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全神貫注於每一時刻,就是我的喜樂

2021-01-19 藍格格讀書

早上吃早餐,我坐在客廳端著碗面邊吃邊聽英語音頻,兒子看到了說:媽,不要在客廳吃,要在餐桌吃;而且吃東西不要聽音頻,要專注,要享受過程。

我聽了第一時間就反駁道:我聽音頻是抓緊時間學習,不會影響我吃東西。

可話一出口我就意識到自己錯了,我正在不斷的防衛我自己的情緒。

1.認識自己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看的書,《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裡面的一句話:

你仍然認為你就是你的思緒,把它們當做寶貝一樣,多方護衛。

而且兒子對我說的那番話,正是前幾天我糾正他的。這更讓我認識到知行合一有多難。

人就是這樣,說到很容易,做到真的很難。

我們常常會被自己的情緒左右,而我們卻往往很難覺察到這一點。

你看不見自己的囚籠,因為柵欄是無形的。

這讓我想起書中作者的感悟:

你不必控制情緒,情緒,就像氣象變化一樣,是自然現象,有時是恐懼,有時是憂傷或者憤怒,情緒並不是問題所在,關鍵在於如何將情緒的能量轉化為積極的行動。

當兒子指出我的錯誤時,我開始自我防衛,開始像按下了播放鍵的播放器開始條件反射。

你必須觀察你自己才能理解我說的意思才會真正地明白,你有個憤怒的思緒,像泡泡板浮起,於是你生氣了,你所有的情緒都是這樣,他們是針對你所無法控制的思緒而起的反射動作。你太樂意改變任何事物,但就是不肯改變你自己。

這讓我想起明朝的哲學家王陽明「格竹子〞的故事,

十八歲時,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船過廣信,王陽明拜謁婁諒。

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陽明特別開心。

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

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

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為什麼他的格物會失敗呢?因為他一直在向外求。

而當他在被貶到貴州龍場後,經歷種種磨難才明白:

心外無物,左右我們心情好壞的本源,是我們的心智而不是別人,更不是我們所在的環境。

你要學會覺察自己內心的噪音。

看看你自己,如果還是對自己的弱點視而不見,又怎麼能改正弱點呢?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我比別人知道得多的,不過是我知道自己無知。

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

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等於在自殺,你知道我的意思吧,他們抽菸,喝酒,熬夜,壓力過大,暴飲暴食,雖然要花上三四十年的時間才會殺死自己,可是照樣是自殺。

可是為什麼很多人都知道這些這些習慣不好,就是不肯改變呢?

在每個地方,在每個人身體裡都住著迷惑的心智,正在做痛苦的追尋。

我一直認為我們必須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沒有人可以告訴別人該如何生活。

其實想要剷除舊習的話,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摒棄舊習,而需要集中在建立新習慣上。

而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

2.知行合一

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一個小男孩,一個不小心摔倒了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在旁邊的他的奶奶心疼的在他身上,看了又看,看看有沒有受傷,看到小孩,沒有什麼事之後,見他還是在哭,便教小孩打地面,一邊打還一邊說:「都是你不好,都怪你不平坦,害我摔了跤。〞

這樣教出來的小孩,長大之後往往會有一種受害者的情緒。

遇到任何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別人的錯,不是自己的錯。

而更可悲的是,我們都知道這樣不好,可說別人容易,輪到自己時,卻總像播放器一樣,播放鍵一按下去,一切都照常反應。

我們的感受和反應都是機械性的,可以預測的。

生命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而已,還得有熱烈的感情和源源不絕的能量,生命必須採取正確的行動才能讓知識活過來。

你必須明白,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你所知道的事,而在於你所做的事。

知是智力單一方向的理解,它帶來知識。

知行合一,主要是領悟,是頭腦心靈和本能三個方向同時都能理解,只有直接的經驗才能讓人有所領悟。儘量使用你所擁有的任何知識,但是要看出知識的有限性。

我們不斷的向外界學習很多知識,可是光有知識還不夠,知識沒有心,再多的知識也不能滋養或者支撐我們的心靈,它永遠也無法帶給我們終極的幸福和平靜。

你需要淨化每一項人類的機能,好比移動,睡眠,呼吸,思考,感覺,還有吃東西。

或許當你看到這裡的時候,可能會偷笑。

笑話,我連吃東西都不會?

確實,你可能真的不會,因為你不懂得什麼叫,活在當下。

3.活在當下

什麼是活在當下?

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專注,不要三心二意,不要心猿意馬。

這就像在文章開頭時我兒子提醒我的那樣:要專注,要享受過程。

吃的樂趣,並不在於食物的滋味和肚皮飽足的感覺而已,學學享受整體的過程,之前的飢餓,細心的調理,把餐桌布置漂亮,拒絕深呼吸,嗅嗅味道,品嘗滋味,咽下,用餐後,那種輕盈卻洋溢著能量的感覺,以及在食物消化了以後,你甚至能享受到輕易便將食物充分排除的過程。

恰當的飲食可以讓你儘量直接利用太陽的能量,這股能量能幫你集中注意力,把你的專注力磨成鋒利的刀刃。

好習慣,必須變得強而有力,好消除那些沒有用的習慣。

一旦你全神貫注一過程當中每個元素,就會開始欣賞簡單的飲食。

我們在生活中,卻常常一方面害怕錯過哪一場,另一方面卻從未充分地去體會你吃的每一餐。

做到活在當下,在我們生活中,就要開始逐漸的累積,小小的改變。

首先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心態,心態必須恰當合宜,還能融入生命。

當你改變了心態,又要開始學會和情緒和平相處。

因為情緒會影響你的行動,每一個行動都有它的代價和歡樂之處,你如果兩面都有所體會,就會變得既合乎實際,又能為你的行動負責。

你必須保證你的行動是有意識,自發刻意並且完整的。

不要按照別人的想法而活。

要做自己。

如果你總是設法去迎合任何人的期待,包括自己的期待都是沒有用的,你要學會選擇在何時在何處,以何種方式採取一舉一動。

絕對不要與任何人和任何事物做無謂的糾纏與掙扎,找出自然的路徑,順勢而行,以自然的力量合為一體。

一旦你做到了活在當下,集中心思,盡最大的努力,卻對結果沒有執念,你會逐漸嘗到一種奇妙的徹底的自由。

當你不再期待世界來滿足你,放下期待的新後,你的失望就會消失。

你做什麼都無法改變過去的種種,而未來種種又永遠不會完全如你所願,從來就沒有過去的勇士,也不會有未來的勇士,勇士活在當下,這裡!你的悲傷,你的恐懼,憤怒,遺憾和內疚,你的羨慕,計劃和渴望,只存活於過去或未來之中。

行動總是在現在這一刻發生,因為行動是身體的表達方式,只能存在於當下,這裡而心智卻如幽靈,只活在過去或未來,它唯一的力量就是轉移你對當下這一刻的注意力。

專注當下,這使你得到解脫,免於痛苦,免於恐懼,免於心智束縛,隨心所欲,相信你的本能。

當你認識自己,做到知行合一,充分地享受生活,活在當下,你會發現:

人世間所謂的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並不在於他打敗了多少外在的敵人,而是因為他最終戰勝了自己。

全神貫注於每一時刻,就是我的喜樂。

你的喜樂是什麼呢?

相關焦點

  •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2019年8月12日,早班地鐵上抖音刷到「現」男友,他推薦了這本關於心智控制的書《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有種想立刻閱讀的欲望,於是,幾番周折,在網上找到了電子書,2天,手機加電腦,讀完,如果要說點什麼,那就是:它是一本吸引我的書。
  • 我喜歡的勵志經典《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我已經讀了很多遍,每一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甚至是我組織了這本書的讀書會,當帶著大家讀它時,也會有非常不同的感受。這本書,作者還把它拍成了一部電影,電影同樣的也是作者本人去編劇的,所以電影也拍得非常非常的棒,電影裡面的內容有些部分與書中的內容,會有一些不太一樣,相對來說,電影的內容比較書中的要少,如果從作者的整個改變的旅程來講,電影是停留在最終他的一個高光時刻,而書後面還會有很多的內容,都是作者之後的生活與改變的地方。
  • 走過的路定義了自己的人生《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李現強推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是什麼意思?深夜加油站?最有名的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他們在一起幹嘛?很多人都說看了之後,改變了自己諸多觀念和想法;甚至這書還把這書,稱為浮躁世界的救心丸電影《和平戰士》這部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小說改編的電影名字叫做《和平戰士》是由維克多·
  •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成長的奧義是減負,從內心尋找答案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作者丹·米爾曼(Dan Millman)是全美頂尖的身心靈導師,曾是前世界級蹦床錦標賽冠軍選手,同時身兼史丹福大學體操教練、歐柏林學院教授和武術輔導員等數職。
  • 明星推薦書單|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作者以虛實雜糅的敘事手段,投石問路的求索精神,為人們漸漸指明了一條極其必要的,世人皆悉其助益但不易徵服的「和平勇士之道」,我理解為「抵達祥和的修行」。人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本能,一是墜入享逸,一是逆勢攀行。這是人本性中的兩種追求,前者追求短暫的歡樂,實現起來很容易;後者追求永恆的歡樂,過程則要艱難得多。
  •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為什麼被稱為浮躁世界的救心丸
    好朋友看我最近非常的浮躁,做什麼都靜不下心,連打個遊戲都成了宣洩情緒的「噴子」,於是給我推薦了這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說可以幫我找回內心的安寧。我抱著疑惑又好奇的心情看完了這部電影,內心獲得了久違的寧靜,仿佛一匹野馬悠閒的在草原上散步,生活的目標似乎也清晰了一些。
  • 來自《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的思考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中的作者,在第二次與蘇格拉底見面的時候,蘇格拉底向他提了第3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是貫穿整本書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你今天此時此刻,你在哪裡?」所以關於你在哪裡,它有一段精彩的一個問題,就是它會不斷地去追問你在哪裡,然後作者回應說:」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呀?什麼叫做我在哪裡?」蘇格拉底又繼續問他:「你在哪裡?」作者回答說:「我在這裡。」「那這裡是哪裡?」「這個辦公室,這個加油站。」然後他會繼續問「加油站在哪?」然後,他們兩個人關於這個的對話就是:在伯克利。伯克利在哪?在加州。那加州在哪?在美國。
  • 重溫《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成長,是一個人的自我救贖
    那《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則是關於成長,關於自我救贖的解讀。這部2006年的德國電影講述了家境殷實,外形俊朗,成績優異,總有女孩子圍在身邊的丹米爾曼在一個失眠的凌晨三點,意外在加油站結識了一位身懷絕技的智者蘇格拉底。
  • 悅讀 |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頂尖身心靈導師丹·米爾曼著作的一部改變無數生命的心靈聖經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是美國頂尖身心靈導師丹·米爾曼著作的一部改變無數生命的心靈聖經。這部半自傳體小說講述了奧運體操選手丹·米爾曼在深夜的加油站裡遇見一個充滿智慧的老工人「蘇格拉底」,從此獲得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訓練方式的故事。《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充滿哲理、充滿寓意,已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暢銷26年經久不衰,並被改編成好萊塢勵志影片《和平戰士》,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
  • 分享《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書中故事的背景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是一個完整的真人的故事,這個故事的起因是有一個背景,也就是書中故事的緣起,這個緣起是什麼呢?這就是他的整個的開始的大學的生活,但是非常奇怪的就是,在他所有一切看起來都很完美都很好的時候,他突然開始陷入了一種內在的一種抑鬱和失眠的狀態,在這種莫名的失落和抑鬱當中,他做了一個夢,我把這個夢來去分享給大家,這個夢非常具有著象徵的意味,很像是我們的一種覺醒和重生的這樣的一個意象在這裡,也是因為這個夢,他從夢中驚醒之後走出去,才開始有了後面的,深夜加油站的所有的這些故事
  • 在深夜加油站遇見哈利波特
    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我看過一本暢銷書《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講的是一個年輕人無意間走進一家深夜加油站,有個名叫蘇格拉底的老年員工,在為汽車加油的同時,也不忘用靈光乍現的句句真言來啟迪顧客,中心思想大致是珍惜當下之類的「心靈雞湯」。
  • 為自己的生活完整的負責——《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中,作者丹·尼爾曼與蘇格拉底第三次見面時,他提到說:「即使在最初的日子裡,每天晚上他都會有小小的訓誡去等著我,有天晚上我犯了個錯,埋怨學校裡的人對我不大友善。」所以我相信大家可能在疫情這一段時間裡面,在生活當中也是一樣,生活當中跟很多人去相處,尤其是在這段時間裡面,大家生活範圍都被縮小了,空間都被縮小了,所以就會跟很多的人,去產生不同的觀點的、想法的、行為的、生活習慣的這種摩擦,與其你覺得說別人的不對,或者說去抱怨這個東西,你不如去思考,你自己在怎麼樣去創造著你的環境,就是為你自己的這一切去負責。
  • 知識和智慧的區別——來自《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中,作者第2次與蘇格拉底見面的時候,他們討論了一個重點的問題,這個問題讓我們去覺察到,我們在我們教育的過程當中,我們是用什麼方式在學習的,我們的生活是被什麼東西所充斥著的,所以這一段我想要去分享給大家,因為整個第2次見面其實他們討論的一個很有啟示性的話題就是
  • 廚房遇見蘇格拉底
    我更喜歡它的另一個中文譯名,《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片中的男主人公在人生的低潮時期,意外在加油站結識了一位智慧的老者蘇格拉底。於是每每遇到困擾,他就會來加油站跟蘇格拉底交談。深夜去加油站的機會並不多,如果選一個深夜經常造訪的場所,對我來說,是廚房。嗅覺、味覺、視覺、觸覺、聽覺,廚房總能激發出奇妙的靈感。
  •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書中角色介紹
    我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其實這本書裡面,最主要的來講就是三個角色。一個是主人公就是這個丹·尼爾曼,那這本書它其實是根據丹·尼爾曼的真實的生命體驗,去改編創作成的,所以書裡面說到的他體操運動員,還有他的比賽,這些發生的事情都是真實的事情。
  • 《深夜加油站遇到蘇格拉底》心得,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大家好,這裡是胖胖課堂,我是胖胖。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完這本《深夜加油站遇到蘇格拉底》的心得。最近,被一些事情困擾,總是無法走出自己的情緒。白天,我努力忘記這種情緒,全情投入到工作中,但偶爾停歇下來時,這種情緒依舊會蔓延,牽扯著我。夜晚,我靠閱讀打發時間,直至很累很累的時候,丟下書就倒頭睡去。
  • 頂尖心靈/心理學導師:「蘇格拉底」 電影觀後感
    電影《和平勇士/勇者》 書:《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喚醒內在的智慧》《寫在深夜加油站之後》 丹·米爾曼(Dan Millman) 全美頂尖身心靈導師、前世界級蹦床錦標選手、史丹福大學體操教練、美國最好文理學院歐柏林學院教授
  • 文獻電影《蘇格拉底遇見孔子》中國首映
    8月19日上午,世界哲學大會的文化活動之一,文獻電影《蘇格拉底遇見孔子》的中國首映式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電影中蘇格拉底與孔子徜徉於現代雅典的輝煌古蹟和市井生活,探討雙方思想的共通之處和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