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擾攘不斷、紛爭已久的民進黨和國民黨2020「總統」大選的黨內初選,終於落幕了。繼現任「總統」蔡英文拉下賴清德,成為代表民進黨的「總統」參選人之後,高雄市長韓國瑜也在群雄激鬥中脫穎而出,贏取代表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資格。藍、綠都亮相了,白色的臺北市長柯文哲意下如何?儘管島內媒體不斷地狂轟濫炸,柯p卻一如既往、雷打不動地不表態。須知早在「九合一」選舉一結束,他當即在臺北市政府設立一個諮詢機構,專門研究「總統」選舉的相關事宜。那柯文哲到底選不選呢?他還在等待什麼?
1
柯P「原子彈」是何貨色
7月17日,柯文哲被媒體問到會不會參選「總統」時,他神秘兮兮、答非所問地說,正在想辦法研發「原子彈」。至於「原子彈」指什麼?柯P則說「還在想」。媒體報導,柯文哲雖未正式鬆口要競逐「總統」大位,但一言一行無不象徵「天亮了、雨下了」,加上近期猛轟藍綠,成功博得高聲量,宣布參選可謂呼之欲出。媒體民調顯示,一旦柯文哲加入2020戰局,韓國瑜將獲得44.8%支持度、柯文哲為21.5%、蔡英文17.8%,柯文哲的支持度甚至小勝蔡英文。對此,柯P表示,他是無招勝有招,「其實我就是真的做我自己而已」。
儘管柯文哲不肯透露其所研發的「原子彈」是何方神聖,政壇人士也憑藉各自的理解和認知,認真剖析著無形的柯P「原子彈」。民調顯示,若2020藍綠對決,泛綠選民將歸隊,有84.1%的泛綠民眾將投給蔡英文;一旦柯文哲參選,柯將獲得24.4%泛綠選民青睞,而蔡的泛綠支持將掉到66.8%,柯對蔡確實是一個威脅。對此,國民黨青年次團草協聯盟發起人李正皓在臉書寫道,「柯文哲的原子彈是什麼?稍有化學概念的人都知道只有兩個字:分裂」,原子核的分裂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與巨大破壞能量;政黨的分裂也是一樣。當前綠營因為「獨派」對蔡英文的不滿,喜樂島聯盟組黨後已經實質發生分裂危機;藍營則因為韓粉與柯粉的矛盾,也隱隱有了分裂的可能。若柯P能把握藍、綠分裂的契機,如同原子彈般在政壇上引起連鎖破壞能量,就能為「總統」之路找到切入的空間。李正皓認為,幾乎可以斷定,柯P口中的研發「原子彈」,就是指研究如何吸引藍、綠游離支持者的論述。
在此期間,引爆了「總統」出訪專機上國安特勤走私菸品的嚴重事件,柯P並沒有什麼大動作。有政壇人士表示,顯然,對柯文哲來說,這次國安特勤走私菸品還不足以做成他要的「原子彈」,但藍軍若拿板凳跟著柯P一起看熱鬧,那就是絕對的失策了。
8月6日,柯文哲的「臺灣民眾黨」成立。「原子彈」的另一種說法應運而生。有南部資深媒體人恍然大悟,撰文指出,現在答案揭曉,柯P組「臺灣民眾黨」就是震撼政壇的「原子彈」!
■ 由於郭臺銘一時動向不明,藍、白「搶郭大戰」也將關係到柯文哲決定是否參選。
開發「原子彈」後是否就意味會參選2020?柯P還是不說。政壇上可就各有各的說法。韓國瑜跟陳水扁都說,柯文哲組黨本身就是為了這次大選;柯P的幕僚卻說,他組黨恰恰就表示不選。另有一說,指柯P面對選情的走向和民調的起落,失去必勝的把握,產生了「心魔」,怕選輸了沒有面子,因此會拉攏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參選,選上了他是「造王者」,選不上與他無礙,自己當好黨主席,管好選票換來的不分區「立委」,保存和壯大實力,以造就臺灣政壇上舉足輕重的第三勢力。
漸漸地更有一種說法越來越活靈活現,指柯P不僅要與郭臺銘合作,還會同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結成「郭柯王鐵三角」,推郭臺銘參選「總統」,以白色為標誌,與雄霸政壇的藍綠爭鋒,令「總統」寶座志在必得的蔡英文和贏取大位聲勢見長的韓國瑜,都為之遜色,這才是柯P研發的「原子彈」。於是,不論柯P本人選不選,他的「原子彈效應」確實產生了。
1
柯不表態參選的玄機
媒體報導,至7月底,柯文哲選不選「總統」雖至今未鬆口,但柯粉已按捺不住。柯文哲到雲林參拜廟宇,雲林縣第一部柯P助選戰車上路亮相,由雲林在地公民發起的「濁水溪柯粉俱樂部」,也誓師成立,全力為柯P助選。柯幕僚證實,目前柯營持續為選「總統」做準備,柯文哲到各縣市走動,除探詢各界反應,也在部署連署點,若能找到2000個點,需要的28萬份連署,每人各連署300份即可達標。他說,如真的要開始連署,都是大規模活動,不是幾個點這樣晃一晃就好。
與此同時,柯文哲、郭臺銘兩人合作的傳聞甚囂塵上,不過雙方陣營始終否認。郭臺銘核心幕僚、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表示,柯、郭兩人都是公眾人物,既然郭董開始關心公眾事務,那麼和任何人見面都是開放的,雙方有什麼特別的事情要談、要溝通,都不排斥。對於外傳有部分藍營青年不滿韓國瑜,希望可以促成「郭柯合」,劉宥彤語帶玄機地說,各界有各式各樣的期待,任何一種可能性都不是現在能夠排除的。
民調分析顯示,柯文哲的參選對蔡英文的選情衝擊明顯高於韓國瑜。挺蔡的支持者中有三成一在柯參選後會轉投給柯,挺韓支持者中僅一成二會轉向柯文哲。從政黨傾向看,若柯文哲參選,藍綠支持者力挺自家人選的比率都降至七成以下,柯文哲獲得二成七綠營支持者的青睞,藍營支持者則有一成九會轉向投柯,比率相對較低;至於中間選民中,柯文哲以三成支持度領先蔡、韓兩人各約13個百分點。但不少民調顯示三人中柯文哲排名墊底。柯卻表示,年初到現在,中間選民從50趴降到25趴,表明藍綠各有歸隊,如果豎起一支旗子,這些人會不會又跑回來呢?他認為,這是有可能的。
有評論表示,由於郭臺銘一時動向不明,藍、白「搶郭大戰」必在8月登場,也將關係到柯文哲決定是否參選「總統」。柯幕僚指出,如果郭臺銘脫黨參選,郭、柯合作甚至柯不選的可能性大增。柯文哲走訪雲林,被問到是否可能與郭臺銘合作,他表示,只要在「臺灣整體利益、人民最大福祉」前提下,會思考怎麼合作。郭臺銘是大老闆,能力沒問題,平常亂罵人是小事,他自曝以前當臺大教授更兇;不過,郭雖是企業霸主,在政治上「比普通素人還要素」,所以在國民黨初選被整成這樣,郭還有很多地方要學習,需要人幫助,不然單單應付這些「鯊魚」(指記者)就毀了。
■ 柯文哲成立新政黨,意在將臺灣長期不滿藍綠的氛圍,凝聚為實質的政治勢力。
到了8月初,即使就組黨侃侃而談,柯文哲對於參選2020仍沒有鬆口。他說,作為一個把正直誠信當作核心價值的人,他一直認為當選沒幾個月就跑「總統」選舉不對,「這是不正常的社會現象,不過很不幸,臺灣就是不正常」。有評論說,柯文哲這是在指責韓國瑜,但柯P本人也是當了幾個月的連任臺北市長,是否在暗示他自己不想參選「總統」了?
《ET新聞雲》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柯文哲所組建的「臺灣民眾黨」一共有3套劇本,第一是柯文哲擔任黨主席,藉此與其他政黨領袖平起平坐,還能在「立委」選舉中試水溫,讓白色力量有機會踏入「國會」殿堂,若過5%門檻,還能按比例分配不分區「立委」席次,進一步穩固自己力量。第二是柯文哲可以觀望情勢,不必親自參選2020,如果郭臺銘願意為了角逐「總統」大位退出國民黨,「臺灣民眾黨」也能跟郭臺銘結盟,就能爭取不滿國、民兩黨選民的選票。第三是合作方式可以促膝長談,甚至「郭柯配」也不是不可行,雖然兩人氣勢、聲望分別都不及蔡英文、韓國瑜,但不可否認兩人都有龐大粉絲,一旦合作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媒體評論指出,柯文哲成立新政黨,意在將臺灣長期不滿藍綠的氛圍,凝聚為實質的政治勢力,進而在明年「總統」與「立委」大選扮演關鍵影響力角色。明年大選,柯文哲自己成事或許困難,但他手握兩成多支持度,具有影響選情的實力,也是對各方叫牌的政治資本。這樣雖難以支撐柯文哲當選「總統」,但卻足以讓蔡英文或韓國瑜選情受衝擊。評論認為,雖柯文哲沒有鬆口是否參選,但若參選落敗,他的政治路途將有巨大負面影響。若柯不選,如何讓現有的政治實力保值,就成了首要課題。組織政黨,將柯家軍送進「國會」,是一條延續柯文哲政治實力的選擇。依目前柯的支持度,有機會靠政黨票,取得5席至10席「立委」,可能取代時代力量,成為關鍵的第三勢力政黨。將來不論誰執政,柯文哲以及他的「臺灣民眾黨」,都將有一定的政治分量。
作家蔡詩萍在臉書指出,從一人市長到創黨,無疑證明柯文哲仍是一位遊擊戰的謀略高手。柯選擇蔣渭水在1927年創立的「臺灣民眾黨」,作為新黨的旗號,同樣有他很思維的策略。綠營或者極力嘲諷柯P沒有資格談「臺灣民眾黨」,藍營或者只關切郭臺銘會不會與柯聯手,其實柯P就是要在民進黨「壟斷」臺灣意識,以及國民黨「懷抱」大中華意識的兩強之間,各取一部分的資源,來調製他自己的中間政治色塊。尤其要注意的是,以蔣渭水、「臺灣民眾黨」為基調的路線,不至於被北京視為「臺獨」路線,因而保留了日後對話的空間。蔡詩萍強調,藍綠若不能解決各自整合的問題,柯P的組黨,柯文哲的進化版就有被推進餘地,這才是蔡英文、韓國瑜要高度提防的選戰變數,並不是柯文哲有多強,而是還有多少盲點要補強!
有「柯黑」魔王之稱的民進黨議員王世堅,對於柯文哲組黨嗤之以鼻,更提到半年前他就曾預言柯文哲將組黨,要讓「一個騙子」擴大成「詐騙集團」,因為「獨騙騙不如眾騙騙」!組成「詐騙集團」就是騙子的「終極目標」!他要送柯文哲8個字,就是「財神跟班、仰郭鼻息」。王世堅挖苦說,柯文哲也有很貼心的地方,比如說,「臺灣民眾黨」簡稱「臺民黨」,留下一個彩蛋給郭臺銘叫「臺銘黨」,可見柯P對財團、財神是何等的貼心。
媒體報導,外界紛紛聯想,柯文哲籌組「臺灣民眾黨」是否柯文哲參選2020的起手式?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看法不同,他認為,這恰恰代表「柯組黨代表參選2020機率降低」!如果柯P真要選贏,成為藍綠之外的「無黨選擇」,應該是更好的致勝秘方。結果,柯文哲組黨了。黃暐瀚表示,最有可能的發展,是柯文哲當黨主席,推不分區甚至區域「立委」名單,然後繼續當臺北市長。「立委」搶下黨團門檻以上的席次,拿政黨補助金,維持2022年市長卸任之後的政治能量,再看要不要轉攻「2024」。黃暐瀚又指出,「臺民黨」友善支持「臺銘」,那是順水推舟的事,他相信郭臺銘不會加入「臺民黨」,但郭柯一旦合作,「第三勢力」就正式成形。只是郭臺銘是否一定參選「總統」,還很難說。
臺北市議員王鴻薇也認為,柯P組黨儘管大談價值,但組黨的最大效益,就是為柯P做了「政治能量保溫瓶」。柯P承認,組黨就在於前進「國會」席次,做黨主席才能在臺北市長卸任後,繼續在政壇有一席之地。目前時代力量和親民黨各有2、3席不分區「立委」,就可拿到4到5千萬臺幣補助款。柯P政治能量超過兩小黨,明年「立委」選舉一過,柯P就算當不成「總統」,也手握近億元補助款。糧草不缺,再戰2024。網友潑冷水表示:「保溫瓶總有一天會冷掉,這是趨勢向下的開始。古有明鑑:親民黨。」
國民黨臺南支部主委謝龍介指出,柯P一定會參與2020,他的盤算就是:在三強鼎立的情況下,也難以論定柯一定會落敗,次要目標是拉高政黨得票率,只要衝破3.5%,每年就可以領到政黨補助金,更有利柯發展政黨組織,保留2024再選一次的實力。他說,柯文哲想將聲量轉換成政黨資源,以目前柯的支持度換算成選票,至多有300萬票上下,一年最多可領到政黨補助金約新臺幣1.5億至1.75億,有這些經費,柯才可以在全臺灣發展組織,持續在臺灣政壇發揮影響力。謝龍介表示,「柯組政黨,也想擺脫一人黨的困局,所以現在急於拉攏郭臺銘」。而郭臺銘可選擇合作的對象很多,可以繼續跟韓國瑜合作,也可選擇跟柯合作,「以目前情勢觀察,郭柯合可能成功的機率略小於失敗」。
1
郭臺銘如何抉擇
柯文哲成立「臺灣民眾黨」後,積極尋求與郭臺銘合作。只是世人難以忘記:就在4年前,柯文哲第一次參選臺北市長時,刻意指控臺北市府的五大弊案。郭臺銘鴻海旗下的三創生活園區BOT案為五大弊案之一,郭臺銘當時就被點名,柯P還嗆郭「我選舉沒拿你的錢,沒有欠你」。柯P也藉由獲得民進黨禮讓與抨擊國民黨市府留下弊案的雙重操作,成功贏得選舉。而今天為了組黨,態度突然翻轉,竭盡所能向郭拋媚眼,其所圖為何,不免讓當初支持者大感錯亂,應該也讓郭臺銘百感交集吧。
有評論指出,如今局勢不同,自從白綠分手後,柯文哲難以再獲多數偏綠民眾支持,因此除了淺綠和中間選民之外,還必須搶攻淺藍選票,而在國民黨初選落敗且與韓國瑜產生一定摩擦的郭臺銘,自然是柯爭取的最佳人選。
■ 郭臺銘於國民黨、於柯文哲都是一塊大肥肉。
郭陣營回應顯得冷淡,這不讓人意外,畢竟郭臺銘對於柯文哲昔日的辱罵肯定點滴在心頭。而且柯文哲這樣的立場一再轉變,也會導致別人在考慮與柯合作時有所顧忌,就算柯文哲讓「臺灣民眾黨」推派郭臺銘參選「總統」並且當選了,等到柯文哲市長任滿時,會不會又為了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再度改變對郭臺銘的評價?
不僅如此,選民對柯P的反覆也會有所疑慮,不只是對郭臺銘這個人看法的反覆,從過往柯文哲參加「臺獨」活動撕道具版的「中華民國」身份證,到痛批「九二共識」是下跪投降,乃至於自稱「墨綠」,到後來滿口「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但去年為了爭取民進黨禮讓,又為了「兩岸一家親」之說道歉,這對淺藍民眾來說,又怎能放心?
媒體報導,郭臺銘辦公室發言人劉宥彤指出,郭參加初選第一件事就是請辭鴻海董事長,郭明白中國大陸、臺灣與世界的槓桿該怎麼平衡,這也是郭為何在短短幾個月就能得到民眾支持的原因。對於網上瘋傳柯P和郭董將會面、郭臺銘重組團隊、郭要選2020等等說法,劉宥彤回應稱,網上類似訊息蠻多,但目前沒聽說、沒有規劃、也沒有時間表安排郭董跟柯文哲見面,而郭的團隊大部分在初選後就結束了,每天都只有她能回答問題。至於郭、柯的心結,劉宥彤解釋,這些是過往發生的事,雙方本來就是平行線,心結不是永遠不能化解,各種可能都有,就是要看有甚麼契機、想法、觀念,不只柯市長,包括韓市長,化解需要時間。
劉宥彤強調,郭目前並沒有進一步參選打算,郭對柯組黨僅表示每個人都可以組黨,並沒有特別意見。至於郭柯王三人會結盟嗎?劉宥彤表示,這些都不是郭主觀意識,消息純屬臆測。大家都是大人物,也都是對臺灣有重要影響力的人,會面談跟臺灣有關的事,不一定都要跟選舉有關,如果合作就要牽扯選舉,「有點太多的想法」。對於將來有沒有可能「郭韓會」,劉宥彤說,「我想也會有啦」,但這事情需要時機,需要一個方式,一個鋪陳。對於柯文哲組黨是否要讓郭臺銘選「總統」,她說,郭並沒說他要參選,只要他一天沒做決定,這就是外界的揣測。
然而,郭臺銘也沒說不選「總統」。況且,郭臺銘自初選結束外出至7月底回臺灣多日,從不接韓國瑜的電話,發簡訊皆未回應,也拒絕與韓幕僚接觸;郭臺銘是國民黨5位參選人中,唯一不籤初選公約的人,公約明文寫有「如未獲提名,絕不違紀參選,並願意全力及號召支持者支持本黨提名同志,贏得選舉」;後來,連黨主席吳敦義和前黨主席馬英九求見都不給面子。與此同時,卻傳出郭董與王金平會面,與柯文哲通電話,以及郭柯王組成「黃金鐵三角」的信息,無疑給外界留下許多想像空間,留下他可能脫黨參選伏筆。
作家桑品載撰文認為,郭臺銘於國民黨、於柯文哲都是一塊大肥肉。在柯文哲要選不選的迷糊帳裡,倒說了一句明白話,「在製造原子彈」,這「原子彈」無疑是指郭臺銘。只要郭臺銘入夥,他立即身價上揚,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兩人的支持度加起來足使國、民兩黨膽戰心驚。
有評論則分析,如果出現韓、蔡、柯「三腳督」,或是韓、蔡、柯、郭「四腳督」,選舉主軸就會從「統獨」回歸到選民單純對候選人的喜好與信任大車拚。藍營挺韓立場堅定,韓粉難動搖,而在一對一投給蔡英文的人,包括許多不滿民進黨施政的人,會選擇跳槽投郭、柯,對蔡英文不利,反而能確保韓國瑜當選。多方民調顯示,柯文哲雖然兼吃藍綠,但支持者以綠營為多;郭臺銘或王金平吸收綠營選票都比韓國瑜強。「郭柯王」一旦結盟,不論是何組合,乍看分裂藍營,實則狂吸綠選票。歪打正著,恰中韓國瑜下懷。
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認為,郭臺銘如果參選「總統」,會有三種可能:梟雄,笑話,罪人。第一種,郭臺銘決定要選,評估自己會贏,最後選上了,再回國民黨,他會是梟雄;第二種,郭臺銘沒贏,韓國瑜贏了,郭就會變成笑話;第三種,郭臺銘沒贏,韓國瑜也落選,郭就會成為國民黨的罪人,因為他變成韓國瑜輸的很大理由。
《聯合報》題為《柯P的無本生意,郭董的道德陷阱》社論表示,柯文哲創黨大會上,虛位以待的最佳男主角郭臺銘不會出席;期約九月初的歃盟,目前也只進展到首度通話的地步。癥結就在,柯文哲組黨是穩賺不賠的無本生意,但郭臺銘卻要面對極大的道德風險和成敗責任。
柯文哲的如意算盤是:由郭臺銘打「總統」選戰,他自己留守臺北市長。藉由結盟和網絡人氣,在全臺廣結第三勢力,至少在「立法院」攻取十幾席「立委」;如此,「柯主席」便在「國會」擁有相當影響力。之所以需要與郭臺銘結盟,因為柯P目前民調仍落居第二、三之間,必須結合郭董這樣的強棒才有加分作用,或許能異軍突起反敗為勝也說不定。
一旦同意結盟,郭董便成了柯P的上臺階,也是下臺階。如果郭柯聯軍獲勝,郭臺銘選上「總統」,柯文哲即成了「造王者」,可以人在市府而與聞「府院」大政,以主席身份遙控臺民黨「立委」。如此,郭臺銘便是他的上臺階。郭臺銘若落敗,柯文哲仍可以透過選舉結盟收割一些「立委」席次,並為臺民黨贏得數千萬乃至上億元臺幣的政黨補助款供其運用,就連自己臨陣退卻的藉口也都有了——這是他的下臺階。柯文哲這個盤算,是穩賺不賠的無本生意。
但從郭董的角度看,這個算盤可能就有不同的打法。這次大選勢必是場硬戰,他自己除出錢出力,還得把毀譽一起押進去。因此他必須問的是:一、他對狂妄自大的柯P有多少認識?二、他對「臺民黨」的未知成員和理想有什麼估計?三、他對聯盟的勝算有什麼把握?如果對這些他都不確定,郭董就得謹慎計算一下自己的損益及風險。
郭臺銘是大企業家,一生投資、創新、併購之企業不計其數,他應該知道要怎麼計算「郭柯聯盟」的機會與風險。金錢,應該不是郭董在乎的東西,這部分成本排除不論。但另一種成本,名譽和榮耀,是郭臺銘很在乎的東西,必須仔細評估。若郭臺銘代表「臺民黨」參選,可能有三個道德風險:一是違背對國民黨忠誠的諾言,二是造成他念茲在茲的「中華民國」輸掉,三是第三勢力無法超越藍綠,反而使臺灣社會陷於三極分化。若是這樣的結局,郭臺銘的參選,即便是勝利都將失去正當性。
媒體人鄭師誠則認定團結為上,黨內大佬們應傾全力穩住王、留住郭,不能只是「喊喊話」,要有實際的積極動作,如果1次、2次、3、4次不行,就試7次、8次、9、10、11次,得複式動員,力道要加強,「不相信,郭臺銘是不能用誠意打動的人」。
1
金龍不會困淺灘
韓國瑜雖遭郭臺銘和王金平的冷落,但並不孤單,因為他接地氣,基層民眾支持他,韓粉支持他。有網友在臉書寫道:「柯P要組新的政黨了!坦白說,就是個借殼上市的手段罷了!大家都在猜,郭臺銘會不會帶槍投靠?各位,請先問一問自己,今天你支持韓國瑜是基於什麼原因?是因為他是國民黨?還是因為他的目標與自己契合?今天韓國瑜的出線,是多少『非國民黨』的支持者、似鋼似鐵的郭粉守著電話換來的!郭董如何抉擇?是敵是友?這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誰都管不了!」
發文網友激動地寫道:「這場選戰,本來就是浴血戰,一個是拿國家資源在算計,另一群在無時無刻尋找能背後捅刀的機會。韓國瑜是傻子!本可以順心度日的快意人,今日卻為了承諾與使命而燃燒生命!支持他!讓他替我們找回臺灣真正原來純樸的水牛精神,是我們這群人的使命。真的就不相信人間無公道、因果沒報應!總之,我們心無旁騖,不管周遭的把戲怎變換,這一票就是直球落韓袋!而韓大包,也請你要挺住,這也是你鯉魚跳龍門的修行,很苦!很痛!你是金龍,我們就不會讓你困淺灘!」
文章一出,獲廣大韓粉迴響,爭著留言:「來啊!我們不怕!」「希望郭不要中了柯的離間計、分化國民黨」「100個贊」「唯一支持韓國瑜」「一支穿雲箭,青天重現」「我只挺韓國瑜,其餘免談」「韓家軍無所畏懼!」
■ 韓國瑜雖遭郭臺銘和王金平的冷落,但並不孤單,因為他接地氣,基層民眾支持他,韓粉支持他。
面對郭、王可能對選情帶來的衝擊,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表示,「今天我想了一下,想通了!」其實,老韓只要持續表達希望國民黨不要分裂,他會盡最大誠意整合就好。每隔兩三天就講一次。「一直講,講不停。」至於郭、王要怎樣,就尊重他們自己的決定吧!即使郭、王最後成為獨立參選人,「這個話要一直講到投票前一天為止。」讓老韓的立場和郭、王的行動做對照,攤在全臺灣人民面前,讓選民去做價值判斷。想通了後,心裡就豁然開朗了!「如果願意團結,他們自然會歸隊,要是不肯歸隊,逼他求他也沒用!讓所有人知道,老韓希望團結整合的心意與誠意始終沒變就行了!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網友紛紛讚賞,留言「四兩破千斤」「兵法有雲,哀兵必勝。」「我也是持相同看法」「勝選惟一目的,團結惟一方法,認同惟一手段」。
另一方面,國民黨高層已出動,密集做說服挽留工作。媒體報導,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積極協調郭、王,盼兩位留在黨內共同努力。郭臺銘的「老虎軍團」粉絲貼出郭的親筆信,對「老虎軍團」成員盡心盡力、不離不棄表示感謝,「老虎軍團」隨即宣布連署暫停。郭是否對國民黨釋出善意,值得後續觀察。
不過,有評論表示,「只要形成三人以上對決,都反而幫助韓國瑜勝出」的結論,是純以民調數據為依據的,一旦「郭柯王」真結盟投入選舉,對韓國瑜來說,仍是架在脖子上的一把刀,畢竟來自內部的攻擊,往往最兇狠、最凌厲,仍可能大挫韓聲望、動搖團結。對國民黨而言,最佳的必勝藍圖是整合郭與王回國民黨,讓柯文哲自己去選,藍營避開自相殘殺的風險,保障支持者最為穩定的韓國瑜當選,才是明智之舉。
國民黨發言人歐陽龍表示,郭、王兩人都是同志,國民黨會盡最大的努力尋求他們支持,畢竟國民黨「總統」參選人已經產生,這兩位都是我們國民黨的寶,在傳聞沒有做任何確定之前,黨部不會有任何回應,國民黨希望他們支持國民黨參選人。
1
臺民黨及黨魁前景如何
8月6日,在這個蔣渭水和柯文哲同是生日的日子,柯文哲籌組的「臺灣民眾黨」誕生了,當年身為醫生的蔣渭水創建的臺灣首個本土政黨——「臺灣民眾黨」消失70多年後,在同是醫生出身的柯文哲手中「復活」了。創黨大會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廳舉辦,引人注目的是,兩個入口處,放置兩個花籃,一個是郭臺銘的花籃,賀詞寫著「臺灣安定繁榮是共識,銘記找回良心的初衷」;另一個是王金平的花籃,賀詞寫著「臺灣團結成金 民心齊建太平」。兩人相當默契地將自己的名字放進賀詞中,且提到「共識」「初衷」「齊建太平」等字眼,是否三人會在明年大選有合作空間?格外引發遐想。
媒體評論指出,蔣渭水短短40載生命中,思想歷經多次轉折:早年自認受到漢文化薰陶、中期從文化面堅決反對日帝侵略、晚期逐漸左傾。但一個蔣渭水,不只歷史課本各自表述,藍綠白也各取所需——藍取其抗日民族情懷、綠取其本土性、白取其醫師從政的天命。事實上,蔣渭水抗日卻未有武裝行動,其民族自決絕對不是現今的臺灣自決,而「醫師從政」則輕巧忽略蔣渭水的宏大抱負。
柯P說,「臺灣民眾黨」是「以臺灣為名、民眾為本」,希望以「臺灣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民眾」這個理念的結合,促進臺灣整體利益與人民最大福祉。針對蔣渭水後代對「臺灣民眾黨」有疑慮,柯文哲回應說,歷史是後人的共同記憶,等做了再說,「進軍『國會』,是我們一個目標」。
資深媒體人尚毅夫指出,柯P曾說過沒有錢和組織要怎麼選「總統」,如今他組政黨,進可攻退可守。柯P若為選「總統」,緩不濟急,首要目標是進軍「國會」,進而在2022年「九合一」選舉時,提出議員候選人,甚至提名縣市長,藉此建構他在地方上的組織和基層。郭柯結盟下一步,一定是拉王金平進來,手握陸軍的王金平若也加入,國民黨重返執政恐荊棘滿地。
「臺灣民眾黨」前景如何?網民貼文做了詳盡的分析,「臺民黨」2020若搶到關鍵席次,起碼可以活跳跳蹦4年。看2020上臺後的政府是否會重演小英執政後的戲碼,在2022因為持續秀下限而崩盤,讓「臺灣民眾黨」再搶下議員的席次,從中央跑到地方政壇繼續蹦蹦跳跳。然後2024再看能不能搶幾席區域「立委」,並擴大不分區席次,成功了,就能再繼續玩4年,讓藍綠以外的第三勢力形成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動搖藍綠板塊。
因此,「臺灣民眾黨」可以活多久,只建立在兩個關鍵要素:一、2020是否搶到關鍵席次;二、藍綠是否持續秀下限。2020若沒搶到關鍵席次,但藍綠仍持續秀下限,那「臺民黨」就還有敗部復活的機會,在2022、2024打出自己的一片天。而2020就算搶到關鍵席次,但藍綠一反常態不秀下限,認真理政,那「臺灣民眾黨」將面臨藍綠各自歸隊、淺藍淺綠通通跑回家的窘境。到時即使這個黨擁有關鍵席次,也會面臨滅黨危機,造成第三勢力空洞化、徹底邊緣化,「臺民黨」還能搶個3席不分區「立委」就算不錯了,有極大可能走上親民黨、臺聯黨的路。
評論認為,柯文哲組建新的政黨,不僅將影響2020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還將侵蝕國、民兩大政黨的地基,對臺灣的政黨政治生態造成重大衝擊。目前臺灣不滿兩大政黨以及長年惡鬥的民眾越來越多,政治中間地帶越來越寬闊。過去由於未出現理念上比較中庸,且政經實力雄厚的政治人物插旗號召,只有一些各有所偏的小黨浪跡江湖,都成不了大器。柯文哲近5年來的政治作風與訴求,確實有別於既存兩大政黨,又歷經兩次市長選舉的成功,已經建立第三勢力的鮮明品牌,也蓄積了可觀的政治潛能。現在他破繭而出,登高一呼,應該可以殺出一條血路,開創第三勢力的發展空間。
不過,柯文哲過去只是一位市長,對於兩岸關係問題可以含糊其詞,現在組建政黨,又有意參選「總統」,他的兩岸政策就沒有模糊空間了。究竟贊不贊成「一個中國」的原則?認不認同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還是贊同「一邊一國」?柯文哲不能再迴避,必須說清楚講明白。
柯文哲組黨能否壯大,首要之務是提出一個可大可遠的兩岸政策主張,其次是郭臺銘是否共襄盛舉。如果郭臺銘加入,則發展潛力可觀。他們兩人出身背景不同,一個生長在來臺警察的貧困家庭,一個出自本省籍中產家庭;兩人所屬政黨不同,一個曾是墨綠,一個是正藍軍;共同的是兩人對中間和年輕選民都有一定的吸引力,且分別對淺藍淺綠有瓜分力。兩人合在一起可以產生化學變化,對藍綠都將造成損害,也讓「臺灣民眾黨」立即在藍綠板塊以外的第三勢力拔得頭籌,站穩龍頭地位,現有的形形色色小黨生存空間變得更小。
柯文哲這個時候成立政黨,代表他是一個政治精算師,很會抓準時機,也深諳招降納叛之道。他在決定參選「總統」與否的前夕宣布組黨,正值郭臺銘尋求政治出路的關鍵時刻。只是郭臺銘會否加入以及可能扮演的角色,尚不明朗。柯文哲依舊還在研發人們不知所云的「原子彈」,選不選「總統」依舊不表態。只是可以拖延的時日已經不多了。柯P也表示,9月17日(新政黨提名或獨立參選人申請連署截止日期)沒有去登記就是沒有要選,如果要選需連署,最慢9月上旬要做決定,亦即「郭王柯」3人合不合、柯P選不選,9月17日就得亮底牌。
「臺灣民眾黨」創建後,傳出郭臺銘和王金平會面,共同推舉柯文哲出選2020「總統」,已約定8月18日柯郭王三方會談,商討共同關心的問題,表明「黃金鐵三角」合作邁向新臺階;也在柯P創黨後,親綠團體的民調顯示,政黨支持度國民黨以34.5%領先民進黨的26.4%,「臺灣民眾黨」10.7%,時代力量僅6.9%,「臺灣民眾黨」赫然超越時代力量,躍居第三位,無疑給柯文哲帶來好兆頭。
2020大選,柯文哲到底選不選呢?到底誰能贏得「總統」大位呢?現今距離選舉日不足5個月了,本文也顧前瞻後羅列一大堆了,仍然是霧裡看花,撲朔迷離,沒有答案。不過,島內媒體提供的一個預測,或許可以滿足好奇心。曾成功完美地預測2012、2016兩次「總統」大選的「無情真實的未來預測」網站,於8月11日公布2020「總統」大選最新預測是,柯文哲參選2020機會高,在「三腳督」戰況下,勝選機率為:韓國瑜以69%大幅領先蔡英文的22%、柯P的9%。若柯P未出戰,由國民黨、民進黨對決,勝選機率為:蔡英文52%、韓國瑜48%。預測並指郭臺銘不會參選。結論是:柯文哲參選韓國瑜贏,柯文哲不選韓國瑜輸。真實結果如何,唯有等待揭曉之日。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版權,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轉載請註明來源:東方財經雜誌(ID:dfcj-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