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歸無線路由器本質 穩定性大「烤」
經過了各種傳輸、無線信號、功能以及移動端的測試後,我們這次將回歸到無線路由器最重要的體驗——無線路由器的穩定性。無論是智能路由器還是傳統的無線路由器,長時間穩定的為用戶提供無線網絡是其最根本的使命。縱然智能路由器有著這樣那樣出彩兒的功能,倘若網絡經常掉線,隔三差五的就死機,給用戶的直觀體驗也是非常差的。連正常聯網都不能保證,更不要提智能了。今天,這九款智能路由器,將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下,長時間滿載運行,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否還能保證正常運行吧!
回歸無線路由器本質 穩定性大「烤」
智能路由器的種種功能,給人們帶來了關於無線路由器的新玩法。回歸到本質來說,智能路由器說到底也只是一個無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一旦工作起來,很少有關閉電源的時候,往往是7x24小時的不間斷運行。並且在家中,無線路由器往往被安置在屋子的角落中,不僅通風較差還容易積灰,可以說工作環境非常惡劣。
恆溫恆溼箱馬力全開
要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長時間不間斷的工作,這對於無線路由器來說無疑是一個考驗。尤其是在高溫環境下,無線路由器內部的電子元器件長時間工作比較容易出現問題。這樣一來,無線路由器就很容易出現掉線、斷網、卡頓等問題,嚴重影響用戶在使用無線網絡時的使用體驗。如果這種情況時常出現在功能豐富的智能路由器身上,那麼多強的功能都沒有用武之地,畢竟無線路由器穩定才是最重要的功能。
10線程下載+上傳 考驗智能路由器
為了模擬智能路由器在高溫的環境下的工作場景,本次測試將這9款智能路由器放置在溫度為42攝氏度左右的恆溫恆溼箱內進行,我們還將搭建起一個10線程下載+上傳的無線區域網路,用來模擬智能路由器滿負載運行的狀態。測試將進行一小時的時間,一小時後,我們將取出設備並記錄它的溫度,給大家展現這些產品的散熱情況。
測試馬上開始,讓我們看看經受了一小時高溫考驗的智能路由器們,表現如何吧!
文章回顧:
九款智能路由橫評大閱兵——上手誰最快?
//net.zol.com.cn/475/4756876.html
九款智能路由橫評大閱兵——信號誰最強?
//net.zol.com.cn/485/4855299.html
九款智能路由橫評大閱兵——傳輸打擂臺
//net.zol.com.cn/488/4880899.html
九款智能路由橫評大閱兵——都能幹點啥?
//net.zol.com.cn/490/4908374.html
沒有散熱孔怎麼辦? 360安全路由器
360安全路由首先登場接受我們的考驗。對於一般無線路由器來說,用戶可以看到產品的底部或者兩側設有大面積的散熱孔洞或者格柵,幫助路由器內部的熱量快速發散。但是,把玩過360安全路由後你就會發現,整個路由器並沒有散熱孔出現,這樣的「黑科技」會不會讓產品出現問題呢?讓我們在測試中尋找答案吧!
測試中的360安全路由
進行了一小時的10線程下載+上傳滿負荷運轉後,我們馬上將其從恆溫恆溼箱中取出,使用紅外線熱成像儀對其進行溫度測量。
正面溫度
底部溫度
通過圖片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360安全路由的正面溫度為42.8攝氏度,正面的最高溫度為46.2攝氏度。底部的平均溫度為45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7.3攝氏度,最高溫度出現的位置和正面契合,應該是360安全路由器的CPU所在位置。在這樣的溫度下,360安全路由器的傳輸依然穩定,並沒有出現死機、掉線等情況,成功完成了一小時的測試。
全金屬外殼散熱更高效 極路由極貳
極路由2代(極貳)和前代一樣,也採用了陽極氧化工藝打造的鋁合金外殼,10萬轉切削工藝的使用讓產品的外殼毫無粗糙感。金屬機身的導熱性能自然是無與倫比,同樣帶來的製造難度也相應的提升。這樣不難想到,極路由的這些產品在上市之初需要預約購買甚至搶購,產能穩定後就可以在電商網站輕易地買到。擁有金屬機身的極路由2代(極貳)同樣沒有散熱孔,那麼它的散熱能力如何呢?
極路由2代(極貳)正在測試中
同樣沒有設計散熱孔的極路由2代(極貳),在進行了一小時的10線程下載+上傳測試後,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我們馬上使用儀器揭曉答案!
正面溫度
背面溫度
極路由2代(極貳)的正面平均溫度為44.1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4.4攝氏度;背面平均溫度為42.6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4攝氏度。金屬機身的優勢在測量完溫度後顯現出來,產品內部的電子元器件發熱後產生的熱量很快被極貳的外殼所吸收。即使在高溫滿負載的情況下,極貳同樣沒有出現掉線和死機的情況,能夠讓人放心!
智能路由新寵 聯想newifi mini測試
要說近日來最火的智能路由器是誰,非聯想newifi mini莫屬。這款聯想和百度聯合推出的智能路由器,不僅支持迅雷遠程下載功能,還能夠將百度雲盤的資源推送到路由器中進行下載。而且這款雙頻並發下無線速率可以到1200Mbps的無線路由器,售價也很親民,一時受到了網友的追捧。
newifi mini正在測試中
聯想newifi mini不僅在底部開有大面積的散熱孔,更在路由器的側面設計了一圈散熱格柵。 這樣的設計,不僅讓熱量可以從底部迅速排出,還能從側邊協助散熱。下面,我們就吧newifi mini放入恆溫恆溼箱中,開啟10線程下載+上傳的滿負荷運轉。
newifi mini正面溫度
newifi mini底部溫度
newifi mini的正面平均溫度為46.6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8.2攝氏度;底部平均溫度為43.8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5.7攝氏度。newifi mini的散熱能力表現較好。受制於體積的原因,在測試完成後,newifi mini的溫度還是較高的,需要在散熱方面再繼續努力!不過,在傳輸方面依然沒話說,掉線和死機情況並沒有出現,總體來說newifi mini是一臺能夠依靠的智能路由器。
「重量級」選手入場 聯想newifi
聯想newifi是newifi mini的「完全體」,拿到手中後會感覺很有重量感,可以算一位「重量級」選手。除了11ac雙頻技術外,它還配備了2個千兆網口和2個大電流USB接口,不僅提升了內網速度,更能夠為行動裝置充電並輕鬆帶動大容量存儲設備。底部和兩側的散熱孔,能夠滿足它的散熱需求嗎,我們馬上開始進行測試!
聯想newifi在測試中
聯想newifi的強勁性能讓兩側和底部設計三面散熱孔能夠發揮最大作用嗎?猜測都是不靠譜兒的,只有靠實際測試來說話,馬上奉上測試結果!
正面溫度
底部溫度
聯想newifi的正面平均溫度為41.2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3.1攝氏度;底部平均溫度為45.4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6.8攝氏度。滿載傳輸結束後,將newifi從設備中取出。由於正面和底部所使用的材料不同,正面的溫度較低;在兩側和底部散熱孔的幫助下,底部最高溫度仍然為46.8攝氏度,散熱狀況不甚令人滿意。
內置硬碟更加考驗散熱 小米路由器
小米路由器內置博通雙核1GHz CPU,採用先進的11ac技術,雙頻並發突破千兆讓無線傳輸更加快速。兩個千兆LAN埠,讓傳輸速度更上一層樓。小米路由器系統的MiWiFi系統同樣基於OpenWrt系統打造,定製化的系統讓小米路由器更加簡單易用。通過手機app,用戶還可以對小米路由器進行遠程控制,無論是開關無線還是建立遠程下載任務,使用小米路由器app都能夠輕鬆完成。
小米路由器在測試中
小米路由器搭載了一塊1TB的硬碟,這使其發熱量再度增加。於是,整個產品除了底部設計有散熱孔和整個上部接近3分之一的體積全部設計成散熱通道外,還增加一個風扇,協助整機散熱。那麼,在10線程下載+上傳滿載運行的狀態下,小米路由器表現如何呢?我們馬上來看看吧!
側面溫度
頂部溫度
底部溫度
從側面來看,小米路由器的最高溫度為40.3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0.3攝氏度;頂部的平均溫度為38.3攝氏度,最高溫度為38.9攝氏度;底部平均溫度為35.8攝氏度,最高溫度為36攝氏度。不同於其它無線路由器主板貼近底部散熱孔的設計,小米路由器主板豎置於外殼中,所以側面熱量溫度較高,反而底部溫度沒有那麼熱。
「薄」也是一種考驗 小米路由器mini
與小米路由器不同的是,小米路由器mini內置一顆聯發科的MT7620A處理器,主頻達到了580MHz。提供128M DDR2內存,和16MB的SPI FLash快閃記憶體。在小米路由器mini版中,並沒有內置硬碟存儲,而是通過1個USB2.0接口與移動硬碟、U盤相連接,擴展存儲空間。在接口方面,小米路由器mini提供了1個百兆的WAN埠和2個百兆的LAN埠。
小米路由器mini在測試中
小米路由器可以說是參測產品中最「薄」的一款,主板與外殼的縫隙極小,所以小米路由器mini在底部設計了大面積的散熱孔,幾乎底部全部是散熱的孔洞。這樣的設計,會不會讓溫度比較高呢?開啟10線程下載+上傳的傳輸程序後,我們馬上開始測試!
正面溫度
底部溫度
小米路由器mini正面的平均溫度為47.1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7.6攝氏度;底部平均溫度為43.8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4.7攝氏度。小米路由器mini輕薄的設計,在散熱上體現了其弊端,熱量比較容易堆積。這一點,從其正面的最高溫度就能夠看出來,另外過於依賴底部散熱,也是導致小米路由器mini發熱的主要原因。
菜籃子散熱怎麼樣? 磊科No1實測
磊科NO1搭載一顆MTK MT7620A晶片,其主頻為580MHz,搭配128MB內存和16MB Flash快閃記憶體,性能大大超越傳統的家用無線路由器。No1還配有一個USB2.0接口和一個SD卡插槽,擴展非常方便。其中USB2.0接口可以支持最高3T的移動硬碟接入,SD卡插槽則可以支持最高32G的SD存儲卡。
磊科No1在測試中
磊科No1的散熱同樣是採用底部通過大面積的散熱孔散熱,由於側邊被SD卡槽和USB接口佔用,所以全部散熱孔都在底部。進行10線程下載+上傳的滿載測試過後,磊科No1能否將機身內部的熱量完全排出?
正面溫度
底部溫度
通過紅外線熱成像儀捕捉到圖像,我們可以看到,磊科No1正面的平均溫度為40.4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0.8攝氏度;底部平均溫度為41.4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2攝氏度。總體來看,熱量並沒有大量在「菜籃子」的體中,溫度基本與恆溫恆溼箱中的溫度相同。可見,磊科No1的整體發熱量並不是特別高,工作狀態非常穩定。
9兩面散熱孔設計經受考驗 微路由V3
兩面散熱孔設計經受考驗 微路由V3
微路由V3是匯爾推出的一款創新型智能路由器,特點鮮明的它內置了硬碟倉和SATA2.0接口,可以直接連接2.5寸的硬碟。在功能上,它的脫機下載功能可以讓用戶用手機操控微路由脫機下載視頻等文件,下載的文件可以存儲到微路由的擴展硬碟或USB插入存儲設備,也可以放進手機,用戶需要下載影音時,可以讓微路由智能下載電影,無需讓電腦待機下載,損耗電腦壽命。
微路由V3
微路由V3採用的底部開設大面積散熱孔的設計,並且在產品側邊的一側也設置了大量的散熱孔,另外一側為硬碟倉的入口,所以無法兩側都設置散熱孔。微路由V3的底部散熱孔與眾不同,凹凸的設計讓人感覺到十分新奇。10線程下載+上傳的滿載運轉能夠對其產生「威脅」嗎?我們來看看測試結果的圖片吧!
正面溫度
底部溫度
微路由V3的正面平均溫度為41.5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2.8攝氏度;底部的平均溫度為42.8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4.3攝氏度。紅外線熱成像儀已經很清楚地為我們展現了微路由V3最高溫出現的部分。最高溫集中出現在產品的左側,這裡應該是CPU的所在位置,所以在這一側的側面也設計了散熱孔,幫助微路由V3散熱。
風扇助力散熱 華為榮耀立方+總結
華為榮耀立方獨具雙核雙系統架構,不僅是一臺智能路由器,還是一臺網際網路電視盒子。採用802.11ac無線技術,雙頻並發的情況下,最高能夠提供1200Mbps的無線網絡。特有Beamforming智能波束成型技術,可以自動識別智能設備位置並定點增強無線信號。系統內置下一代QoS功能,對於用戶的網絡行為進行智能帶寬優化,大幅提升上網體驗。華為榮耀立方還有防釣魚DNS破解、防暴力破解等功能,保證WiFi信號安全穩定。
榮耀立方在測試中
華為榮耀立方的內部和小米路由器一樣,也內置了風扇幫助硬碟和主板進行散熱,並且在產品的下方,設置了一圈「出風口」,內部的熱量將從此處排出,底部並沒有設置散熱孔。這樣的設計,會不會在10線程下載+上傳的測試中出現問題呢?
正面和背面溫度顯示
側面溫度顯示
頂部和底部溫度顯示
榮耀立方的正面和背面,熱量容易囤積於此,正面的平均溫度為46.8攝氏度,最高溫度為48.2攝氏度;背面溫度令人意外,平均溫度達到了50.2攝氏度,最高溫度為54.2攝氏度。兩個側面的溫度較為正常,平均溫度分別為42.8攝氏度和38.9攝氏度,最高溫度分別為44.1攝氏度和39.5攝氏度。底部和頂部的溫度較低,平均溫度分別為38.1攝氏度和37.3攝氏度,最高溫度分別為38.4攝氏度和37.8攝氏度。只留有底部一圈進行散熱,對榮耀立方來說壓力頗大,不過測試順利完成,並沒有出現掉線和死機的情況。
總結:全力排除機體熱量 無一出問題水平高
電子元器件在運行過程中必然要散發出熱量,如果這些熱量不能被迅速疏導至機體外,很容易造成無線路由器運行的不穩定。本次測試,在42攝氏度的環境中,讓這九款智能路由器進行了滿負載的運行,這些產品都能夠順利過關。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測試中沒有一款產品出現死機或者掉線的情況,體現了自己強大的「內功」。以往,我們對智能路由器的固有印象就是使用不穩定,現在這一問題看來已經被各大廠商攻破。穩定、功能多、簡單,智能路由器將會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