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代英特爾酷睿i剛發布不到一個月,很多人還沒買到手,肯定有人還在觀望11代,因為11代雖然也是LGA1200插槽,卻可能有一些很重要的新特性,包括PCIe4.0、直連CPU的m.2、DMI x8(這一點存疑)、原生USB3.2 Gen2x2(需要PCH支持)等,最關鍵的是之前有很多傳言指出,11代,也就是Rocket Lake雖然還是傳家寶工藝14nm,但微架構可能會有巨大的變化,由6代就開始用的Skylake換成WillowCove,雖然傳說最高只有8核,但是「8核更比10核強」,核顯也可能是全新的Xe架構。
真的是這樣嗎?近日一款ES版的Rocket Lake處理器的3D Mark 11跑分洩露,該處理器規格為6核12線程,主頻3.5GHz(基礎)4.2GHz(睿頻,和圖中的參數並不一致),有多份該處理器跑分曝光,據稱最好的成績是CPU性能分(物理分數)為11887分,核顯圖形分為1900分。
單純說跑分沒有實感,我們來和同樣6核12線程、最高睿頻4.3GHz的i5-10400的跑分進行對比,其CPU物理分為12828分,核顯圖形分為1822分。
可以看出,CPU性能沒有提升,核顯性能提升也微乎其微。
推上的網友異口同聲:這有IPC提升嗎?雖然可能因為是ES版優化不到位的原因(「有內鬼,甩鍋給ES」),但是這個成績確實很令人失望。當然也有可能是主頻識別錯誤,ES版的處理器一般都比較低,4.2的睿頻可能都沒有。
而且傳說中的Xe核顯呢?難道和UHD630這個四世「傳家寶」差不多水平?
如果今天的跑分屬實是真正的Rocket Lake,那種種證據指向了一點——Rocket Lake不是什麼WillowCove,還是祖傳Skylake,最高8核可能也是真的,可能是因為要加入新特性而佔用了更多的電晶體所以只能閹割核心數量。
雖然性能上毫無驚喜(只有「驚嚇」),但支持很多的新特性,還是值得等待的,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10核心的CPU,但更強的USB接口、更快的硬碟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但是看英特爾在家用主流平臺放棄「治療」我們還是很不爽,真想要強大的CPU性能的話還是建議再等兩年的10nm桌面處理器。
擴展閱讀:
之前有一個情報指出Rocket_Lake的L1數據緩存提高到48kB,L2提高到0.5MB,是不是看著很熟悉?沒錯,和Ice_Lake一樣,雖然這個情報可信度不高,但是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14nm堆1.25MB的L2緩存不是很現實的(正宗的WillowCove架構的Tiger_Lake的L2就是1.25MB,不過它是密度高得多的10nm工藝)。
不過現在看來買太好的Z490主板等升級11代的意義並不大,因為Z490本質還是Z390的馬甲,包括DMI x8(存疑)、真USB3.2的支持都是不存在的,大多數Z490主板還沒有直連CPU的m.2插槽。
還有,無論是10代還是11代,原生雷電接口的支持都是不存在的,難道英特爾已經放棄繼續「治療」雷電,轉而靠USB4推廣了?
Sasuga Setsuna(流石雪菜)
bilibili:@SasugaSetsuna
微博、知乎、微信公眾號、騰訊企鵝號、百度百家號、一點號、大魚號:@流石雪菜
ETAC Labs——An organization of Mizuiro-Aqua
關注我吧!據說只要你關注up主就根本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