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舒服,是一種魅力(百讀不厭)

2020-12-16 情愫夜未央

有人說過:

君子如玉,讓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塊溫潤的美玉。

即使歷經諸多風雨,也不會改變其豁達的胸襟,廣闊的心境;

即使面對眾多刁難,也不會改變其包容他人的本質與真心。

讓人舒服並不是一味降低自己的底線去迎合別人的需求,而是能夠發自內心去顧及他人的情緒,體貼關懷,無微不至。

「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愛才有度。」

讓人舒服的人,總能給別人帶去溫暖與愛意,讓自己收穫欽佩與讚賞,在無形中將自己的魅力展現的淋漓盡致。

-01-

越有教養的人,越懂得讓人舒服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母親在裁剪衣服時讓女兒給自己遞下剪刀,女兒沒在意隨手就將剪刀遞了過去,結果剛好用刀尖戳到了母親。

母親就對女兒說:

遞東西給對方,要心裡想著人家接到手是不是方便,你把刀尖遞過去,別人還要小心翼翼的轉過來。可能不小心戳到別人也不一定。所以下次遞東西一定要注意替對方想一想,尤其是刀剪這一類的物品。

很多時候,教養就體現在平常小事之中,與學歷、才華無關。

教養是真心實意的言語,是嚴於律己的行為,更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道德修養與文化底蘊。

《青春寄語》裡說:

「教養不是輕易地從別處買來,貼在身上的調性,而是你本人的生命裡側,皮膚底層,滲透出來的光彩奪目的情操。」

深以為然。

真正有教養的人,總能夠設身處地的站在別人位置上思考問題,給別人體貼入微的關懷。

真正有教養的人,時刻給別人留一分後退的餘地,無聲的尊重,不會讓別人難堪。

容人的意識和待人的度量都是教養的體現。

所以說:越有教養的人,越懂得讓人舒服。

-02-

讓人舒服,是頂級的人格魅力

真正待人舒服絕不是刻意做作的言語,也不是口是心非的體貼與關心,更不是為了謀取利益時的虛假面容。

真正的待人舒服,是發自內心的去顧及對方的情緒,不特地給對方難堪,事事掛心,時刻尊重對方。

但生活中總有一群人,知道別人的缺點就恨不得滿世界嚷嚷,將自己的快樂凌駕於別人的痛苦之上。

這樣的人說白了,就是心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久而久之就只能孤身一人,接受周圍人嫌棄的目光和憤恨的神情。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能夠被人溫柔以待,但只要我們先讓人舒服,才會收穫對方的愛意與溫暖。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生活不是打擂臺,並不需要爭個高低,當我們彼此多一分在意,多一分關心,反而能從淡漠的人群中,找尋出彼此噓寒問暖的真情。

當我們將舒服待人變為自己的本能,便能夠輕而易舉的打開所有人的內心。

-03-

為人處世,讓別人舒服

內心斤斤計較,自然看不得別人好,待人沒有容人的度量;

內心虛懷若谷,自然看人事事順意,待人順心舒服。

那怎麼樣才能待人舒服呢?

常念人恩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互通的,我予你一碗清水,你會贈我一夏清涼。

感恩生命中出現過的所有人,是他們充實了我們的時光,讓我們對未來有著無限憧憬。

學會欣賞

一個真正能夠欣賞對方優點的人,為人必定謙遜,處事必定大氣,胸襟必定寬廣。

當我們學會了欣賞他人,自然也會收穫他人對自己讚賞與賞識。

將心比心

有人說:能感受別人的難處是關懷;能體諒別人的不易是寬厚;能饒恕別人的錯誤是大度。

當我們明白了只有真心才能換來真心,待人舒服體貼就不再是一件難事了。

讓人舒服是一個人了不起的能力,更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這世上的每個人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點個在看,願我們所有人在善待他人的同時,也會收穫更多的溫暖與愛意。

作者:隱,滿天星辰不及你的眼眸。來源:詩詞天地

相關焦點

  • 讓人舒服,是一種高級的魅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人說過,君子如玉,讓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塊溫潤的美玉。讓人舒服並不是一味降低自己的底線去迎合別人的需求,而是能夠發自內心去顧及他人的情緒,體貼關懷,無微不至。「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愛才有度。」讓人舒服的人,總能給別人帶去溫暖與愛意,讓自己收穫欽佩與讚賞,在無形中將自己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 讓人感到舒服:是人格的最大魅力
    古人說:"真味是淡,至人如常",真正厲害的人,不是趾高氣昂,優越感強的人,而是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分別,一樣的體貼周到,一樣的平易近人,一樣的溫文爾雅,一樣的笑容滿面,一樣的笑口常開,別人跟他在一起,覺得特別的舒服與溫馨.
  • 伴讀:讓人舒服,是頂級的人格魅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朋友們,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也許貌不驚人,也許才不出眾,卻在無形中有著一股別樣的魅力,讓你想要與之接近,放下心防,傾訴心中的秘密?
  • 讓人舒服,是一種頂級的智慧與軟實力
    有人說:「越優秀的人,越懂得舒服地待人。」 確實,無論遇到多大的問題,優秀的人都有將問題化解於無形的能力,而且姿勢永遠那麼好看,就像他們生來就如此一樣。 讓人舒服,是最頂級的人格魅力。
  • 讓人「舒服」,是一種本領
    02、與人交往,知分寸感,讓人「舒服」,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與人交往要懂得進退有度,會讓人很「舒服」,會成為別人最願意與之交往的對象。
  • 和舒服的人在一起,是一種大智慧
    我認為,做一個讓別人感到舒服的人,是一種本事,而選擇和舒服的人在一起,這則是一種智慧。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這種智慧。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不舒服的關係最後往往都是弊大於利,越是早點結束,就越是受益。這也是我為什麼說選擇和舒服的人在一起是一種智慧的原因。一段不舒服的關系所帶來的弊端,主要從兩個方面看。1.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了無數失意之人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了無數失意之人蘇軾,仿佛是一個永不被打敗的戰士。蘇軾的一生,起起伏伏、跌跌撞撞,有過至高的榮譽,也曾當過囚犯,但他仍保有樂觀平靜的心態,在生活的泥潭中過得灑脫。孩童時代我們吟誦著他的《惠崇春江晚景》:"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朱自清的一篇不朽之作,百讀不厭,驚豔了整個清華園
    詩中貢獻了百讀不厭這個成語,而這裡的舊書就代表經典。經典之所以可以流傳久遠,就是因為其值得深思和玩味,不同層次的讀者都能有不同的體會,也都可從中得到深刻的感悟。下面就分享朱自清的一篇不朽之作,百讀不厭,驚豔了整個清華園。
  • 老祖宗留下的8條俗語,深刻入骨,百讀不厭!
    老祖宗留下的8條俗語,深刻入骨,百讀不厭!1、人生健康是財富,工作狂人非所宜。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工作中要善於勞逸結合;那種不顧身體健康的工作狂,是不值得提倡的。2、水退石頭在,好人說不壞。大水淹沒了石頭,水退後,石頭仍在。好人雖被流言蜚語所淹沒,但最後總能辨明是非,好人終究是好人。
  • 抽象藝術有一種催眠性的魅力
    抽象藝術有一種催眠性的魅力——菲利普·多德對話肖恩·斯庫利本文為策展人菲利普·多德在「隨心而行:肖恩·斯庫利藝術展,1964-2014 倫敦|紐約」與肖恩·斯庫利的對談摘要。但是我覺得抽象藝術有一種催眠性的魅力,它讓我覺得沒有包袱。我創作的是一種奇怪的抽象藝術,因為我是一個很喜歡隱喻的人,我離不開這個物質性和個性化的社會。我的抽象性更像新表現主義的繪畫作品,但是,新表現主義的作品是來自極簡主義的。每次創作一個新的繪畫作品就像越獄一樣,我熱愛這種自由感。
  • 王昌齡很美的兩首詩,詞美人美聲音美,寫盡生活的美,百讀不厭
    美無處不在,只是發現美需要守候一種心境,平靜而怡然,恬淡而悠然。一個落魄者的內心是悽涼的,美便擦肩而過,一個憂鬱者的內心是感傷的,美決不輕易停留。一個豁達心胸的人的內心是寬廣的,接納的心態永遠年輕。他的世界就是美麗的新世界。王昌齡曾經有一段悽惶的人生歲月,那是他被貶龍標的時候,當時李白送他,曾留下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 讓人舒服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讓人選擇健康更是。富硒姐姐來教你
    生活中相信你碰到這樣的人很難,可以讓人舒服的人。那種舒服,先是從聊天,再到相處,他們處處接納你,不是那種百分之百的認同,而是他們本身包容別人的能力,是常人難以達到的。年輕時碰到這種人,可能不痛不癢,覺得這人還不錯,但一般。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無數失意之人
    "中學時代,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高中時代,《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餘生很長,等一個舒服的人白頭偕老
    成年人的世界,已然壓力累累,如果還要在感情上著急將就,找一個勉勉強強的人過日子,就太得不償失了。餘生很長,一定要和舒服的人白頭偕老。一、 單身並不可怕,恨嫁才可怕今年,陸陸續續兩個朋友脫單了。畢竟還有一種愛情叫細水長流,它比一見鍾情更深情、更綿遠、更安全、也更舒服。一見鍾情止很容易步於容顏,而沒法觸碰到靈魂的東西的。而細水長流是基於兩顆靈魂的相互了解,相互吸引。這樣的感情,不會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不會有隻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
  • 學會讓別人過得「不舒服」,是一種本事
    與人相處,善於拒絕與不善於拒絕,便影響著自己人生的舒適度。 不善拒絕的人,為了維護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讓他人過得「舒服」,往往違背自己的意願,成為沒有方向,沒有自我的人。他往往會活得很累,甚至有時費力不討好。 人與人之間相處,學會拒絕,學會讓別人過得「不舒服」,其實也是一種本事。
  • 讓人舒服,是一個人最可貴的修養
    能把生活過好是種本事,但在自己過得好的同時,也能讓他人感到舒服,卻是一種深層次的修養。有修養的人,很少炫耀在求職模擬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有一個環節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一個人真正的魅力,是有趣又不低俗;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有才而不顯擺;是如春風拂面,自然妥帖,而又信手拈來。有智慧的人,懂得留點優越感給別人在熱播劇《大江大河》2中,男主角宋運輝是一個化工行業的佼佼者。年紀輕輕就做出了很多成績,也在職場上也得到了不斷地晉升。
  • 這首清新唯美的初戀詩讓人百讀不厭
    造化時常捉弄人,貞元十四年(708),白居易母親為了家庭的生活和他的前程,不得不離開徐州符離(今安徽省宿縣境內),去了江南白居易叔父家。一路上白居易寫了三首詩懷念湘靈。他和湘靈朝夕相處,相戀了十多年,在離別後,愛情的力量和美妙讓白居易下定了決心和湘靈結婚,但他沒有綁架湘靈說你等著我,我非你不娶。湘靈也沒有對白居易說我非你不嫁。
  • 千年難遇的古風女孩名,字字動人,百讀不厭!
    佛說「前世一千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相遇」,女孩是父母的貼心寵兒,降臨到家庭裡是前世的結緣,是一種幸運,才有了今生相遇的緣分。而面對女孩的出生,取名成了頭等大事,那不如就取一個千年難遇的好名,寓意深遠又滿腹詩意,用來紀念這一生一次的相遇。
  • 百讀不厭,醍醐灌頂?讀完這10本書,真讓我受益匪淺差點跪服
    它們最大的魅力在於百讀不厭、有趣生動,不輕易表露深意,看完又能讓你醍醐灌頂,擁有一種非凡的力量,推你前進!1、《社會分層十講》雖然現在社沒有階級分別,但社會分層依然存在的。社會群體之間差異和差別都是普遍存在的,人同時具有社會差別和自然差別兩個方面。人出生後首先遇到的就是自然差別,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性別之差,或者年齡差異、高矮差異、相貌差異等。自然差別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因生理原因而形成的。而社會差別是人們因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交往關係等社會因素而形成的社會差別。例如男人和女人被賦予不同的社會分工和意義。既然差異和差別是普遍存在的。
  • 賞心悅目,用了很多反光面料,給人一種豐富多彩的感覺
    若隱若現的肌膚展現出柔和的一面,看起來也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下搭雖然簡約但絲毫不失時髦感,多一份柔韌藝術,看起來更加的修長,總體造型看上去非常有時尚感,打造出隨性自在的獨特風格,畢竟顏值與實穿並存的單品,能夠彰顯不同的風格, 展現了不同往日的時尚表現力獨特的面料、寬鬆的剪裁,將這一傳統的結構手法進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