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和泰森都演過電影,為何體育明星跨界,成功的較少?
眾所周知,杜蘭特,奧尼爾,利拉德,威少等人都出演過電影,但成功者寥寥無幾!喬丹是為數不多的幾個成功者,拍攝過《空中大灌籃》但也是基於籃球題材,泰森也是在《葉問》電影中客串過,也僅限於是功夫片,那麼為麼跨界演出這麼難?並且無法形成粉絲效應呢?
俗話說英雄不問出處,但要成為合格的演員,除了自身的天賦以外,最重要的還是表演。體育運動員一般都是從小開始就接受專業的體育訓練,很少接觸其他的知識,更別說表演方面的知識了。雖然說在自己體育的專業領域上取得了好成績後,會受得很多人的關注,所以一時間也受得了很多電影投資人的青睞,會花大價錢讓其參演一些影視劇,也就是看重了這些體育明星一時間段內的流量。
體育明星並不是表演科班出來,又沒有接受過專業學習等,在演技方面肯定是比不上人家專業的演員,當體育明星自身的流量少了以後,也不會有投資人願意花錢請其出演影視劇了。
成功的體育明星在體育領悟獲得很高的成就,自然而然的在觀眾心裡會給他們打上他是某某項目上的冠軍,會給他無限的放大。等到他跨界演電影,第一是體育明星如果沒有演員天賦,也沒有受過專業的演技培訓,那麼他們在屏幕上展現出來的視覺效果就不會那麼美好。有演員天賦的也不會選著去當運動員。第二是觀眾會認為你是去鬧著玩的,客串一下而已,當一個搞笑片段就過去了。
演電影不是什麼人都能演的,需要的是一名演員,一名真正的演員,而不是流量明星。他(她)們為什麼能成功,因為人家是靠這個吃飯的,生存的本事。從小就是往這方面去發展去拼搏的,豈能讓一個隨便的跨界搶去了飯碗。我不是在看輕體育明星,相反我很尊敬他(她)們,只是客觀的來說,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拿郭德綱拍影視作品為例,按道理說相聲也是一門表演藝術,那麼演員本身改為拍影視作品應該會沒什麼問題,可事實證明郭德綱以往所拍過的作品收視率和票房都不怎麼樣,影視作品當中的表演和相聲表演是兩回事,相聲表演面還是太窄,遠不如影視表演內容更豐富。
體育明星精通的還是體育競技方面,表演這個得看老天爺賞不賞飯和他的天分,不確定性因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