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童書惹怒民進黨,「逢中必反」又來丟人現眼了

2020-12-14 騰訊網

「我有一個醫生爸爸。

他戴著口罩和防護面具,

穿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

如果不是那雙笑起來彎彎的眼睛,

我幾乎認不出他……」

今年二月,戰「疫」繪本《等爸爸回家》由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該書以一個醫生家庭在戰「疫」一線的真實故事為原型,並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普知識融入其中,向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然而,這樣一本宣傳抗疫正能量的兒童讀物,在臺灣島內經由臺中市、臺南市、新北市、臺北市等市立圖書館採購或上架後,竟讓民進黨人如臨大敵——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籍臺北市議員陳怡君、新北市議員戴瑋珊、民進黨臺南市議員陳怡珍等人近日紛紛質疑稱,兒童繪本書籍《等爸爸回家》書中出現宣傳大陸防疫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等內容,恐「洗紅」、「侵襲」臺灣孩童的思想,要求立刻下架。臺北市議員陳怡君甚至不滿指責稱,「臺灣的小朋友還沒學會認字,就先學到『中國加油』、『武漢加油』,而不是『臺灣加油』『臺北加油』,相信任何一位爸媽在念這本童書給小朋友聽的時候都十分傻眼!」

民進黨當局當下不斷操弄「反陸、仇陸」民粹,甚至因無法參加世衛大會不斷對大陸抗疫潑髒水。面對綠營市議員連連炮轟,豈止普通民眾擔心「查水錶」,就連政府機構也只能對「敏感」議題「敬而遠之」,避免惹禍上身。

對此,臺中市立圖書館25日表示,《等爸爸回家》目前館藏共25本,目前已先行撤架,將儘速召開館藏審查會議,邀專家學者就相關標準進行判別,若違反館藏選書原則,即下架;

臺南市立圖書館同樣有22本上架,因該圖書受歡迎已外借15本,在市議員壓力下,臺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只好響應,會立即下架

臺北市今年9月採購9本《等爸爸回家》,因爭議目前面臨「緩購」

新北市圖書館今年9月也採購25本,分由25區分館典藏。不過,新北市長侯友宜對此直言,如果大家對這本書有相對的疑慮,會再請文化局選書小組再做一些思考,反映這些聲音給小組,也尊重選書小組評估。

新北市長 侯友宜

因綠媒及綠營市議員就此事不斷推波助瀾、放大爭議,臺陸委會26日對此事件回應稱,大陸出版品來臺有相關條例與許可辦法,主管機關為臺文化部門,陸委會將會同臺文化部門了解後續處理方式。

一本童書竟讓一批「逢中必反」的綠營市議員接連玻璃心崩潰,紛紛要求下架。對此,不少臺灣網友表示看不下去了——

臺灣《旺報》日前刊發評論指出,疫情發生將近一年來,有各種大大小小的故事。無論是大陸政府的防疫措施、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疫情生活下小人物的故事、疫苗研發等等都值得去認識了解。《等爸爸回家》就是從小人物的故事出發,描述醫護人員投入防疫工作的故事,旨在向醫護人員致敬,更多的是闡述人性的光輝。但現在臺灣社會變得只能罵大陸,不能正視大陸客觀存在的表現,在「臺灣價值」的「政治正確」扭曲下,看待對岸,更多的是傲慢與偏見。

臺灣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近日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談及兩岸文教交流時也說,臺灣現在的氛圍已讓兩岸交流「很容易踩到紅線」,必須小心翼翼,言談中充滿無奈。而正如香港中評社指出:

雖然目前兩岸關係非常嚴峻,但這是不正常的狀態,也是不得民心的,兩岸關係的改善是遲早的事。任何政黨都需要順應民意,不可能長期逆民意而動;即使是民進黨繼續「執政」,目前的「反中遠陸」、切斷或阻礙兩岸交流的許多政策措施,也走不通、走不遠,遲早要作調整。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評,不平小組]戳中臺當局敏感神經!大陸童書《等爸爸回家》慘遭...
    《等爸爸回家》狠狠戳中民進黨敏感又陰暗的神經!但民進黨當局看不到書中的溫暖與勵志,只看到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搞笑的是,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也跳出來指控《等爸爸回家》書中涉及「美化大陸防疫」。須知這位陳女士靠的是沒事找事「臆想症」聞名輿論場。
  • 高雄綠議員高閔琳:綠年輕世代不會「逢中必反」
    臺海網4月10日訊 民進黨新世代,現年33歲,最年輕的高雄市議員高閔琳9日接受中評社專訪認為,民進黨新世代對於中國大陸的態度與兩岸的未來是開放且富想像的。既然政治上有許多現實必須考量,就需以務實的態度面對。臺灣擁有自己的土地、人民、「政府」、「主權」,甚至是「中華民國」「國號」,這些一樣需要正視。民進黨的新世代並非「逢中必反」,反而對兩岸有著務實的想像。
  • 連大陸童書都怕,臺灣就這麼脆弱?
    綠營認為童書具有對臺統戰意味大陸作家陳穎與10位插畫家完成的作品《等爸爸回家》是一本兒童繪本,以兒童的口吻敘述,他的父親是醫生,本來承諾過年時在家陪他,新冠病毒的突然來襲使得父親只得違背自己的承諾,去一線抗疫。這是一本非常溫馨的書,其中濃濃父愛親情打動了許多人的心,引起他們的共鳴,人們非常喜愛。
  • "世芳扯鈴"又一樁 "逢中必反"卻搞錯日文漢字與簡體字
    "世芳扯鈴"又一樁 "逢中必反"卻搞錯日文漢字與簡體字 2019年04月03日 07:0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民進黨「立委」劉世芳質疑路口「待轉區」三字字體為簡體字,但被網友指正,其實是日本漢字。
  • 臺北圖書館下架大陸抗疫兒童書,「反中」反到失智?
    臺北圖書館下架大陸抗疫兒童書,「反中」反到失智?  《等爸爸回家》一書裡,描述忙碌的醫生承諾過年回家陪小孩,卻因病毒襲擊城市,為拯救城市而努力,文後還有「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文字。陳怡君說,臺灣雖有言論、出版自由,仍不應以童書「為中國掩蓋疫情下打壓臺灣」。她要求臺北市圖書館立即回收這本童書,千萬不要讓所謂「錯誤」擴散下去,「影響」孩童心智發展。
  • 「逢中必反」搞錯日文漢字與簡體字
    民進黨「立委」劉世芳質疑路口「待轉區」三字字體為簡體字,但被網友指正,其實是日本漢字。(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4月3日訊 「世芳扯鈴」早前曾淪為外界笑柄。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昨天(2日)在臉譜網(Facebook)上發出一張照片,稱該圖是高雄九如澄清路口的「待轉區」,她質疑「待轉區」三個字是「簡體字」,但隨即被網友打臉,其實這三個字都可以是日文的漢字,尤其「轉」字的簡體跟日文漢字寫法完全不同,該圖片上的「轉」明顯是日文漢字而不是簡體字,網友揶揄「原來祖國是日本。」
  • 吳斯懷:中美關係即將「換軌」,蔡英文還有條件「逢中必反」嗎?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近些年來日益密切的「美臺」關係,在面臨美國政府換屆時,是否會發生重大變故,是外界目前較為關注的一個議題。而對於「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將會如何處理對臺關係」這一問題,國民黨「立委」吳斯懷於近日公開表示,從近日以來拜登的對華政策講話中能夠發現,中美關係現如今已經出現轉折,就如同鐵軌「換軌」一般,拜登現在並沒有將中國當作是敵人,而是從川普的中美關係全面對抗,明顯改為「競爭與合作」的關係。
  • 民進黨恐「畫虎不成反類犬」……
    民進黨自執政以來,為操弄「臺獨」意識,割斷兩岸之間的文化聯結和傳承,種種「去中國化」的拙劣行徑頻出,包括逼迫華航更名、臺灣「護照」放大「TAIWAN」字樣等等。最近,在「去中國化」上又是小動作頻頻。宣揚正能量的大陸兒童繪本《等爸爸回家》被硬說是「統戰」「洗腦」,直至被下架。
  • 大陸的一本童書,「臺獨」又開始緊張了
    導讀:近期,新北市和臺北市一些圖書館上架了一本名為《等爸爸回家》的圖書。該圖書包含了大量解放軍和醫護人員抗擊疫情的畫面,大多數都是以插畫的形式出現,也可以說是一本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
  • 一本童書「逼瘋臺獨」:這是在「洗白」大陸
    導讀:島內的「臺獨」分子,最近因為一本童書而感到崩潰。據臺灣媒體的相關報導,一本名為「等爸爸回家」的兒童讀物近期在臺灣上市,新北市以及臺北市的多個圖書館都有出現。由於書中有插畫刻畫了解放軍奔赴抗疫前線的畫面,臺灣「綠媒」以及部分「臺獨」議員氣急敗壞,認為這是替大陸宣傳的「洗腦讀物」,認為是給大陸「洗白」。抗疫童書在臺灣上市據了解,這本名為《等爸爸回家》的兒童讀物由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製作出版,是以一名普通兒童為第一視角講述故事的。
  • 一句「中國加油」,民進黨就慌了?
    臺海局勢的持續緊張並沒有換來民進黨當局的回心轉意,相反民進黨在臺灣島內玩弄意識形態的做法已經是「瘋魔化」。一直以來,民進黨在島內推行「去中國化」的措施,試圖讓臺灣年輕一代遺忘歷史,淡化臺灣與大陸的聯繫。
  • 藉口「對臺統戰」臺當局禁大陸童書,國民黨議員批:現代版焚書坑儒!
    以疫情為背景的大陸繪本童書《等爸爸回家》,因書中有「武漢加油」及「中國加油」等字樣,被民進黨指責為美化大陸疫情的「大外宣」。臺「文化部」又進一步發函代理發行的華品文創出版社,「即刻起不得發行該書」。臺「文化部」2日宣布禁了此書,給出的「理由」是它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即業者應在發行前檢查相關文件(包括申請表、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證明文件、授權書及繳費證明等)及大陸簡體字樣書,主動向「文化部」提出申請許可,「文化部」據此審查申請資格以及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 連童書都怕?「臺獨」分子連小孩都不放過!(兩岸觀察)
    這天,爸爸接到一個電話,開始匆匆收拾行李,他說要住在醫院,有一段時間不能回家……」近期,臺灣新北市和臺北市一些圖書館上架了一本名為《等爸爸回家》的繪本,講述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大陸的一位醫生爸爸去前線抗疫,他的家人等他回家的故事。繪本主要是彩色圖畫,配以孩子的筆觸,溫馨而直觀地表現了家庭之愛、社會之責,可以說是一本溫暖而勵志、適合兒童閱讀的好書。
  •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讓「問題童書」遠離孩子
    雖然該童書在家長反映後,已經被勒令下架,但是市場上仍然充斥了類似的各種「問題童書」。這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如何保護我們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長,免遭打著童書名號的不良出版物荼毒?昨日,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邀請到市人大代表、學生家長代表、專家學者以及多個相關單位的代表,共同探討如何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
  • 一本大陸抗疫兒童書,又戳到「臺獨」的玻璃心了?
    抗疫正能量圖書被「敵視」,民進黨「反中」反到失智此前,臺北市立圖書館新上架一本名為《等爸爸回家》的兒童書,因內容含有「武漢加油」字樣和解放軍參與抗疫的插圖,「臺獨分子」又看不下去了。臺北市議員陳怡君表示,這是大陸蓄意為之,目的在於「為疫情洗白做宣傳」,所以該圖書館不應繼續該書的上架工作。
  • 有趣的童書:發聲書、立體書、洞洞書、手偶書、遊戲書
    我發現童書作家和出版社為了引導孩子的閱讀興趣,真的是費勁了心思,腦洞大開,不斷出新品,童書也變得越來越有意思。今天跟大家分享五類幼兒特別的喜愛的童書:發聲書、立體書、洞洞書、手偶書和遊戲書。發聲書我前兩年買過三本。翻開書,上面一部分是一本小冊子,下面的部分按一下就能發出對應的聲音。
  • 如果只能推薦一本童書,我會推薦這本書給家長
    02.作為家長,應該早日學會選擇適合孩子的童書經常有寶媽們苦惱:胎教時期、嬰兒時期、早教以及小學階段不知道該如何給孩子選擇童書,才能激發興趣,愛上閱讀,從而養成終身閱讀的優秀習慣?最近,看了聯合低音圖書公司出版的《影響孩子閱讀世界的100本童書》,完美解決了選書難的問題。
  • 涉內容血腥、渲染暴力等"六宗罪"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調查
    同時王棟華總結了"問題童書"的"六宗罪",包括內容血腥,渲染暴力等。如一本動物漫畫書畫風陰森可怖,且有多處動物被捕殺時的暴力血腥場面。其次,內容涉及情慾描寫,少兒不宜。如有一本註明"專為低齡段兒童打造"的書,內容卻有多處動物發情、交配場景的擬人化描寫。
  • 網友爆料著名童書「少兒不宜」,童書該不該有自殺、性情節?
    在這場討論中,網友觀點並不完全一致,既有對部分「失格童書」的批評指責,亦有讀者認為需要冷靜區別對待,不能割裂看待書中的情節。童書到底怎麼了?童書的尺度該不該有一條標準?大河報記者梳理了網絡爭議,並採訪了兒童教育專家、兒童文學作家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