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可不是只有一個孫興慜,日本國教都在五大聯賽有首發輪換位置,韓國除了孫五六個球員都在五大聯賽穩定首發。這都是建立在他們職業足球發展了二十多年的前提下,中國也出過天才啊,可最後還不是因為不完善的青訓制度讓他一個人面對職業生活的風風雨雨給毀了。先天只能自我安慰,說亞洲人個子不如歐美人高,但你看這十年國內平均身高高了4cm,其實還是制度不完善。韓國就算能踢出快速足球但也遠遠打不過荷蘭,體型耐力放在那,為什麼短跑冠軍一般都是黑人,還不是爆發力天生比較強。特例肯定有,但多數都是那樣。
我國人民幽默之處就在於,他們不相信民間有個高手跑步能賽過劉翔和蘇炳添,也不相信民間有個高手打桌球能打過馬龍樊振東,但偏偏相信深山老林裡有萬年一遇的腳踩梅羅的足球明星。論壇前幾年還有一個《我能單防梅西5分鐘》的帖,仔細想想,只是5分鐘的話,可以試試。首先要能跟得上梅西,貼不住沒關係,能做到伸手可以夠到的程度就好。梅西一過來,不管他要不要突破,馬上上手拉球衣或者抱住,這時會吃到第一張黃牌,撿起球別讓人快發,再和裁判稍作交流,大概能花掉不到一分鐘。
然後第二次抱住梅西就別放手了,儘可能把他抱摔倒地,如果做不到,抱住梅西自己倒地也行。然後立刻升級矛盾,一邊噴垃圾話一邊頂牛,還可以適當的輔以鎖喉動作,儘量把雙方隊員都聚到一起,搞個大場面。這時裁判肯定會過來發紅寶石卡,別馬上下場,目標轉移到裁判,開始手舞足蹈的噴垃圾話,時間差不多了,一邊罵一邊拖拖拉拉的下場,5分鐘足夠。
黑人絕大多數都還處在原始社會階段,生存生產要求他們必須有雙大長腿,跑得快,有爆發力。而亞歐大陸的人種,自走出非洲以後社會形態很快迭代,這種帝國時代要求的是協同,同樣的,這樣的生產生存方式不再要求人類有大長腿,跑得快了,轉而要求靜態力量等其他方面了,只有這樣才能馴服水患,趕走猛獸,負擔起繁重的農業生產,組織起龐大精密的軍陣。所以你看,雖然田徑賽場上是黑人的天下,但在舉重柔道等項目上,白人黃種人優勢更大。
總結下來看,人種天賦各有優勢。但問題在於足球項目是一項綜合性的運動啊,你可以依靠老天爺賞飯吃,在某一項天賦上具有較強的優勢,但這要建立在科學嚴謹的基礎之上,才能充分發揮天賦優勢。國內高中聯賽,名為聯賽,實為杯賽,所有球隊聚在一起,一定時間內踢完所有比賽(多為一天一賽,過分的時候一天雙賽),畢竟國土面積在這裡,通勤不便,我也沒有太好的建議。個人感覺青超聯賽快到頭了,比賽質量不高,路費倒是不少,路上用的時間還太長,影響狀態。坐等中乙分AB組,允許職業球隊的二隊進入中國聯賽體系是個不錯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