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
中國姓氏文化歷經了五千年始終延續和發展著。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國傳統的宗族觀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國家統一上曾起過獨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當代中國100個常見姓氏中,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其中,佔全國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個,分別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
在浩如煙海的眾多姓氏中,哪些姓氏同宗同源,你的祖先姓什麼呢?趕緊從下面找一找吧!
1、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為黃帝之姓、周朝的國姓,也是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鄭國等諸侯國國君的姓,有近5000年歷史。姬姓的得姓始祖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
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萬餘,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吳姓、鄭姓、王姓、魯姓、曹姓、魏姓等411個姓佔《百家姓》總數504姓的82%,由這411個姓衍生出來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姬姓是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華夏民族姓氏的起源。
李姓、王姓、張姓、劉姓、餘姓、伍姓、陳姓、尤姓、沈姓、楊姓、黃姓、周姓、吳姓、詹姓、翟姓、徐姓、孫姓、于姓、胡姓、朱姓、高姓、俞姓、喻姓、林姓、巴姓、何姓、郭姓、柳姓、應姓、載姓、馬姓、鳳姓、風姓、龐姓、籍姓、席姓、虞姓、郎姓、貝姓、樊姓、展姓、都姓、烏姓、段姓、何姓、岑姓、晉姓、簡姓、虢姓、焦姓、郄姓、狐姓、平姓、洪姓、紅姓、藺姓、鞠姓、豐姓、仲姓、種姓、韋姓、暴姓、党姓、谷姓、步姓、荀姓、曲姓、成姓、朝姓、狄姓、談姓、蒙姓、柯姓、季姓、解姓、羅姓、項姓、童姓、梁姓、宋姓、鄭姓、滑姓、謝姓、韓姓、唐姓、弓姓、付姓、馮姓、于姓、國姓、古姓、董姓、蕭姓、程姓、曹姓、袁姓、鄧姓、許姓、傅姓、沈姓、曾姓、彭姓、呂姓、蘇姓、盧姓、蔣姓、蔡姓、侯姓、賈姓、冷姓、凌姓、丁姓、刁姓、魏姓、薛姓、葉姓、閻姓、家姓、臧姓、富姓、餘姓、潘姓、杜姓、戴姓、鍾姓、汪姓、田姓、任姓、範姓、方姓、石姓、譚姓、廖姓、鄒姓、熊姓、金姓、陸姓、郝姓、孔姓、白姓、邢姓、井姓、崔姓、康姓、晁姓、毛姓、邱姓、孟姓、秦姓、皮姓、江姓、史姓、顧姓、侯姓、邵姓、龍姓、文姓、邵姓、萬姓、段姓、盛姓、雷姓、龔姓、錢姓、湯姓、單姓、尹姓、師姓、黎姓、易姓、常姓、武姓、喬姓、賀姓、賴姓、龔姓、文姓、智姓、顏姓、裴姓、魯姓、蔡姓、韓姓、霍姓、管姓、茅姓、毛姓、衛姓、畢姓、蔣姓、令狐姓、琚姓、蘧姓、璩姓、滕姓、姚姓、東方姓、東門姓、西門姓、司馬姓等。
代表人物:顓頊、帝嚳,后稷、泰伯,姬昌、周公姬旦、召公姬奭、晉文公姬重耳、吳王闔閭,以及神醫扁鵲、法聖商鞅、燕昭王姬職、禪宗二祖慧可、形意拳始祖姬際可、新中國前外交部長姬鵬飛等。
2、姜姓:源出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4%。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到現在,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
姜、呂、丘、丁、鄭、許、封、沙、郝、謝、紀、崔、高、章、賀、柯、盧、薄、賴、連、饒、厲、聶、王、解、陸、嶽、谷、譚、覃、焦、芮、柴、浦、申、富、向、宇、卞、佘、艾、安、彥、晏、年、齊、文、駱、國、蓋、蒲、尚、楂、易、伍、欒、慶、甫、閭、儲、左、右、北、癸、壬、旦、門、井、牙、龔、洛、角、蛇、掌、亙、麻、竹、棠、析、桓、檀、茶、萊、苑、畫、弦、旗、禚、指、琅、酈、省、汲、溪、景、劇、闞、青、鈄、鐸、姁、組、鄲、郵、隰、裔、我、氏、是、其、及、並、即、盍、望、朋、士、營、坴、戎、充、捷、強、禮、孝、懿、威、奕、富、明、紹、靈、暢、平、襄、逄、共、勵、封、略、獻、旅、醮、率、襲、射、移、聊、克、晢、太公、翰公、閭公、旗公、牛公、牽公、丙公、邴公、公牛、公旗、公牽、公紀、公晢、公翰、東郭、南郭、西郭、北郭、東宮、南史、西乞、左子、右子、子襄、子雅、子尾、子旗、子泉、子乾、子工、子公、子夏、子韓、子剡、丁若、於陵、於盧、淳于、梁丘、閭丘、左丘、餘丘、虞丘、佘丘、蛇丘、鹹丘、廩丘、組丘、籍丘、淄丘、呂相、閭葵、若閭、齊季、臼季、臼乙、申屠、申章、申叔、申解、蒲盧、盧蒲、盧薄、盧門、雍門、車門、仲長、仲孫、大陸、大野、大卞、將具、將其、將鉅、志張、志章、章仇、宇文、尹文、姜林、高棠、許靈、賀止、士強、樂利、容城、百裡、三苗、苴人、慶父、諸兒、福子、唐孫、錫戎、浩羊、灌檀、焉瓦、藥羅、毋知、無知、無幸等。
代表人物:姜尚、姜維、姜夔、齊桓公、尚小雲等。
3、姒姓:在中國眾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說是一個小姓氏。由於分化成了許多個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不足2000人。據史料考證,姒姓是一個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傳頌的中國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大禹也是華夏民族傑出的聖祖。
梅、越、杞、夏、褒、費、毒、劉、題、孫、仍、似、繒、辛、丐、杷、沒鹿、冥、侯、鄧、相、華 、譚、緱、扈、男、鄒、顧、歐、婁、樓、禹、曾、臺、沈、蓐、黃、鮑、陽、區、題、卜、巢、竇、杭、戈、嵇、計、蔚、莘、斟尋、彤城、斟戈、歐陽、司空、歐侯、鬱離、夏侯。
代表人物:禹、勾踐、歐陽修、歐陽詢、褒姒、婁師德、鄧世昌等。
4、贏姓:現今嬴姓人在江蘇、山東、雲南、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等19個省份均有分布。江蘇嬴姓人最多,但分布比較分散。
廉、徐、江、秦、趙、黃、幹、邗、梁、晁、馬、葛、谷、繆、鍾、費、瞿、戚、柏
代表人物:伯益、嬴非子、嬴政、廉頗等。
5、妘姓:是中國傳說時代祝融八姓之一,也是八姓之祖。
鄢、雲、鄶、葉、羅、路、逼陽、靳、洛、鄅、米、倪、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姓。
代表人物:屈原、曹操等。
6、媯姓:出自上古高陽氏後裔舜帝的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姓。媯姓為上古時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媯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臺灣省則沒有,以吳興、南郡為郡望。
姚、伊、虞、陳、史、胡、田、袁、孫、王、佔、滿、諸、陸、車、齊、程、崇、房、杜、宗、箕、付、寒、過、支、庸、鄴、文、鑄、戈、邳、觀、褒、緡、岐、仍、奄、雙、冀、武等。
代表人物:滿寵、陳毅、袁枚、陸機、陸雲等。
7、姞姓:5000年前黃帝賜封的12個基本姓氏(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之一,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榮傳統的姓氏。
吉、雍、燕、鄂、密須、密、須、闞、嚴、光、羊、楊、孔、尹、蔡、魯、滷、允、斷、敦、逼、郅、雖、康等。
代表人物:吉鴻昌、孔子、康有為、嚴復等。
8、姚姓:與姬姓、媙姓等二十個古姓均起源於公元前兩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至今近5000年,是中國四大歷史最長的姓之一。
如今主要集中於浙江、安徽、廣東、江蘇四省,在宋版《百家姓》中名義上排第101位,在2007年中國百家姓氏名義上排行第51位。
陳姓、王姓、胡姓、文姓、孫姓、虞姓、田姓、袁姓、車姓、夏姓、陸姓、潘姓等。
代表人物:姚啟聖、姚合、姚崇等。
9、妊姓:《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黃帝最小的兒子叫禹陽,他得姓為「妊」。後來,他的後裔寒浞,曾統治整個華夏民族長達40年。
《左氏春秋》中載,妊姓為伏羲氏風姓後代。另說妊姓即「任姓」一脈,是中國傳說時代黃帝長子的後裔。
黨、任、海、章、薛、奚、安、普、謝、舒、呂、祝、終、泉、畢、過、妊、壬、嵇、薛、櫱、舒、徐、女丕、女否、邳、丕、仲、臣、祖、且、摯、執、疇、摯疇、禺、遇、採、鑄、邿、詩、儋、儋耳、牛黎、無繼、無腸、射、終古、佟、修、昌、卑、狂、大、洛、結、鍥、黨、掌等。
代表人物:嵇康、薛仁貴、薛稷、薛濤、薛道衡等。
若有本文中未提及姓氏,可在評論區留言!本人將再次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