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選秀,大概是最被低估的一屆,而最大的贏家無疑是馬刺
1984年「鑽石一代」,1996年「黃金一代」,2003年「白金一代」,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幾次選秀大年,而1999年的選秀,大概是最被低估的一屆選秀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21世紀到來前的幾年,NBA似乎出現人才井噴。從1996年科比、艾弗森等人為代表的「黃金一代」,到鄧肯、麥迪領銜1997年選秀,再到諾維斯基、卡特、皮爾斯領銜的1998年選秀,而1999年選秀,是20世紀最後一次選秀。這一年的選秀,同樣人才輩出,雖然沒有特別頂級的球星,但實力派球員很多。
吉諾比利(第57位)
吉諾比利是到第57位才被選走,也就是第二輪的倒數第2個(那時首輪29個,次輪29個),選中他的正是馬刺隊。「阿根廷飛人」成名在美國以外的地區,沒有打過NCAA,也沒有打過美國高中聯賽,所以沒有多少球隊球探、管理層關注過他。
吉諾比利1998年才進入歐洲聯賽,1999年參加選秀,那時在歐洲也還沒有打多久。他真正開始出名是在歐洲聯賽,2000-01與2001-02賽季他帶領球隊連續獲得義大利聯賽冠軍,並且兩次都獲得MVP。
從此,人們才知道馬刺隊賺了。最重要的是,吉諾比利去任何一支球隊都有首發的實力,但為了球隊,他甘心做第六人。在球隊需要的時候,又挺身而出,成為球隊首發和球隊得分王。這一屆球員,成就最大的也是吉諾比利了。所以說,這一屆選秀,馬刺是最大的贏家。
職業生涯,吉諾比利獲得過4次總冠軍,2次入選全明星,拿過1次最佳第六人,當然,他也擊敗過美國男籃夢之隊,拿過奧運冠軍。
另外三個比較出色的球員分別是
埃爾頓.布蘭德(狀元)
一個出色的內線球員,新秀賽季就場均20.1分+10籃板的豪華內線數據,新秀賽季與弗朗西斯共享最佳新秀。。職業生涯有4個賽季場均20+10,6個賽季場均2雙。
只是,一直呆在爛隊,加上球風樸實、個性低調,職業生涯只入選過2次全明星,即便那些年,其中2002年還是因為奧尼爾受傷,頂替入選。2007年跟腱斷裂,此後職業生涯巔峰不再,生涯巔峰期也算比較短了
史蒂夫·弗朗西斯(榜眼)
1977年2月21日出生於美國馬裡蘭州塔科馬帕克(Takoma Park,Maryland),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控球後衛,綽號&34;(曾是姚明新秀賽季的老大哥) 。
1999年NBA選秀,史蒂夫·弗朗西斯在首輪第二順位被溫哥華灰熊隊(現孟菲斯灰熊隊)選中,在1999-2000賽季前被交易至休斯敦火箭隊。2004年被交易至奧蘭多魔術隊,2006年又被交易至紐約尼克斯隊。2007年,弗朗西斯再次選擇回到火箭隊,但是在2008年12月24日又被交易至灰熊隊,並於2009年1月27日被灰熊隊裁掉。2010年11月29日,弗朗西斯與CBA北京首鋼俱樂部正式籤約,12月28日與首鋼俱樂部解約。
2016年6月22日,史蒂夫·弗朗西斯在採訪中承認已經退役 。在NBA的10個賽季576場比賽中,史蒂夫·弗朗西斯職業生涯場均18.1分,5.6個籃板,6.0個助攻,1.5次搶斷,曾榮獲1999-00賽季最佳新秀,獲得過2000年扣籃大賽亞軍,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三次獲得全明星首發資格。
拜倫·戴維斯(探花)
初代大鬍子,也曾經是「蜂王」、「船王」,實力強悍,一個優秀的控衛。可惜一直在弱隊,缺乏榮譽,帶領勇士隊黑八小牛算是生涯最頂峰了。戴維斯是身體強壯型的控衛,往往可以很輕鬆的依靠力量突進內線,但體型一方面是能幫助他輕鬆碾壓對手控衛,另一方面,也使他更容易受傷,生涯第四個賽季後,出勤率就降低了很多。離開勇士之後,由於沒能融入快船體系,得分迅速下降,此後持續墜落。生涯有三個賽季場均得分20+,職業生涯場均16.1分、7.2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