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嫂如母,小叔子未來就靠你了」,寶媽的回答,讓婆婆無話可說

2021-01-09 欣欣育兒記

二胎政策放開了,不少父母都開始加入其中,不過如果父母的年紀不小,家中的大寶也已經長大成人了,就需要認真考慮此時要二胎,家裡面是否能夠給孩子提供好的條件與照顧,是否會對大寶的生活造成影響。

「長嫂如母」,二胎應該嫂嫂養?

網上就有網友分享出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小茜和自己的老公已經結婚四年了,一直都沒有要孩子,原因是婆婆又要了二胎,老公有個11歲的弟弟,老公對小茜說:弟弟還小,父母現在沒時間幫忙帶孩子,等弟弟大一些再考慮要孩子的問題。

幾年過去了,小茜覺得自己年紀逐漸大了,是時候要孩子了,就和老公商量後生了個可愛的寶寶,由於公公婆婆需要照顧小叔子,所以照顧寶寶一直都是小茜和娘家人在忙。

不久前,小茜想要買輛車,這樣帶著孩子出門也更方便,結果卻發現,兩人結婚四年多,只有兩萬元的存款,別說是買車,連零頭都不夠,一問才知道,其他的錢都被公婆取出去養小叔子了。

小茜很生氣,去質問公婆,沒想到公公婆婆竟然理直氣壯地說:「長嫂如母,你養小叔子是應該的。」

由於家裡的二胎,本來就影響到了老大生孩子,現在還用大兒子和兒媳賺的錢來養自己的小兒子,還道德綁架自己的兒媳,簡直是讓人沒有辦法容忍,長嫂如母,這不過是無能又自私的父母為自己尋找的藉口罷了。

長兄如父,出自於孟子的《矽道》,意思是說,如果家中的父親去世,哥哥就要承擔起父親的責任,來照顧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也應該像尊敬自己父親一樣,來尊重自己的哥哥。

而長嫂如母則是說宋代包拯年幼時父母雙亡,被自己的嫂嫂養大,因此對待嫂嫂像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一樣尊敬。這絕不是父母都還健在的時候讓兒媳養自家二胎的藉口。

自己家也有孩子要養育,還要幫別人養孩子,老了的時候難道小叔子會幫你養老嗎?

因此父母們不要太自私,在自己孩子年齡差距較大的時候,一定要權衡利弊

1、全方面考慮

自己的孩子就要自己養育,換位思考一下,誰願意幫著別人養孩子呢?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差距所帶來的代溝、自己的體力及精力是否能夠撫養孩子、家庭經濟狀況能否支撐,這些問題都是需要仔細思考的,千萬不要一時衝動就生育了二胎,轉過頭來讓老大幫著養,徒增老大的生活壓力。

2、老大可以幫襯 但是要有分寸

身為兄弟姐妹,老大自然是可以幫助父母的,但是也一定要先考慮自己的情況,不要自己都還沒建家立業就先養老二,到時候弟弟妹妹可未必會幫著老大。就算是親生的兄弟姐妹,也一定要劃分好界限,不要讓自己無緣無故增加生活與經濟的壓力。

相關焦點

  • 所謂「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不是簡單地把小叔子當兒子養
    我們今天要講的需要與時俱進的是一種道德層面的規則,也就是所謂的「長兄如父,長嫂如母」。01「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在舊時的理解有失偏頗,因為舊時很多人條件都差不多,並不富裕,所以總是主觀認為做哥哥嫂子的,在照顧小叔子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 「長嫂如母,小叔子就該你養」媽媽的一番話,卻讓公婆慚愧低頭
    「長嫂如母,小叔子就該你養」媽媽的一番話,卻讓公婆慚愧低頭茹茹上大學的時候結識了未來的老公,茹茹非常欣賞老公的才能,對方也看中了茹茹溫柔大方。兩人很快就在一起了,畢業之後兩人經過了一段艱難的異地戀,雖然戀愛的過程發生了種種波折,不過好在最終修成正果了。
  • 「小叔子就該你養」,寶媽解釋完「長嫂如母」涵義,婆婆立刻閉嘴
    比較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古代經常有婆婆和兒媳婦一起生育的,如今也在「重演」。 可是隨著二胎的年齡差距越來越大,父母的年齡也漸長,關於二胎的撫養,就很可能成為一個問題,都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是這麼回事兒嗎?
  • 「兒媳,長嫂如母,你小叔子未來靠你了」「阿姨,我不當冤大頭」
    尤其是當子女結婚後,三個家庭的獨立性更強,這樣不僅有利於家庭和諧,還不會落人口實,畢竟普通人對於利用親情「吸血」的行為難以容忍,「扶弟魔」、「媽寶男」之類的情況不外如是。所以,今天諮詢者提出的問題,就是當自己被「道德」和「親情」綁架,究竟應該怎麼反抗。而且,該諮詢者不是女人,而是一位不想跟女友分手的男士,其中的原因十分無奈,因為他也算是一位「受害者」。
  • 「嫂子,我媽說長嫂如母,你得養我」「你給我出去」
    婆婆這麼大年紀還要打工養她和小兒子,將來的養老也是無從說起。綜合了這些因素,林芸的父母才反對了這段婚姻。可,林芸性子倔,她認定了丁豪,便決定和他過一輩子,說就算兩人什麼都沒有,也可以慢慢打拼,她和丁豪都不差,相信總有一天會過上幸福生活的。父母看她這樣堅持,想起她的倔脾氣,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以後可能要成為一家人,要是現在壞話說完了,以後會很難看。
  • 那個「長嫂如母」的婆婆,到晚年才醒悟:「女人在婚姻裡要自私」
    想必大家都聽過「長嫂如母」、「長兄為父」,這是一個很傳統的說法,意思是假如一個家庭沒有了老一輩那作為兄、嫂的就是當家人,得擔負起責任,教養全家弟妹等。但是我們切莫忽略了一個客觀事實,以往更多是一個家族,而現在更多是小家庭,時代背景已然改變了。
  • 「長嫂如母,你有義務養10歲小叔子」女孩痛快回懟,結局大快人心
    一、「長嫂如母,你有義務養10歲小叔子」接近年尾,和男友相親談了1年戀愛的豔豔,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這不,趁著周末放假,男友帶著豔豔回老家談論婚事。豔豔和男友相親時,早就知道他還有一個不滿10歲的弟弟,男孩非常有禮貌,逢人就喊,豔豔對他的印象也不錯。
  • 「長嫂如母,婚後必須撫養5歲小叔子」「謝謝阿姨,婚禮取消」
    然而,第一次見家長的時候,婆婆就提出了一個非常令人難以接受的要求,那就是結婚後,作為嫂子的小孟,必須承擔起撫養小叔子的義務,否則就不同意她和小江的婚事。小孟雖然非常的單純,但是也是一個明事理的姑娘,聽到婆婆這樣的要求,覺得非常難以接受,於是就跟男友小江提出了自己的顧慮。
  • 長嫂如母,精心照顧小叔子十二年
    說起魏愛玲,她的婆婆豎起了大拇指,「這個家多虧有了她,真是比親閨女還好啊!」誰能想到,今年54歲的魏愛玲,已經悉心照料不能自理的小叔子12年,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長嫂如母敢於擔當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成了街坊四鄰的好榜樣。
  • 「兒媳,我去了後照顧好小叔子,長嫂如母」「我跟你兒子離婚了」
    而且她就看上立飛這個人了,年紀輕輕就是博士畢業了,房子車子都是靠著自己的奮鬥買下來的,這樣的男人真的太有吸引力了。於是就很高興的跟立飛結了婚。 結婚之後他們又不跟父母住在一起,最多了每周回去吃一頓飯,聯繫也不多,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矛盾。
  • 小叔子說長嫂如母就是保姆,我終於明白,家不是說理的地方
    其它人也一樣,今天中午,我也懶得做了,我就做了一大鍋的撈麵條,沒有做涼菜,先是小叔子說:「忙一上午就弄一鍋這飯啊?」我沒搭理他,後來是老公兒子和小叔子兒子不吃,小叔子兒子和老公兒子同歲。他們先是嫌麵條沒味道,後來又嫌沒有涼菜,婆婆不吭聲,只要不讓她做飯,太婆婆也不管事!
  • 「兒媳,長嫂如母,你可要幫著你小叔子」「我還沒打算要兒子」
    結婚之後我真的是盡心盡力的對公婆好,對小叔子好。那個時候老公每次發了工資就會資助小叔子很多錢,大部分時候都是婆婆讓給的。後來老公錢不夠了,我也會給,開始的時候我不怎麼在意,以為這是兄弟之間應該做的事情。漸漸地我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他們似乎想叫我養著他們全家,尤其是這個小叔子。
  • 「長嫂如母,你弟弟才7歲,你媳婦有責任撫養」「媽,我離婚了」
    沒有想到,奶奶脫口而出:「有你啊,你不是長大了嗎?本該撫養弟弟的。」同事聽後氣不打一處來,雖然事情過去很久了,每次說起都會很激動。 還好的是,雖然他們一家都打算要男孩,但最終沒有生,依舊還是一個女兒。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都必須把愛放在女兒身上,畢竟未來還需要唯一的女兒養老。
  • 「長嫂如母,你憑什麼不養12歲的小叔子」,兒媳:抱歉!我不嫁了
    男友掙的錢不能夠全都自己用,還要抽出一部分供自己的弟弟用,而且照男友父母的說法來看,弟弟以後的上學前、生活費都長讓男友來提供。儘管如此,李穎還是覺得男朋友很有責任感,對此自己小這麼多的弟弟依舊很關心。李穎每個月有固定工資,而且父母都有退休金,可以說資金上很充足,平日裡買買衣服、逛逛街之類的,沒有什麼壓力。
  • 「長嫂如母,你小叔子結婚拿十五萬」「對不住,後天就離婚吧」
    凌鳳心裡正不平衡的時候,老公說,「長嫂如母,你小叔子結婚拿十五萬裝修婚房。」凌鳳壓抑不住內心怒火,「對不住,後天就離婚吧」聽到離婚兩個字,老公沒敢再說下去。凌鳳則是準備反省一下自己的婚姻。自己繼續堅持下去到底值不值得。
  • 婆婆「長嫂如母,你有義務養小叔」,媳婦的霸氣回懟讓婆婆紅了臉
    婆婆老是把弟弟送過來這邊,還說著:「你們都是受教育比較好的,能夠指導指導他。」可是夫妻倆因為弟弟的到來其實並不方便,而且婆婆幾次三番的開始問夫妻倆要錢,矛盾就產生了。某天婆婆又帶著弟弟上門了,婆婆直言:「眼看你小叔就要上初中了,不然就放你們家住吧,我們兩老不方便接送。
  • 鄉村紀事:長嫂如母
    文:似水流年圖:來自網絡有人說,常和70歲以上的老人聊天,能治癒一個人的靈魂,會讓你看得開,放得下;常和三歲以下的孩子玩耍,會讓你重拾童真童趣,擁有一顆赤子之心。「長嫂如母」,她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盡心盡力,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四個弟弟的吃飯、穿衣、上學,沒有半句怨言。那時候,每年秋季縣城都會組織一次大規模的物資交流會,交流會上,物品會比平時商店裡更豐富,更便宜些。有次,她準備去城裡趕交流會,想藉此機會買點比較便宜的家庭必需品和四個弟弟的衣物。
  • 「兒媳,長嫂如母,拿套房給你小姑子做陪嫁吧」「我沒她這女兒」
    孫晶的婆婆就是這麼一個非常難纏的老人,咱們現在就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孫晶:我和老公已經結婚三年多了,只有真正走進婚姻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婚姻有時候門當戶對還是很重要的,我老公呢,人還是不錯的,但是說起我這個婆婆,真的讓我頭疼。
  • 婆婆不幫忙帶娃,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嗎?這位寶媽的回答很現實
    忙不過來了」,其實,哥嫂家的二個孫子已經很大了,不用24小時一直看著,婆婆就是重男輕女,因為小曼生的是女兒,所以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小曼只好把自己的母親接到家中,幫忙照看。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問寶媽:「婆婆不幫忙帶娃,你還願意給她養老嗎?」
  • 「長嫂如母,你理應幫她建房子,安家」姑娘的回覆,婆婆淚流滿面
    小劉也遇上了這樣的一個婆婆,小劉的性格特別的溫順,嫁給了男朋友之後,兩個人過得也非常好。今年回家的時候,小劉的婆婆對小劉說:「長嫂如母,你理應幫她建房子,安家。」小劉覺得從小自己也沒有在嫂子的身邊待過,這些與自己又有什麼關係,但一想,婆婆竟然這樣說了,自己就順手推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