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老和尚佛誕日法語

2021-02-14 近代高僧大德開示集

七塔寺佛誕日請上堂

升座,拈香畢,斂衣就座。上首白椎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執拂子云:年年有個四月八,人人盡道生悉達。惹得雲門不肖兒,白棒無情要打殺。且道釋迦老子過在什麼處?雲門意作麼生?眾中還有檢點分明者麼?

僧問:世尊畫蛇添足,雲門雪上加霜,未審和尚如何?師便打。進云:正是雪上加霜。師云:擔枷過狀。

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云:一鏃撩天。進云:出世時如何?師云:四楞著地。僧擬議。師打云:天上天下,惟吾獨尊。隨云:覿面風雷白浪翻,滿盤璀璨寶珍珠。當機託出難酬價,終不和沙賣與人。

上首白椎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下座。

佛誕上堂

輪王雨露恩光普,泉石山林樂太平。今日泥牛獅子吼,普天匝地睹明星。卓杖云:且道泥牛獅子作麼生相見?有僧一喝,師云:勘破了也。

問:報恩一句,作麼生道?師云:一條辣棒。進云:即今聻。師云:打折驢腰。僧一喝。師便打。

問:如何是照?師云:晴空瑞氣新。問:如何是用?師云:獨步耀乾坤。問:如何是照用同時?師云:峰頭掛白雲。問:如何是照用不同時?師云:春秋令自行。乃云:問處分明,答處不知。拋鉤擲釣,顧鑑相依。頭頭顯露,物物提持。秤錘有準,星點無疑。共轉法輪,凡聖鹹宜。

佛誕日,居士丁寬妙、李寬修、張寬正、蔡寬來等,請師浴佛上堂

指天指地,為誰出氣;九龍吐水,怎麼迴避?今朝落在幻遊手裡,恰似個泥塑木雕底。召大眾云:會麼?眾出作禮,師云:將者說大話底小釋迦,丟在東洋海底洗淨,然後同泥牛石虎,跳上須彌,掉轉頭來,方與諸人通個消息!乃揮拂子云:㘞(huò)地一聲獅子吼,十方世界盡歸依;更有一個歸不得,倒騎鐵馬上須彌。

四月八佛誕日上堂

今日是瞿曇老漢墮坑落塹紀念日,諸方升座,談玄談妙,說心說性,或誇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或指跛腳阿師賊後張弓,或全提半提,宗通說通,各展旗槍,互相矛盾,總是依草附木,隨邪逐惡。雲門技倆都盡,口門又窄,不解談玄談妙,說心說性,也不解全提半提,宗通說通,只是穩首東日,高枕茅庵,衲被蒙茸萬事休,此時山僧都不會。

轉自禪林網

相關焦點

  • 虛雲老和尚敘說神遊兜率天親見彌勒菩薩
    來源:《虛雲和尚全集》 虛雲老和尚(1840-1959)是現代禪宗泰鬥,近代著名高僧。他一生精進不懈,為報父母之恩,不顧風雪阻隔朝禮五臺山。又將冊籍、部據、來往書札及虛雲和尚百年來之精注經籍法語文字,盡用麻包捆載而去。數日之間,共拘去僧眾二十六人,逼令供出軍械及藏金,眾稱不知。擾攘十日,終無所獲,遂遷怒於師。虛雲和尚被拘禁於方丈室內,門封窗閉,斷絕飲食,大小便均不許外出,迫令交出黃金、白銀、槍械。虛雲答以「無有」,竟被打得頭面流血,他乾脆闔目不視,閉口不語,作趺坐入定狀。後來,又將他從榻上推倒在地,乃呼嘯而去。
  • 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的傳奇一生
    57年前的今天,1959年農曆九月十二(公曆十月十三日),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在江西雲居山真如寺示寂,世壽一百二十,戒臘一百零一。虛雲老和尚傳法曹洞,兼嗣臨濟,中興雲門,匡扶法眼,延續溈仰,一身而兼五宗法脈,重興六大祖庭,被譽為禪宗泰鬥。 虛雲老和尚圓寂後得五色舍利子百餘粒,小者無數。
  • 駐錫鼓山振僧團 《虛雲老和尚的足跡》
    由此之故,引起了那些偽僧、汙吏、流氓們的仇恨,臭味相投使他們全部勾結成死黨對抗虛雲老和尚整頓鼓山道風,破壞寺內秩序,企圖把虛雲老和尚逼得灰心喪氣地離開鼓山。他們不但公開謾罵、胡攪蠻纏、無中生有惡語中傷虛雲老和尚,還喪心病狂的唆使一位劣僧裝成瘋顛,幾次拿著菜刀衝進方丈樓砍殺虛雲老和尚,並揚言:「如果虛雲老和尚再不離開鼓山就把他殺死。」
  • 絕版老照片再現虛雲老和尚120年傳奇人生,值得珍藏!
    近代佛教史上,堅持苦行長達百餘年,歷坐十五個道場,重興六大祖庭,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脈,法嗣信徒達數百萬眾的高僧,唯有虛雲老和尚。他一生經歷傳奇,堪稱一部活的中國佛教近代史。我們特別整理一組虛雲老和尚罕見照片,一起緬懷虛雲老和尚的傳奇人生。
  • 虛雲老和尚:啟建息災法會上堂
    丨鼓山門下弟子順德岑學呂寬賢編《虛雲老和尚文集》法語(四)
  • 虛雲老和尚:掉舉與昏沈,都是失念的病源
    (勝進法師命署燁居士錄)當民國廿二年(1933)春季,閩省福建功德林居士,發起佛七時,至第三日,虛雲老和尚由鼓山湧泉寺下省公幹,順途到功德林慰問大眾
  • 百年佛教之謎, 慈禧為何哭著跪拜虛雲老和尚
    慶親王聞虛雲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請虛雲老和尚伴駕西行,以保平安。當時正值伏天8月,腐爛的屍體臭氣燻天,瘟疫流行長安。此時的長安,餓殍遍地,活人生吃死人肉,到處是腐爛的屍骨。虛雲老和尚立即奏請皇上,親諭禁止活人吃死人,並發動所有富戶捐出存糧開辦施粥廠救濟災民。虛雲老和尚憐憫眾生,願在臥龍禪寺組織一場長達7天的祈雪大法會,望龍天垂護,降雪降雨消除瘟疫。
  • 虛雲老和尚最後的遺言 只有一字
  • 虛雲老和尚與溈仰宗
    中國佛教近代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在他120歲的人生中一身肩挑五宗:傳臨濟、曹洞,續雲門、法眼、溈仰,創辦佛學院培育僧才
  • 虛雲老和尚及其門下十比丘
    這不僅是出於感恩和追思,也是出於探索未來發展的需要。相信這對我們佛教四眾,特別是對荷擔如來家業的僧侶同仁而言,該如何作好當下事,是一種啟示。自此以後,虛老和尚以「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的殊勝功行,無論在雞足山、西山、鼓山、曹溪、雲門、雲居,所到之處,皆能含辛茹苦,寵辱不驚,興滅續絕,革故鼎新,使沉寂了兩百多年的中國佛教禪宗氣象一新。
  • 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64)(中英雙語音頻)
    精彩回顧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63)(中英雙語音頻)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62)(中英雙語音頻)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61)(中英雙語音頻)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60)(中英雙語音頻)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59)(中英雙語音頻)
  • 夢參老和尚談虛雲老和尚:我問過他自己,我說老和尚你開悟沒有?
    夢參老和尚談虛雲老和尚:有些個老和尚辦了佛學院,那天我跟老法師說了,辦辦不想辦了。就是虛雲老和尚,他都跟我們小和尚講,好好讀吧,過這幾年,我就不辦了。大家知道什麼原因嗎?後來的人哪不知道前人為道、愛護學子的心,辦學是留眾啊供養大眾啊,他就是感覺著寒心啦。
  • 虛雲老和尚十大弟子個個都是高僧
    虛雲老和尚有十大弟子:具行禪師為雲南時期的代表弟子,觀本法師、靈源和尚為虛老在鼓山時期的代表弟子,本煥和尚為虛老在曹溪時期的代表弟子,佛源和尚、淨慧和尚為虛老在雲門時期的代表弟子,聖一和尚、宣化和尚、傳印和尚、一誠和尚為虛老在雲居時期的代表弟子。
  • 虛雲老和尚為滅瘟疫施法,8月盛暑鵝毛大雪千裡冰封
    虛雲老和尚為清末民國初年人,為中國民國時代四大得道高僧之一。
  • 「雲門事件」始末 112歲虛雲老和尚:不管你們怎麼打 我不死!
    全寺僧眾百餘人集中禁閉於禪堂者十八日,飲食睡眠均在其中,大小便有軍警看守,使清淨佛地變成了恐怖監獄。1951年3月的時候,虛雲老和尚被單獨囚禁在一個房間裡,門窗封閉,不給飲食,大小便也不許外出。日夜就只有一盞小燈,很暗,像地獄一樣。過了兩天,有十幾個大漢進來,逼老和尚交出黃金白銀及槍械,老和尚說沒有,他們就毒打老和尚。先用木棒,後來用鐵棍,打得老和尚頭上臉上身上都是血,肋骨折斷幾根,一邊打還一邊盤問。老和尚入定了,他們打得撲撲響,老和尚閉上眼睛,也不說話。
  • 虛雲老和尚溈仰宗法脈代表弟子 傳法表信偈
    十九歲出家,二十歲依福州鼓山妙蓮和尚,圓受具戒,名古巖,又名演徹,字德清。四十三歲發心朝拜五臺山,由普陀法華庵起香,三步一拜三年遂願,親見文殊菩薩金顏。六十一歲改號虛雲,一身系五宗法脈。溈仰宗第八代、臨濟宗四十三代、曹洞宗四十七代、雲門宗第十二代、法眼宗第八代。
  • 明賢法師:虛雲老和尚三下南洋對漢傳佛教南下有何影響?
    虛雲老和尚唯一彩色照片(圖片來源:資料圖) 虛雲老和尚在重修雞足山祝聖寺期間,曾以募化因緣三下南洋。在《虛雲老和尚自述年譜》、《虛雲老和尚法匯》等資料中可以看到虛老南洋弘法主要在馬來西亞進行,其中檳城極樂寺是必到之所。這不是隨機巧合,也非長老兀自天降,而是禪門師徒因緣的再續,更是近代漢傳佛教在南洋社會落地生根、前赴後繼的縮影與典範。
  • 虛雲老和尚:無論是禪是淨,貴在六根門頭用事,掉舉與昏沈,都是失念的病源
    (勝進法師命署燁居士錄)當民國廿二年(1933)春季,閩省福建功德林居士,發起佛七時,至第三日,虛雲老和尚由鼓山湧泉寺下省公幹,順途到功德林慰問大眾。剛好佛七止靜默念,大眾一聞虛雲老和尚駕到,大半離座迎接,叩頭禮足。當時雲老和尚大喝一聲說:「你們學佛好多年,今天對這樣嚴肅佛七道場,給你倒插法幢了!佛法的門中,無論是禪是淨,貴在六根門頭用事,掉舉與昏沈,都是失念的病源。你們記得嗎?《彌陀經》中說過,假如一天、二天、三天、甚至於七天,都一心不亂,那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和諸聖眾現在他的面前,接引往生。現在你們諸位能不能一心不亂?
  • 四果阿羅漢的境界丨虛雲老和尚一生的感應(宣化上人)
    四果阿羅漢的境界虛雲老和尚一生的感應◎宣化上人 【 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這個我不答覆你,我現在舉出中國虛雲老和尚一生的感應。虛老在南華寺住的時候,日本用飛機投炸彈,投了幾個都不響,沒有爆炸。有人說這是碰上了,就是碰上,你也要碰得上啊!你若碰不上,那又怎麼講呢?所謂碰上,就是恰巧遇著那個炸彈不會爆炸,是這麼樣的意思,但是旁人怎麼沒有碰上?怎麼單單南華寺那兒碰上?
  • 虛雲老和尚一生的十次劫難
    虛雲老和尚 法名演徹,字德清。湖南湘鄉人,俗姓蕭,出身官宦人家。十九歲逃離家庭,披剃於福州法鼓山湧泉寺,行腳天涯,巡禮名山,遍學經教,參究禪宗。為報母恩,四十三歲,發願三步一拜,朝禮五臺山。數年間,進川入藏,越雪山,至緬甸、印度、錫蘭朝禮佛跡,歷盡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