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娛樂關鍵詞當屬「演員」,「大IP+流量」的影視製作模式逐漸褪去熱潮,觀眾面對「演員」這個職業有了更多的思考與要求。接連幾檔展現演員臺前幕後實時演繹的綜藝點爆娛樂圈「演技至上」的風潮。業內也不再單純以外貌衡量年輕演員的潛力,更多地會從各方面素質對青年演員進行綜合評價。愛奇藝出品的《演員的品格》正是一檔關注青年演員成長,磨鍊演技新手綜合素質的綜藝。
本來抱著「養成系」的心態想去瞅瞅這節目有沒有優質小哥哥小姐姐pick一下,然而看了最新一期節目只覺得選手就這點能力水平,可把他給厲害的。
第三期裡,節目組請來真正的業界大拿來給新人演員們上形體課。李依燃老師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劇團——日本四季劇團演員。
芭蕾老師姚偉是原丹麥皇家芭蕾舞團首席,且不說這是世界上最古老和享譽最久的舞團之一,就看老師以中國這樣的外籍卻能做到首席一職就足以看出她的功底。
就連在節目裡隨意舞動,都是滿滿說不出的優雅感。
在這樣強大的教師團隊帶領下,教幾個入門級別的基本的形體元素,按道理來說那肯定是手到擒來啊。我以為自己會看到學員們大部分都是這樣的表現,肢體協調、表情到位——
或者是這樣的,基本的柔韌度總是在的——
最起碼也是這樣的吧,雖然跟不上老師的教學,但動作還有美感——
然!鵝!天知道我的眼睛都經歷了些什麼!
滿屏幕的黑洞到處跑,表現優異的成了少數,不少新人演員的形體缺點明顯。例如肢體僵硬,預計體育課上坐位體前屈成績是「達零釘子戶」,常年在負數徘徊的——
壓前腿壓出表情包,隔著屏幕我都仿佛能聽到骨頭錯位時發出那清脆的「咔嚓」聲——
還有肢體不協調到令人發笑的小夥子,同手同腳、渾身硬朗,只能敬你是條硬漢——
為您點播一首約瑟翰·龐麥郎先生的《我的滑板鞋》,這舞姿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毫無節奏感,有同學、老師帶著也完全踩不上節拍的也大有人在——
雙人託舉毫無配合可言,不是帶著女伴升天就是把人家女生往地上一通猛砸——
也許大家會說他們都是新人,基礎薄弱點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已經和同學們拉開這麼明顯的差距了,竟然沒看到幾個落後的學生是著急、慚愧的,課堂上嬉笑打鬧依然,甚至還配合著大傢伙把「差」當成好玩、有趣,拿出來當眾賣弄。
如此心態之下,《演員的品格》能把課堂變成群魔亂舞的現場也不奇怪了。
演員不是誰都能當的,起碼要具備演員的基本素質才算是有潛質的新星,而《演員的品格》裡這好些小夥子、小姑娘看著確實基本功差了點。
然!鵝!
打臉來得如此之快我也是佛了……在後半期的芭蕾舞小考中,這些新人演員們真是給了觀眾太大的驚喜。課堂上慘不忍睹的舞姿統統不見了,以組合形式進行表演的他們學會了什麼叫「團結協作」、什麼叫「揚長避短」。
原本在形體課上展示魔鬼步伐的查傑和張舒淪,在兩位夥伴的幫助下完全看不出弱勢,反而獨立完成了正確的動作——
舞臺效果也獲得專業老師的一致好評,團隊協作揚長避短——
而這確實離不開組員耐心的幫助和徹夜的陪練,在小考前朱旻昕曾陪肢體條件略差的兩人排練到凌晨2點。
另一組蘇澤林和夢秦的組合,女生臨近小考之前恰逢身體不適,蘇澤林作為大部分學員心中最想搭檔的學員one pick卻完全沒有嫌棄自己的隊友。反而特別有風度地將大部分壓力扛在了自己的肩頭,讓女生的負擔可以小一些——
懷抱著這樣的包容之心,雙方齊心協力又怎麼可能展現不出一個優秀的舞臺呢?
當期最出彩的演出應該是芭蕾版《功夫》,幾個演員用芭蕾的形式準確抓住了人物特點,在保持美感的同時卻又很好地傳達了原版的喜劇性。
和原版比較,人物精髓抓得牢牢的。
而能有這樣的結果,是她們一次次排練時組員間互相監督,互提意見,在一次次磨合中走向完美。
演員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職業,或許這些新人演員至今還算不上優秀,甚至有很多必備素質都尚有欠缺。但是這期節目卻恰恰讓人看到了新人演員們的潛質,他們懂得團結,利用隊友來掩蓋彼此的缺點;他們也懂得動腦,在表演中融入感情和理解。假以時日,在《演員的品格》中經歷過一次次的磨鍊,或許他們真的可以在影視市場上帶給我們觀眾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