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腳仙、亂頭髮、鐵線藤、蔓蔓藤、蝦蟆藤、紡車藤、金金藤、見根藤、藤吊絲、牛鬥茜、磨菇藤、塞竇藤、掃把藤、天仙草、松筋草、鼎擦藤、毛須藤、黑須草、滿天雲、硬筋藤、牛西藤、金線藤、攀谷藤、海金沙藤、吐絲草、雞腳藤、爬古藤、洗碗藤、爬牆蕨、金砂蕨、西牛藤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白濁帶下,小便不利,腎炎水腫,溼熱黃疸,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腸炎,痢疾,燙傷,丹毒,熱淋,石淋,血淋,水腫,白濁,帶下,肝炎,洩瀉,咳喘,口瘡,目赤腫痛,痄腮,乳癰,帶狀皰疹,水火燙傷,皮膚瘙癢,跌打傷腫,風溼痺痛,外傷出血。
海金沙草陰乾為末,煎生甘草場,調服二錢;或加滑石。
2、治血淋。
左轉藤、小萹蓄,水煎服。
3、治婦女白帶。
海金沙莖一兩,豬精肉四兩。加水同燉,去渣,取肉及湯服。
4、治小便不利。
海金沙全草二至三兩。和冰糖,酌加水煎服或代茶常飲。
5、治赤痢。
海金沙全草二至三兩。水煎,日服一至三次。
6、治腹瀉。
海金沙全草,水煎服。
7、治溼熱黃疸。
金砂蕨葉、田基黃,雞骨草各一兩。水煎服。
8、治夢遺。
海金沙藤燒灰存性。用淨灰一錢五分至二錢,開水衝服。
9、治火燙傷。
海金沙鮮葉搗爛。調入乳外敷火傷處。
10、治纏腰火丹。
鮮海金沙葉切碎搗爛。酌加麻油及米泔水,同擂成糊狀,塗搽患處。
11、治贅疣。
海金沙全草一握,水煎洗;在洗時用其藤擦贅疣處,日洗二至三次。
12、治黃蜂螫傷。
金砂蕨葉一兩。搗爛;取汁擦患處。
內服:煎湯,0.3~1兩(鮮者1~3兩);或研末。1、性狀鑑別:全草多為把狀。莖纖細,纏繞扭曲,長達1m以上,禾稈色。多分枝,長短不一。葉對生於短枝兩側,二型,草質皺縮。營養葉尖三角形,二回羽狀;一回羽片2-4對,互生,卵圓形,長4-8cm,寬3-6cm;二回羽片2-3對,卵狀三角形,掌狀3裂,裂片短而闊,頂生裂片長2-3cm,寬6-8mm,邊緣有不規則的淺圓齒;孢子葉卵狀三角形,長寬近等,10-20cm;一回羽片4-5對,互生,長圓狀披針形,長5-10cm,寬4-6cm;二回羽片3-4對,卵狀三角形。羽片下面邊緣有流蘇狀孢子囊穗,黑褐色。體輕,質脆,易折斷。氣微,味淡。莖橫切面:與根莖相似,參見「海金沙根」條,其區別點在於:厚壁組織5-6列細胞,壁均較薄;基本薄壁組織較寬廣;內皮層細胞凱氏點明顯,胞腔內無黃色油狀物,維管束中木質部呈三叉狀。葉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多細胞或單細胞非腺毛,黃棕色;葉肉柵欄組織與海綿組織分化不完全;主脈維管束周韌型,主脈處上下表皮內側均有厚壁組織,木化或微木化。葉表面觀:表皮細胞垂周壁薄,深波狀彎曲,氣孔位於下表皮,圓形或長圓形,直徑24-31μm,副衛細胞2-4個,直軸式或不定式。非腺毛1-4個細胞,頂端細胞較長,長126-690μm,直徑18-32μm,壁厚至5μm,有的胞腔內含棕色物。
多年生攀援草本,長1~4米。根莖細而匍匐,被細柔毛。莖細弱、呈乾草色,有白色微毛。葉為1~2回羽狀複葉,紙質,兩面均被細柔毛;能育羽片卵狀三角形,長12~20釐米,寬10~16釐米,小葉卵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或不規則分裂,上部小葉無柄,羽狀或戟形,下部小葉有柄;不育羽片尖三角形,通常與能育羽片相似,但有時為1回材狀複葉,小葉闊線形,或基部分裂成不規則的小片。孢子囊生於能育羽片的背面,在2回小葉的齒及裂片頂端成穗狀排列,穗長2~4毫米,孢子囊蓋鱗片狀,卵形,每蓋下生一橫卵形的孢子囊,環帶側生,聚集一處。袍子囊多在夏秋季產生。
分布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等地。利膽作用:反式-對-香豆酸50mg/kg十二指腸注入,對大鼠具有利膽作用,給藥後24小時達到最大效應,可持續4-5小時,膽汁平均增加20%,但不增加膽汁中膽紅素和膽固醇的濃度,與去氧膽酸相比,其利膽作用強度和持續時間基本相同,但起效緩慢。但克服了去氫膽酸引起的肝勞損和利膽減退不良反應,毒性也較低。海金沙中的咖啡酸也有利膽保肝作用。但亦有文獻報導海金沙並無利尿作用。降血糖:由文獻查得的實驗表明,海金沙根和根狀莖水提液和醇提液對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有降血糖的作用,降糖效果與陽性對照藥降糖靈作用相當,而對正常小鼠血糖無影響。防治尿結石:王潤霞等研究了海金沙地上部分水提液對革酸鈣結石的影響,發現海金沙提取液可一直二水草酸鈣(COD)晶體向熱力學更穩定態的一水草酸鈣(COM)晶體轉變,這種抑制作用隨海金沙提取液濃度增大而增大,且COD晶體尺寸隨著海金沙提取液濃度的增大而減小,該結果為海金沙能治尿結石提供了理論支持。抗氧化:從海金沙中分離得到的純多糖能夠消除DPPH,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和過氧化氫,能與金屬螯合及機制脂質體過氧化,抗氧化活性與樣品添加量正相關。體外抗氧化實驗表明,海金沙草中黃酮有一定的清除羥基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作用,具有較強的清除烷基自由基及抑制油脂過氧化的功能。抑菌作用:丁利君等研究發現,海金沙黃酮對細菌如大腸桿菌(EScherich—iac01i)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hsaureus)有抑制作用,而對黴菌無抑制作用。Taylor RS等對尼泊爾21種要用植物進行抗細菌和真菌活性篩選,發現還精神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具有抗枯草芽孢桿菌、Mycobaceterphlei菌和石膏樣小孢子菌、白癬菌真菌活性。抗病毒:Taylor RS等對尼泊爾21種要用植物進行抗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辛德畢斯病毒(Sindbi8)和脊髓灰質炎(P01 io)病毒活性篩選,發現海金沙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辛德畢斯病毒病的活性。《分類草藥性》:"退火。治淋症,咳嗽,筋骨疼痛。"《天寶本草》:"平肝濟火。治小兒螬疳,紅崩淋瀝。"《嶺南採藥錄》:"通淋,利小腸,解熱毒氣。治傷寒狂熱,溼熱腫滿,莖痛,療痘瘡變黑。"《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水腫,溼熱黃疸,咽喉腫痛,目赤腫痛,胃火牙痛,水泡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腎炎水腫,感冒發熱,小便短赤,腸炎痢疾。"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活血通絡,治百日咳。"同屬植物小葉海金沙的全草,在廣東、廣西民間亦同供藥用。與上種的主要區別點:羽片為1回羽狀複葉,小葉片基部有關節。《綱目》:「江、浙、湖、湘、川、陝皆有之,生山林下。莖細如線,引子竹木上,高尺許。其葉細如園荽葉而甚薄,背面皆青,上多皺紋。皺處有沙子,狀如蒲黃粉,黃赤色。不開花,細根堅強。其沙及草皆可入藥。方士採其草取汁,煮砂、縮賀。」
- 本文結束 -
本文僅普及本草常識,不做處方
如需使用,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對於任何形式野生動、植物的使用
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感謝您 連擊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