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總統的專機墜毀在俄羅斯境內,機上包括總統在內的89名高級政府官員全部遇難。那麼這究竟是一起意外事故還是陰謀刺殺?為何兩國的調查報告有著天壤之別,讓我們走進今天的節目空中浩劫系列之波蘭空軍101號專機。
2010年4月10號,波蘭空軍101號專機搭載著89名政府官員飛往俄羅斯,其中包括波蘭總統萊赫。機組人員是4名駕駛技術十分出色的機長。專機在早上09:27從華沙起飛,目的地是俄羅斯的斯摩稜斯克軍用機場。此次出行,他們是去參加一個沉重且極具爭議的紀念日。
時間回到1904年,史達林軍隊將22000名波蘭軍官和知識分子帶到俄羅斯卡廷森林執行槍決。直到最後蘇聯解體,蘇政府依然否認卡廷大屠殺的歷史真相。這一事件使得波蘭和俄羅斯之間關係一直很曲折,然而這個悲劇沒有人能比總統萊赫更為了解。他是八十年代波蘭團結工會的代表,也是一個備受尊敬的政治家。此次他親自到場悼念大屠殺中的遇難者,也為兩國的和平發展邁出重要一步。很快,專機開始接近斯摩稜斯克軍用機場。這個機場平時很少有民航客機再次降落。不過這裡距離卡亭紀念館很近,所以波蘭代表團選擇在此著陸。機長聯繫了塔臺後得知機場上大霧瀰漫,能見度不足400米,而且機場沒有無線電著陸導航設備,所以飛機急需下降到100米的高度,他們只能依靠目視降落。
根據當時的天氣環境,機場判斷,現在並不適合降落。為了確保總統能夠按時抵達現場,他還是硬著頭皮嘗試降落。還交代其他機組成員說,如果無法降落,那麼就啟動自動駕駛復飛。當他們下降高度尋找跑道時,駕駛艙的警報突然響了起來。警報提示,距離地面不足100米,機長果斷放棄降落,準備爬升時卻發現儀表上飛行高度越來越低,警告還在不斷提示飛行員拉起飛機,飛機越飛越低,最後撞上樹杆直接墜毀在距離跑道420米以外的森林裡,在一邊的卡廷紀念館還有幾百人等待著波蘭代表團的到來。可惜最後他們只等到了墜機的消息,事發不久,搜救隊伍就迅速趕到現場。這裡遍地是支離破碎的飛機殘骸,包括機組成員在內,96人無一人生還。
此次事故疑點重重,俄羅斯空難調查員當即趕往墜毀現場,看似只是簡單的降落失誤,但事情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調查空難不是家常便飯,更何況這一次還是極其重要的政治事件。有關總統在俄羅斯領土上墜機身亡的消息迅速傳開,一時波瀾上下舉國震驚。當震驚和悲傷的情緒融入了猜疑,這場空難事件就被推測成了恐怖襲擊。大多數的波蘭人把矛頭指向了俄羅斯政府,他們認為是俄羅斯對總統萊赫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刺殺行動,甚至猜測這是波蘭政府聯合俄羅斯的政治陰謀。很多人擔心波蘭政府可能會就此垮臺。
不過令波蘭人更坐立不安的是,一些關於飛行員的言論,這是飛行員在惡劣天氣中駕駛失誤所釀成的悲劇。而那些相信陰謀論的波蘭人覺得這是俄羅斯的一個藉口。為了揭開事情的真相,他們派遣了調查員和俄羅斯官方展開合作。
波蘭調查員小心翼翼地對現場殘骸進行檢查,他們不否認存在暗殺的可能,但經過兩國調查員的仔細分析,他們一致認為殘骸上沒有炸彈爆炸的跡象。墜機事件應該就是一場意外。不過弄清事故原因還是要找到黑匣子。
101客機上共有「3」個黑匣子,其中座艙通話記錄儀的飛行數據記錄儀採購於俄羅斯;還有一個同樣存有飛行數據的快速存取記錄儀則由波蘭本土製造。尋找黑匣子的行動還在繼續。調查員將目光轉到了空管人身上。他們從空管那裡得知,機長本不想降落,只是嘗試著陸。他將飛機先降到100米的高度查看,100米是飛機的絕頂高度,低於100米就可能撞到地面物體引發災難。但令調查員疑惑的是,在100米的高度,飛機是能輕易飛越樹木的,而現場第一顆被撞擊的時候卻只有11米高。很快,他們找到了兩個俄羅斯製造的黑匣子。數據出來後,調查員從數據記錄儀中發現,飛機在撞到第一棵樹之前沒有任何故障,所以責任很有可能在波蘭飛行員身上。但波蘭調查員認為,數據可能被俄羅斯修改過,所以必須要找到三 號記錄儀才能加以確定。
於是,波蘭調查員拷貝了一份,以便後續對比數據。為了知道駕駛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兩國調查員一同聽取了駕駛室的錄音錄音,透露出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禮賓司司長竟然違反空乘規定來到駕駛艙,而且對機長進行了施壓。更令人震驚的是,在要降落的短短幾分鐘內,竟有數位高官前往駕駛艙問候機長。就在這時,他們找到最重要的線索,波蘭調查員終於從殘骸中翻出了三號黑匣子,這場事故的真相也漸漸浮出水面。他們將三號黑匣子的數據和俄方提供的數據進行對比,發現兩組數據完全吻合所有的陰謀論謠言不攻自破。緊接著,他們又將目光放回到駕駛艙錄音上,錄音裡出現飛機高度過低的警報聲後,飛行員們竟對此毫無反應。隨後,調查人員也對比了飛機的實際飛行路線,在副機長曝出了高度20米之後,就傳出了撞到第一棵樹的聲音。但奇怪的是,他們撞到的是十一米高的樹,這說明機組人員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實際高度。
本以為抓住線索的他們心中又出現了兩個疑問,一是為什麼飛行員會無視警報?二是為什麼飛機與他們報出的高度飛得低?他們仔細研究發現,高度計沒有任何問題,反而是氣壓高度計的讀數出現頻繁跳動。氣壓高度計是利用大氣壓力來顯示飛機的海平面高度,飛機飛得越高,壓力越低。飛機在著陸前,機長會根據海平面高度調整高度計,但是此專機的飛行員並沒有調整,反而有人重新設定了高度計,將高度計改成用氣壓作為參考。 這樣會使飛機高度顯示比實際高出許多。
為了搞清楚這樣做的目的,波蘭調查員找到了總統空軍團的其他飛行員。飛行員說,他們有時候會利用氣壓高度計解決一個煩人的問題。飛機在近地警告系統提前輸入了大部分主要機場的位置,飛行員降落時就不會響起。而斯摩稜斯克機場並沒有納入這個系統裡,所以飛機降落時飛行員就無視了這個警報。為了關掉這個惱人的警報聲,只要飛行員重新設定了高度計。系統就會誤認為飛機在更高的高度飛行。而副駕駛報出的高度數據是用無線電高度計進行探測得知道,這是利用無線電波來測量飛機和地面的距離。但是機場周圍地形並不平整,飛機要飛過一個山谷才能到達,無線電測高度儀顯示一百米時其實是距離谷底一百米,而不是機場表面,濃霧又遮蓋了飛行員的視線。他們飛過山谷後,距離森林就只有幾米了,所以最終飛機撞樹墜毀。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在如此的濃霧天氣,機長卻依舊堅持著陸呢?他們翻閱了普羅機場的資料發現,早在2008年8月,他就擔任過總統專機的副駕駛。那時總統打算飛進一個危險的戰區,當時的機長表示拒絕,因此直接斷送了自己職業生涯。為了不讓總統失望,保住自己的工作,普羅機長決定冒險主義。而禮賓司司長的存在也打亂了機組人員的決策能力,再加上機長同時還要和塔臺進行溝通,種種壓力之下,機長犯下了致命的錯誤。而且他以為就算他失敗也可以復飛的計劃就在這個機場失靈了,因為復飛功能的運作要求自動駕駛必須鎖定儀器著陸系統性標。而斯摩稜斯克機場並沒有安裝這種信標,機長意識到的時候已經為時過晚,機組人員的錯誤處理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但是波蘭的報告卻更加深入譴責了俄羅斯機場設備落後和空管的不作為,甚至還包含了總統被暗殺的言論。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此,大家關於這件事件又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