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號,伴隨著努比亞紅魔新款5G手機的發布,我們還看到了多個新款周邊配件的上架,其中包括了凸顯發布會主題的氘鋒移動電源,有10000mAh和20000mAh兩個版本,均支持PD快充,在此之前充電頭網已經對10000mAh版本的進行了詳細的評測,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新款氘鋒移動電源20000mAh的評測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外包裝
1、正面
外包裝整體採用的是銀色加入一些彩色的外觀展示,和10000mAh版本的外包裝如出一轍,這次是10000mAh的升級版,紅魔20000mAh氘鋒移動電源超級閃充版。
2、左上角
左上角依舊是熟悉的nubia的Logo標識,並且每個字母都帶有不一樣的顏色外觀,看起來非常新穎。
3、氘
中間為產品的外觀展示圖,從圖片上看是一款銀色外觀的移動電源,中間帶有「氘」的字樣,和發布會的主題相符,並且由於氘字有些生僻,官方還特別的帶有拼音標註,設計的很貼心。
4、底部參數
包裝的底部,帶有這款移動電源的容量信息以及名稱,這款是氘鋒移動電源超級閃充版,電池容量為20000mAh,並且和Logo一樣可以反射出不一樣的顏色外觀效果,設計的不錯。
5、背面參數
一起來看一下位於包裝背面的參數信息
20000mAh氘鋒移動電源超級閃充版
產品型號:PB2001S
電池類型:鋰聚合物電池
電芯容量:/能量:20000mAh/76Wh
額定容量:12700mAh(5V 3A)
輸入:5V 3A、9V 3A、12V 3A、15V 3A、20V 2.25A 45W(Max)
USB-C輸出:5V 3A、9V 3A、11V 4A、12V 3A、15V 3A、20V 2.25A 45W(Max)
USB-A1輸出:5V 3A、9V 3A、12V 1.5A Max
USB-A2輸出:5V 3A、9V 3A、12V 1.5A Max
USB-A1+USB-A2:5V 3A Max
總輸出:
USB-C:5V 3A、9V 3A、12V 3A、15V 2A、20V 1.5A
USB-A1+USB-A2: 5V 3A Max
二、開箱
1、抽屜式設計
包裝整體採用的是抽屜式內膽設計,抽出內膽,就可以看到套著防刮保護袋的產品本體了。
2、防刮保護袋
拿出產品,移動電源被防刮保護袋包裹著,這樣可以保證產品在運輸的過程中外殼不會被劃傷,有效的保護產品,保證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是完好無損的。
3、數據線
自帶了一條雙USB-C的紅色外觀的麵條數據線,兩個端子頭的位置為黑色。
4、全家福
包裝內物品一覽,使用說明書一份,雙USB-C的麵條線以及移動電源。
三、產品
1、三維視角
先來整體的看一下移動電源的外觀,銀灰色外觀設計,兩側帶有一圈紅色的外觀點綴,四周採用了過渡的圓滑處理。
2、上手體驗
得益於四周的緩衝的過渡處理,整個移動電源握持手感不錯,拿在手上不會有割手的感覺,同時也沒有握持不住的現象。
3、正面
移動電源的正面,移動電源外殼部分採用的是金屬包裹設計,在正面除了中間的字體之外再無其他,看起來非常的乾淨整潔。
4、氘
紅魔5G新品遊戲手機的發布會的主題是一個字「氘」,這個字在新推出的產品上面有所體現,也讓我們學習到了一個生僻字,鑑於特殊性,官方還在字上面標註了拼音,人性化的設計。
5、邊角
移動電源的邊角處特寫,圓潤的設計加上金屬的外殼包裹,使得整個移動電源的外形看起來沒有那麼突兀,很和諧。
6、底部
不同於其他移動電源,這次的紅魔氘鋒移動電源超級閃充版底部採用了跑車散熱孔式的造型設計,看起來非常的個性,與眾不同。
7、接口面板
看一下移動電源的接口面板,從左至右依次為USB-A1輸出接口、USB-C雙向快充接口、電源按鍵以及USB-2輸出接口,電源指示燈被放置在了USB-C接口的上面。
8、參數
移動電源背面的參數部分
產品型號:PB2001S
電池類型:鋰聚合物電池
電芯容量/能量:20000mAh/76Wh
額定容量:12700mAh
輸入:5V 3A、9V 3A、12V 3A、15V 3A、20V 2.25A 45W(Max)
USB-C輸出:5V 3A、9V 3A、11V 4A、12V 3A、15V 3A、20V 2.25A 45W(Max)
USB-A1輸出:5V 3A、9V 3A、12V 1.5A Max
USB-A2輸出:5V 3A、9V 3A、12V 1.5A Max
USB-A1+USB-A2:5V 3A Max
總輸出:
USB-C:5V 3A、9V 3A、12V 3A、15V 2A、20V 1.5A
USB-A1+USB-A2:5V 3A Max
9、厚度
將一元硬幣附在移動電源的側面,整體的厚度看起來比一元硬幣高一點點。
10、大小
和iPhone 11 Pro Max放在一起比較一下大小,移動電源的長寬高分別為143.39*73.55*26.88mm,寬度上來看比iPhone 11 Pro Max差不多,長度上來看要短一些。
11、重量
移動電源淨重約為441g。
四、快充協議檢測
1、USB-A1
對移動電源的USB-A1接口進行快充協議檢測,測得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和FCP等快充協議。
2、USB-A2
對移動電源的USB-A2輸出接口進行快充協議檢測,測得同樣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和FCP等快充協議。
3、USB-C
接下來對USB-C接口進行快充協議檢測,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FCP、SCP等快充協議。
4、PDO
讀取USB-C接口的PDO報文,支持5V 3A、9V 3A、12V 3A、15V 3A、20V 2.25A五個固定電壓檔位,額外還支持3.0~11.0V 4A的PPS檔位。
五、輸入兼容性測試
1、PD輸入
使用PD充電器為移動電源充電,功率為19.63V 2.09A 41.06W,成功握手20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2、QC輸入
使用QC充電器為移動電源充電,功率為5.05V 2.35A 11.88W,成功握手5V電壓檔位,普通充電模式。
3、FCP輸入
使用FCP充電器為移動電源充電,功率為8.93V 1.62A 14.51W,成功握手9V電壓檔位,開啟FCP快充輸入模式。
4、PD輸入0~100%
對移動電源的輸入全程進行測試,在約2小時06分前,電壓、電流以及功率三大數據平臺均持輸入狀態,在充電開始至39分時,充電功率約為41W,隨後在39分至2小時06分時,功率降至約29W,2小時06分後,功率開始隨著電流的逐漸下降而出現下降的趨勢,全程耗時約3小時11分,最高功率為20.13V 2.08A 41.97W 。
六、輸出兼容性測試
1、USB-A
iPhone 11 Pro支持PD和Apple2.4A快充協議,使用移動電源的USB-A為iPhone 11 Pro充電,功率為4.96V 2.16A 10.76W,成功握手Apple2.4A快充協議。
將測得充電的數據整理到表格當中,從數據上來看,支持QC快充協議的安卓手機功率數據排在前面,黑鯊3 Pro的充電功率最高,達到了16.76W,成功握手QC快充協議;其次是支持FCP快充協議的榮耀8,支持Apple2.4A快充協議的蘋果設備則排在後面,均成功握手Apple2.4A快充協議,開啟快速充電模式。
將數據放在柱狀圖當中,可以更清晰的看出充電的快慢,整體充電功率相差不大。其中,大部分支持QC快充協議的安卓手機排在了前面,功率在12W-17W左右;其次是榮耀8,功率為13.33W;蘋果設備則排在後面,均成功握手Apple2.4A快充協議,充電功率在10W-13W左右。
2、USB-C
iPhone 11 Pro Max支持PD和Apple2.4A快充協議,使用移動電源的USB-C為iPhone 11 Pro Max充電,功率為8.99V 2.51A 22.62W,成功握手PD快充協議,並達到了快充功率最大階段。
小米9支持USB PD / QC / 27W ChargeTurbo快速充電協議,使用移動電源的USB-C為小米9充電,功率為9.40V 2.67A 25.12W,成功握手ChargeTurbo快速充電協議,並達到ChargeTurbo快充功率最大階段。
黑鯊3 Pro支持SQC / QC / USB PD快速充電協議,使用移動電源的USB-C為黑鯊3 Pro充電,功率為8.65V 3.90A 33.80W,成功握手PPS快速充電協議。
MacBook Pro支持USB PD快速充電協議,使用移動電源的USB-C為MacBook Pro 充電,功率為20.04V 2.18A 43.78W,成功握手PD快充協議。
將測試的數據整理到表格當中,從表格的數據當中來看,MacBook Pro的充電功率最高,達到了43.69W;黑鯊3 Pro成功握手PPS快充協議,功率達到了33.74W;小米9成功握手27W ChargeTurbo快充協議,其次是其他支持PD快充的蘋果設備,功率在19W-28W之間;支持PD快充的安卓設備可以成功握手PD快充;移動電源的USB-C也支持QC和FCP快充協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移動電源的USB-C還可以成功激活Switch的底座TV模式,可以為顯示器輸出HDMI視頻信號,對於一些Switch玩家來說是個不錯的消息。
將測試數據放在柱狀圖當中,這樣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到充電功率的快慢。支持PD快充的蘋果設備排在前面,大功率充電需求的MacBook Pro功率自然在最前面,達到了43.69W;黑鯊3 Pro成功握手PPS快充協議,小米9成功握手27W ChargeTurbo快充協議,其他的蘋果設備充電功率在19W-28W左右。其餘支持PD快充的安卓設備則排在後面,功率在11W-16W左右,此外USB-C還支持QC和FCP快充協議。
七、多口輸出
1、雙USB-A輸出
使用移動電源的兩個USB-A輸出接口同時為S10+和Mate30充電,功率分別為4.82V 1.49A 7.20W和4.79V 2.06A 9.89W。由此可以看出移動電源的雙USB-A輸出接口可以同時輸出為手機充電且均保持在5V充電模式下。
2、1C1A
接下來使用USB-C為小米9充電,功率為9.28V 2.36A 21.96W;使用USB-A為Mate30充電,功率為8.94V 1.25A 11.25W。由此可見,移動電源的一個USB-A和USB-C可以同時輸出為手機充電且均為快充模式。
3、三口同時輸出
最後使用移動電源的USB-C為小米9充電,功率為9.21V 2.58A 23.77W;同時使用兩個USB-A同時輸出為S10+和Mate30充電。從充電的數據上來看,移動電源的三個輸出接口支持同時輸出為手機充電,且USB-C為獨立設計,快充輸出不影響,兩個USB-A輸出接口可以正常工作且均保持在5V充電模式下。
八、效率測試
1、10W
對移動電源進行輸出效率測試,首先以5V 2A的輸出檔位進行輸出,測試全程電壓、電流以及功率三大數據平臺均持穩定輸出狀態,全程耗時約6小時58分。放出的能量約為70.24Wh,所以移動電源在以5V 2A檔位輸出時效率約為70.24/76=92.42% 。
2、18W
接下來對移動電源以9V 2A檔位進行輸出測試,測試全程電壓、電流以及功率平臺均持穩定輸出狀態,全程耗時約3小時55分。放出的能量約為70.94Wh,所以移動電源在以9V 2A檔位輸出時效率約為70.94/74=96.86%
3、45W
最後以20V 2.25A的檔位對移動電源進行輸出效率測試,測試全程電壓、電流以及功率均持穩定輸出狀態,在輸出進行到約24分時,電流降至5V輸出檔位,功率降至約11W,輸出進行到約39分時,由於觸發了移動電源內部的電路保護,停止輸出,測試終止。
九、充電頭網評測室總結
此次紅魔最新推出的氘鋒主題移動電源系列,本次為大家帶來的是20000mAh版本的評測內容,和小容量版本不同的是20000mAh的版本為銀色金屬外殼設計,中間帶有凸出主題的「氘」的字樣,在底部為跑車散熱孔式的造型設計,也為移動電源的外形添加了一層點綴的元素。接口配置方面為1C2A的設計,支持PD、Apple2.4A、QC2.0、QC3.0、AFC、FCP等快充協議,可以為市面上的大部分手機提供快速充電,用戶在日常的生活使用中可以享受充電帶來的快感。
而且移動電源還支持同時為三臺設備提供續航且USB-C接口為獨立設計在同時輸出時依舊可以提供快速充電,對於一些手持多個設備的用戶來說最合適不過了,最高支持45W的輸出功率,需要攜帶電腦等大功率用電設備出行的用戶也可以使用移動電源為筆記本提供額外的續航支持,小至手機大到筆記本,移動電源都可以輕鬆應對,從容的實現為設備充電的場景,對於鍾愛於Switch的用戶移動電源也可以激活底座TV模式,這樣也可以使用移動電源來激活底座TV模式從而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
對於一些經常出門在外的用戶來說,20000mAh的電池容量也可以提供更加持久的續航支持,如果有近期想入手一款大容量、大功率而且還支持多個快充協議的移動電源,紅魔的這款氘鋒主題移動電源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