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來自青島的一名獨臂青年駕駛「青島夢想號」雙體帆船抵達葡萄牙亞速爾群島,完成了為期三年的環球航行活動,期間他五次跨越赤道,航行期間經歷過無數艱難險阻,航程達3.4萬海裡,創造了中國首次雙體帆船環球航行的記錄,他就是徐京坤。
從山東省田徑隊的短跑運動員轉行加入殘疾人國家帆船隊再到參加亞運會、帕運會等一系列國際賽事,這個年輕的80後小夥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從未停歇與妥協。不塞不流,不止不行!2019年的齊魯最美青年徐京坤讓全世界人看到青島體育青年的追夢成果,2020年被表彰授予「帆船之都」青島城市品牌推廣形象大使,相信這一城市榮譽將會伴隨他的旅程走向世界各地。
十餘年來,徐京坤駕駛著帆船,一路追逐著風,抓住了夢想。
撰文/張欣欣
編輯/博雅
因奧帆賽與帆船結緣
從田徑選手變身夢想號船長
說起與帆船的緣份,徐京坤的記憶仍非常清晰。在2005年以前,徐京坤一直在練習田徑,後來因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帕運會帆船項目將在青島舉辦,中國帆協開始著手組建中國第一支殘疾人國家帆船隊。而徐京坤也是在那個時期被選入到了國家帆船隊,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觸帆船項目,也是從那時開始,徐京坤便開始了與帆船的不解之緣。
2014年,徐京坤前往世界極限帆船聖地法國開始進行職業訓練,2015年闖進世界頂級單人航海極限挑戰賽,在歷經30天,航行4020海裡後,徐京坤圓滿完賽,成為了亞洲第三個入圍Mini transat決賽的職業選手,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單人獨臂不停泊跨越大西洋的壯舉。到2017年,已經在帆船界摸爬滾打十餘年的徐京坤,已經是中國帆船運動裡的佼佼者,那時他經過兩年的全球搜索,終於在土耳其找到了一艘完美的雙體帆船,高級離岸配置,它正是徐京坤的第三條「夢想號」。
於是徐京坤決定,駕駛著這艘雙體帆船開始環球航行。2017年6月,徐京坤駕駛「青島夢想號」從土耳其正式起航,穿過地中海、大西洋、加勒比海,經巴拿馬運河,跨越太平洋、印度洋,2.2萬海裡的徵程,於2018年12月6日回到海南開始了短暫的休整。2019年1月23日「青島夢想號」從海南清水灣再度起航,繼續環球徵程,經過越南、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斯裡蘭卡,進入印度洋,繞過非洲好望角後,回到加納利群島,全程3.4萬海裡,途徑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環球航行充滿挑戰
希望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人
在環球航行中,補給是徐京坤面臨的最大的困難,也是一個最重要的環節。由於長期漂泊在大海上,因此船上通常都需要儲存大量的食物、物資和淡水。但在環球航海途中要補充補給卻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難題,尤其在一些大洋中的小島上,補給其實是非常困難。徐京坤告訴我們,比如今年4月份的時候,由於全球疫情的爆發,他們就被困在了南大西洋的聖赫倫那島。島上由於疫情的原因,所有的商業航線全部被封鎖,所以島上就沒有辦法獲得任何外界的物資。因此不僅是進行環球航行的船隻和水手,甚至連當地的島民都面臨著物資和食物短缺的問題。徐京坤就曾經在島上的農場裡面勞動換取一些蔬菜和水果,因為在市場已經買不到任何的東西。
雖然辛苦,但是這也同樣成為了這一段不平凡的旅途中的值得珍藏的回憶而被銘記。
而旅途中的許多事,也給徐京坤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每次來到一個新的海島或是新的國家,徐京坤聽到的第一句話,你是我們見過的第一條來自中國的船隻和第一個見到的中國水手。
對於西方世界來說,航海是一個他們非常熱愛的運動,不論是體育競技還是休閒方式來講,都是歐美國家最熟悉的一種文化和生活的方式。因此對於來自中國的水手,他們既充滿了好奇也飽含著尊敬。因為對於中國人來說,航海是一個全新的東西,中國的船長與水手駕駛著自己船隻開始環球航行的案例也不多。因此徐京坤每次一出去以後,當地人看到一個來自中國的船,一面五星紅旗到了港口裡面,大家都會覺得特別的好奇。
而這其實也是徐京坤環球航行的一個目的,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環球航海,用西方國家他們最熟悉的方式,來讓他們重新來了解我們中國,來認識我們中國新時代年輕人精神風貌,以及新中國70年來發展的成果,就是我們想要告訴世界,告訴大家中國在經濟和物質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精神世界也在快速的發展。
環球航行的不確定性既是阻礙也是魅力
環球航行最大的困難,在徐京坤看來主要是不確定性和陌生。第一個問題就是在環球航行的途中,經常遇到對各個國家的入境的法規和政策的不熟悉,你不知道到一個陌生的國家該如何去入境,要辦理什麼樣的手續,要提前準備籤證,還是要怎麼樣辦理。
第二個問題就是對於當地氣候的不熟悉,許多氣象資料都是缺失的,這對於帆船的航行影響非常大,因為不能確定什麼時候去是最合適的。同時還有海盜問題,比如在哪個地方有海盜,如何去規避等等,有大量的危險的因素都是不確定的。
第三個問題來自於一個陌生環境帶給你的不確定性。徐京坤告訴我們,每當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以後,你就會變得很陌生,你不知道要到哪裡去買配件,或者要到哪裡去找工程師來維修,一切東西對你都變得都是陌生,這是環球航行最大的一個特點。它跟我們普通的生活不一樣,我們的生活大部分人生活我們會居住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一個自己熟悉的社區,你知道在哪裡可以買到蔬菜,在哪裡買飲料是便宜的,在哪裡坐車是方便的。可是環球航海你的船一直在移動,你的航程一直在改變,你的目的地和國家也不斷在改變,而你永遠沒有熟悉的地方,因為你剛剛在一個地方建立了一個熟悉感,可能幾天以後你就要離開,又要去下一個陌生的環境。在徐京坤看來,這才是環球航行最大的一個挑戰,你要不斷的去面對這種陌生和未知的因素,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有什麼問題在等著你,你也不知道下一個港口是友好的,還是有問題的。
同樣的,這種不確定性也是帆船運動最大的魅力,也是徐京坤一直堅持到現在的最大動力。
參加旺代帆船賽
微笑是最好的語言
完成環球航行後,徐京坤又在策劃新的挑戰,去參加下一屆旺代帆船賽。作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極限航海比賽每四年會舉辦一屆,代表著世界航海運動的最高榮譽,只有全球最頂尖的船長和強大的贊助商團隊才能有機會站在起跑線前,而而經過層層篩選出的30名職業船長將會駕駛集合了世界船舶設計最高科技的60尺超級賽船,進入咆哮的南大洋,一個人面對這種地獄般的海況兩個多月時間,無補給無協助環繞地球一圈,每屆比賽都有超過百分之50以上的選手無法完成比賽。據統計歷史上完成過這一項就好比賽的選手,比登陸太空的太空人還要少。徐京坤表示,他更喜歡通過這樣一些極限的比賽來挑戰自己,同時還能夠學習到更多更先進的航行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的話我也可以更好的應用到我們國內的這種航海的學習和培訓當中。
與此同時,旺代環球帆船賽作為世界上最艱難最頂尖的一個航海賽事,本身就是帆船運動員在職業上的終極追求,而對於航海,徐京坤希望能夠通過自己和團隊的努力,把中國人的名字刻在這個殿堂裡,實現一次歷史性突破。
徐京坤曾在自己的書裡寫過自己喜歡航海的原因,「大海讓我深刻的感知到自己的渺小。到了海上,除了你的船,你一無所有,一切陸地上的煩擾憂愁也都變得那麼的微不足道。有人問我是不是理想主義者,我是農民的兒子,不懂什麼風花雪月下裡巴人的不同,也不知道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有什麼區別。我就是做我該做的事兒,學好帆船,做好教學,這是我,一個職業運動員和帆船教練的責任,也是我的夢想,不是什麼主義。」
所以徐京坤總是能夠微笑著面對各種困難,因為在他看來,微笑是一種美好的東西,它不但它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也,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徐京坤告訴我,有時候大家其實很好奇我們在國外如何交流,其實我最好的經驗就是用微笑去解釋所有的問題,比如說當你遇到一個人,如果他做了一個非常友善的事情,你想向他表示感謝,可能你沒有辦法用語言去跟他描述感謝這個詞,但是如果你對他微笑,他就會明白你對他的這種尊重和感謝。
夢想家徐京坤:「微笑就是最美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