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3位,其中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是青海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
馬姓的來源也很豐富,最早是戰國時期的趙國,當時已經胡服騎射,因此趙人對馬情有獨鍾。當時的國君趙惠文王封趙國大將趙奢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同等的地位。後來趙奢的後人,還以「馬服」為姓氏,發展到後來甚至單姓「馬」。
還有很多司馬姓氏,後來也改成單姓馬。其中就有司馬遷的後人。另外古代西域遷過來很多外國人,也多姓馬,就像現在的音譯中也有很多外國名人音譯成「馬姓」,當時的外國人也音譯馬姓的多。這其中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被譯為「馬哈麻」、「摩珂末」、「謨罕德」等,所以回族中姓馬的人最多。俗語中有說,「十回九馬」。
歷史上著名的馬姓名人很多。如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其先祖就是趙奢。一句「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威震華夏!
其後三國時期的馬騰、馬超為首的西涼馬氏集團,也以馬援作為先祖,成為東漢三國亂世裡不可小覷的一股割據勢力。
明朝第一個皇后馬皇后,絕對是草根皇帝朱元璋的賢內助。馬氏隨朱元璋徵戰數十年,夫妻共患難,感情深厚。
明永樂年間的鄭和,也是回族出生,原來也姓馬,小名三寶。東北的很多馬姓,也多來自歷史上的女真人,蒙古貴族和八旗子弟的改姓。
民國時期的馬姓,也出了四大軍閥,他們多是盤踞西北的馬姓家族勢力的代表,他們沾親帶故,並稱為「西北四馬」。最著名的是「青海王」馬步芳,曾經令徐向前的西路軍吃了大敗仗。馬步芳還手段殘忍地虐殺了數萬紅軍,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親自領軍,才得以報仇雪恨。此外,還有第40集團軍副總司令,馬步芳的哥哥馬步青,馬步芳的叔叔「寧夏王」馬鴻逵,寧夏兵團副司令馬鴻賓。
民國除了軍閥之外,還出了馬本齋、馬佔山兩位中國抗日愛國將領、民族英雄。
可以說,馬姓在亂世之中,多出現軍事將領型人才。這或許跟他們骨子裡流淌著趙奢、馬援等曠世名將的血液有關係。
當代著名的馬姓名人,多活躍在商界和娛樂界。如當代九大馬姓名人:馬雲、馬化騰、馬伊琍、馬未都、馬景濤、馬天宇、馬蘇、馬蔚華、馬明哲等。
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是,我們很多翻譯的外國姓氏,如果是帶「M」音的,大多會翻譯成「馬」,而且一般男性用「馬」,女性用「瑪」。所以,我們現在熟悉了很多「馬姓」外國人。最著名的就是馬克思,我們偉大的思想家,最近的世界首富馬斯克,發表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的馬丁·路德·金,提出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寫出過《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還有歷史名人馬基雅維利,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等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馬姓名人,還有哪些你認識的馬姓名人,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