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卡扎菲訪華,提出一無理要求直接被拒絕

2020-12-22 騰訊網

卡扎菲出國訪問,大家印象最深刻當屬他的女保鏢、攜帶帳篷、以及特別龐大的訪問團隊,這位特立獨行的怪人不論在那裡出現都能引發一片爭議。作為統治利比亞42年的領導人,曾經年輕氣盛行事果斷被譽為民族英雄、反美鬥士,從而得到本國人民愛戴,不過成敗也就一念之間。正是他這種怪異的行事風格,在國際上得不到支持國內也多有反對者,最後結局總是以悲劇收場。

年輕時的卡大佐

國際場合太過隨意的卡大佐

1982年,卡扎菲曾率團訪問中國,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訪問中國。和以往招搖過市怪誕行事風格一樣,這次出行帶了一個300人龐大代表團,出於對安全考慮沒有按照事先通報中方路線進入我國領空。中方人員在機場作足迎接準備卻遲遲不見專機降落,反正在西南方發現三架不明飛機入境,確認後才知道這是卡扎菲訪問專機。

其實類似情況卡扎菲經常幹,蘇聯、埃及總統也都曾碰到過,關鍵人家還嫌接待不及時直接打道回府。

卡扎菲

卡扎菲桀驁不馴的態度和行事風格確實讓接待方很頭疼,在接機時嫌中方部長級官員級別不夠非要臨時更換,而且飲食不規律想吃就吃。甚至出現夜間12點臨時要求廚師為保鏢過生日辦宴會,在訪問三天裡將中方廚師折騰夠嗆。吃飯再折騰還是有辦法應付,但卡扎菲卻向中方提出一個無理要求才是大事,他提出購買一枚戰術原子彈以增強利比亞戰略威懾能力,不過這一荒唐舉動被中方直接拒絕。

卡扎菲

卡扎菲這一想法形成於上世紀70年代初,之前埃及總統納賽爾向卡扎菲說明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在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卡大佐回應稱:阿拉伯國家有1億多人口,以色列只有300萬,人數佔優應該直接消滅以色列。當然這種設想不可能行的通,首先美國不會放任以色列被消滅,因此卡扎菲就想到購買戰術原子彈一次搞定,真的是心大想法也豐富。

卡扎菲

和年輕時相比,後期卡扎菲愈發不按國際慣例行事,在一些國際會議上甚至任意點名辱罵他國元首、任意退席,說話不算數也是經常發生,甚至被戲稱為「無定嚮導彈"。不過自己釀下的苦果還得由自己吞下,畢竟國力擺在那裡,不認真發展經濟搞好國際關係,最後悲慘的結局註定逃不過去。

卡扎菲

相關焦點

  • 982年卡扎菲訪華,提出要買核武器,直接當場被否定!
    982年卡扎菲訪華,提出要買核武器,直接當場被否定!1982年卡扎菲訪華,提出要購買大殺器,當場被直接拒絕了在之前一篇名為《中國最貴的飛彈買賣,一筆1億美元。最重要的是,沙特在購買 "東風-3 "飛彈的時候,還提出了購買 "核彈 "的想法,並表示可以花很多錢。不過,沙特的這個想法被我們當場嚴詞拒絕,我們都知道核彈屬於戰略武器,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是嚴禁出口的,包括美國和蘇聯也是如此。其實除了沙特有向中國購買核彈的想法之外,還有一個國家也曾向中國提出過購買核彈的想法,最後也被拒絕了,這個國家就是利比亞。
  • 一九七二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向我們提出了三個要求:
    不難看出這些要求都是無理的要求,我們自然而然不會答應的!看看我們的偉人是如何巧妙化解的呢? 其一:尼克森的第一個要求是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問題,畢竟在美國每次出行都有防彈設備的保護,長期在那種警惕的環境下生活,有這種要求也是很正常的,可以理解。
  • 日本天皇首次訪華,晚宴上一道菜被要求撤下,為何會遭到中方拒絕?
    日本天皇首次訪華,晚宴上一道菜被要求撤下,為何會遭到中方拒絕?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西斯國家日本對我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是不會忘記的,那是當時四萬萬同胞的困難,我們是二戰中損失最大而受害最深的國家的。這是我們中國的屈辱史,每個中國人都不該忘卻的歷史。
  • 全球唯一的女兵親衛隊,每人都是卡扎菲親自挑選,標準只有一個
    ,雖然卡扎菲在內戰中遇害,但是還有一些事跡仍被人們津津樂道,比如卡扎菲曾經有一支神秘的總統衛隊,組成者全部都是女兵,每個人都是卡扎菲親自挑選入伍的,想要加入必須滿足一個要求,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對卡扎菲絕對忠誠,這也是全球唯一的女兵親衛隊。
  • 日本天皇首次訪華,歡迎宴會上日方提出換掉一道菜,被中國拒絕了
    1933年12月,裕仁迎來了自己的第五個孩子,這是一名男孩。這是裕仁的第一個男孩,他非常高興,取名「繼宮明仁」, 繼宮為號,明仁為名。這個名字是有來源的,出自明治天皇頒布的《大教宣布之詔》中的「宣明治教,以宣揚惟神之大道也」,也包含了中國典籍《周易》中的「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之意。
  • 卡扎菲死後八年,利比亞內戰再起
    二,2011年兩次」民主「大選,到2019年沒完沒了地選,坑爹大王賽義德.卡扎菲也想悔過自新,子承父業。三,部族社會,返璞歸真。 四,田園風光,種地務農,「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山清水秀無汙染。普洛蓋發起幸福指數民意調查是2017年,提交給聯合國前,CNN在2017年12月進行過報導,信不信由不得你,那是人家話語權的體現。利比亞」民主「格局卡扎菲被殺後,利比亞出現多重政權,2014年時,一方是位於東部城市圖卜魯格,有經民主選舉產生的議會--國民代表大會,另一方是不滿的伊斯蘭組織--國民大會(GNC),在的黎波裡又開張了一個政權。
  • 卡扎菲為何被捅破屁眼
    卡扎菲1942年生於利比亞南部費贊沙漠地區的伯伯爾,1969年9月1日,年僅27歲的卡扎菲率領一群年輕軍官推翻了伊德利思王朝,奪取了政權。利比亞曾是一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金的發達國家。以2008年的石油儲量相比,埃及是37億桶,利比亞達440億桶。利比亞出口九成九是石油,油價高漲,財源滾滾,所以2009年人均GDP可以達到1.6萬美元。
  • 利比亞客機劫機者4年後獲刑25年,自稱為卡扎菲支持者
    新華社12月3日消息,馬爾他法院2日判處2016年利比亞客機劫持案一名涉案男子25年監禁。劫機案發生於2016年12月23日,利比亞泛非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20型客機起飛後遭兩名利比亞籍男子劫持,隨後在地中海島國馬爾他降落。客機原計劃從利比亞南部城市塞卜哈飛往首都的黎波裡。
  • 賽義夫.卡扎菲:把全家帶向死路的坑爹王
    卡扎菲這麼多兒子,成器與不成器比例差不多,但二阿哥賽義夫簡直就是第五縱隊的頭目,西方代理人,直接影響了卡扎菲的路線和政策。像棄核決定,就是在賽義夫推動下實現,沒有他信誓旦旦的保證,卡扎菲不會輕易將苦心運作二三十年的核計劃放棄。棄核之後,卡扎菲與西方有過短暫甜蜜時光,這時利比亞,既疏遠俄羅斯,又冒犯中國,想完全倒向西方。
  • 卡扎菲為什麼高薪僱傭美女保鏢?真正目的卻不是保護他,而是……
    說到保鏢,我們都不陌生,在很多政要人物的身邊都會有保鏢,由於保鏢這個職業的特殊性,我們一般都會想到酷酷的男性,戴上墨鏡貌似很神秘的樣子,但有一些領導的身邊都是女保鏢,並且都是未婚女性,顏值還很高,例如卡扎菲。他被人稱為「北非狂人」,他的個性十足,在利比亞執政長達42年。
  • 6000華人宣誓效忠美國,卻向中國提一無理要求,還說我們必須承認
    已經選擇效忠美國的華人,卻大言不慚地向中國提要求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可得,目前美軍的服役軍隊中,包括6000多名華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些華人,都被美國的一項政策所吸引,美國規定,在美國軍隊服役一年,便可以成為美國公民,所以,就有很多華人為了這個政策如蟻附羶。那麼這些已經在美國服役的華人,為了向美國表明衷心,早已經決定放棄對中國的忠誠了。
  • 卡扎菲的「金髮寶貝」,貼身保護卡扎菲多年,被敵對勢力欺凌致死
    烏克蘭撤僑時,嘉莉娜拒絕撤走,堅持追隨卡扎菲,最終導致她被敵對勢力欺凌致死。近些年,美國為了維持在中東的利益,不但打壓中東的強勢人物,最出名的就是薩達姆和卡扎菲。在這裡要說一下,卡扎菲是利比亞的前任最高領導人,利比亞在地理上屬於北非,但是因為宗教信仰等因素被歸列為阿拉伯國家,政治上是屬於中東國家。
  • 卡扎菲訪問蘇聯時,提了一個奇怪的要求,動用克格勃才最終搞定
    卡扎菲絕對是世界各國領導人中的一個活寶,他為人非常高調,行事作風也是與眾不同。當然卡大佐也是有一定能力的,否則也不可能27歲就成為了國家領導人。他心裡也清楚利比亞作為一個小國,需要在大國之間搞平衡,然而他想的很美好,實際做起來卻搞砸了,結果就是把大國全都得罪了。他曾經三次訪問蘇聯,有一次還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
  • 老照片 卡扎菲1979年以來沒有在利比亞擔任任何公職
    穆阿邁爾·本·穆罕默德·阿布·門尼雅爾·阿卜杜勒·薩拉姆·本·哈米德·卡扎菲出生於1940年。卡扎菲本人聲稱,他於1942年6月19日出生在蘇爾特市以南30公裡的貝都因人帳篷中。
  • 荷蘭紀錄片:卡扎菲的上千億美元很可能被南非「大人物」吞了
    以「國家」的名義,卡扎菲將整個利比亞都變成了自己的私人資產,包括能源出口在內,卡扎菲家族及其親信們壟斷了所有能賺錢的行業,在卡扎菲以屈辱性的方式被殺死後,關於卡扎菲家族資產的報告陸續出爐,塔斯社等外媒認為,卡扎菲家族的財產超過2000億美元,而現在可以找到的只有800多億美元,卡扎菲家族多年聚斂的財產到底去了哪兒
  • 「外交狂人」卡扎菲,一口氣把聯合國五常全部得罪,下場極慘
    1979年3月,他宣布放棄一切行政職務,只保留「九一」革命領導人名義,實際上仍是利比亞的最高領袖。卡扎菲於1973年提出了既非資本主義也非共產主義的「世界第三理論」,並陸續出版了闡述這一理論的「綠皮書」,宣揚一切權力歸人民,成立各級人民大會和人民委員會,取代各級政府,並把利比亞國名改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執政的前段時間確實也在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 卡扎菲那麼有錢,為什麼不逃亡海外,卻在國內被殺?原因令人唏噓
    卡扎菲作為利比亞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前任領導,對利比亞的統治長達42年。期間,卡扎菲利用石油賺了巨額財富,在教育、醫療以及用水、用電等方面實行了免費的政策,在其它方面也給予民眾很多補貼,人民過上了優越的生活,令非洲所有的國家嚮往。
  • 卡扎菲願意和談孤掌難鳴停火需要"紅哨"上場
    4月11日,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宣布接受非盟提出的解決利比亞危機「路線圖」,為此,央視特約評論員、國際問題專家馬曉霖在當晚《共同關注》直播節目中評論說,卡扎菲接受和平「路線圖」還談不上斡旋初見成效,因為一隻巴掌拍不響,只有結束「黑哨」引入「洪哨」才能見證停火誠意,球雖然已到反對陣營半場,但圍繞卡扎菲前途分歧嚴重