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長達一年多的傳聞之後,巴託梅烏終於在今天帶著整個巴薩董事會宣布了辭職的決定。許許多多的巴薩球迷奔走相告,開心地訴說著「天亮了」的經典名言。
任期內有過三冠王的輝煌,打造出全世界收入最高的俱樂部,以巴託梅烏為首的這屆管理層為什麼會一步步失去民心,最終落得這般各方討伐的境地?平心而論,他們又真的一無是處,算是巴薩史上最差的一屆嗎?
【藍白身紅藍心,打不好球只能繼承家業】
2020年初,塞爾電臺專門挖掘不為人知小故事的《你在玩什麼!》節目請來了西班牙籃球名宿、90年代初曾被國際籃聯選入世界歷史50佳的布斯卡託。這期節目並沒有在籃球圈引起多少流量,卻意外地走紅於足球圈。
因為他提到自己在執教巴薩籃球青年隊裡,手下有個球員叫:巴託梅烏。布斯卡託是這麼評價當年那個年輕人的:「他是一名出色的後衛,投籃很好防守也很積極。但最後因為身高太矮,還是被我們解僱了。」
有意思的在後面。
——被巴薩解僱後,巴託梅烏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加入了死敵西班牙人的籃球隊。但在一場加泰德比的足球賽中,他被人們發現站在看臺上忘情慶祝洛博-卡拉斯科為巴薩打入的制勝進球,結果被憤怒的球隊開除。身是藍白身,還是藏不住紅藍心啊。
——被西班牙人開除的巴託梅烏輾轉過Mollet和Santa Coloma兩支小球隊,但沒打出什麼名堂就結束了自己的籃球生涯。之後怎麼辦呢?他只能去西班牙三大頂級商學院之一的ESADE讀了工商管理學位和MBA,接著無奈回去繼承了家族企業。
沒錯,現實裡真有這種劇情。
巴託梅烏的祖父在1962年創立了Trabosa,致力於商用車輛的製造。他的家族算不上富甲一方,但也比絕大多數普通人的條件要優渥得多。接手家族企業後,巴託梅烏通過各種併購和資本合作,把Trabosa升級為ADELTE集團,目前經營碼頭建設和行李車、傳送帶、登機橋等機場輔助工程。
雖然和皇馬主席弗洛倫蒂諾的ACS沒法比,但巴託梅烏的ADELTE集團每年營業額也能達到6000萬歐元左右。從香港到波士頓、邁阿密,都有巴託梅烏家碼頭的身影。
上述事跡可以告訴我們兩個事實:第一,巴託梅烏確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巴薩球迷,至少不會真的是吐槽說的「臥底」;第二,巴託梅烏是個不折不扣的商人,而這個標籤可以說貫徹在他進入巴薩高層後的整個生涯軌跡裡。
2003年,他和在ESADE讀書時遇到的同學羅塞爾共同加入了拉波爾塔的幕僚團,並在競選成功後進入巴薩董事會,專項負責籃球、手球和曲棍球。在這裡他充分揮灑著自己對籃球的熱愛,積極投入建隊改造並且第一個賽季就拿到了聯賽和超級盃冠軍。然而好景不長,因為在籃球隊教練等人選問題上的矛盾,巴託梅烏、羅塞爾和其他三名董事與拉波爾塔完全決裂,2005年就選擇了辭職走人。
2010年,羅塞爾捲土重來在大選裡擊敗了拉波爾塔,巴託梅烏也重新回到巴薩成為了副主席。2014年,羅塞爾因為著名的「內馬爾案」承擔責任辭職走人,巴託梅烏按照俱樂部章程成為了隊史第40任主席。
巴託梅烏接手時,巴薩在2013-14賽季裡什麼冠軍也沒拿到,這是七年來的首次四大皆空。於是在那個夏天,他豪擲1.57億歐元引進了蘇亞雷斯、拉基蒂奇、特爾施特根等8名球員,並且請來了路易斯-恩裡克取代馬蒂諾執掌帥印。
那個賽季,巴薩拿到了隊史第二次西甲、國王杯和歐冠的三冠王。
賽季結束後的主席大選,締造夢三並且和球員們關係極其密切的拉波爾塔做出了一系列讓名宿回歸擔任各種重要職務的承諾,很對會員們的胃口。但巴託梅烏最終拋出了一句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你們選我,其他的我也做不了,最多也就像剛才那樣拿拿三冠王。」
從民調來看算是逆轉爆冷,實際上有眼前的成績打底,巴託梅烏贏得輕鬆寫意。
但我們都知道,巴託梅烏轉正之後這五年,別說三冠王了,巴薩連歐冠決賽的門檻都沒能再碰到。與永恆的對手皇馬那個歐冠三連相比,逆轉和慘案背景板換了誰都無法接受。
從天堂墜入地獄,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商言商,也有成功】
雖說人走茶涼,但我們在回顧巴託梅烏這屆管理層五年來所做的工作時,該肯定的仍然值得肯定。
首先,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他確實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從巴託梅烏接手以來,巴薩在財政收入上實現了長足的進步。雖然繞不開吃夢三影響力紅利的部分因素,但管理層這些年確實在增收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創新和發展。
典型的例子就是2018年他們新成立了一家下屬公司,全面接管俱樂部的授權合作與產品零售等商業內容。結合之前在香港、紐約等地開設直屬辦公室的作用,巴薩開始深度參與品牌營銷活動,而不再是像絕大多數俱樂部一樣把業務交給運動品牌主贊助商代理。
這正是巴託梅烏團隊2015年上任後高度宣揚的「多元化與國際化全新戰略」的關鍵部分。從此,等著配合贊助商拍拍廣告的「加盟店」模式變成了主動出擊、把握市場需求的「直營店」模式,帶來的收入增幅十分明顯。2018-19賽季巴薩首次超越皇馬登上德勤俱樂部收入榜榜首的寶座,而且未來很可能長期保持在較高的位置。
諾坎普的地下沒有礦,錢都是想辦法掙出來的。已經有多家豪門從巴薩的案例裡得到了啟發,本來這兩年應該掀起足球商業化變革的浪潮,只不過因為疫情無奈全都停了下來。
其次,巴塞隆納土生土長、11歲就成為俱樂部會員的巴託梅烏,其實十分清楚這家俱樂部對加泰人民來說意味著什麼。因此,管理層近幾年也為當地的足球生態和社會責任做出了一些很受好評的舉動。
比如,2016年巴託梅烏力主推行了「瑪西亞360」(Masia 360)項目。這個項目的主要內容是,巴薩未來會對足球、籃球、手球等所有項目的青訓球員提供長達數十年的全面幫助。如果拉瑪西亞小球員受傷了,俱樂部會安排專車接送正常上學放學;如果你接受過青訓但去了其他球隊,可以隨時找拉瑪西亞的老師尋求個人技術和職業規劃的幫助;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為職業球員,俱樂部保證盡最大努力幫你推薦合適的工作。
「瑪西亞360」,就是這樣360度無死角的拉瑪西亞一條龍服務。
青訓主管福爾格拉在600多名各種運動項目的小球員和家長齊聚一堂的啟動大會上是這麼說的:「我們不光想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青訓營,也想成為教育水平最高的青訓營和俱樂部。未來我們談論一名拉瑪西亞男孩和女孩時,我們除了關心球技,更會稱讚他/她身上有著巴薩的文化。」
最後,巴薩這些年確實在文化和創新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俱樂部成立了創新中心,與巴塞隆納甚至歐盟的許多研究機構都展開了密切的合作,做出了一些激動人心的成果。比如他們利用AI技術創建了跑動對於空間利用的影響模型,並且以「梅西怎樣利用選位和傳球,以較少的跑動來創造更多的空間」為課題寫出了一篇論文,還在業界最頂尖的麻省理工學院斯隆體育分析會議上拿到了組委會特別大獎。
這些東西也許對即刻的成績提升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但總得有人去為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和技術創新邁出勇敢的第一步,誰也不知道這些嘗試會不會像克魯伊夫當年拿起教鞭拒絕引進大牌、首先要求重建青訓營那樣,在未來成為長期成功的奠基石。此外,巴託梅烏任期內巴薩女足、籃球、曲棍球等其他項目都得到了更多的資源傾斜,拿著各種冠軍步入了輝煌期。
因此,哪怕是整天狂噴巴託梅烏、為其辭職拍手稱快的競爭對手,也至少對他任期內實踐「巴薩不止是一家俱樂部」(Més que un club)這一精神內核的實際貢獻作出了肯定。
但是吧,「不止」這個詞顯然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首先,你還是一個足球俱樂部。
【先得有成績,才有錦上添花】
或許是因為擔任巴薩臨時主席的第一個夏窗大手筆引援收穫三冠王的印象太過深刻,巴託梅烏團隊在內馬爾離開後總是期望著靠重磅引援來解決所有問題,一個不行那就倆,兩個不行那就明年再買另一個。
可偏偏在趕走此前做主引進蘇亞雷斯等人的體育總監蘇比薩雷塔之後,巴薩的引援眼光一落千丈,此後的數筆重金豪購都很難言成功。從安德烈-戈麥斯、圖蘭到馬爾科姆,再到三位億元先生庫蒂尼奧、登貝萊和格列茲曼,這些交易帶來了各種層面上的嚴重負面影響。
——單純從競技角度來說,巴薩過去幾個賽季的表現實在是不夠理想,尤其是在備受指責的歐冠賽場。當球迷們看著庫蒂尼奧和梅西球權不兼容、租借拜仁卻拿下三冠王,看著登貝萊不斷走在邊打遊戲邊等傷愈、復出後很快再受傷的循環,看著格裡茲曼場均丟一單刀踢成防守工兵、卻跑到國家隊生龍活虎……誰還會管你在場外領域的成功和創新?
作為直接對比,利物浦在把庫蒂尼奧賣給巴薩之後,立刻把分期收款權轉售給了金融公司,拿著折價後的現錢去敲定了範戴克、阿里森和法比尼奧等冠軍核心的轉會。巴薩球迷不禁會問,說起來我們的數據分析和創新部門國內外獲獎無數,真拿到轉會市場裡實操起來,結果就這?
——從青訓角度來說,遇事不決就買買買的處事風格顯然會嚴重壓縮拉瑪西亞小妖的練級時間。當然,青訓本來就不是能穩定產品質量的流水線,而更像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冒一茬的刮彩票。庫庫雷利亞、卡萊斯-佩雷斯、阿萊尼亞和普吉等近些年的成品,看起來也實在是無法和梅西皮克他們那撥相提並論。
可還是那個問題,當成績不好、大牌引援表現不佳時,所有人都會發問:我們引以為傲的拉瑪西亞去哪了?早點多給機會,會不會就有更多的法蒂?如果他們有心翻翻羅塞爾和巴託梅烏任期內的轉會記錄,會發現巴薩解決青訓質量不佳的問題居然是這些年幫B隊買了47個半成品,其中沒有一個最終走入一線隊,更會覺得前面說的「瑪西亞360」最多也就是在亡羊補牢,還不知道補不補得牢。
所以,下任主席的熱門競選者馮特才會數次借用拉波爾塔的名言「皇馬才買巨星,我們生產巨星」來諷刺巴託梅烏,說他毀滅了拉瑪西亞。
——巴薩能連續高價引援的基礎在於營收能力的大幅增長,但哪怕是目前世界收入最高的巴薩,連續這麼砸錢也剩不下多少餘糧。於是,你可以從各種媒體上讀到巴薩財政有多麼緊張。
在轉會費方面,向馬競買格子的錢實際上是由一家私人基金墊付,巴薩從2021年開始分期給這家基金打錢。之前用西萊森換內託,之後用阿圖爾換皮亞尼奇,都是為了財政公平和「淨負債/EBITDA」這個董事會考核硬指標進行的做帳交易。
在工資方面,高價新人的工資高、續約老臣的工資也高,雖然沒有一些媒體玩「賣人不算收入、買人攤銷卻算支出」文字遊戲算出來的80%+那麼誇張,但巴薩2018-19賽季工資/收入的比例達到了69%,這個數字仍然遠遠算不上健康。
總之,巴薩採取了相對激進的財政政策,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透支未來不斷押注現在。然而因為連續的引援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導致走向越來越激進的死循環。考慮到巴薩過去十幾年收入翻了六倍和目前財報仍然能每年盈利的現有證據,不能說他們已在或者即將陷入經濟危機(除非未來曝出有假),但巴託梅烏留給後一任主席的操作空間小到可憐,重建難度大到崩潰。
平時大家都說會員制俱樂部沒有老闆的好,可這就是「任期政績大於天」的弊端。
禍不單行的是,世界足壇今年受到了來自疫情的殘酷打擊。而這一打擊,對於巴薩這家財政非常激進、還沒有幕後老闆救急的會員制俱樂部,要比其他球隊大得多得多。
收入損失單賽季就達到1.54億歐元,未來還不知道疫情要持續多久,必須找地方補回來。首選當然是把並不合適的球員高價出手,但是這個大環境和狀態,誰會高位接盤登貝萊、格列茲曼或者庫蒂尼奧?賣人不行,那就轉為降薪。
降薪分為兩條路,第一條還是清洗高薪老臣,哪怕已經賣不出身價。但巴薩與加泰的獨特地域聯繫放眼世界可能都找不出第二家,拉瑪西亞的功勳動不了,只能用盡方法找拉基蒂奇和蘇亞雷斯開刀。前者去年說巴薩到處推銷感覺自己「就像一代土豆」,後者被簡訊清退和發布會笑著笑著就哭了,這哪個球迷受得了?
第二條那就是集體降薪。於是問題又來了,球員們不懂:既然你們有錢不停砸新人,憑什麼要我降薪來找補?
但這麼多困難也不夠開脫,因為如今這個死局完全是之前幾年的操作積累而至的結果。
降薪問題,還將高層與球員之間原本就存在的裂痕進一步放大。
今年,我們看見了很多過去根本見不到的事情。先是阿比達爾把解僱巴爾韋德的鍋甩給球員,梅西公開回應「波髒水」;再是爆出巴薩「黑公關門」,雖然官方否認並拿出第三方調查報告,但人們想起過去每年歐冠出局後必然如期而至的更衣室內訌新聞,球迷和球員明擺著都不信;還有球員在停擺期降薪聲明裡說「俱樂部有人用媒體向我們施壓」、梅西離隊鬧了一個多月最後在採訪裡直接表示「主席對於承諾出爾反爾」、皮克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我告訴梅西明年就換人了」……
球員和管理層貌合神離見得多了,這般完全對立全面開戰的還真是頭一遭。
離心離德成這樣,你如何指望球員們還能在球場上心無雜念,在逆境裡奮勇相爭?所以,雖說巴託梅烏辭職看起來是因為彈劾日期與加泰政府之間的矛盾,但誰都知道其實不過就是個時間的問題。
從2014年救火到2020年辭職,巴託梅烏這兩年可謂高開低走,最後留下的幾乎都是罵名。總結一下,他在巴薩主席的位子上仍然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在競技層面失敗得太多,更不懂得管理人心的哲學。這在巴塞隆納,是遠遠不夠的。
巴託梅烏離任之後,圖斯克茨為首的臨時委員會即將進行下一次主席大選。而無論是抱緊哈維的熱門人選馮特,還是已經完全轉型去政壇的拉波爾塔,比起巴託梅烏的「商人」標籤,都更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政客」。
諾坎普的天真的亮了嗎?還是會走向另一個被高度捆綁的極端?一切都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