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預報臺:本周我國近海風浪較多 東海海況受熱帶氣旋影響較大

2020-12-16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據國家海洋預報臺消息,本周(8月8日至~8月14日)我國近海風浪過程較多,北部海區受氣旋和低壓影響,有兩次大浪過程。南海及菲律賓附近海域熱帶擾動活躍,預計對東部海區海況影響較大。具體海況如下:

風暴潮預報。我國沿海可能有一次颱風風暴潮過程,沒有明顯的溫帶風暴潮過程。

(國家海洋預報臺 製作)

海浪預報。中國近海將出現的海浪過程如下:

8月8至10日,黃海、南海南部將分別出現2至3米的中浪到大浪區。

8月9至11日,東海東部將出現3至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

8月12至13日,黃海將出現2至2.8米的中浪到大浪區。

海溫預報。各海區表層水溫分布狀況如下:

渤海為21.4到29.5度,比常年偏高0.8度左右;黃海為23.7到29度,比常年偏低0.4度左右;東海為24.6到29.4度,比常年偏低0.8度左右;南海為27到30.4度,比常年偏高0.4度左右;外緣海域為23.1到30.9度,比常年偏高0.2度左右。

國家海洋預報臺將密切關注海況,並視情況發布海浪和風暴潮預警報信息,提醒沿海相關單位提前做好風暴潮和海浪災害的防禦部署準備工作。(總臺央視記者 鄭天皓)

相關焦點

  • 海浪藍色警報|下周東海、臺灣海峽和南海海域將持續出現較大風浪過程
    關注下周海況預報(12月19日~12月25日)下周海況重點提示未來一周東海、臺灣海峽和南海海域將持續出現較大的風浪過程二、海浪預報12月18日~12月22日西北太平洋海浪數值預報未來一周中國近海有3次大浪過程:受東北低壓及西路冷空氣共同影響預計
  • ...浙江和上海近岸將有大浪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黃色警報
    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發布海浪黃色警報:受颱風「燦鴻」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預計10月8日白天,東海東部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東海西部將出現3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中央氣象臺颱風路徑圖未來兩天近海預報預計明天,渤海、黃海北部有0.5到1.5米的輕浪到中浪;黃海南部有1.8到2.4米的中浪區
  • 王輝:海洋預報的現狀與發展
    大家知道,海洋一些運動過程受氣象場驅動產生變化或形成災害,比如說風暴潮災害,是主要受颱風或溫帶氣旋過程導致近岸海水水位急劇變化形成的災害,如這兩天正在活動的今年15號颱風海鷗將登陸華南沿岸。海浪預報產品,也是從近海到全球大洋,包括浪高、周期等。另外經中編辦批准於去年成立的國家海洋局海嘯預警中心也依託在我們的中心發展,還承擔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南海海嘯預警中心的任務等。
  • 東海將有狂浪 國家海洋預報臺繼續發布海浪黃色警報
    東海將有狂浪 國家海洋預報臺繼續發布海浪黃色警報 2020-10-07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扒一扒陌生的溫帶氣旋!
    正是這種呈線型分布的災害天氣,使得溫帶氣旋的路徑及影響預報,與颱風的預報方式有所不同。  溫帶氣旋靠西風帶提供的斜壓來運行和加強,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陸地和海洋上均能生成。我國近海的溫帶氣旋根據發源地的不同分為4類,分別為蒙古氣旋、黃河氣旋、 江淮氣旋和東海氣旋。
  • 發布海浪和風暴潮消息 山東和江蘇沿海將受影響
    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下午發布海浪&風暴潮消息受出海氣旋的影響,預計:5月8日至9日,黃海將出現一次大浪過程;5月7日傍晚到8日夜間,山東半島南部到江蘇連雲港沿海將出現一次較弱的溫帶風暴潮過程。請在上述海域作業的船隻注意避浪;請及時關注我臺後續海浪預警報及風暴潮預警報。
  • 2020年7月颱風最新消息:颱風預測會有幾個影響我國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永光表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特點,是因為6月份尤其是6月中下旬的南海夏季風偏弱,今年長江中下遊出梅日期可能偏晚。目前的大氣環流和氣候要素特徵,不利於颱風在7月上中旬活躍。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表示,預測颱風的活動主要與海洋狀況和大氣有關。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於福江談海洋防災減災
    會上,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於福江梳理了海洋防災減災面臨的形勢與挑戰,回顧了我國海洋環境預報的發展歷程,介紹了構建我國自主海洋數值預報業務體系的進展,展望了「十四五」海洋預報工作。海洋觀測與預報走向全球化是發展的必然「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從1965年成立,到『十二五』末的50年間,預報區域主要集中在中國近海。」於福江介紹,「十三五」期間,預報服務範圍從中國近海逐步拓展到西北太平洋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海域。
  • 颱風「米克拉」登陸福建漳浦 中午解除海洋災害警報
    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下午兩點解除了海浪和風暴潮警報。↑8月11日,在福建漳州漳浦縣,颱風帶來的大風猛烈吹打樹木。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影報導↑8月11日,廈門市思明區廈禾路的一處公路護欄被大風吹倒。新華社發(曾德猛 攝)↑8月11日,漁民走在福建漳州漳浦縣前亭鎮海邊。
  • 臺灣海峽及南海未來一周海況差|海洋知識競賽大學生組總決賽落幕
    海浪消息國家海洋預報臺11月26日16時發布海浪消息:受冷空氣的影響,預計未來一周,臺灣海峽、南海將出現一次大浪到巨浪過程。請在上述海域作業的船隻注意避浪,並及時關注我臺後續海浪預警報。本屆競賽由國家海洋局、共青團中央、海軍政治工作部主辦,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海洋出版社、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海南廣播電視總臺承辦。圍繞「保護海洋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競賽分為大學生組、社會公眾組兩個「賽道」,比賽題目側重於海洋生態保護知識普及,將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穿比賽始終。
  •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沙德爾」將至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
    今天(21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海洋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浪黃色警報。受今年第17號颱風「沙德爾」(熱帶風暴級)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預計:10月21日中午到22日中午,南海中東部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臺灣海峽、南海北部和中西部將出現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福建、海南東部近岸海域將出現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
  • 海洋天氣預報
    我國近海海域將有6~8級大風 一、我國東部和南部海域出現了6~7級風17日14時至18日02時,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偏西到西北風,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大部海域、北部灣出現了6~7級、陣風8級的東北風。
  • 首條跨海高鐵來了 全球海洋保護區建設呈現新趨勢
    人類活動密度低、管理措施嚴格的海洋保護區多分布在發展中國家的管轄海域。北美、西歐、澳大利亞等發達地區和國家的海洋保護區管理水平相對高、研究能力強、建立時間較長、保護目標明確,禁捕區的面積也較小、比例低。拉美、非洲、東南亞、大洋洲的發展中國家建立海洋保護區的時限普遍較短、禁捕區面積較大、比例高,多採用禁止商業活動的管理措施。
  • 颱風「美莎克」將於明日凌晨移入東海!強風降水組合登場,本周浙江...
    上一個命名為「美莎克」的颱風是2015年第4號超強颱風它曾是2015年西北太平洋的風王今年的第9號颱風「美莎克」於明天凌晨移入東海它會給浙江帶來哪些影響呢?風雨影響預報風力影響 預計今天至9月2日,東海海域平均風力將逐漸增大到10~12級,陣風13~15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平均風力可達14~17級,陣風17級以上;浙江沿海海面今天夜裡起平均風力逐漸增大到7~9級,陣風10~11級。
  • 談談青島近海的海霧!
    海霧說到底是海洋上低層大氣中的一種水汽凝結現象,對海洋航行安全和海上活動是一種有負面影響的因素。海霧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海上水滴或冰晶的大量積聚,使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公裡以下,霧的厚度通常在200〜400米左右。海霧在海上形成後,會隨風向風的下遊擴展。
  • 颱風「燦鴻」行進路徑已基本確定,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黃色警報...
    除了天氣大家對今年第14號颱風「燦鴻」也是頗為關注颱風實況中央氣象臺顯示,今年第14號颱風「燦鴻」( 颱風級)的中心今天(10月7日)17時中心位於日本鹿兒島東南方向約680公裡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