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由1995年成立,發展到2020年,也已經25個年頭,由過去各支球隊自己經營,再到姚明擔任中國籃協,建議CBA組建公司,各隊繳納一定資金,成立了CBA公司,這麼一看,CBA公司是一步步走向職業化的,但CBA是發展了,而我們有一小部分球迷卻還是停留在過去對CBA的印象,特別是對待易建聯跟林書豪這兩個球員的事情上,可以看出我們的球迷總是覺得外國比較圓,對待CBA球員是極度苛刻的,我們的球迷也是時候更新一下你們對CBA的認識了。
看了今年CBA總決賽的球迷都知道,易建聯為了球隊可以奪冠,是在半決賽對戰北京的第三戰就已經復出了,再到總決賽第三戰的第三節末端,易建聯起跳想要搶籃板,在毫無對抗的情況下,易建聯受傷了,很多球迷當時還說因為易建聯穿了耐克的鞋子,但易建聯這次的受傷,還真的跟鞋子無關,他的傷已經有前兆了,不然易建聯一個場均20+10的人,不可能一場比賽只得2分的,而且這是季後賽,輸掉一場,很有可能就得回家了,因此必須排除鞋子問題。
可以看出易建聯為了球隊可以奪冠拼到了什麼程度了,因為易建聯不復出,廣東隊可能在半決賽第三戰就已經輸給了北京了,而不是跟遼寧隊打總決賽了,舍己為球隊的易建聯,為球隊拼到跟腱斷裂,加上易建聯之前籤的5年合同已經到期了,本來不受傷的易建聯,籤個2-3年4000-6000萬的合同是沒問題的,加上CBA限薪令裡有一條副例,為國家隊做出特殊貢獻者,可以突破個人最高頂薪900萬工資,而超過900萬以外的年薪,是不計入球隊工資帽的,這也是為什麼易建聯在限薪令後依舊可以拿2000萬年薪的原因。
但也是因為易建聯的跟腱斷裂,這時候的球迷開始給廣東隊支招了,說易建聯老了,應該降薪,把工資給年輕人,還有的說易建聯一年不能上場比賽,拿著2000萬的工資,心不疼嗎?一般跟腱斷裂的恢復期是8-10個月,所以易建聯很可能下賽季打不了CBA,還有的球迷說易建聯老了,建議他退役算了,仿佛說話都不需要負責似的,大家難道都忘了易建聯是為了球隊奪冠才拼到跟腱鍛鍊的嗎?一年前的NBA,湯普森為了勇士隊奪冠,賽季報銷,得到了勇士隊給予的頂薪合同,同樣的杜蘭特也跟易建聯一樣跟腱斷裂,沒有選擇續約勇士隊,籃網隊依舊為杜蘭特開出了頂薪合同,杜蘭特也跟籃網續約了。
NBA這樣一個純商業化的聯盟,勇士隊都可以為湯普森開出頂薪合同,怎麼到了易建聯這裡,易建聯就得降薪,他修養為什麼不能拿2000萬年薪,為什麼要易建聯退役,我們的CBA球迷有這樣的思想是很危險的,因為競技體育裡面,工資不是有實力的老將讓給新人,新人必須靠自己的實力拿到頂薪,我們的球迷對待NBA球星可以那麼寬容,怎麼到了易建聯這裡就這麼苛刻了,廣東隊下賽季是要繼續奪冠沒錯,易建聯不就是受傷了嗎?這麼快就成為球隊的累贅了嗎?如果這樣的話,讓易建聯本人看到,那真是透心涼,自己辛辛苦苦的為了球隊奪冠,結果一受傷,換來的不是讚美,全是各種建議自己降薪的言論,那真的挺傷易建聯的心。
聊完了易建聯,我們再來說說美國人林書豪,之所以加美國人不是要說林書豪不好,相反的,這是為了襯託林書豪的偉大,林書豪正式啟程返回美國,林書豪本賽季工資300萬美金,據說這是一份稅後工資,球隊已經為林書豪交完了稅,林書豪累計捐款1000萬元(其中捐給美國705萬),再加上他還有三分球慈善活動,這個活動的捐款是31.5萬元,林書豪中國捐款302.5萬元以上,林書豪這個捐款就算按照他300萬美金不是稅後的,他的工資需要繳納45%的稅,按照中國對於捐款抵稅來看,最多可以抵扣12%的稅,也就是252萬元是可以抵稅的。
按照林書豪工資不是稅後來看,抵稅後的捐款也有50萬左右,要是加上對於美國的捐款就755萬了,如果他的工資是稅後的,他的在中國的捐款302.5萬,全年捐款就是10031.5萬元以上,不管我們怎麼計算,林書豪的慈善之舉,基本他在中國的捐款最低都得拿50萬出來,更不要說他在新冠肺炎期間,還捐贈了其他物資了,如果這樣都要說林書豪捐款是為了抵稅,偽慈善,我真的不知道球迷們想林書豪怎麼做了,他把300萬美金全部捐出來才可以獲得好評嗎?我們的球迷要這麼苛刻嗎?這樣誰還敢做慈善呢?林書豪只是一個美國人,他沒必要為中國做那麼多的,我們不要以為他黃皮膚、黑頭髮就像要求國人那樣要求他,他回去美國了,實際國人對他怎麼評價,對他影響不大的,既然他做了,我們更應該感恩他,多給他點讚美。
最後總結
對於易建聯跟林書豪,我們更加應該讚揚他們兩,我們的球迷也不要過度的要求這兩名球星了,他們已經做得夠多的了,CBA公司也應該多做一些紀錄片,宣揚一下這兩位球員為CBA所做的一切,不能讓我們的球迷的思想一直停留在過去,這樣的CBA才可以長久發展,而且才會發展越來越好。
我是阿木侃球,你覺得易建聯以及林書豪表現怎麼樣呢?歡迎你關注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