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克難 確保進度 吳寧街道力推「汙水零直排區」建設
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1日 17:01:39 | 作者:呂晶晶 | 編輯:劉海傑
「頭些年一到夏天,我家一樓的衛生間馬桶就經常堵,有幾次,我家附近的汙水管因為雨水太滿還溢了出來,那氣味實在受不了,今年街道給我們做雨汙分流,改了管子,雨水都順著管子走雨水井了,馬桶終於不堵了。」近日,省考核組來到吳寧街道大寺下小區檢查「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大寺下小區居民王女士站在家門口誇讚道。
大寺下小區屬於城區改造較早的小區之一,許多房子已有二三十年的歷史。因為沒有截汙納管,以往,小區居民洗衣做飯的生活汙水,往往和雨水一起直接排進水溝,進入天然河道,讓河道治理面臨難題。
2018年,大寺下小區地下管網進行了截汙納管改造,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雨汙分流問題。今年9月底開始,吳寧街道對小區啟動「汙水零直排區」管網建設,由政府出資為每棟住宅樓立面進行雨水管改造。改造完成後,積聚在屋頂的雨水也可以通過雨水管排到地下,流入雨水井中,可以徹底解決雨汙分流問題。
雖然是好事,但有些老百姓並不理解,少數小區居民有顧慮。對此,街道工作人員許帥特別理解,他說:「為了解除這些顧慮,一方面我們挨家挨戶上門做思想工作,進行汙水零直排科普宣傳,另一方面我們採用一戶一策、分批推進的方式,為居民設計符合其需求的改造方案,開展管網改造。只要老百姓點頭,再麻煩的工程我們都要做。」
在歷時兩個多月的改造期內,街道幹部和小區幹部一起,一輪一輪上門做思想工作,做通一批改造一批。「有的居民不願意讓管網穿牆而過,我們就多費材料優化設計方案;有的居民希望儘可能隱匿管網,讓外牆更美觀,施工人員就將管網沿著牆角鋪設,並用泥漿、綠植等進行遮蔽,儘可能讓管網遁形;有的居民樓居住年限較長,部分鑄鐵管已經腐蝕生鏽或者堵塞,施工人員便一一將其更換為pc管或進行疏通。」許帥說。
但在改造過程中,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前兩年截汙納管時,出於便利考慮,在管網改造中,部分居民家中的排水管就近接到了附近的窨井中,這些窨井有些並不是雨水井,而是汙水井。如此一來,雨水照樣進入汙水井,顯然不符合初衷。對此,吳寧街道馬上採取措施,一方面創新思路,使用玻璃膠封堵汙水井蓋的檢查孔,避免路面上的雨水流入汙水井,另一方面將所有錯誤工程及時返工,儘可能保障工程如期完成。截至11月底,大寺下小區已全部完成「汙水零直排區」建設。
據了解,今年以來,吳寧街道對標「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的年度考核目標任務和驗收要求,將生活小區、工業企業、其他類任務數進行分解,確保工作落實到人,確保「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的質量和進度。
截至目前,生活小區類55個小區已完成整改41個,其餘8個小區正在施工,6個小區為待拆遷區,暫無法施工;工業企業96家,已全部完成整改;其他類中六小行業共有1702家,已全部完成整改;機關企事業單位共有111家,完成整改10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