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人類最開始的懵懂、朦朧都始於初戀。很多人即便結婚成家也依舊忘不了自己的初戀,那是初次的心動,對很多人來說是藏在心裡永遠的美好。
最近,陝西一位七旬老人尋找初戀的新聞引起了網友關注。
楊曉花老人今年已經73歲了,52年前,她因為父親犯罪進監獄而飽受歧視,再加上母親改嫁後就更不受待見了。
就在這時她通過同學認識了王秉義,對方個頭高高的、白白淨淨、操著一口京腔,對她很熱心。別人都對她家避之不及的時候,王秉義卻經常來她家幫忙。什麼髒活累活都做,修房頂都被他包辦。
就這樣過了兩年,有一次王秉義工作歸來,照舊在她家幫完忙以後,遞給了楊曉花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
曉花,你對我印象如何?我們能不能再進一步?
楊曉花當時沒有回信,等到王秉義再次回西安,楊曉花當面答應了他的追求,兩人正式交往。
秘密相戀8、9個月後,這段感情卻被家人察覺,遭到了強烈反對。母親說王秉義家的政治成分也不好,曉花要是跟了他,永無翻身之日。
在母親的逼迫下,楊曉花相親嫁給了後來的丈夫——一個在青海的地質研究所工作的年輕人,對方是個團員,還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更重要的是,這家是貧農出身,政治成分很好,足以挽救楊曉花的身份。
匆匆領完結婚證以後,楊曉花又獨自想回公社退掉結婚證,但是對方卻說一個人是沒辦法退結婚證的。
無奈之下,楊曉花躲在了同學家裡,卻被姥姥無意撞見,拽了回來。
回到婆家之後,王秉義來找過她兩次,兩個人只是短暫地說了幾句話,就被婆婆發現。
這一次,楊曉花沒有機會與戀人告別,就被送去了青海——她丈夫工作的地方。
1978年,王秉義抱著孩子,和他的小姨子,來到了楊曉花的辦公室。顧慮到雙方都已經成家,都沒有留下聯繫方式,二人攀談了半小時後,王秉義離開。
此次會面卻被誤解,半個月後,楊曉花收到了一封來自王秉義妻子的信。
王秉義的妻子說,現在一家人過得很好,當年是楊曉花拋棄了自己的丈夫,如果沒什麼事,就不要再來打擾了。
楊曉花意識到,王秉義誤解了她。又氣又委屈的楊曉花把信燒了,忘記留下信上的地址。從此,二人徹底失去了音訊。
這一別,又是42年。如今,楊曉花的孫子都已經上大學了。做過一次心臟支架手術的楊曉花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心中對王秉義的愧疚也日益增加,她不想最後留下這個遺憾,於是拜託媒體幫忙尋人。
她表示,王秉義是她一輩子的恩人,在最困難的時候拉了她一把,她一定要對王秉義說一聲謝謝。
一輩子的閨蜜石英也這樣認為:"當年若不是王秉義出現,曉花可能會撐不下去,尋短見都有可能。"
這半輩子的糾纏思念都已經過去,楊曉花表示自己能找到王秉義的話,想認他做個哥。
時代的命運造就個人之間的陰差陽錯,蹉跎了半輩子,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希望楊曉花老人能尋人成功,也希望正身處感情中的朋友們不要因為一時的猶豫錯過一生。
該好好珍惜的就好好珍惜吧,誰也不知道明天會不會是永遠。
對此你怎麼看?
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