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短視頻平臺流行一首歌粵語歌叫《處處吻》,新手媽媽帶娃可以呼應一下歌名,叫「處處坎」。
執筆:安野風
編輯:安野風
定稿:歐陽比文
帶娃出現問題,萬全是防不勝防。本來以為做好萬全準備的,但實操起來發現,帶娃真的是一步一個坎。
新手媽媽想要帶好娃,首先就是要過吃喝拉撒這幾個大關。關於新生兒吃奶、餵水的糖媽已經分享過多次了,今天來說一下,寶寶拉完怎麼擦屁屁。
新生兒拉便便,擦屁屁問題引發爭議
小源是個愛學習的寶媽,孕期就讀了很多照顧寶寶的書,對自己產後照顧寶寶這件事兒信心滿滿。
因為是順產的關係,寶寶出生之後,雖然身體虛弱依然堅持母乳餵養,護士也誇她,「看著很熟練,不像是一個新手媽媽。」
出院之後,婆婆過來伺候月子,沒想到剛來第一天,兩個人就吵了起來。
原來是寶寶拉臭臭了,小源去接溫水,回來的時候看到婆婆正在給寶寶換尿不溼,拿衛生紙給寶寶擦屁屁呢。
「婆婆,這樣會傷到寶寶的!」小源語氣不善。
婆婆也不甘示弱:「我自己兩個孩子都是這麼帶大的,你要是看不慣我帶孩子,我明天就回老家!」
婆婆很委屈,覺得兒媳婦就是針對她,看不慣她帶孩子找茬。
現在有一部分年輕人比較認同,便便後用溫水給寶寶洗屁屁;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用棉柔巾比較好;還有些寶媽習慣用幹紙巾給寶寶擦屁屁。
寶寶拉臭臭後,那種方法護理比較好呢?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不過可以根據寶寶的便便次數,還有狀態的不同,選一些更合適的方法護理。
新生兒可以根據餵養方式的不同,進行選擇:
1)母乳寶寶
母乳餵養的寶寶,一天的便便次數一般在4次或者4次以上;便便的狀態多處於黃色糊狀,偶爾著涼,還會變的比較稀,這樣的便便會增加清理的難度。
如果每次寶寶拉完,寶媽都去倒水、調節到合適水溫,然後用流動的水給寶寶洗屁屁,會增加帶娃的難度,大幅度的增加寶媽的工作量。
這種情況一般建議可以用溫水浸溼棉柔紙巾,或者用嬰兒溼巾給寶寶擦屁屁。
最好在寶寶拉幾次之後,衝洗一下,注意保持寶寶屁屁的潔淨乾爽。
2)奶粉寶寶
對於新生兒來說,奶粉相對於母乳消化起來要慢一些,所以奶粉寶寶大便的次數會被母乳寶寶少。一天大便的次數在1-2次左右,有的寶寶可能兩三次才大便一次。
因為次數比較少,新手媽媽可以給寶寶用溫水洗一下屁屁,如果覺得比較麻煩,用溼巾沾溫水擦洗也是可以的,要看寶媽的日常護理習慣。
溼巾擦洗和溫水護理究竟怎麼操作呢?
① 溼巾擦洗實操
母乳餵養的寶媽,可以在房間裡提前準備一個給寶寶洗屁屁的盆,還有溫水壺。溫水壺擺放的位置要注意,以免不小心燙傷。
寶寶拉完便便之後,寶媽拉住寶寶的雙腳,抬起屁屁解開尿不溼,用溼巾沾溫水,試一下水溫,然後就可以給寶寶擦屁屁了。
擦洗的時候建議多用幾張,這樣可以確保做到清潔徹底。不要擦乾之後立刻穿尿不溼,可以讓寶寶自由活動一會兒,等屁屁晾乾之後,給寶寶塗一些護臀霜,再穿尿不溼就可以了。
② 溫水擦洗實操
給寶寶洗屁屁的話,要準備一個小盆,為了方便也可以準備一個高度適中的小凳子。
寶寶拉完臭臭之後,寶媽先調好水溫,再給寶寶脫下尿不溼,用溫水給寶寶衝洗屁屁。
注意:
不要讓寶寶做在盆裡洗洗屁屁一般強調用流動的水,所以不要讓寶寶把屁屁坐在盆裡洗,而且盆一定要是寶寶專用的,要不然容易誘發感染。
不要把寶寶翻開洗有的寶媽給男寶寶洗屁屁的時候,想要清潔的徹底,會強行翻開包皮去清洗,這樣很有可能給寶寶造成撕裂傷,而且龜頭本身就有自我保護的作用,沒必要特意去翻開洗。女寶寶1歲前,也不建議翻開陰唇進行清洗,操作不當會對寶寶造成傷害,所以,愛乾淨的寶媽清洗的時候也要注意保護好寶寶,以免操作不當造成誤傷。糖果愛嘮叨
準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餵養方式和便便次數,選擇適合自己寶寶的屁屁清潔方式,希望對你妹有所幫助。
糖果互動:你在護理寶寶的時候是洗屁屁還是擦屁屁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