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焦慮已經成為了每個社會人的常態。
打工人常常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到處都是有錢人,各個都實現了財富自由,只有自己是個loser。
在網上,很多95後月入三五萬,嚷嚷著說自己普普通通。抖音上採訪的路人甚至說,月入低於1萬以下的男人沒有資格結婚。更不用說微博上的網紅up主們,每天的生活就是週遊世界買奢侈品,隨便一頓飯都能吃掉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
即使逃離網絡,在樓下安靜的喝一杯咖啡,隔壁的人談的都是百千萬的大生意。
為什麼整個社會好像都很有錢,但是就只有你還是個loser?
這真的是真實的社會現狀嗎?
別急,這篇文章,給你揭露真相,治癒你的焦慮。
/ 01 /
關注工資「中位數」
▲北上廣平均月薪
每年看到的城市平均月薪報告,很多城市的平均月薪都超過了6000,更不要說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了,基本上平均月薪都在1萬以上,不少二線城市收入都高達七八千。
其實,每個地方都會有小部分精英們收入很高,拉高了平均收入,實際上更能真實反映情況的應該是中位數收入。
▲新一線城市工資中位數
中位數就是指按順序排列的數據中屬於中間的那些數字。
2020年,深圳的工資中位數為5199元,上海是6378元,北京是6906元,而新一線城市的工資中位數都沒上6千。
如果再看得更遠一些,脫離一二線城市。2020年上半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1655元,其中工資性收入13232元。也就是說,城鎮打工人今年平均月薪是2205。
▲2020上半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如果超過了這個工資數字,那就超過了50%的城裡人,包括基層公務員。在縣城裡,公務員和事業編是真正的高薪職業。因此每年總會有人擠破頭去競爭公務員的事業編名額。而中部地區小縣城,年輕一點的小縣城公務員,第1年轉正到手大約也就1800左右,加上13薪和一些獎金,平均月薪在3000元左右。
▲中部地區小縣城公務員月薪
總體來說,月薪4000內是體制內基層公務員的普遍收入,這些才是當前社會的真實狀態。
除此之外,還有下面這些數字,聽上去很不可思議,但都是真相。
第一,在全國按摩足浴這個產業,保守估計有1100萬的從業者,他們的平均月薪是1500塊。
第二,五塊錢一支的口紅在拼多多上最受歡迎,月銷量都在10萬件以上。
第三,中國今年官方公布的失業率是6.2%,也就是說還有4340萬的適齡人口沒有工作,這就是今年地攤經濟誕生的大背景。
/ 02 /
金字塔的頂端都是什麼人
網絡上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在問一個同樣的問題:這個行業能不能火,能火多少年?
實際上這個問題是在問,是這個行業未來有沒有發展前景,工資能漲多少?又能漲多久?
最近幾年,都說網際網路IT行業最熱門,薪水高。目前來看,至少在未來10年中,網際網路仍然是最熱門的行業,會持續供需不平衡。現在我國網際網路的從業人員大約1,500萬人,佔總人口的1%,佔比遠未飽和。相比之下,美國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佔總人口2%,以上英國佔到了2.4%。
▲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從業人員數量
當然網際網路行業雖然高薪,回報豐厚,但是加班嚴重,996是業內常態。並且網際網路也是一個非常殘酷的行業,一旦年紀漸長,思維、身體,效率都不及年輕人之後,就很有可能面臨著裁員的風險。因此做網際網路雖然高薪,但面臨的很可能是35歲之後收入驟減或者被裁員的風險。
當然除了網際網路,還有許許多多的高薪行業:銷售、地產、金融、保險、自媒體……
但只要細想一下,你就會發現,大部分的高薪人群,生活都沒有電視上那麼光鮮,根本沒有什麼休息娛樂的時間,更沒有晚上十點以前下班,每天都要面臨禿頭和精神崩潰的雙重壓力。你每天工作八小時划水摸魚拿幾千還有雙休,人家每天工作16個小時周末加班拿幾萬,好像也不過分。
/ 03 /
正確認識自己的工資
看了這些數據,你也應該明白。中國國民基數太大,人們的收入分級就像是一個金字塔,那些真正超月入過萬都是金字塔上層的人,更別說那些年入百萬,實現財富自由的人,都是站在金字塔尖尖上的極小數一部分人。
他們要麼是名校學歷,佔據整個社會生態的少數高級職位:程式設計師、王牌銷售、關鍵技術人員、自媒體大咖……
所以在網上跟別人比工資沒意思。
要知道任何脫離地域、工種、年紀等實際情況、一棍子打死談收入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比如縣城房價8000左右一平,假設月入4000,一年年薪就能買個廚房。相比之下,在房價3萬一平的廣州,拿著1萬月薪,有些人就會覺得不如在縣城過得舒服。
所以,工資的多少對個人的效用不同,而看工資更不如看能真正收入多少。
▲2020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個人的收入來源絕不是單一的。
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其中工資性收入佔57.5%。
這也側面說明,有42.5%的國民收入是工資之外的收入,可能是來自副業,或者來自理財,當然也可能來自爸媽。
靠工資,是主動收入;
靠爸媽,是救濟收入;
而靠理財或副業,才是讓自己財富自由的收入。
在收入和工資之間拉開差距,才是我們都應該探索的路。
來源:搜狐網
編輯:遊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