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截肢、失去了整條左腿的 21 歲青年,可以在運動項目中獲得怎樣的成就?"單腿俠"張旭印用登山告訴我們答案。繼去年用 7 個月獨自登遍三山五嶽,他在今年用 45 天登遍了"深圳十峰",比此前計劃的兩個月快了十多天。從 4 月 29 日登頂梧桐山至 6 月 12 日平安返回大筆架山山腳,張旭印繼續用行動兌現自己此前的諾言:"堅持登山,為社會帶來正能量。"
到山頂時一度想放棄登山
張旭印在 4 月 29 日至 6 月 4 日登了"深圳十峰"中的梧桐山、蓮花山、大南山、梅沙尖、塘朗山、陽臺山、鳳凰山、大雁頂和七娘山共 9 座山峰,在 6 月 11 日迎來最終挑戰——大筆架山,他把這天稱為收官日。大筆架山海拔 717 米,山上都是野路。由於張旭印穿戴假肢,在野路上容易摔倒,所以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派了 4 名教練員協助他登頂。
上午 8 時許,張旭印與 4 名登協教練以及 1 名登協工作人員來到大筆架山山腳。本次小隊隊長小虎介紹,這次走的線路叫"三水線",是深圳徒步經典線路,也是徒步愛好者所說的"畢業線",有一定難度,不過是登大筆架山的線路中比較適合張旭印的。4 名教練各自分工,兩位在前面探路、開路,兩位在張旭印身旁輔助。
教練團隊原本預計張旭印在一天之內就可以回到山腳,但是在他們出發不久後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狀況——張旭印出現了中暑跡象。當天氣溫達到了 30 ℃,山間十分悶熱。張旭印說:"走了大約半個小時就開始不舒服了,有點頭暈,胃口也不好,不想吃補給品。上山一路都是走走停停,花了很長時間休息。"
張旭印始終堅持一個信念:登山開始了就一定要往上爬,絕不往回走。他咬著牙,在教練團隊的協助下一步一步往上登,花費了 11.5 個小時,終於在 6 月 11 日晚 7 時 30 分登上山頂。不過,此時的張旭印頭腦一片空白,疲累蓋過了喜悅:"累得有一種想法是,再也不想登山了。"這是他登山至今唯一一次出現這樣的想法。
喝 4 瓶運動飲料調節身體
在山頂休息之後,張旭印一行嘗試連夜下山。不過走到晚上 11 時,張旭印開始體力不支了。教練團隊商量後決定在山上休息一晚,同時呼叫了救援隊和其他幾名登協教練上山接力。
6 月 12 日上午 6 時許,救援隊和接力的教練來到山上,替換了 3 名登協教練,小虎繼續陪同張旭印下山。接力的教練帶著補給品上山,看到張旭印後第一件事就是給他量血壓、吃補給品、喝運動飲料。那時張旭印剛睡醒,心率卻達到 80 次 / 分鐘,跳得有點快,是前一天中暑、沒有食慾造成了身體功能紊亂。張旭印回憶說:"上山快到山頂的時候,汗流到嘴巴裡都是沒有味道的,說明身體鹽分已經嚴重缺失了。"
儘管張旭印依然沒有食慾,但登協教練要求他必須吃東西、喝運動飲料。在下山過程中,教練不斷給張旭印吃的、喝的,一邊走一邊為他補充能量。張旭印說:"我喝了整整 4 瓶運動飲料,還吃了不少香蕉、能量膠等等,覺得越走越精神,沒有了勞累的感覺。"
救援隊員想出了一個法子,讓張旭印更快回到山腳休息——他們用兩根長木條做成"移動扶手",扶著張旭印下山。在救援隊員和登協教練的幫助下,張旭印在當天下午 2 時許回到了大筆架山山腳,"深圳十峰"的挑戰安全結束。
希望更換義肢未來登雪山
張旭印在 6 月 12 日傍晚平安到家,他說:"未來一個月都不想登山了,45 天完成了『深圳十峰』挑戰,有點累,想休息一下。很長時間沒有回安陽老家看看爸媽了,最近打算回去一趟。"
在熬過了登山的勞累後,張旭印已經打消了"放棄登山"的念頭,他堅定地說,未來的目標是要去登雪山。"這次我能登完『深圳十峰』,少不了深圳登協教練的幫助,這份功勞是屬於深圳登協的。我以後也要做出更多成績報答深圳登協的信任,首先就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要開始學習怎麼走野路登山了,這次在大筆架山有點狼狽,但我相信,走十次、一百次之後,一定會有很大進步,我的能耐會越來越大。"
張旭印以深圳登協副會長曹峻為目標,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與這位登山"大神"一起登雪山:"等我可以輕鬆翻過大筆架山,找到走野路的感覺時,我就可以把登雪山提上日程了。"
張旭印想在登山方面繼續進步還需要解決一個困難——要更換能適應高強度運動的義肢。他的左腿肌肉有萎縮的跡象,目前穿戴的義肢已經開始讓他不適。他希望可以找到生產高運動性能義肢的廠家,為以後完成更高目標做好準備。
張旭印登"深圳十峰"時間
深圳晚報記者 林煒航 攝影 張焱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