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福建省九地市已陸續公布了
2020年全年的GDP數據或預計數據
根據福建省及各設區市統計局的數據
咱大莆田能排名第幾……
2020年GDP:10158.66億元,增長2.9%泉州,福建省東南沿海地級市,簡稱泉、鯉,別名鯉城、刺桐城,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島,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晉江、石獅、南安3個縣級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裡(含金門),2019年末常住人口870萬人(不含金門)。主要方言為閩南語, 少數講莆田話、畲語。
泉州歷史悠久,是聯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1982年,泉州入選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7年,泉州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4月,泉州入選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
泉州是著名僑鄉。祖籍泉州的華僑、華人750多萬,港澳同胞76萬,分布在世界各地129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250多萬人。在臺灣,有44.8%的漢族(約900萬人)祖籍泉州。2020年泉州GDP首破萬億,經濟總量已連續22年保持全省第一。
NO.2:福州
2020年GDP:10020.02億元,增長5.1%福州,別稱榕城,簡稱福、榕,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遊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2020年福州GDP首破萬億,與泉州差距縮小。
NO.3:廈門
廈門,別稱鷺島, 簡稱廈、鷺, 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由廈門半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嶝島、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裡,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裡。廈門通行閩南語,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同為閩南地區組成部分。
1980年批覆設立經濟特區,廈門先後獲批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廈門已成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漳州,是海峽西岸城市之一,中國「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生態競爭力位居福建前列,國家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漳州地處「閩南金三角」,中心城區為薌城區 、龍文區、漳州臺商投資區、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廈深鐵路、龍廈鐵路、鷹廈鐵路、福廈高速鐵路交匯的重要樞紐地區、中國國家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的平原,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2014年當選福布斯中國最佳商業百強城市,先後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世界食用菌罐頭之都 、中國溫泉之城等稱號。境內有東山島、漳州濱海火山公園、南靖土樓、雲洞巖等景點。NO.5:龍巖
龍巖市,又稱閩西,位於福建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東臨漳州、泉州,南鄰廣東梅州,西連江西贛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設市。
距龍巖市區城東2公裡的翠屏山麓,有一處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巖紋似龍而得名「龍巖洞」,龍巖市名由此而來,是中國唯一一個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龍巖市由屬部分古漳州北部轄地和屬部分古汀州轄地組成。
龍巖是漢族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點和重要聚集地,全市有5個縣(區)是客家縣,有200多萬客家人,佔全市人口75%。龍巖是國家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長汀被稱為「客家首府」,永定客家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NO.6:三明
三明市,福建省地級市,位於福建省中部連接西北隅,全市面積22965平方千米。東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鄰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龍巖市。三明市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是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及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16年9月,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三明擁有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是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範區,享有福建「綠色寶庫」的美譽,是全國四個活立木蓄積量超過1億立方米的設區市之一。截至2015年6月,已發現金屬和非金屬礦種79個,已探明儲量的礦種49種,已開發利用的43種。全市擁有泰寧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2個世界級品牌和國家級、省級旅遊品牌各50多個,數量和等級名列全省前茅。
NO.7:莆田
2020年GDP:2700億元,增長3%
莆田,福建省轄地級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橫剖面呈馬鞍狀,地處北回歸線北側邊緣,東瀕海洋,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截至2019年,轄1個縣、4個區,總面積420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90萬人。
莆田市歷史底蘊深厚,史稱「興化」,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自唐以來,湧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基礎設施完善,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灣環繞」,湄洲灣為深水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福廈鐵路、向莆鐵路貫穿全境,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投入使用;福廈高速、沈海複線、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兩縱兩橫」格局。同時,莆田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及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2017年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018年10月,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
NO.8:寧德
寧德市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閩東,中國大黃魚之鄉,國家園林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西鄰南平,南接省會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土地面積1.34萬平方公裡,直接相鄰的海域面積4.46萬平方公裡,擁有世界級天然深水港三都澳。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沿海為小平原,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寧德市下轄蕉城區、福安市、福鼎市、古田縣、霞浦縣、周寧縣、壽寧縣、屏南縣、柘榮縣。截至2019年末,寧德市常住人口291萬人。寧德是中國東南沿海休閒度假和生態旅遊的勝地,境內共有1個世界地質公園、2個5A級景區、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7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濱海有嵛山、臺山列島、大京、西洋島、三都澳等海岸景區;內陸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森林公園4個,國家級溼地公園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市級自然保護區9個。NO.9:南平
2020年GDP:預計突破2000億元
南平,福建省地級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東北與浙江省相鄰,西北與江西省接壤,東南與寧德市交界,西南與三明市毗連,幅員面積2.63萬平方千米,佔福建省的五分之一。
南平轄2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2016年,戶籍人口321.26萬(常住人口266萬)。境內山峰聳峙,低山廣布,河谷與山間小盆地錯落其間,具有中國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徵,素有「福建糧倉」、「南方林海」、「中國竹鄉」之稱。
南平是福建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東漢時期,南平、建甌、浦城等便建縣;「福建」之名即來自福州、建州(今建甌市)各取首字而來。南平是閩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齊天大聖文化、太極文化的發源地,被譽為「閩邦鄒魯」和「道南理窟」;曾湧現出2000多位進士和17位宰相;擁有一級至三級旅遊資源實體180多處,武夷山是全國僅有的4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之一。
總體來看
增速方面
漳州是唯一負增長的城市
實際增速-1.5%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注重原創,樂於分享,圖片不做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