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ACGN文化的用詞,所指的是,由漫畫、動畫、遊戲、小說、影視等作品甚至現實裡已知的人物、設定衍生出來的文章及其他如圖片影音遊戲等等,或「自主」的創作。
初見哆啦A夢同人
前兩天我在微博上看了一部《哆啦A夢》的同人漫畫,尺度較大,也比較毀童年,淺嘗即止沒有看完,畢竟我並不好這一口,內心也接受不了這樣的內容。
當時跳過後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一如既往地繼續瀏覽微博,畢竟在接觸ACG久了後也的確是會遇到這類相關的內容的,見怪不怪,所以我並沒有太過深究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圈內的事在圈內消化就行了。
但是沒過多久,我就在很多平臺上發現有關於這部《哆啦A夢》同人漫畫的各種梗圖開始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各個地方開始瘋傳。
火到出圈,一人傳萬人,對外同人圈擰成了一股繩
這不應該啊,一部這樣的同人漫畫為什麼會弄得人盡皆知,哪怕它的內容比較新穎、比較惡趣味但也是屬於被監管的範疇的,怎麼會如此肆無忌憚地像在廣大群眾中派發傳單一般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那麼多的同人作品為什麼偏偏這部「出盡了風頭」?
我又去搜索了下相關微博和一些知道事情經過的ACG創作者所寫的文章,發現不只是梗圖,其作品內的18+內容也在各個平臺上瘋傳,微博評論下有、QQ群裡有、QQ空間裡有、微信群裡也有,甚至更是有很多人在百度上瘋狂搜索這相關的漫畫內容,以求滿足心裡的好奇心。
(這是我寫的關於哆啦A夢同人文章1.5w閱讀量的閱讀來源,一般百度搜索只佔很少一部分,甚至幾乎為零,所以你懂的)
所以毫無疑問,這部同人漫畫已經火到出圈了,圈外人和圈裡人也開始因為這一問題展開了瘋狂對線,激動地討論著諸如「同人是否可以不加限制地創作」、「同人創作應該是自由的嗎」、「自己點開看完後還要罵人的是聖人嗎」、「公開傳播大尺度同人合適嗎」、「這個尺度很正常為什麼有人接受不了」等等的問題,而同人圈這次出奇地團結一致,集體對外。
(某文下將近2000條評論,全是如上圖這般地一致,我就不多說了,懂的都懂)
同人出圈是好是壞
同人出圈是好事嗎?這不一定,能迎合大眾的當然是出圈沒問題的,但如果是小眾的甚至是不被大眾所理解或容忍的那就應該乖乖地只在自己的圈子內活動,不要妄想能得到大多數人的關注而不被罵個狗血淋頭或是被一大堆麻煩找上門。
我個人的意見是創作同人可以,用創作同人的方式實現自己心中的想法也可以,但有一點必須知道的是必須要清楚自己的作品適合在哪種範圍內傳播,大眾的圈子還是小眾的圈子,或者只能自己欣賞,這個必須在創作作品時就要考慮清楚的,否則一旦成為風口那就是要麼功成名就要麼社會性死亡,後者的概率可能要稍微大一點。
事件的責任在於誰
除了作者在公開平臺投放有責任外,負責傳播而不及時查處的平臺也是有責任的,這次的《哆啦A夢》涉黃事件是在已經造成了一定影響後才被相關平臺制止並處理的,沒有負到監管的責任,當然涉及用戶私下的交易交流,想管也難以下手,這點可以理解。並且《哆啦A夢》作為關鍵詞也並不好一概而論的直接屏蔽或封禁,終究還是防不勝防。
所以,縱觀整個事件,我認為將其轉播到公開平臺的作者要佔三分之一的責任,監管不力的平臺也要負三分之一的責任,而剩下三分之一就是管不住自己想看和管不住自己到處分享傳播的熱心群眾的鍋,一部普通的獵奇同人而已,何必呢?所以把責任分擔一下,出事了大家一起扛,以後再和和睦睦地玩耍就行了,別一天非要說出個所以然,沒用的。
結語
熟悉習慣了同人氛圍的人見怪不怪,剛接觸新世界的又「瞎了眼睛」,各自都是佔理的,各自也都有不想被別人侵犯的執著,所以啊,互相了解包容,然後管好自己就行,畢竟「人性」並不只是一個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