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靜 實習生 周杏林
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發展環境,科創如何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家們又該如何應勢而謀?
8月26日,浙江科創企業高峰論壇暨第四屆創新女傑頒獎典禮在杭州舉行。會上,鳳凰IPO創新中心正式揭牌,創新女傑代表進行了頭腦風暴,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先海還進行了題為《疫情衝擊下的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研判與應對》的專題講座。
本次頒獎典禮上,第四屆浙江創業女傑和第四屆浙江創新女傑名單揭曉。同時,第五屆浙江創新女傑徵評活動正式啟動。
面對以輕,企業家們紛紛表示,要同心克難、逆勢而上,依靠科技支撐,提升抵抗風險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推動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奮力扛起建設「重要窗口」的科技擔當。
為響應浙江省「鳳凰行動」計劃,提高產業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為擬上市企業打造一個集資源整合、規劃指導、專業培訓、項目路演及合作對接為一體的國際上市孵化平臺,鳳凰IPO創新中心也在活動中正式揭牌。
據悉,「鳳凰IPO創新中心」入駐杭州錢江新城世包國際中心,既能發揮杭州市綜合經濟、科技、教育、文化、金融等優勢,又能服務長三角地區廣大極具發展潛力的優秀企業,實現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完美對接。
在浙江科創企業圓桌論壇環節,女企業家們分別結合自身企業情況發表了後疫情時代的行業生態及企業發展情況的有關看法。
活動最後,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先海以《疫情衝擊下的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研判與應對》為題開展講座。
黃先海指出,我國建設產業鏈的比較優勢,是具有超大的國內市場容量、全球最完整、最大的工業體系,但缺少全球產業鏈的主導者,因而對國內國際產業鏈的整合度、可控性、及價值獲取能力較為脆弱。為此,我們要聚焦關鍵產業領域,主動建構全球新一代產業鏈「鏈主」,提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全局統籌能力。協同突破技術鏈關鍵薄弱環節,打造技術鏈的創新「策源地」,提升國內國際雙循環安全可控發展能力。
後疫情時代,企業家該如何順勢而為,逆勢而上?黃先海為到場企業家們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發揮企業家精神,以「活著」為最底線戰略;二是化危為機,以創新升級為最高戰略。進入新興產業領域、實施國產替代戰略、保障創新人才的引進與儲備;三是採取各種措施應對外需低迷的困境。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可重點選擇東亞及東南亞國家、加大跨境電商貿易、轉向內需市場。
據悉,此次論壇由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協會、浙江省創業投資協會、浙江省科技新浙商促進會、浙江省科技創新企業協會主辦,科技金融時報、浙江省創新女傑理事會承辦。本次本輪是2020年浙江省科技活動周的重要活動之一。
附【獲獎名單】
第四屆浙江創新女傑:
浙江帥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商若雲
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鄭化先
浙江博藍特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餘雅俊
寧波東海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霞萍
浙江三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會飛
星月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裁胡婷婷
浙江朗傑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方雪球
金華市寶琳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琳
杭州釐然科技有限公司CEO張昕然
平陽縣鵬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副總陳楊
第四屆浙江創業女傑:
浙江森宇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巧仙
舟山恆尊預拌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紅波
浙江嘉泰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新藍
溫州市東方幼兒教育集團董事長鄭玉琴
浙江易健金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小仙
浙江吉達金屬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聞曉琴
金華水清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鳳英
浙江芳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慧淼
上海貝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嬌
舟山市南無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顧曉宇
編輯|宇翔
圖片|科技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