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道的形成,值得思考的愛情與婚姻的定義

2020-12-14 旗山
圖片來自網絡

世事無常,人們經常會無奈的望洋興嘆!無論身處任何時代和任何社會群體,我們的個體或者家庭都免不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身在其中,苦在其中!這到底是誰的過錯,一幅幅社會事件的大畫卷飄然眼前……

老子曰: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道德經》。意思是:聖人治理國家讓人們去私去欲,恢復人們的自性,使人們的智慧沒有偽詐,所以,就絕對能治理好國家,管理好百姓了。這是中華幾千年的治國文化。而今是物慾橫流的現象,為了財物可以喪失道德底線的存在時代。

笑貧不笑娼是社會現象,作為良心的讀書人感覺骯髒至極,這樣的現在當下成了無可厚非。

在這些醜陋的現象面前表現得最為突出的就是婚姻和愛情,前幾天得知一個朋友在半年前成為了單身漢。在我和他的聊天中體現出婚姻的無奈,頓然是我心有所悟。於是我百度了一下離婚路的統計,包括離婚率的分析。

百度截圖

2020年離婚率43.83%。

民政部2020年發布的一季度統計數據來看,湖北一季度結婚登記49742對,離婚登記21800對,一季度離婚登記佔結婚登記的43.83%。

2019年結婚登記133944對,離婚登記53130對,2019年一季度離婚登記佔結婚登記的39.67%。整體來看受到疫情影響一季度離婚同比減少58.92%,但離婚登記佔結婚登記佔比上漲4.16%。

而從2013年開始,中國結婚率出現五連降。到2018年全國結婚率只有7.2‰,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低。而中國的離婚率已經連續15年攀升。

擴展資料:

至於2019年的離婚率統計,80後和90後的離婚率開始飆升,遠遠超過60後和70後。目前還沒有具體數字。事實上,當前離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網絡環境下的感情過於理想化,與現實生活相差太大,導致夫妻雙方對現實婚姻的失望和不滿。

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家庭責任,許多80年和90年是唯一的孩子,從小缺少玩伴,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組建一個家庭,他們逐漸感到生活的壓力。面對抵押貸款,面對父母的支持,面對孩子的教育。此外,他們的收入也很一般。他們依靠父母幫助他們結婚、買房和買車。

他們從小受到父母的「保護」,導致他們抵抗壓力的能力較弱,不願意為對方付出太多。所以在婚姻生活中,他們表現出太多的自私、苛刻,甚至彼此產生怨恨。

從拓展分析資料可以看出,離婚率歸納的幾個因素。但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物質的欲望,欲望是無底的。同時欲望可以迷惑人心,物質的欲望加上物慾滿足之後糜爛形成了無恥的背叛。

有的人說,也許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人窮怕了,所以在面對社會條件有所改變的情況下,自己或者強迫後人變得如此不堪,於是就有:「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說法。這種說法得到了官方的默許,得到了幾代人的認同。

於是乎現在的愛情就如同嫖娼一般,你有錢我就和你談戀愛,你給我買禮物就是愛,我們就可以上床,與赤裸裸的性愛交易相差無幾。抖音視頻裡的男女相親,於是乎就名正言順地問,你有車嗎?你有房嗎?你的收入多少?……

圖片來自網絡

於是乎,結婚的奔著錢財而去,有如嫦娥奔月,最後在「豪門」裡走進了冷宮,在「寒門」裡成了怨婦……

家是組成社會的單位,家生病了,社會自然也無法讓人過得舒服。曾幾何時,無論男女心裡懼怕婚姻,女人口中:「世上無有好男人!」男人口中:「世上無有可結婚的女子!」

家生病了,男人女人也就生病了,每天在抖音上嘻嘻哈哈,實際生活稀裡譁啦……

相關焦點

  • 愛情和婚姻的定義?我是這樣理解的
    我認為愛情是不能去設置成某一個定義的,那樣只會局限我們對愛情的態度。我們生活中遇見的愛情,有一見鍾情走完一生的,也有日久生情的,這個沒有準確的定義和百分百的保證,如果非要說一個乙丑的話,我更想引用張小嫻的一句話來定義自己的愛情:「這一生,總有一個人,老是跟你過不去,你卻很想跟他過下去,這就是愛情。」在少年懵懂時期,我們預見最美好的事物之一應該就是愛情了。
  • 電影《被光抓走的人》:荒誕意境下,一道光引發的愛情和人性思考
    2019年12月13日上映的科幻愛情電影《被光抓走的人》,以一種偽科幻概念的巧妙創意講述一道神秘的光降臨地球後一部分人神秘消失的故事,在尋找消失之人的過程中重新定義愛與不愛的界限。用光來定義和劃定愛情的標準,乍看覺得荒誕不已,實則是對現代情感關係的深刻洞察。
  • 看完《只有芸知道》後,對於婚姻和愛情的許多思考
    上周六和朋友們一起看了馮小剛導演的新作《只有芸知道》,這部電影改編自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故事。看完後,我在朋友圈對這部電影給予了非常差的評價。雖然我不喜歡這部電影,但是這部電影卻引起了我對於婚姻和愛情的許多思考。這部電影的敘述手法是順序中夾雜著倒敘,將故事慢慢展開。
  • 摩式雞湯|愛情婚姻那些事兒
    於是,上周六晚的直播,跟大家聊了一晚上我對愛情婚姻的看法~▼ 而一般性格外向熱情的女孩大多都比較愛思考與表達,對生活的要求也會多一些,與被動的他在一起後,雙方的觀念肯定會產生差異,主動方一定會提出很多自己的意見,也就自然形成了總在不停嘮叨他的局面。
  • 阿嬌離婚,你又不相信愛情了?我們的愛情觀不該被外界定義!
    作為公眾人物,明星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而明星離婚就像「重磅炸彈」一樣,每次都能引起大眾對婚姻的思考:明星結婚——我又相信愛情了;明星離婚——不敢相信婚姻了。大家的愛情觀都這麼好定義嗎這兩天,阿嬌離婚的消息上了各大網站的熱搜,引起網友的熱議。
  • 《霍亂時期的愛情》:五十一年九個月零四天的婚姻讓我觸動
    這部書通過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的情人們以及小說中涉及到的其他人物,如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的父親,幾乎寫盡了愛情所以的模式。但卻不能認同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對費爾米娜·達薩長達一生的愛值得讚揚。一個男人等了一個女人一生,的確令人讚嘆愛情的偉大。然而他在等待中,還不斷拉來各式各樣的女人陪著自己一起等,打發那些空虛和寂寥的日子,我想這種行為是對愛情的褻瀆。
  • ...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婚姻|弗洛倫蒂諾·阿里薩|費爾米娜·達薩
    看完這本小說,我仍沒有找到答案,但它促使我開始思考愛情在歲月面前是怎樣滋生又是怎麼消逝,曾經的美好又是怎樣被時光磨得平淡無奇。一、問:愛情是兩人結合的基礎嗎?答:「社交生活的關鍵在於控制恐懼,夫妻生活的關鍵在於控制厭惡。」
  • 愛情的定義是什麼你還不知道嗎?
    真正的愛情,不在於山盟海誓,不在於轟轟烈烈,甚至也不在於生死相依,因為,為自己所愛的人而死,是很容易的事,每一個熱戀中的人都有可能做到;真正難以做到的是細節——瑣碎的細節,平凡的細節,生動的細節。在這個世上,只要不是完全的獨身主義者,愛情幾乎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的經歷過程,只是有些人愛得輕鬆,有些人愛得枯澀,有些愛天長地久,有些愛曾經擁有而已。在愛情中,愛的偉大是經得起考驗,愛的最高境界是兩情相悅的欣賞,是彼此的懂得。愛情(法律定義):是男女雙方之間基於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的、純真的、專一的感情。
  • 愛情是愛情,婚姻是婚姻——離婚冷靜期VS結婚冷靜期
    01 結婚冷靜期到底要談什麼要談『』錢『』錢可以花在哪裡我的一個女同學婚後跟抱怨說老公太摳門,老公,名校名企,年薪幾十萬,同學用她自己的工資買買買時,老公都要和她吵,認為不值得02經營幸福婚姻的3個關鍵秘訣結婚為了幸福,不是為了離婚去結婚的的,經驗婚姻需要大智慧。1.調整心態,明白婚姻本質愛情的本質是一種情感交換,婚姻的本質是一種價值交換,彼此合作的過程。
  • 那些笑著嫁給愛情的人,後來為什麼哭了?原來婚姻是這樣!
    我們自小到受到太多至幻至美的愛情電影或小說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幻想延續到了對婚姻的理解之中,認為夫妻一定要心有靈犀,默契無比,婚姻一定要完美幸福,一生一世。
  • 從愛情跨進婚姻,激情過後,便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從愛情跨進婚姻,激情過後,便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婚姻就是你接受了一個設定,這個男人是你的老公,從此以後你不再與其他的男人有感情瓜葛。至於這個男人是誰,怎麼樣,不那麼重要,他只是一個符號。你真正期待的愛情,真的只存在你的幻想裡。你要做的就是扮演好你的角色,妻子這個符號。對於你老公,你也是一樣的角色。在平淡的生活中儘可能多的感受美好,不美好的視而不見就好了,揪著也是自己痛苦,別人不會感受分毫。拿起你的蜜糖,放下你的苦藥。且行且珍惜。
  • 在好萊塢影評人眼中,《無間道》是亞洲男性早就被人看穿的自尊心
    說起在好萊塢大紅大紫過的華語影片,《無間道》算是一個裡程碑了。華語版本的《無間道》沒有得到任何的獎項,而好萊塢翻拍的《無間道》卻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這也成為了當時的一段「佳話」。北京時間2月22日,好萊塢影評人就在相關論壇上,發表了他們對原版《無間道》的概念:「在我們(好萊塢影評人)眼中,《無間道》是亞洲男性早就被人看穿的自尊心。」其實好萊塢的影評人也知道嗎,《無間道》原版空手而歸,翻拍版本卻獲得了奧斯卡,讓不少亞洲影迷感到了不公平。
  • 思考在路上:楊麗萍徒弟水月和同性結婚,婚姻到底是什麼?
    這不由得引起了我的思考:婚姻到底是什麼?婚姻究竟是什麼?難道就真的只是男人和女人因為某種關係,某種原因而在一起嗎?我想,抱有這種想法的人該做出改變了。大人,時代變了!婚姻泛指適齡男女按照婚姻法在經濟生活、精神物質等方面的自願結合,並取得法律、倫理、醫學、政治等層面的認可,雙方共同生產生活並組成家庭的一種社會現象。形成人際間親屬關係的社會結合或法律約束。根據觀念和文化不同,通常以一種親密或性的表現形式被承認,以婚禮的方式來宣告成立。結婚的原因很多,如法律、情感、經濟、精神信仰、社會、個人生活、生理心理的需要。
  • 這幾種認知下選擇婚姻,才是真正的「嫁給愛情」
    其實這樣的說辭屢試不鮮,就像依葫蘆畫瓢一樣,每個人的心裡對愛情和婚姻都有著不同的定義和理解,所以愛情在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是形色各異的。突然想過一個最為合適不過的比喻,就好像你問別人,「哎,你有沒有見過鬼」,有的人深信不疑,有的只談笑帶過。
  • 愛情和婚姻的區別是什麼?愛情是水,婚姻是船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愛情和婚姻的區別是什麼?一個是水,一個是船。離開了水,船就失去了它的意義,離開了船,水就顯得有些冷清。愛情和婚姻緊密相連,正如那句警世名言一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愛情充滿了柔情,我們就用水來代替。
  • 陳數的婚姻觀亮了眼:愛比愛情更重要,不是嫁給愛情就會幸福
    而有的夫妻卻和這兩口子形成完全的對比,大部分自媒體人都寫了「過了這次疫情,我們離婚吧!」不是因為口罩買給婆婆了,就是說看出彼此更討厭對方了,或者說冷暴力實在堅持不下去婚姻了,而這些夫妻都有一個致命的傷口。就是把「愛情」當成了「愛」他們覺得婚姻就應該甜蜜,就應該對自己好。
  • 謝杏芳「變了」,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也不是進入人生的保險箱
    正如羅子君一般,懵懵懂懂只知道愛情的小女孩,在成為妻子與母親後,她有了更堅強的動力。這一場婚姻中的「出軌風波」打碎了她對愛情大過天的不切實際的幻想,也逼迫她重新審視生活。《圍城》中說的:「婚姻是一座牆,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 90後的愛情,發生了什麼變化?
    80後已經踏踏實實的結婚生子,被歸類為不再討論情感的「中年人」,幾乎退出了愛情的故事和相親的市場。此時,90後大步而來,開始定義這一代的愛情和婚姻。很多的社會調查和文章分析中,都認為90後中的許多人,都不再以愛情和婚姻作為人生的重大任務目標。一度流行的佛系,喪系觀念,都表示不會主動追求所謂愛情和婚姻,甚至覺得這些都很麻煩,不如自己一個人簡單的生活。
  • 你是怎麼定義愛情的呢?你還相信有美好的愛情嗎?
    你相信愛情的美好嗎?首先,我要說,愛情它是美好的,曾經,我恨過那些剝奪了我們老實男人機會的渣男們,可是 ,當有一天一位前輩問我,假如全世界沒有了渣男,美女們會給老實男人第一次機會嗎?最後只能走長輩安排的相親之路來解決婚姻呢? 常言道,人無完人。也就是好無完好,按相對論來講,就是,壞無玩壞。所以,好女孩總還是有的。問題是:憑什麼好女孩要選你?如果不是英雄救美啥啥的,她憑什麼對你另眼相看?你又不是人民幣,人見人愛,也不是什麼霸道總裁明星偶像,所以,最終還是轉回之前的宿命,女人們,還是喜歡會甜言蜜語的男人,不管他是不是渣男。
  • 愛情,令婚姻不幸,令社會失範
    這樣的人,不是魅力大,而是他陷入了愛情毒品中了。戀愛而沒有進入婚姻,經過這麼一段瘋狂無可厚非,積極地說,也算是為將來進入婚姻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礎。可是也有弊端,感情越炙熱,那麼將來面對平淡時,心理上的落差也有可能會更大。講回我們的傳統和中國哲學不提愛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