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近年來,兩江新區持續在人才發展機制、政策、方式、平臺、服務上創新、用力,努力構建引才聚才高地。兩江新區人力資源公司作為兩江新區「1+3+N」立體人才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度參與「人才強區」建設,充分發揮官方平臺作用,著力在人才「引育留用」上下功夫,為新區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和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提供堅強的人力資源保障。
當好「三大員」,助力兩江新區英才大會攬才
11月21日—22日,2020重慶英才大會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順利召開。本屆英才大會以「近者悅·遠者來」為主題,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會、展、賽、論、演」等47項活動,廣邀諾貝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知名高校校長、知名企業家和行業領軍人物參會。
(2020年重慶英才大會 龍帆 攝)
作為承辦單位之一,兩江新區高度重視,各方協同,全力做好組委會辦公室安排的任務。兩江人力積極履行新區籌備辦職責,當好了英才大會「聯絡員」、嘉賓參會「護航員」、兩江新區「宣傳員」,助力大會圓滿召開。
和往年的英才大會不同,今年的會議還需尤其注重疫情防控。面對時間緊、人數多的實際情況,兩江人力積極協調各參會部門,逐一落實領導、嘉賓核酸檢測和行程安排。「為確保防疫工作萬無一失,我們安排專員一對一聯繫人才代表,提供統一檢測方案,全程跟蹤,為嘉賓順利參會提供有力保障。」兩江人力相關負責人說。
除此之外,兩江人力還承擔了兩江新區籌備辦的日常工作,參與組織了「一區一展五活動」等任務。「按照安排,我們在英才大會前就向新區企業徵集了高層次人才崗位需求,與企業HR保持著密切聯繫,做好宣傳展示活動,為企業攬才做好準備工作。」兩江人力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英才大會組委會為兩江新區設立線上專場,設立協同創新區、博士後、兩江名企3大專區,包括北理工、林同棪、金康新能源在內的35家企業發布崗位1747個,崗位需求2500餘人,碩士及以上學歷需求佔比85%。大會閉幕後,收到簡歷26481份,碩士簡歷5812份,博士簡歷782份。
聚力「引才」 成為企業靠得住的「主渠道」
作為兩江新區唯一的官方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協助攬才只是兩江人力「引才」工作的一個縮影。
今年2月底,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兩江新區復工復產工作加速推進。因訂單激增,位於水土高新城的京東方用人緊缺。
為解京東方的難題,兩江人力第一時間上門了解需求,落實專班、專點、專策3大舉措,形成多渠道、全方位、深層次、零距離的「人才輸送鏈」。3月初,多輛由兩江人力組織的「接送專車」準時從南川、彭水出發,將100餘名返崗及新招聘的員工陸續送達企業。在兩江人力全員的共同努力下,復工復產期間,累計為京東方等企業輸送員工2.3萬人,獲得京東方「雪中送炭戰疫保用工 政企連枝束冠沐春風」錦旗。
「兩江人力成立了用工保障組,聯繫就業部門,發布招聘信息,對招聘員工進行審核,組織專車接送員工,協調解決員工住宿、隔離等問題,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京東方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為保障企業用人需求,兩江人力組建專門團隊,統籌做好魚復、水土、龍興三大人力資源中心和「兩江微招聘」官方微信公眾號的「線上線下」平臺運營,開展「兩江名企校園行」「才聚兩江」等品牌招聘活動,開發建設貴州、蘭州、四川等地多個市外勞務基地,不斷擴大人才「蓄水池」,先後為京東方、華域大陸、萬國等重點企業送工7萬餘人,真正成為企業關鍵時刻靠得住的「主渠道」。
聚力「育才」 成為人才培養提升的「主陣地」
今年9月3日,兩江新區「民營企業深度融入雙城經濟圈發展」研修班班長、重慶正能量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偉攜部分學員代表為兩江人力送上「深耕培訓顯專業,用心服務暖人心」錦旗,表達對民營企業家研修班培訓服務的高度肯定。
(民營企業家研修班送錦旗)
民營企業家研修班是兩江新區為幫助民營企業家提升戰略思維,強化管理創新所提供的「育才」服務。自2018年來,已累計委託兩江人力承辦4場,參訓人次達200人,覆蓋農業、網際網路、餐飲建築等各行業精英。
「非常感謝兩江人力對民營企業家的關注和支持。」研修班組織委員,重慶匯藝科技有限公司書記、董事長鄭禮維表示,研修班時間安排合理緊湊、課程形式多樣、內容詳實豐富,收穫頗豐、獲益匪淺。
其實,除了民營企業家,在兩江新區,每年還有多個人才重點專項培訓委託兩江人力具體實施。「我們還為各企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人員赴全國知名院校深造提供專業化的培訓管理服務。」兩江人力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兩江新區已有3500餘人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地學習,培訓地基本覆蓋中組部確認的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切實幫助各類經營管理人才拓寬眼界、增長見識,為新區高質量發展賦智賦能。
聚力「用才」成為人才發展的「主戰場」
「兩江新區發展前景廣闊,一看到有招聘信息,我第一時間投遞了簡歷。」作為兩江新區引進的首批專業化高層次聘用人員,畢業於紐西蘭國立南方理工學院的碩士研究生曾可心目前在新區自貿辦從事國際貿易服務工作,「專業對口,還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兩江的平臺真的很不錯!」
2019年,兩江新區啟動專業化聘用人員引進工作,委託兩江人力提供考務服務,通過筆試、結構化面試等多輪人才選拔流程,篩選優秀人才。目前有50名聘用人員和曾可心一樣,來到了兩江新區,成功在科創局、自貿辦等單位入職從事專業技術工作,進一步發揮所學所長。
作為兩江新區人力資源行政服務職能的延伸,兩江人力一直積極配合做好新區職稱評審服務、街道及企事業單位聘用人員規範化管理,切實為人才發展搭建平臺、創造條件。
為搶抓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機遇,拓寬人才成長成才渠道,今年6月,兩江人力還與成都天府人資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約定在人才協同發展聯繫機制共建、產品生產及服務協同機制構建、成渝人才資源庫及需求庫打造、常態化聯動機制建立、高層次人才交流活動開展、人才創新服務課題研究、區域人才「引育用留」政策推廣等8大方面共同發力,探索建立人才互聯、政策互通資源共享、人業融合為特徵的區域協同發展模式。
(與成都天府人資公司建立戰略合作)
聚力「留才」 成為人才服務工作「主抓手」
今年5月,為助力兩江協同創新區加快建設成為人文、智慧、科技融為一體的高端人才聚集地,兩江人力推出了暖心、省心、貼心、舒心及安心的「五心」服務,努力營造人才近悅遠來的良好發展環境。
「自成立以來,我們就認真貫徹落實全市『人才強市』和新區『人才強區』戰略。」兩江人力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通過與知名高校、引才機構建立良好合作關係,配合做好重慶英才大會等引才引智活動,擴大引才渠道,另一方面,積極為各類人才提供差異化服務,讓人才「引進來」更「留下來」。
據了解,兩江人力還不斷延伸兩江新區人才服務職能職責,既是歐美同學會兩江分會的秘書處,又是兩江新區聯繫專家的服務專員,還組建和管理「兩江名企僱主聯盟」,形成了天下英才「巴渝飛」、創新熱潮「兩江湧」的局面。
(承辦歐美同學會輪值活動)
此外,兩江人力還履行「重慶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兩江新區分中心」職責,為兩江工業開發區流動人才提供人事檔案託管、集體戶口掛靠等公益服務;為艾禮富、迪納利等多個企業外籍人才提供來渝一站式服務;聚焦核心產業的人才需求,提供人才獵頭、管理諮詢、出境交流等服務,滿足高端人才、技術人才、產業工人等各類人才安居落戶需求。
據不完全統計,兩江人力累計服務各類人才超10萬人,先後榮獲「重慶市工人先鋒號」「誠信服務示範機構」「十佳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綜合業務十強」等榮譽稱號。
人才不僅要「引進來」,還要盡最大力氣用好人才。在兩江新區「二次創業」再出發的新徵程中,兩江人力正著力進一步發揮平臺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團隊優勢,立足兩江,面向全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兩江新區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建設重慶智慧之城聚智,為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賦能。
上遊新聞 梁長炯 兩江人力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