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錢珍鼎期公飯,天自壽留侯。文物昇平速置郵。——毛滂《武陵春》
文物是一種對於歷史抽絲剝繭的考究,同時也是重要的一種方式。通過對於文物之考察,我們可以了解到歷史的發展軌跡以及歷史的痕跡。
歷史永遠都在變遷,時光一旦流失就變得不可琢磨。唯有洗去歷史塵埃真實存在下的文物,才向我們揭示了歷史之變遷,時代之轉移。在歷史的滄海桑田下,人們都會在自己的物慾橫流中,最終淹沒在時代的塵埃下,只剩下存在了千百萬年的文物,默默的看著這一切。
一般來說,歷史上存在的文物都是由專家勘測發現的,也大多由國家有關部門保管。但並不否認,還有少許的文物確實會在一個偶然的時機被探測發現。
一個普通的老人,一次偶然的垂釣,是怎樣的契機讓這個老人,一竿子釣上來一隻價值18億的烏龜呢?
一、老漢河邊垂釣,釣上來一個非同尋常的大傢伙
釣魚是一項很多人都很喜歡的活動,古有姜太公垂釣的傳說,無論是河邊還是小溪邊,我們總是能看到很多垂釣的愛好者。
他們靜靜的守在河邊,長期保持著一個姿態,幾十年如一日的在這裡靜心養生。釣不釣到魚對他們來說或許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的等待以及對於心性的磨礪。
這既是一種肉體鍛鍊,同時也是精神上的磨練。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這位河南的老漢便是一個釣魚愛好者。
老人年輕時候種了一輩子的地,平時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愛好,無非釣魚與研究文物。對於文物與歷史的追求是他的熱愛,可惜他卻沒有經濟條件見到現存於世的文物。
但釣魚卻是他日復一日重複的一件事情,每天都在河邊垂釣,所以魚兒喜歡吃什麼餌?坐在什麼地方去釣魚?池塘裡有什麼魚?這些知識老漢全部都非常知曉。
又是一個非常尋常的下午,老漢和以前一樣坐在小河邊垂釣,但不一樣的是這次當他把魚鉤一扔下去,就感覺到自己的魚鉤一沉。
以老漢的經驗,他分析了魚竿的下垂角度,他判斷出這是一條前所未有的大傢伙。他試著拉了一下,非常的奇怪的是雖然說魚鉤傾斜的角度很大,但是魚兒被釣上之後卻絲毫不掙扎。
經驗判斷,他一定是釣到了水底的淤泥或垃圾,老漢嘆息一聲,準備把魚竿收上來,做一些簡單的處理。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當他把魚竿收起的時候,卻在杆子下面釣上來了一塊兒髒兮兮的鐵疙瘩。老人不以為意,把這塊兒釣上來的鐵疙瘩隨手扔在一邊,也沒有再注重。
但是過了一會兒,他卻突然有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發現。
二、拿到專家處鑑定,竟是一隻價值18億的烏龜
他發現無意釣上來的這個大傢伙,可不是什麼普通的垃圾鐵疙瘩,而也有著自己固定的形狀。看形狀像是一隻烏龜,背上還插了4支箭,這麼看下來造型確實是非常獨特。
把烏龜表面的汙漬清理了之後,老人發現了這個烏龜質地還是比較重的,同時從表面來看具有非常濃重的年代感。
對於文物略有研究的老人,在仔細的觀察了烏龜的造型以及背上插著的4根箭之後,心裡越來越沒底。
一方面,他覺得造型這麼奇特的烏龜,一定有其獨特之處,另一方面他又不相信自己的好運氣,明明就在一條小河邊釣魚,怎麼可能就在這裡找到一個難得的寶貝呢?
這時他也沒有了一早釣魚的心情,抱著這個極具設計感的烏龜來到了鑑寶機構。老人也想知道,自己隨意釣出來的這個鐵疙瘩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來到了鑑寶中心,專家盯著這個烏龜來來回回研究了半天。看著專家嚴肅的神情,老漢的心裡越來越忐忑,難道自己真的撿了個什麼寶貝?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專家才結束手裡的工作,嚴肅的告訴這老漢,這烏龜可真的不是什麼普通尋常的鐵疙瘩,而是一種叫做青銅黿的物件。
它起源於商朝,因此歷史非常的悠久,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東西。這時老人已經意識到,自己釣上來了一個難得的文物。
他問專家,自己隨手釣起來的東西能值多少錢呢?專家的回覆直接讓老漢震驚,專家說這個青銅黿價值18億,但還只是保守估計。
老漢面對這個回答已經驚掉了下巴,他這輩子哪裡見過這麼多的錢?那麼這個烏龜到底是什麼來歷,竟然能值這麼多的錢?
三、青銅黿神秘的面紗揭開,歷史中的文物永遠不會被掩埋在塵埃
看著老漢驚愕的神情,專家又對這隻烏龜的來歷做出一些比較詳細的解釋,原來這隻烏龜起源於商代。
商代流傳下來的大多數文物都是一些青銅製品,除了一些比較常見的青銅鼎青銅編鐘之外,其所存在的商代青銅器種類非常繁多。
而老漢所釣上來的這隻烏龜,便是青銅器中的一種。當年商朝的勢力範圍大概就是在河南與河北一帶,因此河南的老人打撈到文物的地點也是與歷史非常吻合的。
據史料記載,當年的商紂王曾經在河裡看見了一隻體積非常龐大的烏龜,英勇又彪悍的商紂王被烏龜的體型驚嘆。
而在當時烏龜也是祥瑞的象徵,他想要射殺這隻烏龜,便拿了四隻箭,結果箭箭命中箭羽也穿透到烏龜的身體中,最終他捕獲到了這隻烏龜。
這是一種祥瑞的象徵,同時也象徵著商紂王的英明神武,為了紀念商紂王此次英勇的捕獵事件與出眾的箭法,他命令自己的大臣為自己打造了這樣一支精緻的箭,並在史冊裡記錄了這件事。
我們都知道在研究文物的時候,文物的標準是非常嚴苛的。在眾多文物中年代比較早的文物要比年代比較近的文物貴重,由宮中最先進技藝打造出來的文物,比宮外出自濫造的文物貴重。
而有史記載具有象徵性意義的文物,又貴重於那些沒有在史料中體現過的文物。
由這些標準可以判斷,老人意外獲得的這個文物是非常難得的一種文物。
但不知道他是因為什麼遺失在了河道中,千百年後又被這個河南的老漢調中,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天地之間自有緣分吧。
總結
歷史是一種巧合,同時歷史也是由無數個巧合所構成的,很多時候人的一生就是會有非常多的奇遇。
老人在釣魚過程中的奇遇讓自己發了一筆大財,這確實是很多人都羨慕的,但是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見。
那麼文物的價值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文物都那麼的值錢?在歷史的塵埃中,文物就是現在還存在並且還活著的歷史。
沒有一個人能夠阻礙歷史的發展進程,但是文物就是歷史發展中留給我們津津樂道的痕跡。看見文物我們才有追思與懷念的意義,才有傳說真實存在的依據。
作為這種極具史料性的記載,文物就自然有了自我的價值。他們的獨特性見證性與不可取代性,決定了文物自我存在的意義。
而從鑑定機構出來之後的老漢也並未將青銅黿佔為己有,而是選擇上交國家,這樣的胸懷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老漢的精神值得我們稱讚。
面對金錢的誘惑,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忽視這件文物背後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的經濟價值。但是這位老漢抵住了這樣的誘惑,文物對於國家意義非凡,意味著對於歷史的見證,是一種極具民族自豪感的歷史憑證。
作為華夏兒女,上交文物其實只不過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而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