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效應:
面子哲學和留面子效應:中國人最要面子,面子哲學是中國人的交往定律之一。留面子效應是對面子哲學的進一步心理操縱。當向對方提出一個大的要求被拒絕後,再提小要求時,得到應允的機率會很高,這就是留面子效應。
有時候,面子其實是個小事,只要無傷大雅,丟面子,並不丟臉。有時候,面子是大事,如果有人太重視面子,那麼傷了他的自尊,就等於造了一個敵人。
小松有一個朋友,叫劉華清,兩人本來關係很鐵,但就因面子問題,使得兩個很好的朋友從此分道揚鑣。
那天是個周末,小松和劉華清,還有其他幾個喜歡踢足球的同學,約好到附近一所大學踢球。
那天有點毛毛細雨,但這基本波這滅不廠孩子玩要的熱情,歡快,他們就分好了隊開始徵波,小松和劉華清是隊他們本來應該有完美的合作,但是小機得到珠後,特別興奮,沒有聽到讓他傳球的劉華清的聲音,自己就帶球進入對方陣營。
結果,大意失荊州,小松在對方禁區丟了球。
從後面追過來的劉華清抱怨道:「你別要個人主義好不好?這麼多人可以傳球,你為什麼自己帶球?」
小松正因為丟了球而惱火,他馬上反唇相譏:「你腳那麼臭,怎麼能接得了我的球?」
由於球場上很緊張,劉華清並沒有深究小松的這句話。
比賽結束後,小松這隊輸了,劉華清又提出了小松要個人主義這個話題,他很誠懇地說:「你要是總要個人主義,恐怕就沒人跟你玩了。」很多人也都這樣說。小松- 下子很惱火,認為劉華清這是挑撥,太傷他的尊嚴,他馬上說:「別挑撥了。你自己算算,是不是每次只要你出現,肯定都會輸,不知道別人都說你的腳太臭嗎?」
就因這,兩人打了起來。
事後,小松進行了反省,他認為自已有足夠的機會去和劉華清道歉,但是就因為覺得拉不下面子,兩人從此形同陌路。
告訴孩子,需要維護別人的面子,定要維護。 該放下的自己的臉面,就一定要放下。否則,你不但會失去朋友,還無法看清自己。
陶京也是一個心理高手。
有次,奶奶要去鄉下的一個親戚家,陶京不放心。正好小語放假在家,陶京就想讓小語陪同奶起去。
陶京知道,小語已感和同學約好騎車去遊玩,如果直接跟小語提要求,那麼她肯定會拒絕,可能還會拉出我或者小松,甚至陶京,來陪同奶奶。
我和陶京的時間都不充裕,面小松,報了三次夏令營都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成行,這回好不容易沒有其他幹擾,他肯定不會同意。
想了許久,陶京對小語說:「現在是鄉下該割麥子的時候了,你們學校不是天天說,讓你們體會- 下農村生活嗎?正好你有個叔叔在那裡,我給你安排一下,你去幫他們割脈吧。」
「割脈?他們自殺就自殺唄,還千嗎扯上我?」小語馬上聽明白了爸爸的意思,但是她故意曲解話題。
「胡說。」陶京嚴肅起來。
「我知道,割麥,不就是割麥嗎?不是我不愛勞動,只是我已經和同學約好了出去玩。你總不能讓我言而無信吧?」
「又不會讓你去待輩子,就是-兩天,回來再去玩也不耽誤。要不這樣,你和你奶奶去。你奶奶心疼你,估計也不會讓你幹很多活。再說了,你叔叔也不好意思讓你幹活。你其實就是去玩了,和你騎自行車玩也沒哈區別,可能比那還好。」
小語左右權衡了一下,最後同意了陶京的意見。
當你讓孩子答應一個很難的要求時,不妨給他提一個更難的要求,這樣,當他拒絕會,你再提你小的要求時,他會覺得對不住你,而願意等應你的小要求,有一年夏天,我帶著小松、小語還有小松的兩個同學,起去國家動物博物館參觀。
我們看到很多精美的動物標本展品,鳥類,蝴蝶類,瀕危動物類等那些標本製作得特別漂亮,讓我們嘆為觀止。
幾個孩子站在鳥類標本前面,嘰嘰喳喳,有的在讀標本下面的鳥的名稱,有的在讚嘆鳥類的繁多。
這時,小松說:「哎呀,這個鳥的毛怎麼做得那麼逼真啊?」
我當時就笑了,說:「當然,它就是真的,怎麼能不逼真呢?因為它是標本,而不是用別的物體製作的。」
其他幾個孩子笑了起來,小松的臉紅了。就因為這件事,小松每提到標本兩個字時,都會顯得很不自然。
孩子的自尊心很強,父母要注意,-定要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 不要當眾讓孩子出醜,以免破壞親子關係,還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
面子雖然不如裡子充實,但沒有面子有時候,也就傷及了裡子。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正確把握面子問題,給孩子面子,幫孩子學會放下面子,讓孩子懂得維護別人的面子。同時,還可以利用面子心理,做點人際操縱的其他事情。比如,提要求。
教子心理策略應用:
1.在人際交往中,該維護的別人的面子,一定要維護,
2.孩子也有自尊,該維護的孩子的面子,一定要維護。
3.告訴孩子,不該死守的自己的面子,不要過於看重。
4.父母做錯了事情,不要為了面子,不願意向孩子道歉。
5.為了讓孩子答應你的一個要求,你可以提出一個更難的要求。
6.當孩子向你提出一個要求時,如果這違背了你的原則,而孩子又表現出非常的道反,那麼你可以採取任回的方式,即用務個優惠政策來滿足他,使他不過於傷心,和你的關係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