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剛過,哆啦A夢同人涉黃事件又起,然這次的同人圈卻出奇的一致

2020-12-23 小說漫遊

同人:ACGN文化的用詞,所指的是,由漫畫、動畫、遊戲、小說、影視等作品甚至現實裡已知的人物、設定衍生出來的文章及其他如圖片影音遊戲等等,或「自主」的創作。

初見哆啦A夢同人

前兩天我在微博上看了一部《哆啦A夢》的同人漫畫,尺度較大,也比較毀童年,淺嘗即止沒有看完,畢竟我並不好這一口,內心也接受不了這樣的內容。

當時跳過後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一如既往地繼續瀏覽微博,畢竟在接觸ACG久了後也的確是會遇到這類相關的內容的,見怪不怪,所以我並沒有太過深究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圈內的事在圈內消化就行了。

但是沒過多久,我就在很多平臺上發現有關於這部《哆啦A夢》同人漫畫的各種梗圖開始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各個地方開始瘋傳

火到出圈,一人傳萬人,對外同人圈擰成了一股繩

這不應該啊,一部這樣的同人漫畫為什麼會弄得人盡皆知,哪怕它的內容比較新穎、比較惡趣味但也是屬於被監管的範疇的,怎麼會如此肆無忌憚地像在廣大群眾中派發傳單一般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那麼多的同人作品為什麼偏偏這部「出盡了風頭」?

我又去搜索了下相關微博和一些知道事情經過的ACG創作者所寫的文章,發現不只是梗圖,其作品內的18+內容也在各個平臺上瘋傳,微博評論下有、QQ群裡有、QQ空間裡有、微信群裡也有,甚至更是有很多人在百度上瘋狂搜索這相關的漫畫內容,以求滿足心裡的好奇心

(這是我寫的關於哆啦A夢同人文章1.5w閱讀量的閱讀來源,一般百度搜索只佔很少一部分,甚至幾乎為零,所以你懂的)

所以毫無疑問,這部同人漫畫已經火到出圈了,圈外人和圈裡人也開始因為這一問題展開了瘋狂對線,激動地討論著諸如「同人是否可以不加限制地創作」、「同人創作應該是自由的嗎」、「自己點開看完後還要罵人的是聖人嗎」、「公開傳播大尺度同人合適嗎」、「這個尺度很正常為什麼有人接受不了」等等的問題,而同人圈這次出奇地團結一致,集體對外。

(某文下將近2000條評論,全是如上圖這般地一致,我就不多說了,懂的都懂)

同人出圈是好是壞

同人出圈是好事嗎?這不一定,能迎合大眾的當然是出圈沒問題的,但如果是小眾的甚至是不被大眾所理解或容忍的那就應該乖乖地只在自己的圈子內活動,不要妄想能得到大多數人的關注而不被罵個狗血淋頭或是被一大堆麻煩找上門。

我個人的意見是創作同人可以,用創作同人的方式實現自己心中的想法也可以,但有一點必須知道的是必須要清楚自己的作品適合在哪種範圍內傳播,大眾的圈子還是小眾的圈子,或者只能自己欣賞,這個必須在創作作品時就要考慮清楚的,否則一旦成為風口那就是要麼功成名就要麼社會性死亡,後者的概率可能要稍微大一點。

事件的責任在於誰

除了作者在公開平臺投放有責任外,負責傳播而不及時查處的平臺也是有責任的,這次的《哆啦A夢》涉黃事件是在已經造成了一定影響後才被相關平臺制止並處理的,沒有負到監管的責任,當然涉及用戶私下的交易交流,想管也難以下手,這點可以理解。並且《哆啦A夢》作為關鍵詞也並不好一概而論的直接屏蔽或封禁,終究還是防不勝防。

所以,縱觀整個事件,我認為將其轉播到公開平臺的作者要佔三分之一的責任,監管不力的平臺也要負三分之一的責任,而剩下三分之一就是管不住自己想看和管不住自己到處分享傳播的熱心群眾的鍋,一部普通的獵奇同人而已,何必呢?所以把責任分擔一下,出事了大家一起扛,以後再和和睦睦地玩耍就行了,別一天非要說出個所以然,沒用的。

結語

熟悉習慣了同人氛圍的人見怪不怪,剛接觸新世界的又「瞎了眼睛」,各自都是佔理的,各自也都有不想被別人侵犯的執著,所以啊,互相了解包容,然後管好自己就行,畢竟「人性」並不只是一個詞而已。

相關焦點

  • 哆啦A夢同人圖惡搞令人髮指,網友:辣眼睛,童年的回憶被玷汙了
    網絡新聞越來越成型,加上社會大眾對新聞八卦的關注,很多微妙的事件引發網友的關注與傳播,都可能會網絡上引發熱議。比如最近的廣州漫展與上海漫展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漫展是二次元愛好者集結地,卻有外圍女藉助漫展走紅,出風頭。哆啦A夢是一部經典的日漫,在眾多的日漫中,哆啦A夢,四驅兄弟,灌籃高手,七龍珠,火影忍者,海賊王等等都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
  • 「灰犀牛」踏破次元壁:從AO3事件談同人文學的禁忌與邊界
    引子:「蝙蝠」無心漫舞出圈,「灰犀牛」踏破次元壁肖戰粉絲與同人圈的衝突發展至今已到了堪稱慘烈的地步:從亞文化圈層的網絡罵戰,到網站被鎖波及眾多創作者,再到文化界、商業界受到的震動……可以說,在這次事件裡,沒有一個人是贏家
  • 哆啦A夢六張圖事件,給人怎樣的警示,為什麼說同人創作要有底線
    哆啦A夢六張圖事件,給人怎樣的警示,為什麼說同人創作要有底線《哆啦A夢》六張圖事件,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事情的起因,還是因為某位畫師在微博上傳了關於《哆啦A夢》的同人漫畫,實際上對於漫畫,動漫,遊戲的二次創作,也就是所謂的同人作品,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
  • 哆啦A夢同人漫畫作者 畫漫畫是因為雛蜂 網友:罪魁禍首找到了
    本期小宅要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則趣聞,話說好久沒有見到國內漫畫圈這麼火熱的轉發了。知名漫畫作品《雛蜂》的作者在昨天發布了一條博文,大致是說「幾年前他經常會在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館畫著稿子,無意間啟發了一位打工的waiter小哥,多年之後他也有了自己的作品……而且大家都看過。」就當我在想,誰這麼狂居然敢說作品大家都看過。
  • 「哆啦A夢同人」再度被提起,童年夢又碎了?才是創作自由
    這幾天,關於「哆啦A夢同人」的話題再度被提起。起因是某網絡平臺上有一位知名畫師分布了一則哆啦A夢同人短篇漫畫,因漫畫切入點清奇,畫風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口味,加上漫畫內容劇情有趣,讓人印象深刻。因此,「哆啦A夢同人」成為一種熱門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們的討論。看了這則漫畫之後,很多網友紛紛表示,自己的童年又碎了。
  • 官方手撕同人背後:彼此的邊界在哪?
    近日,《刺客伍六七》出品方啊哈娛樂發布的一條《伍六七同人創作指引》聲明戳中了同人圈的敏感神經,該聲明要求「小規模盈利」的同人創作,請以店鋪/團隊為單位,申請授權。一石激起千層浪,啊哈娛樂的這則聲明不僅沒有將近期的同人風波安撫平息,反而引來了更多的同人圈抗議。
  • 「哆啦A夢事件」再次把動漫推倒風口浪尖上,未來還是任重而道遠
    那我們借著這次哆啦A夢同人事件,去討論一下其中的種種。01風口浪尖上的哆啦A夢漫畫事件這是在2020年8月2日出現的一件哆啦A夢同人漫畫事件而導火索就是某位同人作者發布的獵奇漫畫,以日本的分類的話,屬於R-18G。這裡小編就不詳細科普那些分類了,簡單說就是讓人辣眼睛而感到噁心的畫面。有些網友在看到這次同人漫畫的時候,有一種毀童年,要去洗眼睛的想法。由於這些圖片被網友大量轉發,引出了很多爭議。
  • AO3被404後,站在風口浪尖的「同人圈」到底是什麼?
    作者 / 仙流  粉絲圈與同人圈這幾天,不安定。  肖戰粉絲舉報致同人網站AO3被牆的事件不斷發酵,戰況從兩圈對壘到粉絲纏鬥,再次升級為對創作自由的聲討。這場網際網路維權運動涉及面向廣泛,不僅牽扯到爭議已久的「同人侵權「問題,更是將積怨已久的粉絲流量文化推到了風口浪尖,引得不少大佬們親自戰隊、下場手撕。
  • 「哆啦A夢六張圖」事件始末分析!披上創作自由外殼,就能無罪?
    「哆啦A夢六張圖」的始末發展 讓《哆啦A夢》汙濁化的元兇當屬一位名叫禾野男孩的微博大V,此人據悉是知名的同人畫圈人士,如今也已憑實力在微博圈粉30萬,算是擁有一定的江湖地位了---
  • 4天前,哆啦A夢同人傳遍微博和QQ空間,這是「圈地自萌」嗎
    雖然大部分人在收看《哆啦A夢》的時候,都是懷揣著一顆童真、單純的心。但是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人,會出來打破這一份美好,然後用他們邪惡的心態,將動漫作品給「醜陋化」。就在4天前,這樣的事情又一次發生了,一位叫做「禾野男孩」的微博網友製作了關於哆啦A夢同人的內容,並且將它廣泛傳播。這份內容為何會受到廣泛傳播?就像大家常說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不良信息也是一樣的。
  • 哆啦A夢同人創作毀童年!在線求個失憶電筒,挺急的!
    而大雄能做的,只能是找幫手,來自未來的機器貓哆啦A夢。哆啦A夢肚子上的四維口袋中,藏著非常多的道具。每一次遭到欺負的時候,大雄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哆啦A夢的法寶幫忙。可以說,作者大大對於大雄這個熊小孩是灌注了滿滿的愛。
  • 官方手撕同人背後:商業化矛盾是否真無法可解?
    近日,《刺客伍六七》(以下簡稱《伍六七》)出品方啊哈娛樂發布的一條《伍六七同人創作指引》聲明戳中了同人圈的敏感神經,該聲明要求「小規模盈利」(1000元以下)的同人創作,請以店鋪/團隊為單位,申請授權。一石激起千層浪,啊哈娛樂的這則聲明不僅沒有將近期的同人風波安撫平息,反而引來了更多的同人圈抗議。
  • 偶像經濟槓上亞文化:被封的同人圈創作和肖戰的道歉
    該事件引起了 AO3 用戶和非肖戰粉的憤怒,於是奮起反擊紛紛討伐肖戰粉絲,繼而抵制肖戰代言產品,給其影視作品刷低分,這場行動被同人圈稱為 「227 聖戰」。事件越鬧越大,部分品牌迅速下架有關肖戰代言的產品。肖戰代言的蒙牛真果粒、OLAY、佳潔士等品牌的社交媒體帳號、電商直播平臺上都出現了 「抵制肖戰」 的聲音。 粉絲行為,偶像買單。
  • 肖戰粉絲惡意舉報多家網站,B站躺槍,同人圈正式宣戰!
    最近的娛樂圈,又一場戰爭爆發,此戰波及同人圈,飯圈甚至二次元圈,而靶子的中央正是去年最火的流量小生——肖戰。事件的起因是因為肖戰粉絲在微博貼的一個連結,此連結的地址是AO3平臺(一個非盈利性的同人小說分享網站)一篇關於肖戰的CP同人文,此文讓肖戰的粉絲非常反感,便聯合起來舉報了這篇文章。但沒料到的是隨著舉報人員的不大擴大,禍及AO3平臺。導致AO3平臺被牆。
  • 「哆啦A夢事件」持續發酵,六張圖成熱搜,毀童年並非低俗代名詞
    #哆啦A夢#最近幾天,「哆啦A夢事件」在二次元圈子可謂鬧得沸沸揚揚。究其緣由,竟然是「自由創作」惹的禍。熟悉二次元作品的粉絲都知道,一部優秀的二次元作品往往會衍生出許多「同人作品」。結果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輿論,主要原因是這次創作的同人圖內容過於誇張,內容被瘋傳之後,遭到廣大粉絲網友的聲討和抵制。起初編者還不信,當看到該畫師創作的內容後不得不感嘆,不愧自稱是「陰間畫師」的畫師,這種事陽間人可幹不出來。其創作的內容確實是「哆啦A夢」同人,裡面的角色也是大家熟悉的哆啦A夢、大雄、胖虎等等。
  • 風波中心的「同人文化」
    文/胡月最近,一場源於粉圈的風波讓「同人」這一詞語出了圈。很多路人在被迫吃瓜的同時,也第一次接觸到「同人文化」。何為「同人」?同人圈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關於「同人」「同人文化」目前並沒有權威的定義,大致可以理解為在有相同愛好的群體中流行的,基於已有作品進行的二次創作。同人作品、作品的創作者、受眾以及基於同人作品製作的周邊等,共同組成了「同人圈」,形成「同人文化」。目前普遍認為「同人文化」起源於日本,最早在日本、歐美等國流行,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傳入我國。
  • 凍千秋因劣質同人文被迫改名成白秀秀,鬥羅同人文是否值得提倡?
    《鬥羅大陸》系列是唐家三少的代表作,一直以來都有著相當不錯的人氣,很多小夥伴都選擇用同人小說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腦洞,共同構建這個異世界。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來討論一下關於鬥羅同人文的話題。劣質同人文帶來的影響亦如商品一樣,《鬥羅大陸》的同人小說也有好壞之分,而一些劣質的同人文則會直接對官方正版的《鬥羅大陸》系列帶來不小的影響。
  • 粉絲與資本加持之下,「同人經濟」有點飄
    粉絲與資本加持之下,「同人經濟」有點飄
  • 專訪|社科院文學所鄭熙青:同人文學的歷史、禁忌與家園
    東亞這邊的真人同人可能要多一些,因為歐美那邊曾經因為真人同人發生過一些糾紛,所以壓制也比較嚴重,更接近地下的形態。歐美的真人同人糾紛發生在科幻領域。科幻是一個製作者和接受者之間的距離比較短的社群,在科幻大會上讀者可以見到作者,也可以見到那些演員。補充一句,世界科幻大會是現在英語圈所有粉絲同人展會的原型。
  • 兩天時間,哆啦A夢梗走完了它的生命周期-虎嗅網
    1最近兩天的微博裡,哆啦A夢刷爆了無數人的屏。這場風波由一位R18畫師的《哆啦A夢》同人作品而起,你大概率已經看過。他自己的解釋是這樣的:「當初畫這個就是給圈裡人看的」「全網散播的結果也是我不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