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mb-china
今年最值得一看的展覽,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終於來了!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一生只能看一次,錯過再等一百年」,畢竟下一個700年是趕不上了。
▲ 圖片來源@微故宮
為了迎接六百歲生日,故宮博物院推出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以三大主題 ,18個歷史節點來展現紫禁城六百年歷史,9月10日起到11月15日期間,憑故宮博物院門票進院後可免費參觀。
那麼這個大展的名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丹」就是紅色,代表了故宮紅色的磚牆;「宸」是屋簷、房屋的意思,代表帝王的居所。所以,「丹宸」就指故宮,而「丹宸永固」,就是祝故宮及其歷史、文化一直傳承下去。
這次大展,用450餘件文物及史料照片,展現了紫禁城600年的風雨歷程,感覺是一場穿越了浩瀚時間與空間的大戲啊,而且很多精美的文物都是首次展出。一起到《丹宸永固》展覽裡一探究竟吧!
故宮看展指南
故宮博物院推出此次大展,由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
其中,18個歷史節點分別是——
▲ 圖片來源於@微故宮
這次的展覽設置在午門區域,可以從西雁翅樓進,再穿過午樓正樓,最後從東雁翅樓下來。整個展出以「時間」為線索,以四季變化的景象為背景,所以每個展廳對應的顏色也不同。
西雁翅樓展廳-宮城一體
進來的第一間就是西雁翅樓展廳,這間展廳說的是明代紫禁城是怎麼建成的,整體用了米白色的空間,特別有石質構建的立體效果。
平時只覺得故宮氣勢磅礴,看過之後才發現這背後需要這麼多工匠和建築師細細打磨。
這個廳裡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徐顯卿宦跡圖冊》了,它可以說是來自「明朝的紀錄片」。
上至皇帝下到僮僕,畫中人物衣著和場景建築非常真實細緻,栩栩如生地展現了四百年紫禁城午門及太和殿的真實情景。
午門正樓展廳-有容乃大
走進午門正樓展廳,滿眼的朱紅帶了完全不同的感受,整個空間讓人非常震撼,烘託出了清代紫禁城的華麗與精美,也是本次展覽中最大的展廳。
這裡主要展現了清代各時期紫禁城,建築格局與風格變化。
平時只能用望遠鏡看的屋脊「小獸」,這次終於到眼前了!這套小獸還是康熙年間重建太和殿的原件。
另外一件200多年來首度和大眾見面的漆紗也非常珍貴,因為表面狀況脆弱,也許以後再也不會公開展出了。
東雁翅樓展廳-生生不息
第三個展廳採用的是綠色空間,表示的是故宮博物院成立後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
內容主要是近代開放故宮和修復文物的黑白照片,配合《我在故宮修文物》等記錄片看會更有意思,可以提前做一下功課哦!
你還可以看到清朝人的日記!這裡有溥儀等重要歷史人物的照片,和親筆寫的日記、回憶錄和文章等,從第一視角,重新經歷更真實的歷史。
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進入午門後直接右轉,故宮近期的《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也是不可錯過的展出,而且也不需要另外買門票哦。
展覽持續到10月30日,地點在故宮文華殿。
▲ 北宋 蘇軾@治平帖
蘇軾這位「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的千古風流人物,從古至今追隨者眾多,從來不缺「蘇迷」。
▲ 北宋 歐陽修@灼艾帖
他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文化巨匠輩出的時代。與他有著深入交往的前輩如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等人,都是名垂千古的文史大家。看了蘇東坡的真跡之後,也不妨了解一下這位「偶像」的「朋友圈」。
熱愛書畫藝術的蘇軾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題畫和論畫詩文,還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
▲ 北宋 林逋@自書詩(局部)
他的書法風格受到王羲之、顏真卿、楊凝式等人的影響,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之上,能夠「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 北宋 蘇軾@春中帖
▲ 明 李宗謨@東坡先生懿跡圖(局部)
他一生跌宕起伏,富有傳奇色彩,也留下了大量的逸聞趣事。而本次展覽的內容,不只有蘇軾自己在不同階段的作品,更有他的朋友們、後人們、追隨者們試圖理解他而做的傑作。
故宮遊玩路線
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紫禁城,到現在已經整整600年了。在很多人眼裡,庭院深深的皇家禁地。
它的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城市建築中最璀璨的篇章,故宮的紅牆青瓦間,時光交織,好像真的穿越回到了過去。
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走進紫禁城,渾厚和磅礴的氣勢壓住了城外的喧華。
六百年的傳承,深厚的底蘊和豐富的珍寶,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匠心與智慧。
看完大展,自然也要在故宮裡好好遊覽一番,最經典的路線就是穿過午門,先看外朝三殿,再到內庭三宮,不過這條路線上還藏著很多鮮為人知的景點和玩法,如果你有一天時間,不妨就這麼玩。
沿中軸線看三大殿
結束看展後從午門下來,推薦打開「微故宮」小程序的導覽功能,一邊聽歷史故事一邊遊覽。
之後穿過午門,氣勢雄厚的太和殿便展現在眼前。別忙著邁過金水橋,如果你愛攝影的話,最好的視角就在西側的中央城樓和東側的角樓上。
除了太和殿,也留些時間給廣場兩側的文華殿和武英殿吧,遊客不多,但館藏的陶瓷器和書畫都非常值得一看。
中軸線上的三大殿可以說是來故宮必打卡的地點了,國家大典都在這裡辦的。千萬別因為重重人海錯過了太和殿金碧輝煌的髹金龍紋寶座,你可以透過大殿的莊嚴,遙想天子臨朝的模樣。
北側的太和殿與保和殿,則需要細細地看,大木結構上的裝飾彩繪,以及屋頂簷角小獸都凝聚著了中國工藝的匠人精神。
遊三宮穿內廷
故宮以乾清門為界劃分前朝後寢,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的後三宮,這裡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透過雕梁畫棟可以一窺隱秘的皇家生活。
後三宮的東西兩側分別是東六宮和西六宮,都是皇帝妃嬪們的居住的地方。特別要說的是在延禧宮中的水晶宮,雖然殘缺,但構造奇特,與周遭的建築形成鮮明對比。
隱藏玩法
1. 在遊覽內廷之前,可以先去慈寧宮東側的冰窖咖啡館稍作休息,除了咖啡和小吃,這裡還能免費看故宮出版的書籍。
2. 出現在故宮各個角落裡「御貓」也成為了新的故宮亮點。故宮現在有上百隻貓,每個都登記在冊,這些御貓不是一般的流浪貓,那可是明清開始,祖祖輩輩便一直保護故宮的喵軍團。
3. 你還可以試著集一套「故宮印章」,體驗一把故宮帝王蓋章的感覺,冰窖書店/儲秀宮/御花園都有哦。
4. 從故宮出來,穿過神武門過了馬路就到了景山公園,這裡是明清紫禁城的制高點,可以遠眺整個故宮全景!也是許多發燒友俯拍故宮的選擇。
進宮tips
這次展出不少人都已經等了很久,特別是到了國慶黃金周,更是一票難求了。所以想要順利看展,還有這些tips可以參考。
一是提早訂票。故宮博物院按照預約、限流、錯峰原則,自7月28日起,每日預約觀眾數量至12,000人(上午7,000人,下午5,000人),門票提前10天的0點預售。目前10月6日以前的票完全都沒了,只能看看7號以後的了。
官網地址:
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二是注意防疫措施。進故宮之前必須在「觀眾服務中心」驗證「北京健康寶」,大家可以提前準備好。進展廳參觀時需全程佩戴口罩並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
目前,從天安門經端門到達午門的路線暫時關閉。大家可以從東華門或西華門前進入,然後沿著沿東、西筒子河路步行至檢票口進入。
三是錯峰參觀。如果你想看中軸線上熱門的三大殿,那你可以選擇臨近閉館前來參觀。故宮的開放時間是到每天下午5點(淡季下午4點半),所以4點之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旅行團了。
玩故宮住哪
其實以北京的交通便利程度,我覺得住哪都差不多,至少地鐵都能到啊,但如果想要在客房看故宮,估計得住得再近一點了。
▲ 北京王府井文華東方
比如去年剛剛開業的王府井文華東方,地處王府中環頂層,房間就能看故宮,步行到金茂萬麗不到1公裡,也就10來分鐘的時間。這家不僅位置景觀好,價格也很「好」,預算足夠的話,這裡是首選。
▲ 北京金茂萬麗
平民一點的選擇則是附近的金茂萬麗,這裡更靠近東北角樓,不過走到東華門也不遠,都是1公裡左右的距離,部分房間擁有故宮景觀。
▲ 北京王府井文華東方
除了萬豪以外,各大酒店集團其實都有合適的地方,凱悅旗下有地處長安街1號的東方君悅,希爾頓旗下有王府井希爾頓,IHG旗下也有北京國際藝苑皇冠假日。之前各家的Q4不是都匯總了一遍麼?看上哪個去哪個吧。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喝完了,國內疫情曾經導致的「寒冬」似乎也看到了終結的希望,本以為會錯過600周年的故宮,但現在看來,只要能夠出行就不會再有遺憾。
雕欄玉砌應猶在,這場赴宴姍姍來遲,所幸朱顏未改,600年的等待似乎多了幾分浪漫,故宮就在那裡不喧不鬧,你打算何時出現?
文字編輯:五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