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中國科幻的內核必須是中國式的情感

2021-02-25 三聲

三聲:為什麼選了《流浪地球》這個項目?

 

郭帆:先不管小說本身寫了多少年,至少《流浪地球》可以往近未來去做,就是大概未來五六十年的樣子。這樣好歹能找到一些跟現實連接的支點,如果這些支點你都找不到的話,就太困難了。

 

三聲:你周圍的人都覺得你做科幻風險太大,中影怎麼敢交給你做?

 

郭帆:這種東西投入的就得是信任,而最難的也是建立信任,這個信任不光是別人對你的信任,還有你對別人的信任,這都是相互的。而且你對自己也懷疑。這個懷疑會持續到現在都會有。

 

三聲:你最初在做劇本時的要求是什麼?

 

郭帆:情感,因為電影的核心就是人們情感,沒別的,如果你的情感關係建立不對的話,任何一種世界觀的包裝都不能挽救情感的敗筆。

 

三聲:在這部電影裡中國科幻的內核是什麼?

 

郭帆:很有意思,我們是在美國找到了中國科幻的內核。在一家做過《星球大戰》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他們看過劇本後非常興奮,說你們的想法很奇怪啊,為什麼當地球出現大危機的時候,你們跑路也要帶著地球一起跑?我當時第一反應是我們房價貴。但是細想會發現這和文化有關,西方文明,包括英國殖民是不斷走出去的,是面朝大海仰望星空的。中國幾千年來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我們對土地有深厚的情感。

 

還有一個他們奇怪的點是,劇本裡有五千個發動機需要重啟,我們出動了一百五十萬人去營救,為什麼這麼多人去救援?我說我們人多。其實是和我們更強調集體有關,有點像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有幾十萬的部隊,幾十萬的志願者,大家都是普通人,但是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英雄。

 

我們之前也不知道中國科幻應該是個什麼東西,但是外國人覺得奇怪的那兩個點,不就是我們的特色嗎?中國科幻文化內核應該就基於這兩點,一個是我們對土地的情感,一個其實是集體主義的。

 

所以從這個點上說,編劇的方式我們可以採用好萊塢式的,包括悉德·菲爾德三幕劇七個情節點的編劇理論,外部的包裝、剪輯也都可以借鑑好萊塢的方法,但是我們裝進去的靈魂是中國的,這個很重要。

 

三聲:美學設計如何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

 

郭帆:美學上我們必須得找到跟中國人有情感連接的這種形態、形狀、色彩、搭配,這個是比較困難,我們沒有參照物。而且中國的美學進程中,在工業革命那部分實際是缺失的,本身我們國人對機械、對科技都沒有太大的情感。所以我在電影裡面就會設定,一個科學家在那拜了牛頓、愛因斯坦、霍金,最後還阿彌陀佛,這個我覺得是挺中國化的一個東西。

 

我唯一能找到的,跟工業感有連接的是蘇聯的東西,當然蘇聯對我們的影響可不僅僅是工業,還包括建築物。長安街上的很多建築都是典型的蘇聯式建築,這種東西對於我們中國人是有基本認知的,他不像美式的那些東西,對我們來講屬於奇觀,比如說鋼鐵俠,變形金剛。

 

所以防護服的形態,特別像連體服的工裝。主要的顏色全是紅色,認知上不會特別跳,為了補這個紅色的部分,我們會用偏綠一點的青色去補,調和這個色調。

 

而且所有的東西都是實的,科技感其實都沒有觸屏的iPhone高,所有鍵盤都是物理鍵盤,所有屏幕都是真實屏幕,這樣的話你才能夠感覺到它是一個摸得著抓得住的東西。

 

三聲:拍攝階段最大的難點是什麼?

 

郭帆:最大的難點是因為我們沒有經驗,所以導致困難的評估不準。我們知道會很困難,也想像過這個困難,只不過真正做的時候,發現這個困難比想像中大得多。

 

當時第一次所有人穿上衣服的時候,在給演員戴頭盔,還沒有戴好第二個的時候,霧氣就起來了,差點憋死在裡面。最開始穿一身外骨骼裝甲需要用兩個小時,八個人幫著穿,演員還沒穿完都累到站不起來的狀態,到拍攝快結束的時候,只需要兩個人大概半小時就可以穿上,熟練了。

 

置景也是。國內以前都是以古裝劇的「裝修」理念為主,但科幻片的置景完全是組合式、拼裝式,工程式的,我們進來都是半成品,一個一個零件我們要拼裝起來,剛開始真的不知道往哪下手。

 

所以難度在於沒有經驗。所謂的超支、超期,跟這個是有直接關係的。所以在這點上,我真的還是挺感謝這兩個主投資方的,他們很理解這一點,所以我們要敢去邁出這一步的話,就必須要承擔這個東西,

 

三聲:除了信任和資金的問題,你自己作為導演做這個片子最難的點在哪?

 

郭帆:個人的情緒管理。我們實地拍攝中大概有六、七百人,再到後期團隊又是幾千人進來。當團隊人越來越多的時候,你的情緒的管理值就會越來越複雜。其實應該學會如何去演一個導演。你不能在這個事情上投入那麼多的真實情感。你得跳出來。

 

三聲:四年有什麼遺憾的地方?

 

郭帆:我覺得沒什麼遺憾的地方,我竭盡全力了,這就是我最好的狀態。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破46億之後,郭帆說中國科幻電影未來在「工業化」
    因為在此之前,郭帆執導的三部電影沒有一部與科幻題材相關,也因為國內科幻題材屬於稍有不慎就會和「圈錢擺爛」「五毛特效」掛鈎的多災領域。而今年上影節,《流浪地球》從票房體量到工業化程度都成為各大論壇逃脫不開的作品,郭帆也成為國內最靠近電影科幻工業的人。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影片能票房成功 主要是因為觀眾寬容
    據港媒報導,郭帆導演在美國曼哈頓舉辦見面會時談到《流浪地球》的票房成功,稱雖然影片取得成功,但主要是因為觀眾寬容,中國科幻電影和好萊塢仍有很大差距。他也說,該片主要受眾是中國觀眾,在北美上映不代表「走出去」。
  • 郭帆導演金雞電影節重磅官宣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
    就在11月26日上映當天,電影《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在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官方特別展映之際,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副董事長,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電影《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共同宣布,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這預示著,中國科幻冒險電影再度起航,電影《流浪地球》將繼續燃亮太空!
  • 《流浪地球》成中國首部搭載火箭奔向太空的電影
    正是因為中國航空航天實力的增強,才讓電影《流浪地球》有了誕生的土壤。此次《流浪地球》片名出現在快舟火箭基礎級、末級包裝箱上以及整流罩上,將帶著全部主創團隊的夢想搭載快舟火箭同中國航天一起上太空!科技與科幻相結合,無邊的想像力放飛於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正如影片想要傳達給觀眾的一樣,科技沒有邊界,想像力永無止境,希望大家都可以擁有好奇心,仰望星空、探索宇宙、望向未來!
  • 專訪《流浪地球》導演:現在定義「國產科幻電影元年」為時尚早|思...
    春節前,《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對《流浪地球》)我的要求不高,只希望不賠錢。」春節前郭帆接受新華網採訪稱「我的要求並不高,只希望不賠錢。圖片來源:新華網那時候的郭帆,可能沒有料到,他的作品即將引爆這個春節最火爆的話題。
  • 電影《流浪地球》首曝科幻特輯 燃亮大年初一
    3000張概念設計圖、8000張分鏡頭畫稿、10000件道具製作、100000延展平米實景搭建……一個個真實的數字見證了《流浪地球》的誕生過程,也一步步將存在於大家腦海中的宏大想像變為現實。這一系列耗費心血的籌備和高標準的工業化流程要求體現了影片的用心程度,也讓許多觀眾對成片效果大呼期待。《流浪地球》已正式定檔2019年大年初一,這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即將登場。
  • 《流浪地球2》能否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的新高峰
    《流浪地球》第二季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佳作《流浪地球》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流浪地球》可謂是目前中國電影史上,科幻影片中拿得出手的佳作,雖然在特效上面還有很多不足,但其實事求是,在能夠做到極致的地方精益求精,利用特效去構建一個恢弘磅礴,猶如末日的世界觀,更好地渲染了影片的時代背景,在此基礎上給觀眾講述了了一個擁有著中國本土色的科幻大片。
  • 《流浪地球》之後,科幻電影除了《三體》還有這些等待著上映!
    或許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但如果提名科幻電影的話,相信大家不會有其他異議。自《流浪地球》上映之後,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就此被打開。雖然《上海堡壘》帶來了小意外,但是大家對科幻題材的熱忱並沒有因此熄滅。 郭帆更是憑藉《流浪地球》一片,拿下了第32屆金雞獎最佳影片,以及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可謂是大贏家。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的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46億,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奇蹟。不少人將2019年稱為中國科幻元年,很快一股科幻熱在中國影視圈瀰漫。以科幻為名的項目越來越多,都夢想它可以成為第二個《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 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26日,《流浪地球2》宣布定檔2023大年初一,前作主要角色劉培強的扮演者吳京發來VCR,暗示自己會回歸續集!那麼,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 【票·影訊】《流浪地球》籌備三年開機 開啟地球全新冒險
    該片由郭帆導演執導,改編自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導演郭帆帶領團隊經過三年精心籌備,歷經900多天,終於要將《流浪地球》搬上銀幕。「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帶著地球去冒險流浪」3年打磨50稿劇本  本土科幻將首登銀幕《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的代表作品之一,曾獲得2000年銀河獎的特等獎。
  • 為什麼《流浪地球》由中國電影電視臺發起?專訪喇裴康
    這種評價的背景是,長期以來,科幻題材在文學領域被邊緣化,一度被公認為兒童科普的作用。在電影領域,科幻題材更為稀缺,從未產生過大規模的工業生產。當中央媒體甚至國家官員紛紛稱讚《流浪地球》時,這部被導演稱為「小破球」的電影已經與官方意識形態和主流話語相結合。這並不奇怪。
  • 劉德華並未出演《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為何在片尾鳴謝劉德華?
    2019年2月,一部《流浪地球》重新讓大家刷新對於國產科幻片的想法,這部電影可以說的國產科幻片的裡程碑,導演郭帆也是憑藉這部電影一躍成為知名導演。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太陽極速衰老膨脹,在不久的將來地球將面臨滅頂之災。
  • 《流浪地球1》重映,《流浪地球2》定檔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2019年大年初一,電影《流浪地球》用熱血與感動點燃了春節檔觀眾的熱情,這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收穫46.68億的票房佳績,躋身中國影史票房第三名。11月26日,增加了11分鐘內容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重映。就在11月26日重映當天,導演郭帆共同宣布,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上映後,口碑與票房都獲得了驚人的好成績,許多觀眾在影片上映近兩年來不斷嚮導演郭帆「索要」續集。
  • 2019-2020-2023《流浪地球》的「三級跳」
    當時吳京正在想著怎麼為因為疫情而遭受重創的院線影院籌款獻愛心,與郭帆討論後,兩人一拍即合,決定製作這部特別版的《流浪地球》,預熱影院,同時回饋觀眾。 對於這個版本,郭帆導演表示:「其實最初剪輯的時候,就已經有這些內容了,但當時考慮到春節檔時長問題,所以我們就刪了。現在重新把這些內容加回去,能讓電影裡面的人物情感變得更加立體和豐滿。」
  • 《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重映,新增11分鐘讓電影情感更飽滿
    此次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增加了11分鐘左右的內容,影片由原來的125分鐘,變為137分鐘。郭帆導演曾表示,新增部分將對角色的前因後果做更加充分的補充,另外也有一些新的視效、新的創作。同時本次《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電影票價不會高於15元,而且影片發行方免除所有發行代理費用,影片發行收益將全部捐獻。
  • 《流浪地球》燃爆世界,看看國外觀眾的真實評價
    7天,23億,一舉「刷屏」朋友圈、微博、豆瓣,《流浪地球》可謂用實力詮釋了什麼是傳說中的「叫好又叫座」。而火遍全國的同時,這部影片也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上映,並贏得高口碑:不少海外媒體紛紛對這部中國本土科幻電影給予了肯定,並試圖藉此解讀中國文化內核,思考東西方文化差異。
  • 人民日報用兩個版面評《流浪地球》:體現中國電影文化自信
    編者表示,《流浪地球》僅僅是開始,未來中國文化必將為世界貢獻出更多奪目的光彩。兩篇報導全文如下:《流浪地球》,爆款如何打造由郭帆導演、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自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以來,截至2月20日,國內票房已突破40億元,觀影人次超過8500萬,海外票房突破500萬美元,創下了近5年來中國電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績。
  • 《流浪地球》獲「五個一工程」獎 出品方倍感鼓舞
    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報送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獲得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獎表彰,本報記者日前採訪到了該片的出品方、主控營銷發行方,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兼製片人張苗。他說,「五個一工程」獎是對《流浪地球》商業藝術價值以及社會意義的雙重肯定,也是對電影從業者最大的鼓舞,「北京文化秉持對新類型電影的不斷探索,將持續為創作兼具藝術價值與社會意義的好作品不遺餘力。」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概念海報百種語言訴「再見太陽...
    就在剛剛結束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電影《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做了官方特別展映,活動現場,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副董事長,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電影《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共同宣布,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這預示著,中國科幻冒險電影再度起航,電影《流浪地球》將繼續燃亮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