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大不一樣。
也許,在多年之後,我們再回顧2020年春節的時候會感嘆那時候人的無知、傲慢和錯失。
牛頓曾說,「我能計算天體的軌跡,卻無法預測人性的瘋狂」。在不確定性的世界,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不管他是聰明還是愚蠢。
冥冥之中,每個人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總覺得這個世界是在給人類提醒什麼,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輪迴中,讓人可以有個歇息、反省的時間。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逾越,可到底是怎麼逾越是個問題。
當你呆在家裡無所事事的時候,除了吃喝拉撒睡,除了在上網刷劇聊天,除了在微信上表演才藝,是不是應該有其他的事要做呢?
環境可以改變人,人也可以改變環境,當冬天過去之後,你又在這段時間裡產生了什麼變化,歲月不饒人,你要拿什麼不饒過歲月。
流年光影,匆忙如夢。
人終究是困在了時間和空間的牢籠裡,以10年為一個觀察點,其實沒有什麼物是人非,一起都已經是人非物也非,記憶裡的世界與現實中的世界從來都不一樣。
我覺得,一個人的成熟是從認識到自己的孤獨開始的,而更進一步的成熟則是明白孤獨的個體也是屬於群體開始的。
孤獨讓人強大,群體讓人渺小,人生在世,就是要在兩者之間轉換。
欲望和瘋狂彼此交織,佛家說求而不得為苦,可實際上,「人生就是一團欲望,欲望得不到滿足就痛苦,欲望得到滿足就無聊,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搖擺」。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獵比殺有意思,生命在於過程更甚於結果。
一個聰明的人,應該是「盡力活在你的想法和理想中,不要依據你達成多少欲望來衡量你的生活。而該以獲得多少真誠、憐憫、理性,甚至自我犧牲的時刻來衡量。因為到頭來衡量我們生平輕重的唯一標準取決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
世俗的欲望不過是名利權情,是比較,是虛榮,是貪嗔痴,只有在泡影破裂之後,我們才明白那不過是泡影。最終,能給予我們生命溫暖和慰藉的不過是情義的感受。
未來已經到來,現代人不乏在時代前沿與未來呼吸領會之輩,事實就是,越是懂得人生無常,就越是知道敬畏。
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是哪個先來。這個世界正陷入巨大的不確定性中,2020可能就是一個岔路口。
有時候,渾渾噩噩的人也是一種幸福,但痛苦的清醒才是人生。
人有旦夕禍福,從古至今,世界從來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但那又如何,人生的奧義就在於體驗大量的不安全感。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一切都是時間的問題,一切也都是人的想法問題。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為的就是尋找並捍衛自己的「想法」。
不然的話,人又與草木有什麼區別?
《易》中有云: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新年碎碎念,與諸位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