中海蘭是最有故事的人了,而且這部劇的一大特點就是,沒有冠軍。這部後宮戲比較特別。是第一個女主竟然輸掉和死掉的戲。等於是一個失敗者的故事。海藍對如懿有愛慕之情,她沒有保住如懿和自己的孩子,也是輸了。雖然她活到了最後,但是她什麼也沒得到,最終的冠軍是陸沐萍。
  • 沒有想到凌雲徹現實生活中妻子如此美,顏值不輸如懿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柴扉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說到《如懿傳》之中悲情的角色很多,比如說這凌雲徹就是其中之一。
  • 凌雲徹下線,海蘭用了這樣一種酷刑,讓如懿痛徹心扉一直不肯原諒
    凌雲徹死了,其實,他一直都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只是他百般受辱,也不肯自殺的真正原因揭開,那就是,他不能自殺,如果真的自殺了,那如懿就真的無法洗脫掉自己和他有染的傳聞。 於是,海蘭狠了狠心,在未經如懿同意的情況下,替她賜死了凌雲徹。凌雲徹百感交集,但為了保全如懿,他死的很坦然。
  • 如懿傳79-清白
    海蘭就是來勸如懿的,既然凌雲徹橫豎是保不住了,那不如就發揮一下最後的效用,讓如懿親自賜死凌雲徹這樣就可以用凌雲徹的死來證明如懿的清白而弘曆對於如懿還在調查的反應是,如懿這是為了讓凌雲徹活下來凌雲徹說的這個理由吧,我覺得只能算是其中一個理由確實,這也就能證明凌雲徹和小碗有私,不能證明凌雲徹和如懿沒有私情,但是最起碼,能讓弘曆的注意力從如懿那邊轉到小碗這邊,小碗把自己和凌雲徹的事情說得那麼輕描淡寫,卻隨身帶著凌雲徹送的戒指
  • 《如懿傳》如懿的後半生,微笑時眼裡閃著淚光
    還只是寶親王的弘曆就已經妻妾成群了,福晉是富察琅嬅,其餘高晞月、綠筠、金玉妍、海蘭等等,每次給福晉請安,下面兩排坐的滿滿的,如懿也只能是其中一個。放眼現代一夫一妻,女人也會埋怨老公不夠用心,在當時弘曆是如懿的全部,而如懿只是弘曆後宮的一部分,偏私冷落也是會有的。
  • 《如懿傳》如懿死後,惢心終於說出了20多年的秘密,聽得皇上手抖
    如懿能夠活到現在,全靠著她的翊坤宮小隊在他的身邊幫助她輔佐她,如懿一直是一個不屑於去參加後宮爭鬥的人,也是一個十分心軟的人,所以面對別人的陷害,她做的更多的便是隱忍。
  • 如懿傳75-帝後不和
    而救子心切的如懿這時候奮不顧身的撲過去抱永璂而刺客也回過神來要去殺如懿,眼看刺客要刺中如懿了,凌雲徹撲了過來擋在了如懿身後大家看下面這張圖,如懿跑去抱永璂的時候凌雲徹還在弘曆身邊呢,可見看到如懿有危險的時候他是如何的拼命
  • 如懿傳:如懿的不爭,害了身邊所有人
    如懿傳:如懿的不爭,害了身邊所有人《如懿傳》是《甄嬛傳》的續篇,卻沒有延續甄嬛的輝煌,《甄嬛傳》堪稱宮鬥劇中的經典,不少人一遍又一遍的刷這部劇,也能看出這部劇的成功,反觀《如懿傳》雖然也有不少人喜歡,比起《甄嬛傳》還是差了不少,甄嬛敢愛敢恨,
  • 衛嬿婉是否真的喜歡凌雲徹?是權勢蒙蔽了她的雙眼!
    《如懿傳》中衛嬿婉的確是喜歡凌雲徹的,雖然喜歡,但在她心裡不是首要位置。衛嬿婉先是最看重榮華富貴和權勢,其次才是兒女情長。在中期的時候有段劇情,進忠早就視凌雲徹為眼中釘,想藉機會除掉他。不曾想衛嬿婉竟臨陣縮,甚至不惜跟進忠翻臉也要保住凌雲徹。
  • 重溫《如懿傳》才懂:皇帝曾深愛如懿,為何年老突然就不愛了?
    導語:對於《如懿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甚至有人已經應該重溫幾遍啦。在電視劇剛剛開始時,大家對於皇帝和如懿的愛情一定都投向了羨慕的眼光,皇上和如懿從小琴梅竹馬,就算違背父母的意思皇帝都要納如懿為側福晉;最後一步步的還把如懿推上了皇后之位,兩位終於成為了正位夫妻,這一路走過來也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可是就在一切都好像順利發展的時候,皇上卻變得不再愛如懿。那不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皇帝為什麼愛著愛著就不愛了?
  • 《如懿傳》原著:如懿追求的「情深義重,兩情相許」,愚蠢至極
    如懿被阿箬出賣,誣陷她害死了皇嗣,皇帝知道如懿被冤枉,依然把她關進冷宮三年,對她不聞不問。皇帝為了朝堂和後宮的安穩,權衡之後,選擇犧牲了如懿。他對她的放棄,直言不諱。而如懿沒有一點怨恨,依然沉浸在當初弘曆給她的那點溫存,遲遲不肯醒悟。
  • 如懿甄嬛聯手,炩妃被群毆下線,最後一集才真正看懂《如懿傳》
    最開始利用凌雲徹使皇上和如懿之間產生嫌隙,可憐的凌雲徹最後被折磨的不人不鬼,被殘酷的「加官進爵」害死。那個曾經想讓她脫離苦海,將自己多年積蓄相送的的男人,卻被她利用的沒有一絲價值,一生盡毀。到最後,回顧一生,凌雲徹相必是這宮中唯一真心愛她的人了。
  • 小說連載:《後宮 如懿傳》第六卷19-21
    如懿閉著眼睛,聽著沉沉的心跳聲,「皇上,臣妾真是要謝凌雲徹,沒有他,您已經一年三個月二十四天沒有走進翊坤宮了。」  皇帝說得悠而緩,輕飄得若一朵浮蕩的雲,「朕來看你,不好麼?」  如懿一字一字道:「感激不盡,歡欣無盡。」  皇帝的聲音幽幽響起,「你猜,凌雲徹在聽什麼?」  如懿明白他想說什麼,依舊閉著眼,冷然道:「他是上夜的太監,得聽著寢殿裡的動靜。
  • 如懿的不爭,害了身邊所有人
    《如懿傳》是《甄嬛傳》的續篇,卻沒有延續甄嬛的輝煌,《甄嬛傳》堪稱宮鬥劇中的經典,不少人一遍又一遍的刷這部劇,也能看出這部劇的成功,反觀《如懿傳》雖然也有不少人喜歡,比起《甄嬛傳》還是差了不少,甄嬛敢愛敢恨,無論是愛與不愛的時候都是轟轟烈烈,且會用心機保護好自己身邊之人,反觀如懿就不一樣了,這部劇看的很壓抑,如懿不願使用心機,
  • 如懿傳系列丨衛嬿婉:嬿婉及良時,良時多寥落.
    因容貌與如懿有幾分相像,而被皇帝留意。海蘭發覺嬿婉有攀附之心後,說服純妃,以與大阿哥八字相剋為由發配她到花房。某次給長春宮送花時失手摔碎花盆而被琅嬅及金玉妍發覺,因其樣貌賜名「櫻兒」,以此折辱如懿。並被帶到啟祥宮服侍,受盡金玉妍的欺凌。
  • 如懿傳第67-68集劇情介紹
    如懿傳第67集劇情介紹炩妃事情敗露 衛氏替女伏誅凌雲徹回稟如懿
  • 《如懿傳》大結局,衛燕婉都看得到如懿的真心,為什麼皇上看不到
    熱播劇由周迅,霍建華,董潔等主演的《如懿傳》清宮女性勵志劇,應該是前期最火的啦。講述了馬拉那拉氏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故事。《如懿傳》這一部古裝劇是百看不膩的,也是唯一一個看了無數遍的劇,那時候是如懿傳陪我度過假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