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足球》的足壇夢之隊評選招來不少爭議的聲音,看過球的大部分人都對候選名單的位置問題有些疑問:貝利與克魯伊夫是不是應該換位置?羅納爾迪尼奧應該是攻擊型中場,亨利是中鋒,把他倆歸在邊鋒的位置上是否有些不對勁?前巴薩球星埃託奧還指出《法國足球》把自己的位置搞錯,明明自己是正統的箭頭人物,職業生涯大部分賽季都在中鋒的位置上,被「不懂球的金球獎評審」弄成了右邊鋒,有些缺乏尊重客觀事實的精神。當然他也指出了夢之隊前鋒幾個位置加上攻擊型中場定義比較模糊,造成位置上的爭議在所難免。
天空體育一群解說員們也討論了足壇金球獎夢之隊的位置問題,其中曼聯名宿斯塔姆就表示:「我按照羅尼(羅納爾多)當中鋒的標準,完全可以解釋亨利與埃託奧成為邊鋒沒錯。這需要看安排球員位置的標準是什麼?以當今足壇的九號位球員標準,這兩個人是單箭頭,不過按照羅尼的標準他們就是邊鋒了。」一起參與討論的切爾西名宿哈塞爾巴因克也補充道,亨利是一位具有邊鋒特質的單箭頭,與傳統九號位球員不同,這給了防守他的後衛增加難度——當時藍軍對陣阿森納的比賽中,斯坦福橋後防線不能用防守傳統中鋒的方式來對付槍手國王。
而這些名宿眼中所謂的「傳統中鋒」,實際上就是大羅這種位置感覺的箭頭人物,所謂「羅納爾多當中鋒的標準」,實際上就是「外星人」的踢球方式而不是他的主要活動路線。按照直觀的了解方式,在前鋒中間走中路比較多的人,那就是中鋒,習慣走兩邊的前場球員就是邊鋒或者邊前衛。從活動空間以及進球助攻路線來說,大羅、亨利與埃託奧都習慣於走中路,所以「獵豹」抱怨《法國足球》把自己的位置安排錯了,就是出於活動區域考慮。而且埃託奧在巔峰時期進球比較多,在他的概念裡把他歸為邊鋒,就是在說他的進球能力不算強。
所以這位巴薩功勳會覺得評選方沒有尊重自己,然而大家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就是按照「外星人」當中鋒的標準,就會發現亨利與埃託奧都要算在邊路球員裡。羅納爾多的踢球方式屬於拉丁與歐洲派的完美結合,儘管他的腳下技術頂尖,過人與組織能力比很多中場球星都出色,但是他從來不粘球——這點似乎不怎麼像南美球員。筆者球後看過很多大羅的全場比賽錄像(一定要看全場比賽而不是集錦),幾乎沒怎麼看到他有花裡胡哨的動作,招牌的鐘擺過人也是簡潔明了——過掉對方防守球員後要麼選擇直接射門,或者傳球,不會出現其他多餘動作。
羅納爾多在場上實際上觸球次數很少,無球跑動也不是很多,不過他一旦拿到球就能給對方球門形成直接威脅。在opta的專業數據統計中,就拿大羅在韓日世界盃上來舉例,他的有效射門或者是助攻,高達觸球次數的百分之七十,難怪內斯塔說「外星人」一旦拿到球,對方後衛就慌了。按照這個中鋒標準,亨利與埃託奧顯然就沒有那麼高的觸球轉化率——這兩人持球跑動的時間比較多,轉化為進球或者是有效傳球在他們的巔峰期不到百分之三十,這就是邊鋒特質,所以在這個標準下他們成為邊鋒沒有錯。
可能有些人會說了:槍手國王與「獵豹」是很厲害,不過他們終究沒有羅納爾多那麼偉大,觸球轉化率與實力有關。那麼筆者球後就可以拿前德國隊九號位球星戈麥斯說事,他在12年歐洲杯上的觸球轉化為進球助攻的效率高達百分之八十。尤其在他們對陣荷蘭隊的小組賽中,戈麥斯的觸球次數只有個位數,不過他梅開二度,這才是羅納爾多標準下的中鋒踢法。顯然戈麥斯沒有入圍的前鋒偉大,所以說觸球轉化率與實力沒有直接關係,與位置感覺有聯繫,在這個標準下,的確能解釋亨利與埃託奧成為邊鋒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