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車諾比巨鼠背後的奧秘

2020-12-18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

據傳在上世紀90年代。一支9人科學考察小組,自核洩漏事故發生十年以來,首次進入了車諾比,但期間遭遇了一群巨鼠襲擊,只有一人生還。傳聞中的車諾比巨鼠體長五十釐米左右,重達100斤,毛皮呈暗灰色,牙齒和爪子都異常鋒利,眼睛還發出幽幽的紅光,像極了電影當中那些受到輻射的怪物。

電影裡受輻射變異的巨鼠想必讓大家印象深刻,最初關於巨鼠的傳說源於車諾比核事故。據說,這次核電站的洩露導致了許多動植物變異,其中最為出名就屬車諾比巨鼠。

那這個車諾比巨鼠究竟是謠傳還是確實存在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吧!

巨鼠傳聞是真是假?

恐怖的巨鼠傳聞到底是真還是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據傳在上世紀90年代。一支9人科學考察小組,自核洩漏事故發生十年以來,首次進入了車諾比,進行科學研究,但期間遭遇了一群巨鼠襲擊,只有一人生還。傳聞中的車諾比巨鼠體長五十釐米左右,重達100斤,毛皮呈暗灰色,牙齒和爪子都異常鋒利,眼睛還發出幽幽的紅光,像極了電影當中那些受到輻射的怪物。

最後當局集結大量軍隊,輕重型武器,將所有能發現的巨鼠群都消滅了。傳聞中出現的巨鼠就被稱為車諾比巨鼠。

但對於這個傳聞,車諾比核電站工作人表示這僅僅是個謠言而已。因為車諾比核電站並沒有停止運行,它一直運行到了2000年12月,只有輻射十分強烈的地方才被隔離,其實核電站周邊地區依然有很多人生活著。一直以來,都未曾有人發現過巨鼠。

科學解釋:巨鼠傳說只是謠言

車諾比的輻射真的會促使突變出體型巨大、脾性暴烈的巨鼠?我們來科學分析一下。

答案是否定的,巨鼠的出現這更像是建立在真實災難之上,腦洞大開的虛幻創作。即便大量的核輻射會引發生物的突變,但這也是以人眼不可預見的方式襲來,更多的是對DNA鏈粗暴的轟擊,而且這種摧毀是沒有明確方向的。

輻射接受者的基因突變隨機多樣,表現出的性狀也不能確定。過低的輻射劑量往往難以突出有效突變,而輻射量過高則容易導致死亡。恰如其分的中等劑量也可能引發突變,但這時的突變極高概率都會使生物體發生有害變異,甚至接近死亡。

巨鼠的產生和存在顯然都沒有站得住腳的依據。輻射誘發物種變大,這也許來源於人們對於太空植物的印象。太空人把植物種子帶上太空培育,接受了宇宙強輻射的種子因此發生突變。這突變當然也是不定向的,但人工的選擇卻可以是定向的。

後期人們通過篩選,留下突變成更豐滿的種子,再進行多代選育培養。這才培育出所謂設想的「大個子」蔬菜,或更甜的瓜果。而車諾比禁區內,即使產生突變,也沒有選育雜交的過程。巨鼠出現的機率已經很低,巨鼠成群結隊攻擊人類的機率更是小之又小。

世界真的存在巨型老鼠嗎?

雖然輻射不會導致普通小鼠突變成兇悍的變異巨鼠,但自然界本身也不乏「巨鼠」。

在鼠科的名目下,一種入侵物種海狸鼠就可謂巨大了。海狸鼠身長約50釐米,成年後重達6公斤。它們就不曾引發人類的恐慌,反而被人們戲耍為表情包,萌性十足。

除了充滿萌點之外,巨鼠還是個排雷高手呢!

每一次戰爭結束後,都會留下許多後遺症。其中,最為頭疼的問題就是地雷。這些深埋在地下的隱患,不僅難以尋找,而且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精準排雷呢?在上世紀90年代,荷蘭人發明了一種辦法,那就是花費了4萬美元訓練巨鼠。

首先,讓他們嗅一嗅火藥的味道,之後便帶著他們去尋找相似的味源。當然,在其找到之後,相關人員會給它一定食物獎勵。不得不說,這一辦法確實十分奏效。由於巨鼠體積小,嗅覺十分靈敏。所以,不僅可以輕鬆嗅到地雷,而其還不用擔心地雷會發生爆炸。同時,由於其天生自帶「掃雷」技能。所以,排雷效率要比人工高10倍以上。

據說,在沒有這些鼠戰士的情況下,排雷人員要掃清某一區域的的地雷的話,至少要耗費10到20個小時的時間。同時,這也不能排除,這一區域存在「漏網之魚」的情況。但是,這些鼠戰士上場之後,完成同樣的工作量,僅僅使用兩個小時就可以搞定。

根據有關人員介紹,經過巨鼠「清掃」後的區域,肯定不會存在任何一枚地雷。另外,使用它們排雷,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只要餵點吃的,它們就會拼命幹活。所以說,這種既廉價,又高效的「士兵」在各國都十分受歡迎。

除了車諾比還有哪些可怕的核事故?

除了車諾比核事故以外,還發生過哪些可怕的核事故呢?

1979年3月28日三裡島核電站事故。三裡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發生的放射性物質外洩事故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站事故,儘管此次事故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1966年1月17日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在西班牙海岸上空進行加油時,美國一架B-52轟炸機與KC-135加油飛機發生相撞。撞擊之後,加油機徹底毀壞,B-52轟炸機慘遭解體,所攜帶的4枚氫彈「逃離」破裂的機身。其中兩枚氫彈的「非核武器」撞地時發生爆炸,致使490英畝的區域被放射性鈽汙染。搜尋人員在地中海發現了其中一個裝置。

1968年1月21日圖勒核事故。由於艙內起火,美國一架B-52轟炸機的機組人員被迫做出棄機決定,在此之前,他們本可以進行緊急迫降。B-52轟炸機最後撞上格陵蘭圖勒空軍基地附近的海冰,導致所攜帶的核武器破裂,致使放射性汙染物大面積擴散。

車諾比巨鼠極大程度來源於人們腦洞大開的想像,儘管這不過是人們對這場災難的再次創作,也不妨礙車諾比地區的神秘性。終有一天切爾諾比利地區能夠重回大家視野!

相關焦點

  • 車諾比真的有超級巨鼠嗎?不,這裡是動物的世外桃源
    車諾比事故1986年4月26日的凌晨1點28分,車諾比軍事化第二消防站接到火警信號,當日執勤的28位消防隊像往常一樣趕往了現場,當時的他們還不知道這場火災的嚴重程度,以為只是普通的火災。據統計,車諾比釋放出的輻射量是廣島原子彈爆發的400倍,由於爆炸導致空氣中的微塵粒子中攜帶者超量的核輻射,隨著雲層飄往周圍地區,導致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俄羅斯境內都受到嚴重的核汙染。
  • 1996年,車諾比出現了一種變異巨鼠,身長半米比貓還大隻
    筆者-小文 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統治的下烏克蘭境內,位於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突然發生了爆炸,事故造成廣島原子彈400倍以上的輻射量被排放到大氣層中,數十萬人受到牽連,而災難過後的車諾比則徹底淪為了一座「死城」。
  • 車諾比如今變成什麼樣了?傳言其中有巨鼠出現,是真的嗎?
    去年五月份,國外一部名為《車諾比》的連續劇引起了國內一片關注,這部劇向觀眾揭露了一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將處於危難時刻的人心刻畫得淋漓盡致。稍微了解一點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劇中的事故背景在人類歷史上是真實發生過的。
  • 「巨鼠」——史上最大超級坦克
    世界上最大的坦克出現在「二戰」期間,它的全稱叫「P1000巨鼠式超重型坦克」,當年的研發人員叫它「巨鼠」,由德國克虜伯公司於1942年6月開始建造。 「巨鼠」是坦克中真正的巨無霸,長達35米,寬14米、高度11米,正面裝甲厚度達0.36米,總重量超過2000噸,其中僅兩側的履帶就有3.6米寬,到目前為止世界上也還沒有再出現比它更大的坦克。
  • 車諾比現在能去嗎?車諾比清理人慘狀曝光
    下面就為大家揭秘車諾比清理人慘狀,感興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車諾比現在能去嗎車諾比事故,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地點在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被認為是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特大事故,離車諾比最近的城鎮是普裡皮亞特,普裡皮亞特將需要3,000年時間才能被認為是人類再次安全居住的地方,車諾比曾被評為cnn全球七大恐怖禁地之一,現在空無一人,最好不要私自前往。
  • 一隻「變異狼」從車諾比地區逃出,它將給世界帶來何種影響?
    引言車諾比核洩漏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悲劇,《車諾比:一部悲劇史》中寫道:「車諾比核事故所釋放的核輻射量統計5000萬居裡,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所釋放的核輻射量的500倍。」科學家對這些動物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結果發現有一些物種已經出現了基因變異的跡象,這說明車諾比核事故給當地生物帶來的影響是長期的。
  • 車諾比事件後,當地許多動物都發生了變異,核汙染影響至今
    1986年4月26日,蘇聯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事故,該核電站的4號核反應堆發生爆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把反應堆上方2000噸的蓋子都掀飛了。車諾比事件發生後,由於蘇聯處理不及時,有很多人飽受核輻射的傷害,並死於核輻射導致的癌症。事故發生後,周邊地區除了人類受到嚴重影響,動植物的健康和繁殖也受到了影響。當時,放射性塵埃把整個森林都染成了紅色。
  • 德國最後的瘋狂,巨鼠坦克高三層樓,面積超過籃球場
    相信看過電影《狂怒》的人都會對其中美軍四輛坦克大戰德國虎式坦克的場面記憶猶新,影片中四輛美軍的坦克對德國虎式坦克的攻擊束手無措,最後主角所在的坦克依靠美軍坦克強大的機動性,繞到德軍坦克背後,使用穿甲彈擊穿了德國坦克的尾部,才贏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只不過美軍損失了三輛坦克,我們也可以看出德國坦克的性能優良,而在二戰時期,德國還考慮過生產一種世界上最大的坦克,德國也將其稱為巨鼠坦克。
  • 漲姿勢丨原來這隻「巨鼠」不是「水拖野貓」,是海狸鼠!
    今天早上,西湖街道湖濱社區居民王全亮家因一隻長100釐米、重18斤的「巨鼠」到來,顯得格外熱鬧。大家都說從來沒看見過,到底是什麼稀奇東西呢?王全亮說,他是在天安別墅南邊的蘆葦蕩裡發現的這隻「巨鼠」。「當時聽到蘆葦蕩裡有『窸窸窣窣』的動靜,又看不清楚,就順著漁網試著拉了拉,很有分量,我還以為是條大魚呢!」
  • 車諾比、波赫雷區:禁區背後的寶可夢玩家
    1986 年 4 月 26 日 1 時 23 分 47 秒,車諾比核電站四號反應堆的功率激增,蒸汽爆炸衝破建築頂部使得核心外露,3 秒之後,第二次爆炸導致堆芯四散,大量放射性微粒和氣態殘骸向周邊延展,輻射劑量達到廣島原子彈爆炸的 400 倍以上,周邊 30 多萬居民被迫撤離。
  • 《車諾比:禁區》:假如一切重新洗牌,你會怎麼選擇
    但是《車諾比:禁區》卻不太一樣,他在劇情推進的同時也在不停拷問我們一個問題:假如我們回到過去,試圖改變未來的選擇真的是正確的嗎?亦或是,我們真能自由地改變未來嗎?然而禍不單行,六年後,也就是1986年,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車諾比發生了。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在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當時繁華的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數以萬計的百姓被遣送離開。
  • 采石磯幾千隻巨鼠曾與人和諧相處,後來為什麼走了?
    就在這半山的石壁當中,生活著數千隻巨鼠,這些巨鼠與常住僧人很有默契。每當有遊人來,那位僧人就擊壁高呼:「鼠道人!」部分巨鼠就應聲而出,也並不怕生人,僧人就餵養一番,巨鼠吃完施施然而去。「蓋人無害鼠之心,故鼠亦不懼也。」是啊,人沒有存相害之意,老鼠也就沒有畏懼之心了。
  • 老人撿一隻老鼠回家餵,13年後已成「巨鼠」,大到無法想像
    老人撿一隻老鼠回家喂,13年後已成「巨鼠」,大到無法想像 2020-11-12 08
  • 車諾比「復活」
    這一切都是因為,33年前,在這片土地上曾上演過人類迄今為止最為慘烈的一次核洩漏事故,到了現在,這裡的核輻射強度仍遠遠高於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這裡就是擁有蘇聯最大的核電站的城市——車諾比。關於車諾比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有講旅客遭遇到輻射變異成喪屍的恐怖片《車諾比日記》,有講時間穿越的俄劇《車諾比·禁區-無人原樣而歸》,近期大火的美劇《車諾比》則另闢蹊徑,講述的是發生爆炸後蘇聯所有相關人員的各色反應。
  • faded背後的真實故事:車諾比核洩漏事故,讓城市變成了無人區
    可是不然,看了這個歌曲的MV和歌詞你可能才會有另一番的理解:這首歌的歌詞其實取材於1986年的一個真實的事件,那就是車諾比核電站放射性物質的洩漏的那次事故。這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孩子,因為當時車諾比核電站放射物的洩漏事故,導致了他所有的親人都沒有了,而他自己也因為受到輻射的影響,而使過往的經歷全部都失憶了。
  • 周雪光:電視劇《車諾比》觀後感
    1986年,位於前Soviet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核反應堆爆炸的重大事故,導致人類動物生態環境的長遠影響,至今仍有2000多平方公裡的區域因核輻射影響而廢棄荒蕪。這個電視劇即是這一事故發生及其事後處理過程的藝術再現。
  • 《車諾比的祭禱》讀書隨筆
    選到《車諾比的祭禱》(以下簡稱《祭禱》)這本書,或許是因為現在面對未知疫情威脅的無助和當時人們面對車諾比核電站的洩露的無助有些類似吧。車諾比之災作為二十世紀最大的技術性劫難,自事件發生後,文學作品等不計其數,很多都關注著事件本身,而《祭禱》此書卻更多的關注著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那些曾將將車諾比作為家園的人們的情感、思想、語言。
  • 你不知道的車諾比的秘密-誰之罪
    應該這樣做來找到問題的答案:在那個高度不道德的運動背後,實際上是什麼? ---------------米哈伊爾·戈巴契夫。 「在訪問車諾比核電站後,我得出的結論是,事故是蘇聯數十年來發展起來的經濟體系不可避免的神化……當人們考慮導致車諾比事故的一系列事件時,勒加索夫說:「為什麼一個人以這種方式行事,為什麼另一個人以另一種方式行事,這樣不可能找到一個罪魁禍首,一個事件的發起者,因為這就像一個封閉的圈子。」
  • 車諾比(一)
    隨著車諾比核電站1號機組在1977年9月26日的落成,大量電站運營人員、警備人員也隨之遷往此處。之後,2號機組、3號機組也紛紛在1978年12月21日、1981年12月3日完工,實現併網發電。被寄予厚望的車諾比4號機組,在1983年12月22日併網發電。
  • 探訪蜂巢電驅動試驗中心,起底「扁-Hairpin」黑科技背後的奧秘
    尤其,在專業性極強的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開發領域,隨著旗下「扁-Hairpin」系列電驅動產品的問世,其背後蘊含的深厚技術實力以及強悍的硬體支撐,也愈來愈引發行業廣泛關注。接下來,小編就帶您一探蜂巢易創電驅動試驗中心,揭秘幾個研發過程中重要的試驗項目,起底「扁-Hairpin」黑科技背後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