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各州堅持要獨立接收難民,內政部反對,被批是「政治醜聞」

2020-12-18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德國生活報報導 德國的部分聯邦州正計劃接收在希臘諸島登陸的難民們,但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對此表示反對。澤霍費爾呼籲在歐盟層面解決這一問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解決難民問題。」他這樣說道。

自4月以來,新冠疫情惡化,柏林州呼籲內政部要求接收希臘城市莫裡亞的難民。

6月,柏林州內政參議員蓋賽爾(Andreas Geisel)致信內政部長澤霍費爾,要求其同意柏林自行接收難民的一項「特別計劃」,隨後被內政部長拒絕。

柏林市長穆勒(Mike Schubert )對內政部長的信件十分憤怒,在一檔採訪節目中他甚至說這是一個政治醜聞:「這讓整個柏林參議院都十分生氣。」

波茲坦市長舒伯特(Mike Schubert )也表示:「內政部沒有經過討論就否決了柏林的特別計劃,這讓我們都感到很惋惜。」

舒伯特同時也是「安全港口」聯盟的主席,該聯盟中的160多個城市已經同意接收難民。

德國難民融合基金會主席Petra Bendel表示:「有這麼多城市願意接受難民。聯邦政府應該承認,我們在接納難民和融合方面已經很有經驗了。」

各州及縣市是否允許擺脫聯邦的控制,自行接收難民?這場爭論已經持續了數月。根據柏林市的這項特別計劃,將獨立接收300名難民。

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在近日白紙黑字再一次表達了拒絕。在給柏林內政參議員蓋賽爾的一封信中,他明確表示:

「很抱歉內政部不能批准各州單獨行動的提議,因為既不滿足法律條件,也不有利維護聯邦統一。

沒有哪個國家能單獨解決難民問題,我們在歐洲的難民問題上已經取得了明顯進展。整個歐洲必須共同行動,這是不可或缺的條件。我無法批准各州單獨行動。」

北威州移民融合部部長斯坦普(Joachim Stamp)對澤霍費爾的觀點表示同意:「各州獨立接收難民,存在很大的法律和組織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與聯邦政府保持協調。北威州接收名額在500人左右,有親屬的兒童優先。應該讓內政部利用這些名額和其他國家商議,從而接收更多的難民。」

綠黨議會黨團主席則認為澤霍費爾的拒絕完全錯誤:「像柏林,圖靈根這樣有責任感的聯邦州明明樂於接收更多的難民,為什麼要拒絕?這讓人無法理解。融合工作都是在當地展開的,和聯邦內政部沒有任何關係。

各州願意接收的難民數量遠比內政部計劃的要多,各州認為德國至少應該接收所有希臘難民營內的難民,根據7月29日的數據,準備接收的人數已經到達了2100人。內政部不可能永遠阻止這些樂於助人的聯邦州。」

聯邦和州的分歧為什麼可以一直爭吵而無結果呢?主要是是因為依照的法律不同:

聯邦內政部並非不想接收難民,而是希望根據《都柏林規則》,由整個歐盟出面接收1600名兒童難民及其核心家庭。

而柏林的「特別計劃」則參考《德國居留法》。其中並未分配其他歐盟成員國的配額,僅要求從希臘接收150名難民。

除了柏林,圖靈根州也希望從希臘人滿為患的難民營中吸收更多的難民。埃爾福特的州政府目前仍在等待聯邦內政部的答覆。(原標題:各州堅持要獨立接收難民,內政部反對,被批是「政治醜聞」)

相關焦點

  • 德國和盧森堡計劃率先接收難民兒童
    【新華社微特稿】德國和盧森堡計劃率先從希臘境內難民營分別接收50名和12名無人陪伴的難民兒童。德國內政部7日發表聲明說,將從希臘萊斯沃斯島、希俄斯島難民營接收50名無人陪伴的難民兒童。內政部長霍斯特·澤霍費爾8日將向聯邦內閣提交接收難民兒童的計劃書,並建議「如有可能,轉移安置工作應在下周啟動」。難民兒童進入德國後先隔離觀察兩周,然後安置到各州。希臘移民部門主管喬治·庫穆察科斯7日說,在與盧森堡外交大臣讓·阿塞爾博恩的電話會議中,盧方同意今後幾天接收12名無人陪伴的難民兒童。阿塞爾博恩說,希望通過轉移安置難民促使更多國家參與其中。
  • 德國接收難民其實有現實的好處
    但是,筆者要說,願意放開接收敘利亞難民,除了人道主義考慮,德國,準確的說德國企業主和政治精英其實也是有自己的算盤的。在意希手足無措、英法捏著鼻子說接待、東歐旗幟鮮明地反對的時刻,只有德國大張旗鼓地歡迎難民到來,實質上向敘利亞難民發出了一封熱情洋溢的邀請信。德國願接受十幾二十萬抵達歐洲的難民精英,這是媒體上顯著的事實。
  • 旅德華人看德國接收難民:設想很美好現實太骨感
    德國所有聯邦警察進入戒備狀態,所有可用警力全部調至拜仁州與奧地利邊境,只有合法持有德國籤證的人可以放行,就是說難民將不再可以進入德國。然而,德國是難民的第一目的地,據德國內政部的統計,2015年前往德國的新老難民總共將近80萬,佔歐盟難民總數的40%。那麼,就讓我們首先來看到底為什麼會有大量的難民湧入德國?
  • 難民問題給德國帶來了什麼?
    ▲難民進入德國的路線但政治行動中,謹慎永遠是美德。在德國民眾熱火朝天的開始接收難民不久,就嘗到了大量的惡果。▲德國難民除了聯邦政府自己掏腰包外,各州政府還鼓勵民眾為難民提供擔保,並許諾這種擔保只要維持到難民申請通過就截止。
  • 德國現有難民177萬人 總人數九年來首次下降
    中新社柏林10月5日電 (記者 彭大偉)德國聯邦內政部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年中,德國生活有約177萬擁有各類居留資格的難民,較2019年底下降了6.2萬。當局表示,這是德國境內難民人數自2011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 德國內政部:土耳其士兵向希臘邊境德國警衛開槍
    歐聯網5月2日電 據希臘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5月1日,德國內政部證實,土耳其士兵4月28日曾向在希臘與土國接壤邊境巡邏、來自歐洲邊境及海岸警衛隊的德國警衛開槍。事件中沒有人員傷亡。德國警衛聽到土耳其方向的槍聲後,立即採取了掩護措施。報導稱,德國警衛通過望遠鏡看到一名土耳其士兵用自動步槍瞄準邊界的希臘一側,然后土耳其士兵伸出右手中指,再回到軍用帳篷裡。不久後,6名土耳其士兵走出軍用帳篷,並再次將武器對準德國和希臘邊防警衛。對此,德國內政部已經予以證實。
  • 中國要接收中東難民?你願意嗎?
    中國要接收難民?
  • 德國內政部長:將繼續接收難民 15日起開放與多國邊境
    △圖為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當地時間6月10日在內閣會議結束後宣布,隨著德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日漸向好且開始逐步放寬邊境管制,該國將恢復從其他歐盟國家接收難民。首批人員包括希臘難民營中243名急需醫療援助的兒童、義大利和馬爾他各80名從海上救起的難民等。鑑於大部分歐盟國家對於安置救援人員從地中海營救的難民並不積極,而僅僅表達了接收難民兒童的意願,澤霍費爾呼籲在改革歐洲難民和移民接收政策時將相關解決方案納入考量,以便各國在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時更加團結。
  • 巴伐利亞為什麼要從德國獨立?
    作為歐盟經濟的發動機,德國向來以強大的日耳曼民族意志而為世人稱道。不過,即使是看似鐵板一塊的德國,同樣存在著內部分裂勢力。坐落在德國東南的最大聯邦州——巴伐利亞州,在2017年的一份調查中,有32%巴伐利亞受訪者希望脫離德國獨立,這麼巨大的離心力是從何而來的呢?
  • 「德國難民太多了!」德國民眾表示苦不堪言
    在調查中,受訪者被要求就有關難民的說法給出意見,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5個級別中做出選擇。這些說法包括「生活在德國的外國人太多了」「大多數尋求庇護的難民在其祖國並沒有受到迫害」等。在2016年申請德國庇護的難民數量處於高峰期時,對難民表達負面態度的德國人佔49.5%,2014年為44%。難民是如何玩壞德國的?
  • 德國接收難民標準:敘利亞人最容易 東歐人基本沒戲
    隨著歐盟多國加強邊境控制,去德國已經變得更加困難,而那些身在德國的難民,能順利獲得難民身份嗎?據德媒介紹,想在德國成功申請政治避難並取得難民身份,主要取決於申請者來自哪些國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其中,敘利亞人以幾乎百分之百的成功率高居榜首,巴爾幹地區的難民申請者則基本沒希望獲得難民身份。
  • 中國外交部長:中國不接收難民!
    而姚晨作為8000多萬粉絲的大V(是蒼老師的三倍還多),不好好演戲,非要給別人當槍使,上趕著摻和到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中來,配合西方主導的國際輿論,在難民問題上給中國施壓。 中國雖然是聯合國的五常,當時這個大使卻不是中國可以直接委派或者僱傭的,而是聯合國難民署直接招募,招募當然會選用一些影響力較大的娛樂明星。
  • 微觀點丨恐襲或開啟德國政治轉向燈
    (新華社/路透)而僅在4天前,德國維爾茨堡附近的一列火車上發生了「斧頭襲擊」事件,致十多名乘客受傷。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問題專家趙晨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襲擊案後德國乃至歐洲的可能將在各條入歐線路上封堵難民。在很多人印象中,德國是一個講秩序的國家。
  • 湧入德國的難民太多,一個德國家庭只好跑去俄羅斯當難民...
    本來,因為對穆斯林的寬容生活環境,以及「德國人歡迎難民」這些新聞在各地流傳,就造成很多難民湧入德國,【有人估計光是去年,就有150萬難民進入德國】而且,一名中東難民在德國成功尋求庇護後,平均會通過申請家庭團聚把4-8個家人接到德國居住,令德國負擔更重。。由於難民太多,德國社會的文化逐漸的就被影響,改變。。
  • 聯合國最新報告:去年全球難民近7000萬,土耳其接收最多難民
    報告稱,去年年底難民的數字比前年增加近300萬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計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淪為難民。其中,85%的難民居住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國家。對此,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格蘭迪稱,「有些人認為,難民危機發生在富裕國家,事實不是這樣的。」他呼籲富裕國家擔負起人道主義責任。
  • 【銳評】德國難民問題,糾結在哪兒?
    【銳評】德國難民問題,糾結在哪兒? 開放邊境,難民大量湧入,但核查機構人力嚴重不足,給恐怖分子可乘之機;恐怖襲擊爆發後,增加社會不安全感帶來,民眾易遷怒於政府的監管不力,給了右翼民粹勢力抬頭的土壤;面對支持率走高的右翼民粹黨派,人們又開始擔憂「新納粹」捲土重來,反對實行嚴格的難民監管,反對建立難民隔離區……「難民潮」「恐怖襲擊」「右翼抬頭」,2016年德國乃至歐洲面臨的三大危機,開始糾結為一個周而復始的死循環
  • 德國難民問題解析:相見好,同住難 熱點聚焦
    過去德國施行種族主義排外政策,納粹統治時期,德國本身就製造了大量難民。所以在戰後英美等戰勝國主導的西方世界政治論述中,德國人對世界懷有人道主義的虧欠,也因此在德國民主化之後,為了向世界宣告德國的開放包容,率先接受難民。對於執政黨來說這是加分項,使得德國在歐洲,甚至在整個西方社會,可以佔據道德的制高點。第二個原因是現實原因。
  • 奧地利右轉:「85後」總理的政治考驗
    荷蘭人選擇了50歲的馬克·呂特,因為他在2010年之後的執政業績足夠穩定;德國人給了63歲的安格拉·默克爾嘗試第四個任期的機會,因為她擅長搞經濟、並且懂得平衡。這兩位中右翼政治家的組閣方案也高度一致:將來勢洶洶的新興極右翼政黨排除在外,寧可費盡心思糾合多個中左翼小黨,也要把歐洲主義的既定方針堅持下去。
  • 德國造反,重塑歐洲,因為難民要把它逼瘋了
    歐洲的德國上文說過,德國在1990年10月統一之後,能夠繼續留在北約之中,要拜戈巴契夫的懦弱所賜。隨著蘇聯解體,北約不是被弱化了,而是進一步東擴。作為歐洲一份子,北約成員國,德國並沒有多少發言權。軍事上,完全由美國領導,政治上,由法國出頭,只能一心專注於經濟發展。中國在崛起,再怎麼低調也藏不住,令美國坐臥不安,千萬百計要壓下中國追趕的腳步。
  • 國際思想周報|美國最高法院再度右傾;默克爾與難民危機
    新協議條款規定,德國前已在其他歐盟國家登記過的難民不會被自動驅逐出境,而是會被首先安置在德國南部與奧地利接壤的邊境上的轉接站。在那裡,德國計劃將被拒絕接收的難民送回他們最先達到且有接收協議的歐盟國家,而最先到達國家無此類協議的難民將被送往奧地利,但這一條款仍需與維也納方面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