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一個曾經不知名的購物平臺,近幾年異軍突起,交易額一路高歌猛進,直逼天貓、京東。
拼多多在資本市場也是一路披荊斬棘,股票市場扶搖直上,其創始人黃崢身價一直往前衝。
一直玩命拼的拼多多,終於攤上大事,要為自己的拼命行為付出沉重代價。
1月3日,一則拼多多在新疆的一名22歲女員工,因為加班到凌晨1:30,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昏厥猝死引爆了媒體。其實這只是一個同事正常的職場吐槽,表達一下悲傷的心情。
可是拼多多為了拼命掩蓋此事,來了一撥神操作,先是冷酷無情的在知乎上公開回應,後秒刪除。
接著就是闢謠、死不認帳,好在知乎挺身而出,提供了鐵證,一看紙裡包不住火了,接著繼續演戲,發表致歉聲明,嫁禍合作商。
拼多多的公關團隊確實夠拼的,可是拼來拼去,欲蓋彌彰,真相還是浮出水面,拼了命地維護聲譽最後把自己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
1月4日晚上,央視新聞公開發文,力挺網友,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但是奮鬥不只是靠激情,也要講效率,切不能演變成「拿命換錢」,要讓員工少熬夜,不透支……保護好奮鬥者同樣重要。
拼命不是奮鬥的代名詞,奮鬥是有底線和紅線的,用命換錢、用命拼,是一種短視行為,不可能長遠走下去。
對待去世的員工如此冷血,這樣的企業文化能凝聚人心,產生價值認同,合成合力,讓大家持續走下去嗎?
拼多多把員工加班猝死,解釋成用命換錢,用命拼,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是自己選擇的努力的結果。
同時,把自己的行為解釋成資本的本性,把自己的問題解釋成社會問題。
這就是這幾年風靡一時的拼多多的企業文化和話語邏輯。員工的離世和自己毫無關係,是自找的,是應該的。有問題也是資本的問題和社會的問題,把自己撇得一乾二淨。
作為一家知名企業,如果毫無社會責任感,毫無擔當,毫無人性,只留下資本的本性的時候,人們為什麼要選擇它。
幸福需要奮鬥,但奮鬥不是拼命,更不是拿命換錢。奮鬥是在確保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通過努力過上嚮往的美好生活。
當然,拼命的公司不只拼多多,還有很多,只不過拼多多被自己的公關埋葬了,其他公司也不要偷著樂。
善待員工、善待顧客、用心呵護、同心協力,才可以走得更長遠!否則,拼來拼去,最後死的可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