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
終於終於終於,借著雙節的喜慶,樂樂終於看了疫情後的第一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也因著觀影有感,特寫下這篇小文。
關於影片,頭條文章裡,看到這樣一條評論↓↓↓↓,挺有意思的,與樂樂的想法也有些相似,但樂樂比他更積極,全部單元都喜歡。一下簡單聊聊~
醫保卡的烏龍——《北京好人》(選點:北京)
《北京好人》雙重涵義:主角張北京是個好人,首都北京的好人。且延續了《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北京你好》單元。
患有高血壓的張北京,城市戶口,有醫保卡,他攢了錢想要買一輛心愛的車。北京的表舅,一個外賣員,農村戶口,還得了甲狀腺瘤。
表舅因為病情沒辦法,向北京借錢,北京卻猶豫了。但北京想到了一個法子,用自己的醫保卡給表舅看病,減少手術費。
用醫保卡看病過程中,影片用一些細小的點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再加上兩位演技派演員的自然演出,讓我們於歡樂中品味生活。
當然作假是一定會被揭穿的,只是早與晚而已。在表舅不想連累北京,「撒謊」承認自己偷卡時,北京也許被感動了,所以才會有後來棄車治病的小反轉。
這一單元最大的反轉是:表舅自己家是有醫保卡的,是媳婦悄悄辦的,怕丈夫心疼錢所以沒告訴他。這也從另一方面暗示我們,現在國家對農村的扶貧力度非常大,保證家家戶戶都有醫保卡,有病能醫得起。
「大雜燴」——《天上掉下個UFO》(選點:貴州黔南)
《天上掉下個UFO》劇情沒那麼煽情,但是搞笑啊。而它的主題就是:科技興農。
雖然單元主題是科技,卻用猜想的UFO來敘述故事,這是不是意味著要敢想敢做,大膽假設小心取證,夢想也能成為現實。
這一單元選角上非常有意思,黃渤之前演過外星人,而主題是UFO;唐探3劉昊然和王寶強似乎只是「走錯劇組」。開篇對郭帆的採訪,有點致敬《流浪地球》的感覺,體現我國飛速發展的科技。
影片中,經典的名場面便是↓↓↓↓,配上黃渤的方言,也能逗得人大笑。是有點無聊、無釐頭,但仍是不錯的喜劇。(畫質較差,請見諒)
感人至深——《最後一課》(選點:湖南千島湖)
範偉老師,在《最後一課》中,飾演一位下鄉支教數十年的鄉村教師。可以說,他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單元,也最讓觀眾感動。
而在他晚年患病時期,失去了記憶,卻仍記得給鄉下孩子們的最後一課。兒子為給父親治病,號召鄉裡鄉親重拾當年記憶。
但過去的終究過去了,再怎麼精心「偽造」的場面,出現意外也不意外,只有意外的存在,影片才是美的、合理的
這也告訴我們,過去貧苦的日子,不會再回去了,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黃沙情懷的——《回鄉之路》(選點:陝西榆林)
樂樂看完這一單元,很是糾結,部分網友也不太滿意這一單元,但是樂樂想要替它解釋解釋。
糾結的根源:一方面或許因為時長限制,剪輯的不是很好,故事線沒有其他幾個那麼完整和飽滿;但在另一方面,最後的反轉卻是樂樂沒想到的,這感動到了樂樂。
鄧超飾演的角色告訴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不要輕易判定一個人。他愛說大話、他左右逢源、他騙人,但這的背後卻是對家鄉深沉的愛。
總體來說,這一單元雖不完美,但樂樂還是非常喜歡。感謝那些為治沙防沙作出貢獻的平凡人們。
小謊言中的大愛——《神筆馬亮》(選點:遼寧瀋陽)
《神筆馬亮》玩起了諧音梗,一方面藉助原故事名字引起注意,另一方面表明繪畫也可以脫貧致富,創造特色新農村。
單元中的馬亮,為了家鄉脫貧放棄外出留學機會,卻因為擔心媳婦不同意,一直用「善意的謊言」作掩護,心酸的同時也快樂著。
幸運的是,媳婦最終還是理解了他。這個故事中,樂樂是猜到了結尾,但沒猜中過程,過程中笑料百出,搞笑中不乏溫馨,真是妙極!
不得不說,這是樂樂最喜歡的一個故事,也是最完整最搞笑的一個故事。沈騰角色的憨厚與情懷,馬麗角色的精明與包容都恰到好處。
「網卡」的梗重複用,笑點依然在,大家仍會笑,這不乏演員在背後辛苦的演出。
寫在最後
每一個單元似乎都在講述一個小人物,但卻又傳遞著家國情懷。
每一個家都是「小我」,卻又傳遞「大我」的家國情懷。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記憶,是我們不可割捨的一部分,願每一個人的家鄉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