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醫生爸爸。
他戴著口罩和防護面具,
穿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
如果不是那雙笑起來彎彎的眼睛,
我幾乎認不出他……」
今年二月,戰「疫」繪本《等爸爸回家》由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該書以一個醫生家庭在戰「疫」一線的真實故事為原型,並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普知識融入其中,向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然而,這樣一本宣傳抗疫正能量的兒童讀物,在臺灣島內經由臺中市、臺南市、新北市、臺北市等市立圖書館採購或上架後,竟讓民進黨人如臨大敵——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籍臺北市議員陳怡君、新北市議員戴瑋珊、民進黨臺南市議員陳怡珍等人近日紛紛質疑稱,兒童繪本書籍《等爸爸回家》書中出現宣傳大陸防疫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等內容,恐「洗紅」、「侵襲」臺灣孩童的思想,要求立刻下架。臺北市議員陳怡君甚至不滿指責稱,「臺灣的小朋友還沒學會認字,就先學到『中國加油』、『武漢加油』,而不是『臺灣加油』『臺北加油』,相信任何一位爸媽在念這本童書給小朋友聽的時候都十分傻眼!」
民進黨當局當下不斷操弄「反陸、仇陸」民粹,甚至因無法參加世衛大會不斷對大陸抗疫潑髒水。面對綠營市議員連連炮轟,豈止普通民眾擔心「查水錶」,就連政府機構也只能對「敏感」議題「敬而遠之」,避免惹禍上身。
對此,臺中市立圖書館25日表示,《等爸爸回家》目前館藏共25本,目前已先行撤架,將儘速召開館藏審查會議,邀專家學者就相關標準進行判別,若違反館藏選書原則,即下架;
臺南市立圖書館同樣有22本上架,因該圖書受歡迎已外借15本,在市議員壓力下,臺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只好響應,會立即下架;
臺北市今年9月採購9本《等爸爸回家》,因爭議目前面臨「緩購」;
新北市圖書館今年9月也採購25本,分由25區分館典藏。不過,新北市長侯友宜對此直言,如果大家對這本書有相對的疑慮,會再請文化局選書小組再做一些思考,反映這些聲音給小組,也尊重選書小組評估。
新北市長 侯友宜
因綠媒及綠營市議員就此事不斷推波助瀾、放大爭議,臺陸委會26日對此事件回應稱,大陸出版品來臺有相關條例與許可辦法,主管機關為臺文化部門,陸委會將會同臺文化部門了解後續處理方式。
一本童書竟讓一批「逢中必反」的綠營市議員接連玻璃心崩潰,紛紛要求下架。對此,不少臺灣網友表示看不下去了——
臺灣《旺報》日前刊發評論指出,疫情發生將近一年來,有各種大大小小的故事。無論是大陸政府的防疫措施、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疫情生活下小人物的故事、疫苗研發等等都值得去認識了解。《等爸爸回家》就是從小人物的故事出發,描述醫護人員投入防疫工作的故事,旨在向醫護人員致敬,更多的是闡述人性的光輝。但現在臺灣社會變得只能罵大陸,不能正視大陸客觀存在的表現,在「臺灣價值」的「政治正確」扭曲下,看待對岸,更多的是傲慢與偏見。
臺灣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近日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談及兩岸文教交流時也說,臺灣現在的氛圍已讓兩岸交流「很容易踩到紅線」,必須小心翼翼,言談中充滿無奈。而正如香港中評社指出:
雖然目前兩岸關係非常嚴峻,但這是不正常的狀態,也是不得民心的,兩岸關係的改善是遲早的事。任何政黨都需要順應民意,不可能長期逆民意而動;即使是民進黨繼續「執政」,目前的「反中遠陸」、切斷或阻礙兩岸交流的許多政策措施,也走不通、走不遠,遲早要作調整。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