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商業銀行來說,「一帶一路」已經不僅停留在戰略層面。
6月24日,中信銀行聯合中信證券、中信信託、中信國安等多家中信集團下屬公司共同在京宣布,投融資7000多億元助力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其中,中信銀行提供超過4000億元融資支持,並設立「一帶一路」基金,首期基金規模將達200億元。
事實上,主動將發展戰略聚焦於「一帶一路」的銀行不僅僅是中信,五大國有銀行和政策性銀行也都對此各有安排。對於資本市場來說,發掘具有「一帶一路」概念的銀行也成為了資金的新遊戲。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中信銀行提供的超過4000億元融資,涵蓋了轄內24家分行的超過200個「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融資方式不僅包括項目貸款、銀團貸款、併購貸款等傳統商業銀行融資產品,還包括PPP模式融資、理財融資、結構化融資等「大資管」產品。
據悉,目前中信銀行已有16家分行的27個項目確定為首批推進重點項目,擬融資總額為900多億元。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項目17個,融資金額近400億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項目10個,融資金額超過500億元。
此外,中信銀行將金融創新融入「一帶一路」戰略, 同期設立「一帶一路」母基金,首期規模200億元,將由中信銀行全資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投資於「一帶一路」區域內的城市基礎設施、軌道交通、城市綜合開發、併購重組、產業投資及「走出去」項目。
中信銀行「一帶一路」基金將充分利用在資金募集和融資安排方面的靈活性、便利性及綜合性優勢,發揮政策性資金和社會資本之間的銜接作用,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中信銀行「一帶一路」基金將按照母基金方式運作,通過PPP、走出去、併購重組、產業投資等四類子基金,專項投資於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資源、生態環保、新能源、現代農業、文化教育等相關領域,力爭5年內基金規模達到1000億元,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達到5000億元,為區域內重點項目拉動1萬億元融資。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各家商業銀行對於「一帶一路」都有著比較明確的規劃和務實的動作。中行董事長田國立曾經表示,2015年該行將提供「一帶一路」相關的授信支持不低於200億美元,未來三年達到1000億美元;建行董事長王洪章曾在出席陝西絲綢之路經濟帶投資推介會時表示,「按照國家規劃,建設銀行可能要準備2000億元人民幣為『一帶一路』提供金融支持」;此外,工行近日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巴基斯坦TAPAL能源公司就巴基斯坦50兆瓦風電項目出口信貸項目在工行上海自貿區分行舉行了融資條款書籤約儀式,標誌著工行率先以自貿區專業金融服務全力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是工行積極落實「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