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年男人都有下班後,車停到樓下靜坐一會的習慣,只有這個時候他才真正的屬於自己。下車後他將要去面對的是丈夫、父親、兒子的責任和義務。劉震雲的《一地雞毛》將中年男人的無奈處境描寫得淋漓盡致。
每次讀作家劉震雲的《一地雞毛》的時候,都會在主人公小林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同時在生活中遇到無奈的時候,也會想起劉震雲小說《一地雞毛》中的主人公小林。
01自身的無奈
作為體制內的中年男人,外表光鮮,內心卻是無奈悲涼的。在劉震雲的小說《一地雞毛》中,小林是國家機關的公務人員,剛畢業的他年少輕狂,不懂得為人處世,在單位得罪了很多人,但是面對生活的無奈和重壓,他不得不磨平自己的稜角,去適應大環境。
小說開篇就以小林買的豆腐放餿了,遭到妻子的埋怨,小林在單位幹的也不順心,面對妻子的喋喋不休,他忍不住去爭辯,而妻子因為單位離家比較遠,上班比較辛苦,也很委屈,於是爭辯,升級為一場爭吵。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爭吵的背後,是捉襟見肘的家庭現狀。
小林每月拿著吃不飽也餓不著的死工資,小林的妻子精打細算的過日子。隨著小孩的出生,家裡不得不僱保姆,這又是一大筆開銷,日子過得更加捉襟見肘了,甚至想出了不擰緊水龍頭,讓水滴答,偷水的行為。
小林像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但是在體制內想改變生活處境唯一的辦法就是職位晉升,要想晉升就必須入黨,但是小林曾經年少輕狂,得罪了單位老人女老喬。小林不得不放下身段,去巴結討好女老喬,好不容易討好成功,又因為辦公室複雜的人際關係,莫名其妙的又把女老喬得罪了,小林晉升的希望破滅了,只能繼續無奈的委曲求全的幹著工作。
02作為丈夫的無奈
男人為什麼愛吹牛?因為人們對男人的期望和要求特別高,特別是中年男人,但是男人又很難達到那樣的高度,只能在吹牛當中尋找內心的慰藉。作為丈夫,要為妻子撐起一片天空,但是作為像小林這樣體制內的中年男人,有的時候自己的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如何又有能力為妻子撐起一片天空呢?
小林的妻子單位離家比較遠,而且沒有通勤車,只能每天起早貪黑的去上班,妻子深以為苦,想讓小林把她調動到離家比較近的單位。小林只能硬著頭皮去求自己的領導,領導給他熟悉的一個單位的人事處處長打了電話,將小林妻子的事情拜託給了他。小林妻子不放心,又託了別人辦這件事情,結果人事處長得知小林他們又託了別人,能辦成的事情也不給辦了,告訴小林,既然他們託了別人,就讓別人給他辦吧,這時候小林才知道把人事處長得罪了。
小林和妻子下狠心,買了禮品,打聽了人事處長的家庭住址,打算登門賠罪。夫妻兩個人都沒有送過禮,像小偷一樣在人事處長的留下徘徊,聽到樓道有腳步聲,就會被嚇得心驚肉跳的,結果在上樓的時候碰上了要外出的人事處長。人事處長輕蔑地看了一下他們手中提的禮品,只說自己著急出去,沒有時間聽他們說,就匆匆地走了,留下無奈悲涼的小林和妻子。
最終小林妻子的工作沒有調動成功,而是沾了領導小姨子的光,解決了起早貪黑去上班的困境。原來小林妻子單位的領導的小姨子和小林他們住在同一片區域,領導為了小姨子方便,在這一片通了通勤車。作為體制內的中年男人就是這樣的無奈,看著妻子受苦受累,自己卻無能為力。
03作為父親的無奈
現在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意識,就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但是像小林這樣體制內的中年男人,有時候面對孩子,也是一臉的無奈。自己要上班,只能僱保姆來帶孩子,保姆帶孩子不盡心,他們夫妻出去上班,保姆不管孩子,讓孩子玩水,因此孩子總是感冒,他只能請假帶孩子去看病。
在同一個小區,孩子穿的東西和吃的零食在玩伴之間也有了比較,特別是對門的鄰居。小林家對門的鄰居是做生意的老闆,小林的妻子和對門女主人相互看不上,但是兩家孩子玩的卻比較好,小林的孩子無論是穿著還是吃的零食,都不如對門的小孩,面對孩子的委屈,小林只能看在眼裡,無奈在心裡。
好不容易孩子長大了,就有面臨著上幼兒園的問題。作為父親,肯定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方設法讓孩子進入好的幼兒園。但是好的幼兒園需要交一筆巨額的贊助金,來生活都捉襟見肘的小林,哪有錢交贊助金啊,只能讓孩子上普通的幼兒園。
小林孩子上了好的幼兒園,但是小林和妻子心裡都不是滋味。原來小林的孩子和對門的孩子玩得比較好,沒有小林的孩子,對門的孩子哭得不去上幼兒園,對門的鄰居為了自己的孩子,就給小林的孩子也弄了一個入學的名額,這讓小林心裡覺得自己的孩子是配太子讀書的書童,但是又無可奈何,只能選擇接受。
04作為兒子的無奈
小林是從農村出來的,在父母和鄉親們的眼裡,小林在國家機關工作,肯定能辦別人辦不了的事情。小林的父母也以小林為榮,總是告訴鄉親們,有事就去找小林,於是小林老家三天兩頭就有鄉親來投奔小林,不是來借宿的,就是來吃飯的,還有來找小林辦事的,這也成為小林和妻子矛盾的爆發點。
面對老家來人,剛開始還熱情接待,面對買火車票醫院約專家這樣事情,小林只能晚上不睡覺去火車站排隊給老家的人買票,早晨早早起來去醫院掛專家號,打腫臉從胖子,越是這樣老家來的人越多,小林的妻子面對老家來人已經開始摔摔打打的攆人了,小林覺得妻子不給他面子,但是到了後來小林也不勝其擾,很生氣地告訴父母,不要讓老家的人來找他了,無奈的去傷父母的心。
有一次小林上學時候的老師來了,小林的妻子又開始摔摔打打的,到了飯點也不做飯。小林的老師是來看病的,拿著土特產說是來看看小林,但是看到小林和妻子的態度,老師只能提出告辭。後來小林得知老師去世了,內心愧疚了很久,但是他也是沒有辦法啊。
作為體制內的中年男人,沒有經濟條件讓父母享受更好的生活,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陪伴父母,在床前盡孝,當父母生病了,都沒有寬裕的錢給父母治病,作為兒子,內心充滿著無奈和悲涼。
劉震雲的小說被稱之為新寫實主義,其中《一地雞毛》是最傑出的代表作,讀這本書的時候,能從主人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認為每一個中年男人都應該讀一讀,會有不一樣的收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一定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