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也能實現屏下指紋,智慧型手機還有哪些解鎖方式?

2020-12-18 鋒潮科技

當年使用「小靈通」的時候,先按 # 再按確定解鎖成為了我使用手機永遠的第一步。

昨天看到盧偉冰宣布 Redmi 團隊已經實現基於 LCD 面板屏下指紋的消息後,我不禁想到:早已習慣了指紋和面部識別的我們,是否還記得當年的那些解鎖方法?

第一階段:數字密碼

數字密碼早在功能機以及基於鍵盤的智能機時期就已經存在,當時的手機大多沒有加入觸控螢幕,使用鍵盤輸入數字密碼就成了相對來說最方便的解鎖方式。

進入觸屏時代後,Android 和 iOS 都繼承了數字密碼,並且在面部、指紋這些解鎖方式出現之前仍然是許多用戶的選擇。

這個時期的數字解鎖由於使用了屏幕上的虛擬按鍵代替實體按鍵,實際體驗甚至不如功能機時期。但是人們選擇它的理由並不是好用,而是「習慣了」。

許多安卓手機用戶也許已經幾乎忘掉了使用數字密碼是什麼體驗,因為現在我們有更加方便的屏下指紋、面部識別以及圖案解鎖。但是對於 iOS 用戶,尤其是使用 iPhone X 以及之後取消了 Touch ID 機型的人來說,在最近這段必須戴口罩出門的時間裡,相信數字密碼重新成為了你的好幫手。

除了智慧型手機,數字密碼仍然在 ATM、電腦(PIN 密碼)等產品當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畢竟與加入指紋和面部識別模塊相比,鍵盤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

第二階段:圖案解鎖

隨著觸控螢幕的發展,圖案解鎖逐漸取代數字密碼,成為了指紋和面部識別之前更多人的選擇。與數字密碼相比,圖案解鎖能夠利用觸屏的優勢,提供相對豐富的組合方案,並且更加安全高效。

我還記得在當初使用 CM 系統(一款基於 Android 的三方系統)的時候,經常把圖案解鎖設置的很複雜。不是因為這樣會更安全,而是感覺每次都能一筆畫出這麼複雜的圖案,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微軟在 Windows 8 時期為平板電腦等產品加入了圖案解鎖。與 Android 採用的方案不同,它允許用戶使用喜歡的圖片,並按照自己的方式設計圖案。這樣的做法使解鎖界面更加美觀,但是我認為更適合大屏產品使用,然而當時 4 寸左右已經是智慧型手機的「大屏」了。

第三階段:指紋識別

第一款支持指紋解鎖的手機上個世紀已經推出,但是它真正走入大多數人的生活,卻已經是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的事了。

我其實一直不喜歡談所謂的「第一」,尤其是對於指紋識別這種早已存在的技術,談論究竟是哪一款智慧型手機首次搭載這個功能並沒有太大意義。但是對於我來說,第一款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支持指紋識別的手機必須是 iPhone 5s。

iPhone 5s 將指紋識別與 Home 鍵融合在了一起,用戶在完成指紋識別後直接按下就可以進入系統,整個體驗可以說是十分流暢。這個時期安卓手機普遍採用後置指紋方案,其中摩託羅拉將識別模塊與自家 LOGO 進行融合,方便的同時實現了美觀。

後來魅族推出了 mBack,將指紋識別、返回以及 Home 鍵等多個功能融合在了一個前置按鍵當中,一度成為引領國內安卓手機的設計之一。與此同時,索尼等公司推出了採用側面指紋識別方案的產品,將其與電源鍵融合,也是一種我認為比較合理的方案。

第四階段:面部解鎖

面部解鎖曾經以 Smart Lock 的一部分出現在許多搭載 Android 系統的手機當中。但是由於採用了 2D 方案,同時在比較黑的環境下準確度和速度都比較差,國內廠商往往會屏蔽掉這一功能。

後來,iPhone X 帶來了基於結構光的 3D 人面識別,蘋果將其命名為 Face ID。國內廠商也紛紛開放了 2D 的面部識別功能,雖然它們並不能用於支付等場景,而且在夜間並不好用,我至今無法忘記帶有夜間屏幕補光的手機在晚上把我眼鏡閃到的體驗。

但是它們足夠方便,多數情況下直接拿起來就可以使用,因此成為了許多用戶的選擇。

許多安卓廠商,甚至包括谷歌也在後來推出了基於紅外線以及 3D 結構光的面部解鎖方案。不過隨著屏下指紋的發展,以及對「全面屏」的追求,現在人臉識別又回到了當初的 2D 階段。

第五階段:屏下指紋

在 iPhone X 採用全面屏設計,並取消了 Home 鍵之後,蘋果將為其加入屏下指紋功能的消息就傳遍了大江南北。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看到 iPhone 加入「屏下 Touch ID」,指紋識別卻在安卓手機市場開花結果。

vivo 推出首款支持屏下指紋解鎖的手機 X20Plus UD 之後,支持該功能的手機就開始井噴式大量面世。早期許多廠商將支持指紋識別的機型加入了 UD(Under Display)的後綴,後來隨著該功能的普及,這個後綴也逐漸消失了。

目前屏下指紋識別的主要問題是只能用於 OLED 屏幕,因為這種面板更薄,透光性也比較好,適合用來實現屏下指紋。這不僅造成許多 LCD 愛好者無法體驗到屏下指紋,也讓許多中端手機為了強行用上該技術,不得不採用 OLED 面板。

去年京東方表示已經在基於 LCD 面板的屏下指紋方面獲得了一定進展,近日盧偉冰直接發文稱 Redmi 團隊已經攻克了此項技術。所以未來將會有更多採用 LCD 屏幕的手機,以及中低端產品用上屏下指紋識別。

插曲1:滑動解鎖

在 Android 和 iOS 系統早期,滑動解鎖也是一個比較流行的方案。與以上介紹的內容不同,滑動解鎖並沒有太多保護隱私的功能,它的作用更多的體現在防誤觸方面,也就是在手機亮屏後放置直接進入系統,造成誤操作。

小米推出的 MIUI 系統在初期實現了大量滑動解鎖的新體驗,將滑動的模塊與畫面內容結合到了一起。但是隨著指紋識別與面部解鎖的發展,這些東西也逐漸成為了歷史。

插曲2:其他解鎖方式

谷歌在 Smart Lock 當中提供了基於藍牙設備的解鎖方案。簡單來說就是當手機接近用戶的藍牙耳機或者手環的時候,無需密碼就可以進入系統,許多國內廠商在早期都會把這個功能隱藏起來。

隨著智能手環等產品的發展,一些品牌逐漸在 APP 或者系統當中開放了這個功能。我認為它算不上方便和安全,因為有時我自己拿著手機不能解鎖,別人拿著我的手機並且站在我旁邊的時候卻能夠順利進入桌面。

但是它也能算得上一種補充,並且被應用到了筆記本等產品當中。

此外,三星和諾基亞也加入過虹膜識別,不過由於使用體驗遠遠不如人臉識別和 FaceID,如今大家都放棄了這種解鎖方式。

總結:從安全到便捷,未來會有更多選擇

在誕生之初,解鎖是主要用來防止出現誤操作的。隨著手機當中存儲著越來越多的用戶信息,這項技術逐漸出現了安全屬性。

經過了多年發展,各個廠家已經從炫技的同時找到了一條比較適合日常使用的方向,並逐漸形成了屏下/側面指紋+面部識別的方案。

放眼未來,我認為會有更多的解鎖方式出現,他們應該也會更加方便和安全。與其他技術一樣,它們在最初階段可能出於廠家炫技的需求,但是只要能夠在後來真正為用戶帶來方便,也就足夠了。

喜歡數碼科技資訊的你,就記得點擊訂閱啦。
關注「鋒潮評測室」微信公眾號【微信號:fengchaopingceshi】,還會送上更多你想要的哦~

相關焦點

  • 手機業正回歸屏下指紋解鎖
    安全性方面從早先的密碼、手勢解鎖,再到近兩年的Face ID(面部解鎖)、屏下指紋等,大致有四種解鎖方式。而2020年用戶把解鎖方式又關注到屏下指紋,手機產品也在陸續回歸到該技術中。兩年後回歸屏下指紋2018年手機解鎖最時尚的方式是面部解鎖,但是實行了兩年之後發現,雖然面部解鎖好像時尚,但不僅不安全容易〝丟臉」。2021年新發布的產品中將不會採用面部解鎖回歸到指紋屏下解鎖。
  • LCD屏下指紋將迎來爆發,國產智慧型手機廠商又贏了?
    根據CINNOResearch調研機構給出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LCD屏下指紋將會實現量產,分析師預測搭載該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年出貨量可能會超過600萬臺,並且於之後的三四年間快速成長,市場接受量將會在2024年達到1.9億臺,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LCD屏下指紋屏幕將會成為市場主流之一,被智慧型手機廠商們追捧。
  • 屏下指紋盛行當下,手機解鎖方式經歷變化你知多少?
    手機在我們生活當中越來越重要,同時手機裡面的東西也非常重要。  3G時代,智慧型手機九宮格式解鎖  隨著智慧型手機進入3G時代,手機裡面的個人隱私也開始多了起來,簡單的滑塊解鎖已經無法保護隱私了,而在當時的各大系統都加入了新的解鎖方式。當Apple的工程師通過四位數的密碼解鎖時,安卓採用了九宮格式的解鎖方式。
  • 國產廠商終於實現了LCD屏下指紋,但大勢已去,LCD無力回天
    眾所周知,目前的高端智慧型手機,基本上全是OLED屏了,並且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在使用OLED屏,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將有60%+以上的手機使用OLED屏。為何手機要使用OLED屏?除了省電、色彩更好之外,其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那就是OLED屏能實現屏下指紋。前幾天屏下指紋技術興起,而除了蘋果外,高端安卓智慧型手機都使用了屏下指紋技術,所以OLED成為了標配。
  • 調研機構:2020年有望成為LCD屏幕屏下指紋識別手機量產上市的元年
    指紋識別解鎖已經成為當下絕大部分智慧型手機的默認方案,然而傳統指紋解鎖所需要的指紋採集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手機的屏佔比。隨著全面屏智慧型手機漸成主流,更加「隱形」的屏下指紋識別湧入了市場。
  • LCD屏下指紋識別來了 小米又要「吃螃蟹」
    屏下指紋解鎖是什麼?這原是當年手機行業「全面屏」風潮前期的終極難題,因為在當時手機普遍還是採用Home鍵指紋解鎖方案,這個大膽想法的提出在當時顯得頗為「科幻」,時過境遷,經歷了幾代解鎖方案的演變,如今看來,屏下指紋已幾乎成為了當下旗艦手機的標配,當然,「固執」的蘋果除外。
  • 郭明錤:iPhone 13將將採用屏下指紋解鎖
    在安卓手機上,屏下指紋已經是一種相當常見的功能,但蘋果手機在取消Home鍵之後,卻一直沒有採用屏下指紋解鎖,僅支持人臉識別。3D人臉識別雖然安全性高於屏下指紋,不過有時候卻難免有些不便。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爆料,今年屏下指紋解鎖的主流是超薄屏下指紋,這種指紋解鎖技術的成本是光學屏下指紋的2到3倍,但帶來的體驗卻沒有明顯提升。因此,2021年的主流解鎖方式將會變回光學屏下指紋。
  • 小米手機隱藏技能解鎖:屏下指紋變前攝
    當前,多數屏下指紋手機使用的光學方案,簡單來說,OLED屏幕發出光線將手指區域照亮,照亮指紋的反射光線透過屏幕像素的間隙返回到緊貼於屏下的傳感器上。獲取的指紋圖像與手機初次錄入的圖像進行對比,最後進行識別判斷。
  • 高通發布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 可使手機解鎖速度快50%
    【TechWeb】1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巨頭高通發布了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3D Sonic Sensor Gen 2。2018年,該公司發布了第一代超聲波指紋識別器,這一代傳感器用於三星Galaxy S10系列手機,提供了一種與競爭對手基於光學的指紋傳感器解決方案截然不同的替代技術。與初代型號相比,高通的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積和更快的處理速度,從而能更快地解鎖手機。
  • 手機指紋解鎖改善了我們的生活,那麼其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如今的智慧型手機都配備了指紋解鎖功能,安全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目前有屏下指紋、後置指紋以及側面指紋三種解鎖方式。今年發布的手機大多採用了屏下指紋解鎖,側面指紋與後置指紋解鎖的手機較少;由此看來,屏下指紋解鎖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指紋解鎖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 紅米Note9是屏下指紋嗎 RedmiNote9是屏幕指紋嗎
    紅米Note9是屏下指紋嗎 RedmiNote9是屏幕指紋嗎 紅米Note9手機的解鎖方式是哪一種,可以使用屏幕指紋解鎖嗎
  • 配A14+屏下指紋解鎖?億萬果粉始料未及,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今年全球都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智慧型手機行業受到的影響非常大。而蘋果在萬眾期待下突然發布了一款全新的iPhoneSE,為蘋果帶來了收入的同時,也拉動了股價。截止到8月20日,蘋果市值破2萬億美元。而蘋果所帶來的驚喜遠不止如此,根據外媒消息,蘋果目前還在準備研發3款新iPhoneSE,其中還會配備屏下指紋解鎖+A14晶片,價格還是非常親民。
  • 屏下指紋價格戰再起 二線廠商今年有望拿下30%市場?
    目前屏下光學指紋已經成為了中高端智慧型手機的標配。根據IHS Markit預計,2019年屏下指紋的出貨量預計將增長6倍,達到近1.8億片。而根據天風證券預測,2019年屏下指紋手機出貨量將達到2.8億部,年增長率高達900-1000%。
  • 屏下指紋,屏下攝像頭,屏下擴音器,哪些功能可以屏下實現?
    在手機上,當前曾經完成了屏下指紋和屏下揚聲器,而屏下錄像頭也是指日而待,也能夠就在2019下半年,很晚來歲就能看到!辣麼另有哪些裝備能夠完成屏下呢?說真話,我臨時半會還想不出另有甚麼裝備值得,大概說能夠放到屏下!因此咱們開始來看看為何要計劃屏下指紋、屏下錄像頭和屏下揚聲器吧?晉升手機屏佔比!實在很簡略,開始,不管是計劃屏下錄像頭或是屏下揚聲器都是為了晉升手機正面的屏佔比!
  • 屏下指紋領域龍頭,布局物聯網領域,匯頂科技長期向好發展!
    從密碼解鎖,到指紋解鎖,再到面部解鎖,智慧型手機的解鎖方式不斷向著更安全、方便和美觀發展,目前市場中最常見的是屏下指紋和面部識別相結合的解鎖方式。匯頂科技是全球屏下指紋領域的龍頭,在智能人機互動的研發上取得了重多成果。
  • iQOO 3屏幕指紋實測:解鎖體驗直追電容式識別
    來源:中關村在線將手指輕壓在屏幕之上,識別解鎖,進入手機的操作界面,很難想像這一符合人體直覺的交互方式,在OLED屏幕上才僅有兩年的歷史——在2018年的CES期間,vivo向世人展示了全球首款屏幕指紋技術的手機:vivo APEX。經過幾代的技術積累與迭代,指紋識別成為vivo乃至旗下iQOO品牌的標誌性功能之一。
  • vivo X21屏下指紋匯頂/新思供晶片歐菲光獨供模組:月產能500K
    當時vivo X21發布會的邀請函就已經提前揭示了一切,「FAU」更是深入人心:「F」代指的是Full Screen(全面屏);「A」代指的是AI(人工智慧);「U」則代指的是Under Display(屏幕指紋技術)。更值得一提的是「屏幕指紋解鎖」,不需要挖槽、開孔,將手指按壓在位於手機正面的屏幕指紋位置,便可解鎖。
  • 2019年屏下指紋手機銷量爆發,匯頂成最大贏家!
    [PConline 資訊]根據CINNO Research月度屏下指紋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屏下指紋手機出貨量約為2.0億臺,同比增長614%。除了三星、蘋果之外,其他品牌OLED手機屏下指紋已經成為標配,滲透率高達90%以上。
  • 天馬正式發布全球首款LCD屏內多點指紋識別方案 兼具高集成化等特點
    IT之家獲悉,該方案是將指紋圖像採集器內嵌於 TFT 顯示基板,首次實現觸控、顯示、指紋識別三項功能融合為一;同時,將光路和 sensor 覆蓋整個顯示屏,搭載基於玻璃基板的傳感器,傳感器尺寸不受限制,可在全屏幕上實現 「全屏多點」指紋識別。TFP 屏內多點指紋解決方案,具備三大核心優點:高集成化。
  • lcd永不為奴什麼意思
    lcd永不為奴什麼意思 Adios 發表於 2020-03-05 14:43:19 近幾年開始,國內外手機大廠的旗艦機基本上均搭載的是 OLED 屏幕,然而,手機界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