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唯一會臉紅的動物,或許說是唯一需要臉紅的動物。——馬克·吐溫一個人精神毀容了,被自己或別人的硫酸,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盧武鉉先是對觀眾說了聲對不起,然後散步,迎著日出,迎著故裡的崖。山腳下的小村子很美,無論地理還是氣質,盧武鉉回憶得也很美,說那是個「連烏鴉都會因找不到食物哭著飛走」的地方,他的話深情而充滿感恩。在烏鴉身上,他用了個哭字。想當年,他就是因找不到食物而哭著飛走的。去了大田,去了漢城,去了青瓦臺。每次出發,他都空空蕩蕩,除了一個貧民之子的誓言、一個清卷書生的豪氣,別無行李。坑坑窪窪的故鄉,那些含辛茹苦、蓬蓬勃勃的野草,似乎給了他最生動的精神註腳,也預支了最有力的人格擔保。
精神明亮的人: 王開嶺散文隨筆自選集
作者: 王開嶺
出版社: 書海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
怎麼看,此人的變節風險都是最小的。他有著淳樸的起點和奮鬥史。坎坷身世、卑微學歷、民權鬥士、草根總統……盧武鉉像一個童話。全世界,包括我這個外國人都對這個童話喜愛不已,也覺得和自己隱隱有關。這世界需要童話,需要一次童話的勝利,就像需要一場雪。最近一場雪是歐巴馬帶來的,他的膚色照亮了星條旗,也鼓舞了地球儀。只是他離得遠了點,不如盧武鉉這般近,像親戚。有時,我覺得盧武鉉酷似中國史書上的那些前輩,很儒家,很士林。你看他說過的——大選獲勝後,他用噙淚的語調承諾:「我知道大家對我的期望是什麼,那是一個沒有腐敗、沒有特權、沒有違規的社會,一個用自己雙手生活的誠實的社會。」面對反腐的重重阻礙,他說:「沒有一個農民,會因土地貧瘠而放棄勞作。」住青瓦臺後,他與友人私下談心,稱執政關鍵有三:一將改革進行到底,二讓總統府遠離金錢,三管好自己親屬。凡此種種,都讓我想起先人那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好這幾條,孟子說,你就是大丈夫了。其實,也就是最好的公僕。還有啊,論面相,盧武鉉的東方臉孔上有一種讓人特放心的東西,溫綿、敦厚、親藹,處處散發著安全感,完全符合中國人推崇的「方正」。然而,童話終究是童話。事實證明,貧窮和廉潔並無直接關係,監督權力和坐擁權力是截然不同的兩份差。當他和故鄉不再為食物發愁的時候,其家人被懷疑偷拿了別的東西。終於,一名英勇的律師站在了審判席上,一位歷史的原告變成了現實的被告。某種意義上,盧武鉉成了自己信仰的敵人。至少客觀上,他互換了位置。
作者: 王開嶺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13-7他選擇了故鄉的崖。崖,本身即意味著高度,即尊嚴的象徵,即清高者的去處。世間很美,他遠遠看見山腳下人影綽綽。同胞的生活又開始了,接下來,將是忙碌而幸福的一天。這一天,盧武鉉將成為全世界的新聞頭條。他料到了,但他已從看客中劃掉了自己。這是個臉皮薄的男人。性情如鉛筆,直、細、脆,又愛哭鼻子。有人說,流淚是孱弱的表現,他不具職業政治家應有的堅韌。何謂堅韌呢?不太懂。稍後,似乎也懂了,就是臉皮厚實且富彈性吧。不錯,論政治體格,此人是弱了點。和成府深沉、世故圓滑的同行相比,他似乎太嫩,像書生,不像政客。「我已喪失了再講民主、進步與正義的資格……各位不能和我一起陷入這個泥淖,請大家捨棄我盧武鉉吧。」他沒有狡辯,他說他無顏於家鄉父老,無顏於全體國民。連肇事的家人,他都表示了愧疚,他覺得是自己,使之不幸沾染了權力,是自己的事業把親屬帶到了危險地帶。這大概和一個人的精神體質有關。該體質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意義和存在依據,決定了他遇事妥協的程度、忍受之底限。比如逆境下的選擇,「好死不如賴活著」是一種,「留得青山在」是一種,「寧玉碎不瓦全」是一種,「萬念俱灰唯死一途」是一種……有一點能確認:他死於面子,死於廉恥和羞愧,死於精神毀容後的照鏡子。「我現在沒有臉正對你們的眼睛……我現在完全可以被拋棄了,現在我完全不足代表任何道德進步。」這是個愛照鏡子的政治家,是一個道德自尊心極強、自珍甚至自戀的人。他並非死於驚恐和畏罪,而是死於意境的破滅,死於內心的狂風,死於肖像的被毀,死於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失敗感。還有,對清靜、安寧和獨處的渴望。這種死因,包括死法,確不像現代政客所為。對許許多多政客來說,精神毀容、身敗名裂,不過乃輕若稻草的一件事,審判席上,磕頭搗蒜乞饒求生者多如螻蟻,貪生即怕死。但於一個自我器重慣了、把尊嚴和儀容視若性命之人,這事故即如泰山壓頂,漆黑一片。所以,當有人說他死於一根道德稻草時,我不同意,我說他死於泰山。
作者: 王開嶺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13-7這種死因,多少讓我想起了古人,想起了士林之風。我覺得精神氣質上,盧武鉉很有點前輩風度,像從竹林裡走出來的,士大夫的腰板,昂首挺胸,纖塵不染。「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羞恥之心,義之端也」;「五刑不如一恥」;「士皆知有恥,則國家無恥矣」。如果說古代士子是吃「素」的,一日三省謀求肺腑潔淨,衣冠楚楚力圖眾口皆碑;那現代政客則少然,他們更崇尚叢林法則和蔽人耳目,內心多「葷腥」之物。邏輯和尺度變了,精神體質也就變了,政治品格也就變了。醜事當前,拼命遮擋;鐵證如山,又死乞白賴。誰臉上沒個瘡?今人看來,盧武鉉的道德反應顯然過度了,但古時候,這絕對是正常均值,算一個合理的臉皮厚度。由此我湧生敬意。我向一個人的死因致敬。向他骨子裡的那份「古意」致敬。我還想起了另一個自殺者,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人物。三年前,南方一家小煤礦爆出檔新聞,報紙標題是《倔犟礦工打賭嫖娼後服毒自殺「謝罪」》。事情大致:端午節,礦上發了點酒,歇工後,礦友們圍一起打牙祭,不能喝酒的張某很快有了醉意,和人打起了賭,對方說你若敢去「耍小姐」就如何如何,張某一向老實巴腳,但這次為顯示「男子漢氣概」,稀裡糊塗由人陪著去了鎮上髮廊……第二天酒醒,張某羞愧,將昨晚事合盤託給妻子,下午藉口外出,喝農藥身亡。記者採訪張妻時,她哭訴說,自己並沒怎麼責備丈夫,誰知他……末了又說,「再找這樣一個男人,恐怕世上沒有了」。一件眾人眼裡的小事(記者講,「耍小姐」在當地礦上很平常),竟引發了那麼重的後果,又被媒體津津樂道,被鑑定成「失足恨招來荒唐事」。我覺得「荒唐」二字用歪了,相反,我覺得死者是個很正常很健全的人,只因和大多數相比,其道德姿勢太端莊、太憨直,在同一件事上,他的「坎」設得太低,才把生命卡住了。但誰能說我們的「坎」高度正常呢?「耍小姐」是汙點,但把這汙點看得如此嚴重,成了天大的事,須以命相抵——這確是個稀有,不,絕跡的男人!我不支持他的邏輯,但敬重他的羞恥和剛烈。仔細想,其生命裡有一股特別嚴肅、硬朗、讓人隱隱動容的東西。在一個操守盡喪的年代,任何有操守痕跡、有心靈紀律的行為,我都予以嘉許。
作者: 王開嶺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13-7盧武鉉,你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失敗,也看到了人性的勝利。你的縱身一僕,無疑是最大的誠懇。這一僕,讓全世界鴉雀無聲。也許你過於柔軟,但柔軟不是缺陷,而是美德,一種瀕臨消逝、漸行漸遠的古意。電視上,我看到嗚咽的菊花鋪成了黃色海洋。我不知花瓣後安放著多少種情緒,純粹的哀傷、諒宥的嘆息、或者是鳴冤的抗議……但我要獻上我完全私人的衝動。我想重述一遍敬意,及致敬的理由。在一個把道德當痰隨意啐掉的年代,我向一位視道德為全部家當的失足者致敬。在一個鮮恥乃至無恥的年代,我向任何有恥的人致敬,向愛惜羽毛和顏面的人致敬,向未泯的崇高意識致敬。(行為上,他未必做到了崇高,但他有崇高的本能和臨終的維護。他死於崇高的折磨。)在一個汙穢橫流的年代,我向有潔癖的人、向注重靈魂保潔的人致敬。也許他是清白的,也許不是,但他渴望清白,熱愛清白,並為有負它而羞愧難當。另外,我還要向他的山崖致敬。那麼高的地方,沒幾個政客敢爬。盧武鉉,一個向全世界低聲說對不起的人,一個誠懇地垂下頭的老人。他死了,我寧願把他的死看作合情合理,看作古意十足,看作儒生的高貴。他死了,請接受他的歉意,原諒他做的和別人對他做的,然後,像千千萬萬人一樣,手執一盞東方菊花,向那肖像深鞠一躬。其實,每個人身後,都有一片山崖。那是早晨攀登的地方,也是黃昏抬望的地方。
作者: 王開嶺
出版社: 書海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1《古典之殤:紀念原配的世界》王開嶺文集之自然美學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結集,作者的注意力從自然細節開始,從那些曾經來過卻正在消逝的風物開始,從那些被人類辜負的美好元素開始,從兒時的記憶和笑聲開始,以獨特的視角、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自己對於自然美的無限眷念。
黃河十四走 | 楊先讓·徐悲鴻 | 楊先讓文集 | 揚之水·定名與相知 | 蕭耳·中產階級看月亮 | 龐餘亮·半個父親在疼 | 黑陶·二泉映月 | 海子·海子詩文選 | 聞中·吉檀迦利 | 張銳鋒·卡夫卡謎題 | 江子·青花帝國 | 蕭耳·錦灰堆 美人計 | 黑陶·泥與焰 南方筆記 | 白峰·大玩家的鬥蟋故事 | 張述·微光炬火 | 大海截句集 | 計文君·化城喻 問津變 | 李廣平·抵達內心的歌謠 | 於賡哲·唐開國 | 朱夏妮·新來的人 | 白峰·定色分類蟋蟀譜 | 多多截句集 | | 新九葉集 丨周曉楓·河山 收藏 斑紋 丨黑陶·江南三書 丨聶曉華·生別離 陪伴母親日記 丨未曾消失的葦岸 紀念 丨 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丨毛羅·科羅納 貂之舞丨半夏·與蟲在野丨蕭耳·櫻花亂丨王學泰·「水滸」識小錄丨昌耀·我從白頭的巴顏喀拉走下 昌耀詩文選丨漢聲·松陽傳家丨壺韻茶香丨埃德蒙·雅貝斯 門檻·沙丨蘇七七·光與真的旅途:電影筆記二十四則丨姜有國 郭紅·問學彼岸:美國大學實錄丨黑陶·中國冊頁丨王鼎鈞·春秋花果:王鼎鈞自選集丨茅野裕城子·韓素音的月亮
兒童糧倉·童話館 | 車培晶 ·雪鎮上的美麗傳說 | 金近·小喜鵲加加 | 康復昆·兔兒樹 | 周基亭·神秘的眼睛 | 戴達·會唱歌的魚 | 楊鵬·最後一匹狼 | 嚴文井·小溪流的歌 | 李志偉·送你一匹飛翔的馬丨李東華·多出一個昨天丨彭懿·太陽系警察丨黃慶雲·頑皮的月亮娃娃丨洪汛濤·半半的半個童話丨饒遠·我夢中的音樂樹丨謝華·紫葉兒丨肖定麗·貓的旅行丨皮朝暉·麵包狼的家丨葛翠琳·野葡萄丨蕭袤·老鼠學校來了一位貓老師丨呂麗娜·愛夢想的樹丨周銳·月亮上找到你的笑丨張秋生·紡織娘和蜘蛛的下午茶丨郭姜燕·飛往月亮的貓丨黃一輝·花兒仙子丨金波:三束紅玫瑰丨葛冰·跳動的手指丨湯素蘭·銀狐和女孩
兒童糧倉·小說館丨陸梅·相逢一個個童年丨李秋沅·琥珀色的眼睛丨常星兒·大魚飛來丨牧鈴·特長生丨薛濤·護林員的春天丨黃春華·天堂的味道丨張潔·麻瓜赫敏丨湘女·大森林的小衛士丨常新港·漫畫人物和可有可無的尾巴丨彭學軍·黑釉燈盞 丨李建樹·五美圖丨張之路·鼓掌員的榮譽丨沈虎根·大師兄丨王勇英·借婚紗的少年丨張玉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