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6月25日晚,一名叫做喬治·弗洛伊德的黑人被警察「跪殺」,這起事件導致美國發生大面積的抗議並引發騷亂。似乎隔段時間就會發生類似的事件,然後媒體和民眾被點燃,關於種族歧視和平權運動的紛爭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在西方很多國家,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是一條敏感的高壓線,只要觸碰到就可能引發廣泛的爭議和討論。
種族歧視當然是要被反對和杜絕的,這是涉及到價值觀、政治、法律和道德的問題,幾乎牽扯到每一個人,職業網球運動員也概莫能外。很多球員主動出來表態——自然是公開表態反對。即便是對政治不感興趣的球員,可能迫於壓力也不得不出來說兩句。
比如,費德勒和納達爾就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出了一張純黑的圖片,但並沒有附上任何文字。這樣的舉動頗有些被逼交作業的學生,明明不太想參與其中,可不得不出來做做樣子——當然你還不能公開說你只是做做樣子附和或敷衍一下。
而有的球員就顯得很興奮,頻繁高調發聲,美國網球天才少女高芙就是其中之一。
據報導,儘管只有16歲的年紀,但年輕的高芙並不打算無動於衷,她在家鄉發表了兩分鐘慷慨激昂的脫稿演講,「首先,你要和那些非黑人朋友們進行深入的交流,告訴他們可以如何幫忙;其次,你必須要付諸行動,因為你們的行動將決定著我們的未來;第三,你得發出自己的聲音,不管你的聲量多有小。我希望為我弟弟的未來請命,為我孩子和孫子的未來請命,我們必須改變!」
高芙的勇敢發聲,很快就得到了莎拉波娃、WTA的創立人比利·簡·金、克裡斯特爾斯等人的支持和盛讚。18屆大滿貫女單冠軍得主埃弗特更是直言,女子網壇有了一位未來的領導者、榜樣和活動家。更有人期望高芙將成為「下一個小威廉姆斯」。
迄今為止,高芙在職業網壇的最大成就是去年溫網闖入16強,在年底的林茨室內賽上奪冠,並將個人排名提升到前100。
在賽場外,高芙在去年還登上了《Teen Vogue》雜誌的封面、《時代》雜誌和ESPN雜誌的內文,進入《時代周刊》下一代的百大榜單,甚至獲得了2019年勞倫斯年度最佳突破獎的提名,據稱她的代言費已超過了100萬美元。
作為剛滿16周歲的少女,高芙的心智和政治主張是否已成熟?她為平權運動發聲是出於她本人的意願,還是經紀團隊或父母背後的推動?她過早、過於熱衷參與政治,對她的運動成績的提高和職業生涯的成長是否有利?
據稱,23屆大滿貫得主小威以及姐姐大威是高芙的偶像。既然有人直言高芙將成為下一個小威,那我們就不妨看看小威在涉及種族及性別歧視方面的一些言行。
作為種族歧視的受害者和抗爭者,小威一直勇敢積極地發聲,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和立場,不過她這方面的很多言行引起了較大爭議,其行為舉止以及言語邏輯,細細分析起來有時甚至覺得非常好笑,近乎荒唐。
典型的事件就發生在2018年美網女單決賽上,小威與主裁判多次發生爭吵,最終被兩次警告罰1分,接著又被罰1局。在與主裁拉莫斯辯解時,小威強調自己是一名母親,這個邏輯的起點就是母親應該被尊重,且母親是不會說謊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主裁堅持自己的判罰,那就是歧視女性,歧視母親。當然,如果這一切都失效的話,小威還會把自己的膚色拿出來做擋箭牌甚至武器,你如果不信任我,就是歧視我,歧視我就是歧視黑人。
這就將賽場的判罰上升到種族平權和性別平權的高度。而種族、性別這兩大矛盾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很尖銳,也是過度「政治正確」的重災區,凡事只要扯上種族或性別歧視,就會越扯越遠,越扯越兇,最終將一起簡單的事件演變成嚴重的社會事件。
類似的事件還有小威2018年法網期間「黑豹」戰袍事件,此前小威多次提到自己做母親的艱難,在法網主辦方禁止小威繼續穿「黑豹」戰袍比賽後,小威則扛出了「母親」這個擋箭牌,辯解說自己的黑豹戰袍是用來向所有「產後恢復艱難的母親」致敬的。這就是典型的「政治正確」,法網官方就算認為小威的比賽著裝不合規定,但他們能剝奪母愛嗎?
小威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黑人+女性」是天然的道德高地,相信小威對此也是心知肚明,這一招用起來可謂屢試不爽。小威大鬧賽場的新聞已不是第一次發生,她眼泛淚花、一臉無辜樣子,看起來受到了莫大的不公和屈辱,但她不從事情本身出發而用女權、黑人平權來護身的,是不是有點耍流氓的意思?
不知道小威們想過沒有,仗著黑人女性身份,將自己置於政治正確的道德高地的人其實也是一種逆向的歧視?已去世的籃球巨星科比從小出生在富裕的家庭,成長環境也以白人為主,因此會被看作為「外黑內白」,遭到不少黑人平權領袖的鄙夷。科比生前認為,真相本身大於政治和種族立場,他不去公開聲援被虐殺或歧視的黑人,並不代表他支持白人警察不分是非虐待黑人。科比娶了一個墨西哥裔白人做妻子,妻子還因為自己的膚色被科比家庭所在的黑人圈子排擠歧視。
在很多黑人看來,你無論你是黑人還是白人,只要你不在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殺」事件後發聲並表明立場,你就可能被懷疑為種族歧視者。所以我們看到,一向表明對政治不感興趣也無意參與的納達爾也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了一張純黑的圖片,不得不出來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場。
在種族問題上,「白人歧視其他人種」就叫做政治正確,但若公開說出說「黑人、黃種人也有歧視」的事實,在美國社會就是禁忌。在兩性問題也同樣如此,男女在經濟、社會地位不平等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女人歧視女人、甚至無意識的歧視自己,就是很多平權者不願面對的了。
如此分析起來,政治正確的事情還真說不清楚,人的膚色、性別這些自然屬性,如同人的階層一樣是很難改變得了的,弱勢群體註定存在。回顧過去的歷史,人類因膚色、性別、政治觀念、宗教信仰不同而分化立場互相攻訐甚至掀起戰爭,這樣的悲劇一次又一次地不斷上演。
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由政治立場引發的爭論、騷亂甚至戰爭,最終結果並不能從根本上消滅引起爭論的源頭,也抹不平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況且,人一旦成年後,他的價值觀和政治立場是很難被徹底改變的,有些政治狂熱分子表達立場、與異己者爭執的衝動根植於心,雖在大部分時間內被自己或外界的道德法律壓制,一旦時機合適或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就會激烈地迸發出來。
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與政治脫不了干係。而一旦與政治扯上關聯就會變得異常複雜,就更容易激起觀點不同的人表達或攻擊他人的欲望。在這方面,體育也是一樣。
就高芙這樣的16歲人來說,其分析思考社會現象的能力顯然是有限的,年輕時候的觀點很可能隨著年齡增長發生巨大變化,保不準以後羞愧後悔想打過去的自己。在面對社會熱點事件的時候,你可以思考,也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但不一定非得要學著大人的樣子扯著嗓子喊上幾句「政治正確」的大話,小小年紀就把自己推上道德的高地去藐視或抨擊別人。
從個人社交媒體上看,16歲的高芙對政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比如多次發聲鼓勵人們在西維吉尼亞州的選舉日積極投票,遇到一些社會熱點事件也喜歡湊上去評說兩句。這些發聲多了,終究將暴露出自己不成熟的心智。最重要的一點是,談政治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破壞人際關係,影響訓練、影響比賽、影響掙錢。
在這方面,也許小威並不一定是個很好的模仿學習對象,倒是納達爾很值得年輕的高芙多學習學習。
據報導,在談到新冠肺炎疫情時,納達爾表示,「我沒有想過任何政治方面的傾向,但現實社會就是會有很多人整天都在討論政治。我是以普通居民的身份發表觀點,我不關心掌權者到底是誰,因為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
在被問及他是如何評論政府在處理新冠肺炎疫情舉措時,納達爾說,「很遺憾現在是敏感時期,不方便發表任何觀點,再加上我自己的身份,也不允許我這樣做。其實這也有點難過,因為每一個公民都有自由在社交媒體上發聲,但我作為一個公眾人物,類似這樣的機會好像也變少了。」
網球說到底還是要靠成績說話,沒有成績,who cares?(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