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漢釣到一隻「烏龜」,龜殼插4支箭,專家:這一竿值18億

2020-12-11 靜一說史

萬錢珍鼎期公飯,天自壽留侯。文物昇平速置郵。——毛滂《武陵春》

文物是一種對於歷史抽絲剝繭的考究,同時也是重要的一種方式。通過對於文物之考察,我們可以了解到歷史的發展軌跡以及歷史的痕跡。

歷史永遠都在變遷,時光一旦流失就變得不可琢磨。唯有洗去歷史塵埃真實存在下的文物,才向我們揭示了歷史之變遷,時代之轉移。在歷史的滄海桑田下,人們都會在自己的物慾橫流中,最終淹沒在時代的塵埃下,只剩下存在了千百萬年的文物,默默的看著這一切。

一般來說,歷史上存在的文物都是由專家勘測發現的,也大多由國家有關部門保管。但並不否認,還有少許的文物確實會在一個偶然的時機被探測發現。

一個普通的老人,一次偶然的垂釣,是怎樣的契機讓這個老人,一竿子釣上來一隻價值18億的烏龜呢?

一、老漢河邊垂釣,釣上來一個非同尋常的大傢伙

釣魚是一項很多人都很喜歡的活動,古有姜太公垂釣的傳說,無論是河邊還是小溪邊,我們總是能看到很多垂釣的愛好者。

他們靜靜的守在河邊,長期保持著一個姿態,幾十年如一日的在這裡靜心養生。釣不釣到魚對他們來說或許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的等待以及對於心性的磨礪。

這既是一種肉體鍛鍊,同時也是精神上的磨練。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這位河南的老漢便是一個釣魚愛好者。

老人年輕時候種了一輩子的地,平時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愛好,無非釣魚與研究文物。對於文物與歷史的追求是他的熱愛,可惜他卻沒有經濟條件見到現存於世的文物。

但釣魚卻是他日復一日重複的一件事情,每天都在河邊垂釣,所以魚兒喜歡吃什麼餌?坐在什麼地方去釣魚?池塘裡有什麼魚?這些知識老漢全部都非常知曉。

又是一個非常尋常的下午,老漢和以前一樣坐在小河邊垂釣,但不一樣的是這次當他把魚鉤一扔下去,就感覺到自己的魚鉤一沉。

以老漢的經驗,他分析了魚竿的下垂角度,他判斷出這是一條前所未有的大傢伙。他試著拉了一下,非常的奇怪的是雖然說魚鉤傾斜的角度很大,但是魚兒被釣上之後卻絲毫不掙扎。

經驗判斷,他一定是釣到了水底的淤泥或垃圾,老漢嘆息一聲,準備把魚竿收上來,做一些簡單的處理。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當他把魚竿收起的時候,卻在杆子下面釣上來了一塊兒髒兮兮的鐵疙瘩。老人不以為意,把這塊兒釣上來的鐵疙瘩隨手扔在一邊,也沒有再注重。

但是過了一會兒,他卻突然有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發現。

二、拿到專家處鑑定,竟是一隻價值18億的烏龜

他發現無意釣上來的這個大傢伙,可不是什麼普通的垃圾鐵疙瘩,而也有著自己固定的形狀。看形狀像是一隻烏龜,背上還插了4支箭,這麼看下來造型確實是非常獨特。

把烏龜表面的汙漬清理了之後,老人發現了這個烏龜質地還是比較重的,同時從表面來看具有非常濃重的年代感。

對於文物略有研究的老人,在仔細的觀察了烏龜的造型以及背上插著的4根箭之後,心裡越來越沒底。

一方面,他覺得造型這麼奇特的烏龜,一定有其獨特之處,另一方面他又不相信自己的好運氣,明明就在一條小河邊釣魚,怎麼可能就在這裡找到一個難得的寶貝呢?

這時他也沒有了一早釣魚的心情,抱著這個極具設計感的烏龜來到了鑑寶機構。老人也想知道,自己隨意釣出來的這個鐵疙瘩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來到了鑑寶中心,專家盯著這個烏龜來來回回研究了半天。看著專家嚴肅的神情,老漢的心裡越來越忐忑,難道自己真的撿了個什麼寶貝?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專家才結束手裡的工作,嚴肅的告訴這老漢,這烏龜可真的不是什麼普通尋常的鐵疙瘩,而是一種叫做青銅黿的物件。

它起源於商朝,因此歷史非常的悠久,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東西。這時老人已經意識到,自己釣上來了一個難得的文物。

他問專家,自己隨手釣起來的東西能值多少錢呢?專家的回覆直接讓老漢震驚,專家說這個青銅黿價值18億,但還只是保守估計。

老漢面對這個回答已經驚掉了下巴,他這輩子哪裡見過這麼多的錢?那麼這個烏龜到底是什麼來歷,竟然能值這麼多的錢?

三、青銅黿神秘的面紗揭開,歷史中的文物永遠不會被掩埋在塵埃

看著老漢驚愕的神情,專家又對這隻烏龜的來歷做出一些比較詳細的解釋,原來這隻烏龜起源於商代。

商代流傳下來的大多數文物都是一些青銅製品,除了一些比較常見的青銅鼎青銅編鐘之外,其所存在的商代青銅器種類非常繁多。

而老漢所釣上來的這隻烏龜,便是青銅器中的一種。當年商朝的勢力範圍大概就是在河南與河北一帶,因此河南的老人打撈到文物的地點也是與歷史非常吻合的。

據史料記載,當年的商紂王曾經在河裡看見了一隻體積非常龐大的烏龜,英勇又彪悍的商紂王被烏龜的體型驚嘆。

而在當時烏龜也是祥瑞的象徵,他想要射殺這隻烏龜,便拿了四隻箭,結果箭箭命中箭羽也穿透到烏龜的身體中,最終他捕獲到了這隻烏龜。

這是一種祥瑞的象徵,同時也象徵著商紂王的英明神武,為了紀念商紂王此次英勇的捕獵事件與出眾的箭法,他命令自己的大臣為自己打造了這樣一支精緻的箭,並在史冊裡記錄了這件事。

我們都知道在研究文物的時候,文物的標準是非常嚴苛的。在眾多文物中年代比較早的文物要比年代比較近的文物貴重,由宮中最先進技藝打造出來的文物,比宮外出自濫造的文物貴重。

而有史記載具有象徵性意義的文物,又貴重於那些沒有在史料中體現過的文物。

由這些標準可以判斷,老人意外獲得的這個文物是非常難得的一種文物。

但不知道他是因為什麼遺失在了河道中,千百年後又被這個河南的老漢調中,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天地之間自有緣分吧。

總結

歷史是一種巧合,同時歷史也是由無數個巧合所構成的,很多時候人的一生就是會有非常多的奇遇。

老人在釣魚過程中的奇遇讓自己發了一筆大財,這確實是很多人都羨慕的,但是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見。

那麼文物的價值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文物都那麼的值錢?在歷史的塵埃中,文物就是現在還存在並且還活著的歷史。

沒有一個人能夠阻礙歷史的發展進程,但是文物就是歷史發展中留給我們津津樂道的痕跡。看見文物我們才有追思與懷念的意義,才有傳說真實存在的依據。

作為這種極具史料性的記載,文物就自然有了自我的價值。他們的獨特性見證性與不可取代性,決定了文物自我存在的意義。

而從鑑定機構出來之後的老漢也並未將青銅黿佔為己有,而是選擇上交國家,這樣的胸懷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老漢的精神值得我們稱讚。

面對金錢的誘惑,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忽視這件文物背後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的經濟價值。但是這位老漢抵住了這樣的誘惑,文物對於國家意義非凡,意味著對於歷史的見證,是一種極具民族自豪感的歷史憑證。

作為華夏兒女,上交文物其實只不過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而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河南老人釣了一隻「烏龜」,背插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上來18億
    河南老人釣了一隻「烏龜」,背插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上來18億 文:9527 文物是古人流傳下來的瑰寶,時間越久遠,越加珍貴,研究價值也更高。但在中國5000年的悠久歷史中,每次改朝換代,總是戰亂不斷,眾多文物被毀壞,能流傳下來的文無也所剩無幾。
  • 老漢釣到一隻3000年「巨龜」,背上插著4支箭,專家:這可是國寶
    人們並不在乎釣到多少魚,而是享受這段閒適的時光。河南這位村民和以前一樣去河邊釣魚,可是這次釣到的不是魚,而是一隻「大烏龜」。村民知道把魚竿一拉,只覺得像是勾住了一個很大很重的東西,還好魚線夠結實,最終這個龐然大物被村民拉上了岸。
  • 河南一老人釣到一隻「烏龜」,其背插四支箭,專家樂了:價值18億
    現如今,黿作為保護動物,其數量自然是非常的稀少,因此人們若是見到了黿的話,大概率會當成大型的烏龜或者是鱉。曾經在河南就有一個老人,在釣魚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一隻「黿」,其背上還插了四支箭。二、河南老漢釣到一隻「烏龜」,其背插四支箭2003年的時候,在河南的安陽河附近,有一位普通的老人像平常一樣來到了河邊進行垂釣,對於老人來說,釣魚的目的無非就是就是愉悅愉悅心情,消磨一下時間。然而,那一天老人未能如願,他的運氣不好,等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魚兒上鉤,於是他便想著收竿回家休息。
  • 老漢釣到一隻「烏龜」,背上插著四支箭,網友:「龜心四箭」?
    ,沒釣上魚,卻釣上了一隻綠色的烏龜。這隻烏龜別具特色,不僅是由青銅打造,而且造型別致,背上還插著四支箭。老漢雖然是農村人,但也認出了這是件寶貝。但他並沒有想將此物貪下,而是在國博徵集文物時,將此物獻了出來。
  • 河南老人釣到一隻「烏龜」,龜背插4箭,專家:一竿子釣上來18億
    前段時間,河南有個釣魚愛好者,而且還是重度釣魚發燒友,老爺子自從退休後為了打發時光,就重新找到老本行,幹起釣魚這活兒。平時釣魚都不大不小的,偶爾釣上一條大的還是回家做給小孫子吃,但這天他在釣魚,發現一個問題,他似乎感覺自己釣上了一個重物,怎麼拽都拽不上來。
  • 河南老農釣到一隻「烏龜」,後背插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了18億
    對於「木乃伊」南酸棗果實化石的價值,考古專家說了4個字:無可估量。而對於這酸棗果實化石,網友更是調侃:應該很好吃吧。無獨有偶,河南有個老農喜歡釣魚,以此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這天他抱著釣魚竿來到河邊,沒一會兒就感覺自己釣著了個大東西。
  • 河南老農釣到「青銅烏龜」,背上插著4支箭,選擇無償上交國家
    河南有一位老農平時沒事就喜歡釣魚,那天他和往常一樣去河邊釣魚,察覺魚鉤鉤住了什麼東西,但是不像魚那樣四處掙脫。老農以為是鉤住了水草之類的東西,所以想把魚竿提起來看看,這一看嚇一跳,沒想到釣上來一隻「烏龜」。
  • 老農釣到一隻龜,背上插4支箭,網友:龜心四箭?專家:無價之寶
    其是介於石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中間的一個歷史階段,我國的青銅時代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500年這會,橫跨夏商周三個時期。這一期間,青銅器的鼎盛和重要程度,甚至遠遠超越後來的瓷器。在商周那會,青銅器乃是象徵階級的禮器,在上層階級的政治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 河南退休老人釣到「烏龜」,背後插有四支箭,專家:一竿子18億
    有一天,陽光明媚,老人和往常一樣帶著工具來到河邊,靜靜地等待魚兒上鉤,這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竟然一點收穫也沒有,於是他便準備收竿回家,然而在收線的時候,發現另一端纏住了什麼東西。難道是釣到大魚了?但感覺又不像是魚,是老人便懷疑是傳到了石頭之類的:「別魚沒釣成,反而把釣竿給弄壞了」。
  • 老人河邊釣到一隻「烏龜」,專家估值18億,他卻無償上交給國家
    而這隻背上還多長了四支腳的烏龜其實全名叫「商作冊般青銅黿」,是三千多年前商紂王時期的珍貴文物,而它背上的「四支腳」其實是四支箭,這是一件很難得的青銅禮器。說到這一件造型奇特的文物,還有著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 老漢釣上一隻烏龜,身中4箭,網友起鬨:龜心四箭,專家:是國寶
    這隻青銅黿名為「商作冊般青銅黿」,這是一件極為珍貴的晚商青銅器,頸側及蓋上插四支箭:左肩1支、背甲左部2支、右後部1支,更為重要的是,這件青銅器還雕刻的銘文。商代前期,青銅器具雕刻銘文是非常少見的,到商朝中後期,青銅器鑄造明顯增多,銘文雕刻也開始出現,不過最多只有幾十個字銘文,西周時期才是銘文雕刻巔峰,100字以上的銘文頗為常見,超過200、300字的也有許多。這隻商作冊般青銅黿只有4行32字的銘文:「丙申,王於洹,獲。王一射,射三,率亡(無)廢矢。
  • 「文身」小烏龜五顏六色10元一隻,其實是巴西龜
    五顏六色的小烏龜你見過嗎?9月16日,武漢市民鄭先生向長江日報反映,他在街頭看到有商販售賣「文身」小烏龜,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圍觀。鄭先生介紹,9月15日他到漢街逛街,在地鐵口處看到很多人圍著一個商販,就上前看了下。原來他們是被商販售賣的「文身」小烏龜所吸引。
  • 年近70歲的王保合,只用了三個球兩個碗,就贏了李嘉誠4個億
    作為民間藝人,從事這一塊的更多的是以有血緣關係的人,然後代代相傳。時過境遷,現在已經很少能看到雜技了,先不說大城市能不能看到,在農村是根本看不到了,從事這一塊行業的人幾乎已經絕跡了。在技藝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有一位老人以新的形勢走了出來,他用三個球兩個碗贏了李嘉誠四個億,他的名字叫王寶和,如今已經近70了,他憑藉什麼樣的技藝贏了李嘉誠四個億的呢?
  • 烏龜如果沒了龜殼,還能存活嗎?科學家殘忍掰開龜殼後有了答案!
    烏龜如果沒了龜殼,還能存活嗎?科學家殘忍掰開龜殼後有了答案!很多人都調侃烏龜是世界上最喜歡顯擺的動物,因為它走到哪裡都要帶著自己的房子,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房。在很多動畫片中烏龜在逃跑的時候都會把殼扔下,那麼現實生活中烏龜是這樣嗎?有一位科學家就針對此事做了一個實驗,他設置了很多種場景嚇唬烏龜,烏龜最多也就是縮進龜殼不出來,從來沒有過丟下龜殼落荒而逃的時候。科學家們非常好奇烏龜的龜殼裡到底是什麼樣子?於是準備好手術刀和麻藥,殘忍的掰開了龜殼。
  • 湛江城月河裡烏龜泛濫半天釣一桶,網友:不能放!
    在自然水域垂釣時,要是能釣到一隻烏龜或者是甲魚,那運氣實在是太好了,但有人釣魚卻被烏龜爆護了!(湛江釣友釣獲的烏龜)一、廣東湛江城月河裡烏龜泛濫了。這條河裡羅非和清道夫很多,所以來這裡釣魚基本上都是大發時間的,他們用的釣餌是豬肉。(第一竿就釣一隻大烏龜)拋下第一竿沒過多久浮漂就開始晃動了,提竿中魚了掙扎了半天原來是一隻烏龜,這隻烏龜足足有2斤多。
  • 烏龜遇到平頭哥會怎樣?烏龜縮進龜殼,沒想到蜜獾手段更加殘忍
    烏龜遇到平頭哥會怎樣?烏龜縮進龜殼,沒想到蜜獾手段更加殘忍非洲亂不亂,平頭哥說了算,平頭哥天生英勇善戰,幾乎沒有它們害怕的動物,烏龜遇到危險的時候,會迅速的縮在自己的龜殼當中,堅硬的外殼是保護自己的利器。
  • 烏龜泛濫?武漢南湖烏龜密密麻麻,釣友反饋:半天釣一桶
    周末閒來無事到南湖垂釣,一不小心被烏龜「爆護」了。上個周末,武漢的天氣是多雲且陽光照射較弱,並且不時的被雲朵遮擋,天氣顯得格外舒適,氣溫大約在27℃左右,且伴有微風,這樣的天氣,是非常時候戶外垂釣。一大早的南湖,就已經被很多釣友給吵醒了,站在岸邊垂釣的人,幾乎都是使用10幾米以上的炮竿,主要是想碰碰運氣,試試能不能釣獲南湖裡面的大青魚、大草魚。沒過多久,一位老大爺釣獲一隻烏龜,這下可把他高興壞了,老大爺使用的是大炮竿,他說他經常在南湖釣魚,以前在這裡面釣到過「王八」(甲魚),但釣到烏龜還是第一次。
  • 這種彩繪小烏龜火了!專家:千萬別買!
    △ 小烏龜殼上,被塗了各種卡通圖案巴西龜不好賣商家變著花樣 " 塗色 " 售賣12 月 5 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秦淮區一處大型花鳥市場,在水族售賣區域,記者走訪了十餘家店鋪,發現了有三家在售賣彩繪的小烏龜
  • 研究人員發現已滅絕巨型烏龜化石 龜殼長達3米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瑞士研究人員在12日的《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文章稱,他們發現了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淡水烏龜的巨型龜殼化石,研判其長達3米,重1133千克。  據報導,這種烏龜被稱作地紋駭龜(Stupendemys geographicus),他們大約在500到1000萬年前生活在南美地區,目前已經滅絕。科學家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描述了地紋駭龜。而在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新發現的化石表明,其龜殼長達10英尺(約合3米),重2500磅(約合1133千克)。
  • 村民犁地犁出12斤重鱷魚龜 專家:殺死吃掉(圖)
    看了網絡上轉發率很高的照片,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主任董朝偉確認,「這是一隻鱷魚龜」,屬於外來物種,對本地生物危害較大。  農民犁地犁出500歲烏龜?  「農民犁地犁出500歲大烏龜」,昨天下午,多人在微博上轉發這條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