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用12年的時間陪伴了我們,這件事情不會再發生了。」
2016年1月14日,《康熙來了的最後一夜》,蔡康永帶著哭腔的臨別贈語,讓大家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淚腺。
上下期90分鐘的時間裡,節目影像回顧了每個時期的重要場面,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不舍的別離之情噴湧而出。
小S與蔡康永最後被燈光拉的很長很長的身影,成為節目留給我們永遠的定格瞬間。
比起一個節目的火爆,更讓人難以言喻的是一個節目無奈的消亡。
時至今日,筆者依舊在想,這檔錄製超過3000集,採訪嘉賓超過2萬名,堅持了12年的王牌綜藝真的只有停播這一條路了嗎?
01、
2004年「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想打造一檔「奇怪」的脫口秀,準備找兩個奇怪的主持人,去採訪一些奇怪的人,從而得到一些奇妙的效果。
他渴望用一些獨特的角度,去呈現一些娛樂圈的奇人怪事,而不是那些死板、教條型的談話節目。
王偉忠頭一個想到的人選就是蔡康永,蔡康永受過臺灣主持界「三王一後」之一的張小燕提攜,曾經主持過名人訪談類節目《真情指數》以及青年與老人代際溝通節目《兩代電力公司》,料想說話慢條斯理的他主持這檔新節目肯定駕輕就熟。
當年的1月5日,定名為《奇怪十點鐘》的綜藝節目在中天綜合臺開播後,蔡康永就開始向王偉忠力推小S徐熙娣。
徐熙娣當時與姐姐徐熙媛組成女子組合ASOS而出道,其後因主持八大綜合臺的《娛樂百分百》受到關注。
蔡康永看重的就是小S身上的那種幽默張狂的談吐方式,亦莊亦諧的風格或許可以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而後的事實也證明了,小S的外在搞怪與蔡康永的內在逗樂屬性相結合的結果是極其成功的。
「康永是個很會說話的知識分子,小S就是機靈古怪的雙子座,兩個人的搭配正好非常奇怪,符合當時節目的構思。」王偉忠考慮再三,改掉了原先的奇怪名字,轉而取兩個人名字中間兩個字,更名為《康熙來了》,這個名字比起臺灣同期的《龍兄虎弟》《綜藝大哥大》等綜藝也更加具有記憶點。
早期節目片頭會充斥著一些包含古代藏寶盒的物件,似乎是在暗示著清帝康熙。後期隨著節目逐漸成為兩岸三地的綜藝奇蹟,雙關含義也逐漸被淡化模糊,節目本身的帝王相亦日漸彰顯出來。
02、
《康熙》首秀請來了大名鼎鼎的李敖坐鎮,節目組選中李敖想必也是看中了他的嬉笑怒罵,與口無遮攔。而他本身自帶的風流屬性與強烈的表現欲,又怎麼會不受觀眾青睞。
小S誇他的風衣造型玩酷有型,李敖自嘲他今天剛動完手術還穿著尿布。
蔡康永問他的作品《北京法源寺》沒有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是不是把評委罵的要死。李敖難得有些認慫:「我不敢罵啊,不敢罵啊!」蔡康永又問:「難道你還想入圍啊」,李敖殺回一槍:「我還沒死啊」,意在調侃諾貝爾只頒給去世的人。
上了幾次《康熙》的李敖回回都能帶來足夠的笑料,尤其與小S的互相調侃,他說睡前必看36臺的爛節目(《康熙》),小S問他不看睡不著啊,他立馬回道:「不看小S睡不著啊」。
康熙上的李敖完全沒有長輩的樣子,完全不顧忌玩笑尺度的樣子分外讓人忍俊不禁,他也是無釐頭的小S難得招架不了的嘉賓之一。
首期李敖的出現為《康熙》打下了漂亮的一戰,其後的一段時間裡,節目一直是以趣味訪談為主。
比如採訪臺灣當地的一些冷門行業的從業人員,彼時小S風格略顯扭捏,蔡康永文氣十足,配合默契並不高,收視也一般。
直到隨著林志玲、許純美等明星走上《康熙》後,節目的風格才日趨成熟,製作方也把嘉賓範圍擴大到了名人、名媛,甚至政界名人,像連戰、馬英九都上過康熙,小S還直接坐上了馬英九的大腿,絲毫不避諱人家的身份。
《康熙》的方向最終定性為以訪談名人為主的綜藝節目。
而說到帶給我們最多歡樂的嘉賓,就不得不提趙正平、沈玉琳那批通告藝人班底了,因為他們為節目貢獻了足夠多的搞笑段落,才讓節目熠熠生輝。
搞笑藝人趙正平,人稱趙哥,圈子裡都知道他的脾氣是出了名的臭,可到了小S這邊也是完全沒辦法。因為身形有些胖,下巴跟脖子肉有很厚,生氣的時候又喜歡歪著頭,小S就直接說他像蟾蜍。
有一期是趙正平以與梁赫群、林智賢組成男子偶像團體「景行廳男孩」身份上《康熙》,趙哥坦言為了當「中年偶像」,還去減肥,割了雙眼皮,打了瘦臉針,好了這下子又成了小S新的吐槽點,質問他長那樣自信從哪裡來的。
和依靠被小S挖苦找梗的趙正平不同,被稱為綜藝界的「東邪西毒」之一沈玉琳就是名副其實的梗王了。
「我愛康熙成痴啊,這裡是我永遠的家」「難道長得像彭于晏也是我的錯嗎?」「有一天我早上醒來,發現劉德華坐我對面嘛,我說Andy你怎麼來了,發現他不回應我,我就摸,原來是鏡子」
2014年,沈玉琳打敗曲家瑞、楊繡惠、小甜甜、劉雨柔與小禎等人,榮登當年《康熙之王》,而這也是他連續第三年當選通告之王了。
上過《康熙》的明顯嘉賓數量非常龐大,也不乏一些明星表示受不了小S的「揩油」和「玩笑」。但《康熙》被罵低俗,沒節操的時候,反而是節目最走俏的時候。
2010年王力宏為宣傳新戲上《康熙》宣傳,坦言上次來《康熙》被小S逼問與舒淇緋聞,生氣三年不願來節目,這次要不是看在陳漢典的面子也絕不會再過來。
小S這次依舊沒有收斂,抓住機會繼續追問情事,結果王力宏立馬躺地上,小S見狀怕鬧的太大,也配合著躺倒地上。只不過氣氛稍微緩和一下,小S轉頭就問:「你會約張惠妹去看電影嗎?」
上《康熙》,必須要有一種于謙於大爺遊戲人間的心境,一家都是郭德綱的相聲包袱還能樂在其中。
所有被邀請到《康熙》的嘉賓,沒有講不了的故事,沒有問不了問題,如果是男嘉賓還沒有小S佔不了的便宜。孫燕姿上節目被問是不是處女,向劉德華索要「愛的抱抱」......敢於突破話題尺度,將明星隱私直接曝光,無疑是一種大膽的創新與突破,《康熙》藉此紅火了很久。
03、
《康熙》收視屢屢刷新紀錄,排在前三的分別是《蔡依林與周杰倫分手後聊人生低谷》那期的1.74,其次是《蔣家第三代蔣友柏現身》,以及《小S與舊愛黃子佼的和解》。
其他期的平均收視也能達到1左右,但誰會想到如此輝煌的《康熙》,曾經也會因為布景的粗糙與低廉的通告費,引得陣陣吐槽呢。
2014年1月3日10周年慶典,節目製作方代表、金星製作副總裁詹仁雄到場祝賀,開口就說:「10年前,我們第一次進棚,蔡康永和小S錄完影,他們倆說的第一句話是『可不可以不錄了』。」
一旁的蔡康永接話了,「10年前不想錄是因為布景太爛了,你跟我說來不及,就拿倉庫裡面的東西隨便糊弄一下,把我都嚇傻了」。
回憶中的那些粗糙畫面激的現場笑聲一片,可再看現在,500平不到的錄音棚裡,除了花花綠綠的氣球、玩偶、以及張貼著的主持人的照片,其它布置其實與10年前並無二致。相對於這樣一個重要的時間,確實稍顯簡樸了一些。
可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對比內地《中國好聲音》動輒一期就能花掉1000萬費用的天價預算,《康熙》日常每期的費用僅僅在50萬臺幣左右,在10周年這樣意義非凡的時刻,也只是拿到了100多萬的新臺幣。
對此,時任《康熙》執行製作人的B2(真名陳彥銘)心裡最有數。他深知,50萬的預算在臺灣綜藝圈已是封頂,那些普通談話綜藝一集可能也才10萬-20萬。每期請嘉賓都要給通告費,像趙正平、沈玉琳、小甜甜這種最低檔也需要1-2萬的通告費,所以每場節目都有捉襟見肘之感。
以致於節目組一直想邀請金城武過來,算算通告費、食宿、機票費50萬遠遠不夠,只能作罷。
當時臺灣對電視廣告的管理十分嚴格,明確規定廣告置入和冠名不可以直接出現在節目中,更別提內地綜藝的廣告報幕時間了,就如同我們現在在各大網絡視頻平臺看綜藝一樣,很多節目中出現的酒水商標都會被馬賽克。因此製作方只能在在廣告時間買廣告,100多臺分割廣告費,最終利益可想而知。所以《康熙》50萬的製作費已經實屬少見。
可能越是艱苦的條件,才逼得製作人更加用心的去構想主題,怎麼用新意、故事、趣味性去打動觀眾。
B2每周至少要想5個主題,一年就是200多個主題。每天都要想,錄前想,錄後想,什麼時候都要想,實在想不出來就一個人去動力火車的那首《忠孝路走九遍》裡面的忠孝路走一走,實在想不出來就只能湊。
10多年時間,《康熙》幾乎請遍了全臺灣的藝人明星,但即便嘉賓綜藝感再強也無法忽視老面孔的審美疲勞問題,無法出圈的創意的枯竭,加上小S的那點辛辣再也無法支撐節目的收視。
2009年開始,《康熙》連續遭遇了抄襲風波,「漢典到你家」、「看外表不問性別選美大會」、「明星調查局」等主題單元被指出抄襲日本綜藝節目,比如「明星調查局」就與日本《男女糾察隊》中的「吐槽大排名」版塊高度相似,此類遭遇口誅筆伐的情況不在少數。
B2表示:「出發點還是很不一樣的,《康熙》的很多東西都是聊出來的,只要這個東西有人看,我們還會繼續做下去的。」
次年,蔡康永也透露出想去內地做影視的想法,表示自己已經將主持做到極致。
但就在所有人咬牙堅持的時候,製作人B2離開了,不少經典節目主題如卸妝、兩性PK、道歉大會、澄清大會就是出自他手,他的辭職加速了《康熙》的日薄西山。
創意枯竭,以及內地、日本等地外來文化衝擊之下,節目收視下滑嚴重,在這個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年代,《康熙》終於還是做出了停播的那一個決定。儘管有很多不舍,很多人無法接受,但事實就是節目要盈利,商人要掙錢,市場要熱度,沒有良性循環就沒有未來。
在最後一夜的節目中,節目組本來是對外宣傳,要邀請100多位曾經上過康熙的嘉賓出,結果當天一個嘉賓沒有,只是搬來一張大床,完成小S與蔡康永躺在上面主持的心願。
04、
王偉忠評價《康熙》,把它的成功總結為「時勢造英雄」五個字。
「正好在那個節點,什麼是天時地利與人和,就是你只是碰巧嘗試,哪知道你撞大運,突然就成功了。」
時代的產物《康熙》關門了,可綜藝咖的生活還得繼續,前往內地淘金的不在少數。
在《康熙》停播了兩年之後,2018年7月,優酷上線了一檔名為《真相吧!花花萬物》的網綜。
仿佛《康熙》的翻版,同樣的製作人B2,同樣的主持人陣容,同樣的通告嘉賓,同樣的談話方式,唯一不同的是打著消費的主題,但卻全然沒有了當初的味道。
越是想往《康熙》靠攏,越是讓人感覺是照葫蘆畫瓢,豆瓣僅4.4分就是靈魂缺失後,粉絲不買帳的最好證明。
蔡康永本人在內地另一檔綜藝《奇葩說》作為主持頻繁露臉,是當之無愧的7朝元老,也有傳言說他放棄《康熙》,就是為了將事業重心轉到《奇葩說》。而此前他主持了湖南衛視綜藝節目《百萬秒問答》,芒果TV高層對播出效果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期待後續的機會合作。
相比蔡康永在內地大展拳腳後的水漲船高,那些指望《康熙》過活的通告嘉賓們可就沒那麼好運了。
趙正平來內地參加《吐槽大會》《歡樂喜劇人》反響平平,《歡樂喜劇人》遭到淘汰時,趙哥直接怒摔眼鏡,嚇得郭德綱一聲怒吼,顯然內地觀眾暫時無法接受他的搞笑套路。
沈玉琳登上《奇葩說》第五季,與清華哈佛的高材生唇槍舌戰,剛登場就胡扯了一個打蟑螂的故事讓人咋舌,前期表現可圈可點,後期也逐漸乏力,未掀起多大波瀾。
還有那個一直處在《康熙》鄙視鏈最底層的小甜甜,曾經最豁得出去的她,《康熙》停播後遭遇經濟危機,每天打三份工只為還車貸、房貸。
......
失去了《康熙》的舞臺,綜藝能力過於單一的藝人,終於還是會遭遇被時代淘汰的厄運。
讓人更加心生不忍的是,一路走來,從2004年《康熙》開播到停播後4年多後的2020年,有些帶給我們眾多快樂的嘉賓也消失在了時間的長河中。
今年3月,經常與小S鬥舞的劉真,因心臟問題去世;
8月被人發現死在家中多日,無人管問的富姐羅霈穎;
還有Makiyo的媽媽、被小S坐過大腿的李敖、臺灣娛樂圈的大哥級人物豬哥亮、歐弟的師公高凌風......
看著故去的人與事,我們總是在想,美好的東西總是無法永遠。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當情懷泛濫時,可以在腦海中回憶那份曾經的快樂,憶起《康熙》帶給我們的那些沒心沒肺的瞬間。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康熙》停播近5年,已經成為唯一,但希望有更多其他的節目能帶給我們別樣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