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和統 審丨高靜
李明博還是等來了韓國最高法院的最終判決。果不其然,其不僅沒能推翻二審,甚至在17年服刑的基礎上,他還需要繳納過百億韓元的高額罰金。明明已經退休多年,如今已有78歲的高齡,為何最終依舊難逃韓總統「不得善終」的結局?
韓國只有政客沒有政治家
縱觀韓國歷任10位「正式」當選的總統,幾乎都是以令人黯然的結局退出政治舞臺。尤其是總統大選被競爭黨派獲得,往往意味著接下來將展開新一輪「清洗」。韓國總統幾乎難以「善終」,其原因看似在於韓國政壇鬥爭激烈,可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韓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韓國只有「短視」的政客,卻沒有「遠見」的政治家。
當一個國家的總統永遠被黨派政客把持時,那麼黨派鬥爭必將激烈。那為何說韓國沒有政治家只有政客,原因有三點。第一點,韓國總統的權力之大,連國會都沒辦法束縛。總統不只是國家元首,同時還擔任著韓國三軍的統帥,直接將軍政大權抓在手中。所以,他們即便「胡來」,也沒人能攔得住。
第二點,韓總統任期只有一屆,任期時長為五年。一旦任期滿了,不允許再連任。這就導致韓國總統只能看眼前,卻顧及不了未來。同時,他們還要為自己退位的「後事」做準備,對於敵對黨派必須狠狠打壓,才能確保自己退位後的「安全」。所以,歷屆韓國總統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清洗」。
如此一來,不同黨派支持的總統上臺,因為沒有安全感就一定會「先下手為強」,慢慢地就陷入了惡性循環,更成為了韓國總統上臺後的「慣例」。所以,歷屆韓總統換選都是一陣「腥風血雨」。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只能培養出好鬥、短視的政客,而不是看的更長遠的政治家。
第三點,則是韓國總統需要財閥支持。再加上任期短,其根本無力擺脫韓國財閥的「影響力」。最終淪為財閥之間博弈的「工具」,難以真正意義上對韓國的發展有長遠的作為和布局。最終使得韓國總統慢慢淪為了政客之間的戰場,並且越發激烈,最後導致歷屆總統都難以「善終」。
韓國總統永遠是高危職業
韓總統這個職業,永遠是韓國最高危的職業,除了政客把持總統之外,更關鍵的在於總統看似權力很大,實則因為只有五年任期,這使得他們在大刀闊斧改革韓國時更是畏首畏尾。但凡韓國總統只能任期一屆,那麼總統這個危機職業就不會有改變,而韓國依舊是財閥掌控下的韓國,總統也不過是個只有五年任期的總統,整體格局並不會就此改變。
除非任期被打破,總統才有時間和精力長遠布局,才有機會擺脫財閥的影響,才能真正意義上打破韓國總統「命運多舛」的結局,才有可能出現真正對韓國發展有益的政治家,帶領韓國修復政黨間的分歧和「仇視」,讓韓國真正的上下一心,讓總統之位也變得安全,而不只是「集權」的代名詞。可惜,想要做到這一點,恐怕沒有哪一位總統能做到,因為財閥並不希望改變這一格局,而且也更願意看到韓國總統之間的「內鬥」。
免責聲明:本文由《中國軍魂》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國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